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课一练
10.古诗三首
一、读拼音,写词语。
1.经过千万次的chuí
dǎ( ),人们终于从深山里开采出一块块石灰石,经过fén
shāo( ),它们就成了石灰。
2.沉迷于wǎnɡ
luò( )会使你萎靡不振。
二、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燕(yàn)子快乐地飞过燕(yān)山。
B.踏(tà)上故乡的土地,他心里觉得踏(tā)实多了。
C.看着他写的刚劲(jìn)有力的大字,我下决心要加把劲(jìng)练习书法。
D.弯弓似(shì)的月亮似(sì)乎被一朵云遮住了。
2.下列对加点的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何(为什么)当金络脑。
B.烈火焚烧若(如果)等闲。
C.粉骨碎身浑(浑身)不怕。
D.要留清白(指高尚的节操)在人间。
3.下列古诗属于五言绝句的一项是( )
A.《马诗》B.《石灰吟》C.《竹石》
D.《寒食》
4.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大漠沙/如雪
B.千磨万击/还坚劲
C.何当/金络脑
D.要留/清白/在人间
5.下列诗词句中描写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志向或品格的一项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6.下面的诗句没有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的一项是( )。
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B.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D.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三、用“√”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何当金络脑
A.何时将要
B.何必要
C.当时
(2)烈火焚烧若等闲
A.空闲
B.平常
C.等待
(3)要留清白在人间
A.指高尚的节操
B.指颜色纯净
C.清楚明白
四、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马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贺,他被称为“诗圣”,是个早熟的天才,也是个不幸的诗人。
(
)
2.《石灰吟》的“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尚节操的决心。(
)
3.“咬定青山不放松”中“咬”字写出了竹子的无畏无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
)
五、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一)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
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补全古诗。
2.“劲”有两个读音,读“jìn”时主要意思是“力气、力量”,读“jìng”时意思是“坚强有力”。在本诗中“劲”字应读
。
3.“咬”字在本诗中的意思是
,它写出了竹子的
。
4.“任”的意思是
,“尔”的意思是
。从“任尔东西南北风”这句诗我们能体会到竹子
的性格。竹子的这一形象常用来形容
(A.孜孜不倦的学习者B.全心全意的奉献者C.坚贞不屈的革命者)。
5.《竹石》的作者是
,他是
代诗人、画家。他的诗、书、画世称“三绝”。《竹石》和《石灰吟》一样,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东西南北风”喻指
,“千磨万击还坚劲”则表现出作者
的精神。
(二)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等闲”的意思
是(
)
A.清闲
B.平常
C.等待
D.闲适
2.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作者以
作比喻,咏它即是咏___________
3.首句中“千锤万凿”说明
,“
”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由此我想到了
、
等革命烈士。
参考答案:
一、锤打
焚烧
网络
二、1.C2.D3.A4.A5.D6.D
三、(1)A(2)B(3)A
四、1.×
2.√
3.×
五、(一)1.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
2.
jìng
3.竹子的根扎得结实
坚强
4任凭
你
无所畏惧
C
5.郑燮
清
托物言志
生活中的各种艰险磨难
不屈不挠
坚韧顽强
(二)、1.B
2.石灰
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3.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粉骨碎身
示例:叶挺
江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