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说和做》第二课时
单元
1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学习目标
1、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2、理解作者围绕中心选材和写法上的独具匠心。3、赏析理解关键词句和作者适当运用的描写。
重点
1、理解围绕中心选材和写法上的独具匠心。2、赏析理解关键词句和作者适当运用的描写
难点
1、理解围绕中心选材和写法上的独具匠心之处。2、赏析理解关键词句和作者适当运用的描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听写词语交流搜集的闻一多对的诗歌回忆上课时内容
写展示回答
进一步巩固词语,引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把“说”和“做”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展示本课学习目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理解围绕中心选材和写法上的独具匠心之处。赏析理解关键词句。学习写法:闻一多先生一心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最突出的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最突出表现在两件事上:苦读写作《唐诗杂论》;李公朴遇害后大无畏的参加群众大会。
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起笔好在哪里?
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言简意赅。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文章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
文章先写他的“说”,写他“说”的事实,由“小声说”到“向全国人民呼喊”,写他“说”的内容与目的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再叙他的“做”: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用他的“说”和“做”揭示其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大无畏精神。
细读全文,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其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揣摩语言预设: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
“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
闻一多
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潜心贯注”
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楼主人”更是说明他用心之专。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
——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对闻一多先生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还有语言、动作等描写,这些描写
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读思考回答小组学习交流展示
明确目的围绕中心选材学习好的开头方法
拓展
闻一多小故事一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前往参加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悲愤地表示为了民族“要象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坚定决心。追悼会后,又出席了民盟在《民主周刊》社为李公朴被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当天下午在回家途中即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不满48周岁。课外再搜集闻一多故事
读
再次认识闻一多先生
课堂小结
总结:课文叙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和革命家在“说”和“做”方面的表现,热情赞扬他为了救国救民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选材--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三本书和三件事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说和做》(教师卷)
字词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A.小楷(kǎi)?
梳头(shū)?
深宵(xiāo)?
炯炯目光(jiǒng)
B.淋漓(líng)?
硕果(shuò)?
澎湃(pài)?
气冲斗牛(dǒu)
C.卓越(zhuó)?
迭起(dié)?
窥园(kuēi)?
沥尽心血(lì)
D.校补(xiào)?
衰微(shuāi)?
赫然(hè)?
锲而不舍(qì)
【解析】B“淋漓”的“林”应为“lín”C“窥园”的“窥”应为“kuī”D中“校补”的“校”应读“jiào”,“锲而不舍”的“锲”应读“qiè”。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C?????)
A.疏懒 典籍 浠水 潜心贯注
?B.无暇 抱歉 漂白 一返既往
C.楚辞 何妨 深霄 众物腾怨?
D.独裁 函寄 慷慨
迥乎不同
【解析】“深霄”的“霄”应写做“宵”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会上怒斥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慷慨淋漓,振奋人心。
B.
从今以后,他必须要一如既往,改正以前的坏毛病。
C.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解析】B,应为“一反既往”,两个词都有“既往”二字,即过去的意思,但“一反既往”是意思已经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了,“一如既往”是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用在这里与表达不相符合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C?????)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
C.《金色花》这篇散文诗的作者是泰戈尔写的。
D.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乐此不疲。
【解析】C句式杂糅
阅读练习
阅读《说和做》选段,回答问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请你分别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说”字的含义。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向别人宣告自己要做什么
)
②“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
吹嘘,自诩
)
【解析】“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领悟词语含义的能力。所谓“文中”二字告诉考生应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注意“说”在本文不同地方不仅表示的意思不同,感彩也不一样。
2、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开头有何作用?
从内容上看是将闻一多先生和他人形成鲜明对比,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也是对下文闻一多事迹及其做学问精神的概括;
从结构来看这两段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引起悬念,起统摄全篇、开启下文的作用.
【解析】段落的作用通常包括结构和内容两部分,内容作用结合原文,在掌握原文内容的前提下,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结构作用根据其在开头,可以知道应为:统摄全篇、开启下文的作用。
3、理解画线句子“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含义。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
盛起来的方法,
这句话是说闻一多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生动形象。
【解析】本句的理解可以从内容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还要写出表达的情感。此处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比喻作用: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生动,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答题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特征
5、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句子的含义。
“它”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孤单寂寞,但闻一多先生则不然,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漂白了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
【解析】理解句子的含意不要仅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要结合语段的具体内容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本题要重点抓住“大开光明之路”和“漂白了四壁”结合语境和文章中心分析。
6、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的,不是“不活动”,而是在废寝忘食地“动”,是灯火“漂白了四壁”的动。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
;
【解析】同5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说和做》
字词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小楷(kǎi)?
梳头(shū)?
深宵(xiāo)?
炯炯目光(jiǒng)
B.淋漓(líng)?
硕果(shuò)?
澎湃(pài)?
气冲斗牛(dǒu)
C.卓越(zhuó)?
迭起(dié)?
窥园(kuēi)?
沥尽心血(lì)
D.校补(xiào)?
衰微(shuāi)?
赫然(hè)?
锲而不舍(q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疏懒 典籍 浠水 潜心贯注
?B.无暇 抱歉 漂白 一返既往
C.楚辞 何妨 深霄 众物腾怨?
D.独裁 函寄 慷慨
迥乎不同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会上怒斥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慷慨淋漓,振奋人心。
B.
从今以后,他必须要一如既往,改正以前的坏毛病。
C.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
C.《金色花》这篇散文诗的作者是泰戈尔写的。
D.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乐此不疲。
阅读练习
阅读《说和做》选段,回答问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请你分别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说”字的含义。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
②“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
)
2、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开头有何作用?
3、理解画线句子“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含义。
5、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句子的含义。
6、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第二课时
新知导入
听写P12页读读写写词语
交流搜集的闻一多的诗歌
回忆上课时内容
学者
革命家
闻
一
多
对比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三本书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三件事
新知讲解
学者——闻一多
默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做”了再“说”
“做”了也不一定“说”
革命者——闻一多
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三件事?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研读第二部分
本课学习目标
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的精神品质。
理解作者围绕中心选材和写法上的独具匠心。
赏析理解关键词句和作者适当运用的描写。
闻一多先生一心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最突出的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最突出表现在两件事上:
苦读写作《唐诗杂论》;
李公朴遇害后大无畏的参加群众大会。
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把“说”和“做”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分析人物形象
文章标题为什么取为“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众不同。作为卓越学者的他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表现他谦虚美德和实干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作为革命家的他是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表现他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文章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高度赞扬了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作者写“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起笔的?这样起笔好在哪里?
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自己的话起笔,直接点题,言简意赅。一是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闻一多先生对“说”与“做”的态度;二是语意递进加深:“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文章采用这样的方法起笔,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闻一多先生是这样说的,做的又是怎样呢?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文。
文章怎样写“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的闻一多先生的“说”与“做”的?
文章先写他的“说”,写他“说”的事实,由“小声说”到“向全国人民呼喊”,写他“说”的内容与目的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再叙他的“做”: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用他的“说”和“做”揭示其争取民主、反对独裁的大无畏精神。
细读全文,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闻先生前期为了探索其救国救民的出路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
后期则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成为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闻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卓越的学者,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一名言行一致的志士仁人,他却是始终如一的。
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加线部分的意思。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
“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揣摩语言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是比喻的说法。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
闻一多
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潜心贯注”
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引用别人所称“何妨一下楼主人”更是说明他用心之专。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合作探究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的刻苦精神
——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语句化用典故,句式工整,富于感情,表达对闻一多先生钻研精神的赞美之情。
穿插了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举例略。
肖像描写,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
细节描写,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课堂练习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请你分别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说”字的含义。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②“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
2、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开头有何作用?
3、理解画线句子“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含义。
4、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句子的含义。
5、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拓展提高
闻一多小故事
1946年7月11日,民盟中央委员李公朴惨遭暗杀,闻一多的处境十分危险,但他置生死于度外。7月15日,他义无反顾地前往参加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面对国民党特务,他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悲愤地表示为了民族“要象李先生一样,前足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坚定决心。追悼会后,又出席了民盟在《民主周刊》社为李公朴被暗杀事件举行的记者招待会。当天下午在回家途中即遭到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不满48周岁。
课外再搜集几个闻一多故事。
三本书
(学者)
三件事
(革命家)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示威游行
选材典型以少胜多
说和做
四字词语
细节描写
课堂总结
三本书
(学者)
三件事
(革命家)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示威游行
选材典型以少胜多
说和做
四字词语
细节描写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1、完成A+P9页6-11题。
2、课外搜集闻一多故事。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说和做
单元
1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2、学习词语;3、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重点
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难点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不同时期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闻一多诗歌《色彩》,播放一段视频《最后一次演讲》节选,让学生猜一猜这个人是谁,由此引出人物——闻一多
读诗歌,观视频,猜一猜
激趣
讲授新课
闻一多简介:诗人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学者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民主战士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臧克家简介:出示《有的人》诗歌第一节和诗歌《老马》臧克家(1905--2004
)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臧克家于1930年起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发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2、学习词语;3、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词语学习提示拼音和意义教师范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过渡段,据此将课文分成两部分。理清文章结构1-7段:学者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8-18段:民主战士闻一多投身民主运动,不畏敌人,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体会过渡段的好处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细读第一部分,思考如下问题: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2、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答案:“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他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学法概括一、抓住学者特点二、找出学者事迹三、感悟学者精神按照学第一部分的方法学习第二部分问题: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2、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三件事?3、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他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
勾画书下注释并适当补充补充笔记读读一读,写一写,练一练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情感,心中跟读。2、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段落。3、勾出过渡句。找,回答独立学习,小组合作,班级展示用我从
(句子或词语)看出闻一多具有
的精神。说话说了就做,言行一致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说话练习
简要了解文中人物激趣明确目的,有的放矢学习词语初步熟悉课文理清思路学习过渡段的好处理清围绕中心选择的事件完成教读课的任务
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小楷(kǎi)?
梳头(shū)?
深宵(xiāo)?
炯炯目光(jiǒng)B.淋漓(líng)?
硕果(shuò)?
澎湃(pài)?
气冲斗牛(dǒu)C.卓越(zhuó)?
迭起(dié)?
窥园(kuēi)?
沥尽心血(lì)D.校补(xiào)?
衰微(shuāi)?
赫然(hè)?
锲而不舍(qì)?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疏懒 典籍 浠水 潜心贯注
?B.无暇 抱歉 漂白 一返既往C.楚辞 何妨 深霄 众物腾怨?
D.独裁 函寄 慷慨
迥乎不同?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会上怒斥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慷慨淋漓,振奋人心。B.
从今以后,他必须要一如既往,改正以前的坏毛病。C.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D.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B.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C.《金色花》这篇散文诗的作者是泰戈尔写的。
巩固词语学习
课堂小结
闻一多
学者: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三本书《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民主战士: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三件事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第一课时
新知导入
色彩
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
自从绿给了我发展,
红给了我热情,
黄教我以忠义,
蓝教我以高洁,
粉红赐我以希望,
灰白赠我以悲哀;
再完成这帧彩图,
黑还要加我以死。
·
从此以后,
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
因为我爱他的色彩。
——
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三重人格”于一身
诗人
新诗集《红烛》《死水》是现代诗坛经典之作。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学者
1932年到清华任教后,开始全力专攻古典文学。学术著作有《神话与诗》《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等。他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后汇成“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民主战士
他一身正气,抗战蓄髯八年。1943年以后,面对国民党统治的日益腐朽,拍案而起,走出书斋,投身到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革命洪流中去。1946年7月15日,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刺杀身亡。
闻一多
青岛闻一多像
清华大学校园内闻一多像
云南大学的闻一多塑像
毛泽东赞扬闻一多: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别了,司徒雷登》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臧克家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臧克家简介
臧克家(1905--2004
)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
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臧克家于1930年起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可见相知之深。1933年臧克家准备出版诗集《烙印》,因当时名不见经传,书店不愿出版他的诗集。闻一多联络王统照等人,替他出资发行《烙印》,又在大型杂志上撰文介绍。40年代,两人多有书信往来,如课文中提到的“他在给我的信上说……”,这是闻一多在接到臧克家赞扬他的信后,于1944年9月11日写的回信;课文中提到的“1944年10月12日”那封信,是答复臧克家欲至联大教书的问询的。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知遇相惜
亦师亦友
学习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
2、学习词语;
3、梳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
读一读,写一写
梳头
抱歉
秩序
深宵
伴侣
小楷
函寄
大无畏
硕果
卓越
澎湃
地壳
校补
赫然
漂白
迭起
仰之弥高
兀兀穷年
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炯炯目光
群蚁排衙
目不窥园
迥乎不同
警报迭起
气冲斗牛
心不在焉
慷慨淋漓
一反既往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昂首挺胸
qiào
mí
wù
jiào
qiè
lì
hè
jiǒng
yá
hán
kuī
jiǒng
piǎo
dié
dǒu
新知讲解
1、听准字音,把握情感,心中跟读。
2、画出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段落。
3、勾出过渡句。
理清结构
找出课文中的过渡段,据此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课文结构分析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者(1-7)
为探索救国道路,潜心学术,取得累累硕果
民主战士
(8-18)
投身民主运动,不畏敌人,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
两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落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这样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过
渡
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用了七、八、九三个段过渡。第七段承接上文进行小结,第八、九段开启下文。
用这些高度概括的话过渡,它的好处在:
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把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情况用极其简明的语言并列地提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体会过渡段的好处
学者——闻一多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有哪些主要成就?
“人家是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做”了再“说”
“做”了也不一定“说”
默读第一部分,思考下列问题: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他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
我从
(句子或词语)看出
闻一多具有
的精神。
总结第一部分学法
一、抓住学者特点
二、找出学者事迹
三、感悟学者精神
按照学第一部分的方法学习第二部分
革命者——闻一多
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课文记叙了作为革命者的闻一多的哪三件事?
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研读第二部分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他身上有着怎样的精神?
我从
(句子或词语)看出
闻一多具有
的精神。
学者
革命家
闻
一
多
对比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三本书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三件事
课堂总结
课文叙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和革命家在“说”和“做”方面的表现,热情赞扬他为了救国救民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课堂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楷(kǎi)?
梳头(shū)?
深宵(xiāo)?
炯炯目光(jiǒng)
B.淋漓(líng)?
硕果(shuò)?
澎湃(pài)?
气冲斗牛(dǒu)
C.卓越(zhuó)?
迭起(dié)?
窥园(kuēi)?
沥尽心血(lì)
D.校补(xiào)?
衰微(shuāi)?
赫然(hè)?
锲而不舍(qì)
?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疏懒 典籍 浠水 潜心贯注
?B.无暇 抱歉 漂白 一返既往
C.楚辞 何妨 深霄 众物腾怨?
D.独裁 函寄 慷慨
迥乎不同
?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闻一多先生在演讲会上怒斥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慷慨淋漓,振奋人心。
B.
从今以后,他必须要一如既往,改正以前的坏毛病。
C.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D.
.这位著名演唱家的歌声气冲斗牛,声入九霄,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与喝彩。
?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汪国真的诗作曾点燃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他猝然长逝,怎不让人扼腕叹息?
B.如今,年轻人喜欢上网购物,一些老年人也加入到“淘宝一族”。
C.《金色花》这篇散文诗的作者是泰戈尔写的。
D.很多人热衷于用微博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乐此不疲。
?
A
C
B
C
拓展提高
死水
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课外搜集
《太阳吟》
和《静夜》
学者
革命家
闻
一
多
对比
说了就做
言行一致
做了再说
做了不说
《唐诗杂论》
《楚辞校补》
《古典新义》
三本书
起稿政治传单
群众大会演说
参加游行示威
三件事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
)
②“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
)
2、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开头有何作用?
3、理解画线句子“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的含义。
?
?
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句子的含义。
?
?
6、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
?
《说和做》选段,回答问题。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④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⑤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⑥“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⑦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请你分别说说下面两个句子中“说”字的含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