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78年
至今
1997年
2017年
2007年
2002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核心素养
制度自信
一脉相承
继承和发展
1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47-51页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表格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阶段
理论
领导人
解决问题
写入党章
形成
邓小平理论
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
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
新形势下实现什么
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2002年
中共十六大
2007年
中共十七大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
1.邓小平理论初步产生
(2)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邓小平理论正式提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在十二大上讲话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3.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
1987年,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想一想】
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社会主义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4.邓小平理论充实发展——南方谈话
(1)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困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2)南方谈话内容:
①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④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4.邓小平理论充实发展——南方谈话
材料一:
邓小平南巡谈话要义,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加速经济发展,大胆解放思想,破除“姓社姓资”束缚,扫除一切“左”的障碍,使我国经济迅速跨上一个新台阶。
——何平、刘思扬《中国人民的儿子:记者笔下的邓小平》
材料二:
“小平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中国改革开放的航船摆正了。”
——负责陪同邓小平的原广东省委副秘书长陈开枝
进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1992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
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5.最终确立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2年
中共十三大
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1987年
中共十五大
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的指导地位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四大
1992年
1997年
形成
发展
成熟
确立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997年2月19日,改革开放实业蒸蒸日上,香港即将回归,邓小平同志因病去世,享年93岁。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路人。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如何评价邓小平的贡献?
【想一想】 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所以说,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内容: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解决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3)写入党章:2002年中共十六大。
“三个代表”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
(1)内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解决的问题: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3)写入党章:2007年中共十七大。
(4)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内容:A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B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写入党章:201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历史地位: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78年
至今
“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加深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
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深刻认识
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
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
“理论和实践”—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97年
2017年
2007年
2002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课堂小结
一脉相承
继承和发展
1、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2.下面的历史年代尺展示了党带领中国人民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与1978年、2017年相对应的方框内应该分别填写( )
A.伟大转折、打开国门 B.高举旗帜、决胜小康
C.打开国门、高举旗帜 D.伟大转折、决胜小康
当堂测评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