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反比例函数经典题
九年级数学
一. 教学内容:反比例函数
教学目标:
1. 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及其主要性质,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初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应用意识,体会数学的重要性。
二. 重点、难点:
重点:1..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特点及性质的探究
3、通过观察图像,归纳总结反比例函数图像
难点: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2、画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3、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中归纳总结反比例函数的主要性质
4.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三、知识要点
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并能类推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y=(k为常数,k不等于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反比例函数.从y=中可知,x作为分母,所以不能为零
3、画反比例函数图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 列表时自变量的取值应取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一对数值,这样既可以简化计算,又便于标点
b 列表、描点时,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方便连线
c 在连线时要用“光滑的曲线”,不能用折线
4、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反比例函数
k的取值范围
图象
性质 ①的取值范围是,的取值范围是②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 ①的取值范围是,的取值范围是②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增大
注意:1)反比例函数是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2)双曲线的两个分支都与轴、轴无限接近,但永远不能与坐标轴相交;3)在利用图象性质比较函数值的大小时,前提应是“在同一象限”内。
5、反比例函数系数的几何意义
如图,过双曲线上任意一点P作 轴, 轴的垂线PM,PN,所得矩形的面积为
∵ ∴ ∴ ,
即过双曲线上任一点作 轴, 轴的垂线,所得矩形的面积为
注意:①若已知矩形的面积为 ,应根据双曲线的位置确定k值的符号。
②在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任取两点P,Q,分别过P,Q作x轴、y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S1,S2,则有S1=S2。
四、典例解析
考点一、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例1、用电器的输出功率P与通过的电流I,用电器的电阻R之间的关系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P为定值,I与R成反比例
B. P为定值,I^与R成反比例
C. P为定值,I与R成正比例
D. P为定值,与R成正比例
本题的答案是:B
例2、 为何值时, 是反比例函数?
解:
常见的错误:
1)不会把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 写成 形式 ;
2)忽略了 这个条件。
考点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例3、若 三点都在函数 的图象上,则 的大小关系是( )
A. B. C. D.
例4、观察下面函数和的图像,请大家对比着探索它们的异同点
相同点:a、图像都是由两条曲线组成
b、它们都不与坐标轴相交 c、它们都不过原点
不同点:它们所在的象限不同, 的两条曲线在第一和第三象限, 的两条曲线在第二
和第四象限,大家再仔细观察一下每个函数图像是否为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
由此看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两条双曲线,它们要么在第一、三象限,要么在第二、四象限,究竟什么时候在第一、三象限,什么时候在第二、四象限,大家能确定吗?
可以,当k大于0时,图像的两条曲线在第一、三象限内,当k小于0时,两条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
例5、已知反比例函数 ,分别根据以下条件求出 的取值范围。
(1)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内;
(2)在每一个象限内, 随 的增大而增大。
例6、如图,反比例函数图像上任取两点P、Q,过点P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 ,过点Q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 。
(1) 与 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将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绕原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原来的图像重合吗?
5、解:(1)∵双曲线在第一、三象限内,∴
(2)∵在每一个象限内 随 的增大而增大 ∴
6、解:(1)①P、Q两点在同一条曲线上:
设P( ),过P点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为 ,则
因为( )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上,所以
即 所以
同理可知 所以 =
②P、Q分别在不同的曲线上:
解法同1
同理可知 = 因此只要是在同一个反比例函数
图像上任取两点P、Q,不管P、Q是在同一条曲线上,
还是在不同的曲线上,过P、Q分别作x轴,y轴的平行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面积、都有=
(2)若将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绕原点旋转180度后,能与原来的图像重合. 因为反比例函数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例7、小明将一篇24000字的社会调查报告录入电脑,打印成文.
(1)如果小明以每分钟120字的速度录入,他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录入任务?
(2)录入文字的速度v(字/min)与完成录入的时间t(min)有怎样的函数关系.
(3)小明希望能在3h内完成录入任务,那么他每分钟至少应录入多少个字?
例9、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有一点P(m,n)其坐标是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且P到原点的距离为 ,求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7、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为:总字数=录入文字的速度×录入时间
解:(1)24000÷120=200(分钟) 所以他需要用200分钟才能完成录入工作。
(2)函数关系式是: (3)3h=180min
由于录入的字要为整数,所以他每分钟至少要录入134个字。
9、分析:要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就是要求出k,为此我们需要列出一个关于k的方程.
解:∵ m,n是关于t的方程 的两根 ∴ m+n=3,mn=k,
又 PO= ∴
∴
∴ 9-2k=13.
∴ k=-2 当 k=-2时,△=9+8>0,
∴ k=-2符合条件,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考点六: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应用
例10、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
(1)根据图象,写出B点的坐标;(2)求出两函数的解析式;
(3)根据图象回答:当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
考点六: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应用
例10、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
(1)根据图象,写出B点的坐标;(2)求出两函数的解析式;
(3)根据图象回答:当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
解:(1)由图象可得B(4,3)
(2)把反比例函数上的点代入函数的关系式 得
∴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为
由图可知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为(0,1)和(-2,0)
把这两点代入一次函数关系式+b得:
解得: ∴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
(3)由图象可知,当 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
例11、如图,平行于直线 的直线 不经过第四象限,且与函数 的图象交于点A,过点A作AB⊥ 轴于点B,AC⊥ 轴于点C,四边形ABOC的周长是8,求直线 的解析式。
例11、如图,平行于直线 的直线 不经过第四象限,且与函数 的图象交于点A,过点A作AB⊥ 轴于点B,AC⊥ 轴于点C,四边形ABOC的周长是8,求直线 的解析式。
解:∵点A在函数 的图象上,
∴设A点的横坐标为 ,由点A的纵坐标为 ,即A点的坐标为
∵AB⊥ 轴于点B,AC⊥ 轴于点C,∠BOC=90°
∴四边形ABOC是矩形,∵四边形ABOC的周长是8,
∴ 即
解得
当
∴A点坐标为(1,3)或(3,1)(由题意可知 )∴A点坐标为(1,3)
设直线 的解析式为 把A点代入 得
3=1+b b=2 ∴直线的解析式为
一、选择题
1. 下列不是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点的是 ( )
A. 图象是由两部分构成
B. 图象与坐标轴无交点
C. 图象要么总向右上方,要么总向右下方
D. 图象与坐标轴相交而成的一对对顶角内
2. 若点(3,6)在反比例函数 (k≠0)的图象上,那么下列各点在此图象上的是( )
A. ( ,6) B. (2,9) C. (2, ) D. (3, )
*3. 当 时,下列图象中表示函数 的图象的是 ( )
4. 如果x与y满足 ,则y是x的 ( )
A. 正比例函数 B. 反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 二次函数
5. 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2,-2)和(-1,n),则n等于 ( )
A. 3 B. 4 C. 6 D. 12
6. 已知某县的粮食产量为a(a为常数)吨,设该县平均每人粮食产量为y吨,人口数为x,则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 )
7. 若ab<0,则函数 与 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大致可能是下图中的( )
8、下列函数中, 是 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B. C. D.
9、函数y1=kx和 的图象如图所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相同的是( )
10、函数 与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像可能是( )。
11、反比例函数 (k≠0)的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 )象限。
A. 一、二 B. 一、三 C. 二、四 D. 一、四
12、当三角形的面积一定时,三角形的底和底边上的高成( )关系。
A. 正比例函数 B. 反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 二次函数
13、函数 与 的图象可能是( )
14、如图,是三个反比例函数 在x轴上的图像,由此观察得到k1、k2、k3的大小关系为( )
A. k1>k2>k3 B. k1>k3>k2 C. k2>k3>k1 D. k3>k2>k1
15、已知双曲线 上有一点P(m,n),且m、n是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t2-3t+k=0的两根,P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则双曲线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16、如图,正比例函数y=x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AB⊥x轴于B,CD⊥x轴于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
A. 1 B. C. 2 D.
17、如图,已知点A是一次函数y=x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点B在x轴的负半轴上,且OA=OB,那么△AOB的面积为
A. 2 B. C. D.
二、填空题
1. 反比例函数 (k≠0)的图象是__________,当k>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__________、__________象限内,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_;当k<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__________、__________象限内,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_;
*2. 已知函数 ,当x<0时,y_______0,此时,其图象的相应部分在第_______象限;
*3. 当 时,双曲线y= 过点( ,2 );
4. 已知 (k≠0)的图象的一部分如图,则 ;
5. 如图,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过点A,则该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
*6. 若A(x1,y1),B(x2,y2),C(x3,y3)都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的点,且x1<0<x2<x3,则y1,y2,y3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7、已知y与(2x+1)成反比例且当x=0时,y=2,那么当x=-1时,y=________。
8、如果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3,1),那么k=_______。
9、函数 与y=-2x的图象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___。
10、已知一次函数y=ax+b图象在一、二、三象限,则反比例函数y= 的函数值随x的增大而__________。
11、已知 ,那么y与x成_________比例,k=________,其图象在第_______象限。
*12、反比例函数 ,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值是 。
三、解答题
1. 已知反比例函数 ,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k的取值范围,并画出草图.
(1)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2)函数图象的一个分支向右上方延伸.
2. 已知y与x的部分取值满足下表:
x -6 -5 -4 -3 -2 -1 2 3 4 5 6 ……
y 1 1.2 1.5 2 3 6 -3 -2 -1.5 -1.2 -1 ……
(1)试猜想y与x的函数关系可能是你们学过的哪类函数,并写出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不要求写x的取值范围) (2)简要叙述该函数的性质.
3、直线 过x轴上的点A( ,0),且与双曲线 相交于B、C两点,已知B点坐标为( ,4),求直线和双曲线的解析式。
4、已知一次函数 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的一个交点为P(a,b),且P到原点的距离是10,求a、b的值及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5、已知函数 是一次函数,它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一点,交点的横坐标是 ,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6、已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A(4, ),若一次函数y=x+1的图象沿x轴平移后经过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B(2,m),求平移后的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