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件直通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4课诗两首(2份ppt+1视频+1音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课件直通车)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4课诗两首(2份ppt+1视频+1音频)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2-04 10:27:31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未选择的路
七年级语文下册
  你知道有哪些对“路”精彩描写的诗句?
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西游记》主题歌
  罗伯特·弗罗斯特,美国诗人。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朴实无华,却又细致含蓄,耐人寻味。诗作名篇有《白桦树》、《修墙》 。他处在传统诗歌和现代派诗歌交替的一个时期,因此被称为“交替性的诗人”,与艾略特同为美国现代诗歌的两大中心。
瞬息( )
幽寂( )
延绵( )
萋萋( )
忧郁( )
伫立( )
涉足( )
向往( )
尴尬( )
shùn

yán

yōu
zhù
shè
xiàng
gān gà
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因热爱、羡慕某种事物或境界而希望得到或达到。
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长时间地站着。
愁闷。
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延续不断。
幽静寂寞。
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未选择的路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未选择的路
自主学习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就这首诗设计一个问题,帮助大家正确理解这首诗。
小组讨论(一)
  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怎样理解诗歌中所说的“路”?这是怎样一种表现手法?请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例子。
小组讨论(一)
伫立(思索)
决定(选择)
选择之后的怅惘
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小组讨论(一)
诗中的“路”包含了什么含义?
  诗的表面是写自然界的道路,实则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
小组讨论(一)
例如:《在山的那边》《行道树》 《纸船》
明(表面)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统摄全篇。

表面:
自然界的道路
实际:
暗示人生之路
象征
小组讨论(二)
  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为什么着重写未选择呢?
  学了这首诗,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小组讨论(二)
  这样写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走的路,才更能让人思念,更让人留恋。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两条路
选择的路
未选择的路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四节
小组讨论(二)
  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状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于是对未选择的路产生怀恋向往,这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人只能选择一条人生之路,必须慎重;人生道路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作出独立自主的选择。
每当一艘船舰驶过
它总要升起船身;
潮湿的大地宛如镜子
映照着海鸥直立的身影。
沙滩上的人们
朝着一边眺望。
他们背对陆地,
终日注视着海洋。
不远也不深
他们不能看得太深,
他们不能看得太远。
但这何曾把人们的视线遮拦?
陆地不断变幻,
无论真相如何——
波涛不断冲击海岸,
人们观赏着大海的美色。
不远也不深
  自由谈一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共14张PPT)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七年级语文下册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主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他出生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
代表作品:
诗歌:《致恰达耶夫》、《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
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小说:《上尉的女儿》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初步探究:
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耐心等待。
向往未来,将过去变成亲切的怀恋。

  诗人在诗中阐明了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你感受最深的诗句说说你曾有过的体验。
  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的 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积极乐观
深层思考:
1. 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2. 面对逆境,我们就只有耐心等待,不予抗 争吗?
3. 如何理解“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这两句诗的含义?
4. 一般的诗歌总是用形象说话,通常都 比较鲜明生动。与一般诗歌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多人把它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作为鼓励自己的座右铭,你读了之后,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各持己见。
我的灵魂在珍贵的诗歌之中。
          ——普希金
  你能通过自己的解读,感受到这位敏感而深情的、执着而坚强的诗人心的激动吗?
  你能从中触摸到俄罗斯的民族之魂吗?
  你能唤醒自己的记忆与这位大师对话吗?
  你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