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二首 咏柳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二首 咏柳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6 23:1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二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1、古诗二首-《咏柳》
教学目标 品味诗歌意境,想象诗句描绘的美丽景色,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绘的春天美景。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体味“咏柳”的文化意蕴,要通过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将凝固的语言转化为可感的画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难点分析 从学情出发,二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相对教弱,需要在教师的耐心引导与讲解下,通过想象才能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方法 1、通过理解诗意与想象体会诗歌意境。
2、通过朗读与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初春的早晨,当你漫步在公园、小河边,看到眼前刚刚长出嫩叶的的柳树,你会如何赞美它呢?让我们来听听唐代诗人贺知章对柳树的赞美吧!
2、了解作者,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其诗文以 绝句解长,写景虚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快炙人口,千古传诵。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初读古诗,感受诗韵。
(1)课件出示古诗《咏柳》。
(2)学生自由练读。注意古诗朗诵的节奏和停顿技巧,体会怎么读出诗的韵律。
揭题,齐读课题。咏是赞美,咏柳就是歌颂春天的柳树,通过诗题读懂并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基本方法就是抓住关键词,通过想象,实现语言文字到脑部形象的转换。利用古诗下面的注释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明诗意,想诗境。
学习第一句古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是指绿色的宝石,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喻成“碧玉”,妆是打扮,树也会打扮?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束就是就是满树,这句诗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学习第二句古诗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形容柳树有很多枝条,这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绦”是种丝质的带子,这里用绿丝绦比喻枝条,全句的意思是从柳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
学习第三句古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柳树萌发的又细又绿的叶子,“裁”:裁剪,本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嫩叶呢?
学习第四句古诗
“二月春风似剪刀”,这一句是对第三句的巧妙回答也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自问自答是一种设问的回答。“似”:好像,本句的意思是:原来啊,是二月春风这把灵巧的剪刀剪裁出了满树的细叶。这里又利用了比喻,突出了春风给大地万物带来了活力。
悟诗情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柳树的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的春天,第一句是远望仰视柳树的全貌,第二句是近看俯视柳树的的枝条,第三句是细瞧平视柳树的细叶,第四句是联想,揭开了柳树这么美的谜底及春姑娘的杰作,为什么本诗千古传诵,现在明白了嘛?构思严谨,思想清晰,想象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6、背诵古诗。
7、学法引领
学习古诗的六个步骤,暨: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想诗境—悟诗情—练诗笔。
还体会了抓关键词,领悟诗意的方法,进一步感悟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希望大家能在今后的古诗学习中学以致用。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8、拓展阅读
课后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请把《咏柳》一诗的景色画下来,讲解并背诵给父母听。2、收集赞美春天的诗句记录下来。
小结 诗人独具匠心,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读者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让我们再一起美美地吟诵这首诗,感受春的生机与活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