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信息技术 授课教师: 任课班级: 初一
课题 第一节 认识信息
课型 新授课 授课
日期 第 1 周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 什么是信息
2. 信息的特征与作用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能通过相互交流、自学等形式自主探究学习,能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能根据要求选取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会使用有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活学活用、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信息
教学难点 信息的特征与作用
教学资源 课本内容、网上资料、微机室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演示、学生操练
拓展延伸
板
书
设
计 认识信息
1. 什么是信息
2. 信息的特征与作用
课
后
反
思 这种理论性的课不适宜安排在微机室上,应安排在有白板的教室上效果会更好。
教研组长
签 审 月 日
教务处
签 审 月 日
第( )页 总第( )课时
教学要点(问题与情景) 《Being Digital》(中文译名《数字化生存》)
数字化生存可以说是二十世纪信息技术及理念发展的圣经,此书的流行和传播对上个世纪信息时代的启蒙、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描绘了数字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娱乐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其中值得深思的问题,是跨入数字化新世界的最佳指南。
信息技术的革命将把受制于键盘和显示器的计算机解放出来,使之成为我们能够与之交谈,与之一道旅行,能够抚摸甚至能够穿戴的对象。这些发展将变革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娱乐方式——我们的生活方式。
(一)呈现故事,引发思考,导入新课(3分钟)
????鲍勃和托德同一天到公司上班,托德一再被提拔,鲍勃却一直在基层。鲍勃实在忍无可忍,他大胆地指出总经理偏爱吹牛拍马的人,而辛勤工作的人却得不到提拔。总经理听他讲完后说:“好吧,也许你说的对,不过我很想证实一下,你现在到集市去,看看有什么卖的。”
?????鲍勃很快从集市上回来,说刚才集市上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
?????“一车大约多少斤?”总经理问。
?????鲍勃立即赶回去,过了一会儿回来说,车上有40多袋土豆,每袋约20斤。
?? ??“多少钱一斤?”总经理问。鲍勃又要跑回去,但总经理把他拉住了:“鲍勃先生,请休息一会吧。”他派人把托德叫来,对他说:“托德先生,你马上去集市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 ???不一会儿,托德回来了,他向总经理汇报说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多袋,共800多斤,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已经带回几个土豆请总经理过目。他还了解到这位农民今天下午还要拉一车西红柿上集市,据说价格还可以,他准备再和这个农民联系一下。
????鲍勃一直在一旁看着,现在他终于知道自己和托德之间的差距了。
师:鲍勃和托德之间的差距是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由于托德总是能够主动对总经理的指示进行分析,获取相关的信息,为总经理的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得到了总经理的赏识,获得了事业的成功。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越发重要,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也许就把握了商机,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也许就成就了事业。那到底什么是信息,信息对我们有多重要呢?
教学意图:通过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意识对一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信息的关注,并自然的引入本节教学内容。
(二)互动体验,学习新知
1、感受什么是信息 (16分钟)
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所接触到的信息?
1闹铃
2上课铃
3收看天气预报
4杂志
5上网
信息是我们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目前比较容易被大家接受的信息定义是: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一般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信息:
信息的含义;
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息的载体;
2、信息的特征与作用
提问:
(1)今天,我们所处在信息社会,人们可以通过种种方式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然而,信息他有何特征?
(2)请各位同学在课下思考一下:信息对人类社会的各种生活有何影响?
信息作为一种资源,具有许多的特征。通过下边的一个故事和一个小游戏让我们来初步认识一下信息的五个特征。
先看一个小故事:《马陵之战》
大家来玩一个游戏:我猜你猜大家猜。
规则:有一名同学上讲台上做示范,剩下的同学猜一下他要表达的意思。不能用语言来表达。
小游戏
成语类:手舞足蹈、嚎嚎大哭
动物类:青蛙、老虎
日常生活:刷牙、吃饭
表情类:高兴、发怒
日用品:电脑、手机
(3)通过上面的故事和游戏,我们可以归纳出信息的许多特征:
普遍性;
传递性;
不完全性;
时效性;
依附性。
(4)信息的作用
信息在科学研究、知识传播、生产流程的控制与管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方面都有这巨大的作用。
(5)信息素养
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信息素养是我们必须具备的素养。
提问:什么是信息素养?
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信息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有效地获取信息;
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形成结论;
把结论储存在大脑中,进行信息管理;
当需要时能够正确的表达出来。
(三)课后练习
上网查阅一下“信息”的各种不同解释。
思考一下信息除了我们所讲的五大特征外还具有什么特征?
了解信息素养在当今信息社会中发挥着那些重要作用?
维纳的观点: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师:物质和能量是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保障,难到信息也是我们生存的保证吗?
生思考
出示资料:感觉剥夺实验一。
????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实验。该实验以每天20美元的报酬(在当时是很高的金额)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测者。
?? ?实验内容是这样的:实验要求被测试的人安静地躺在实验室的一张舒适的床上。实验室内一片漆黑,非常安静,被试者看不见任何东西,也听不到一点声音。被试者两只手戴上手套,并用纸卡住,吃的喝的都事先安排好了,用不着被试者移动手脚。总之,尽量剥夺被试的所有感觉信息。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长时间在那种环境下会怎样?
生闭上眼睛想像,说出自己可能出现的感受。
出示资料:感觉剥夺实验结果。
师:可见,信息与物质和能量一样,是我们生存的保障,丰富多彩的生活是离不开信息的。
(2)感受身边的信息
老师提问并引导学生说出一些身边常接触的信息,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说出自己对信息的认识。
师:以上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对信息的认识,都说的很好,由于信息这一概念被广泛用到各个领域,不同科学领域的专家对信息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例如:“信息对消息接收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消息”,“信息是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等等,下面我们再来看两个中外学者对信息的认识,再共同感受一下什么是信息。
(3)通过猜猜看,理解香农的观点,感受什么是信息
香农的观点: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课件出示猜猜看。
1、它通常在学校中大显身手
它可以有各种颜色
它的形状是圆柱形的
它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钙
它通常可以在其它物体上留下痕迹。
2、小小绒毛轻又轻,
随风飞舞象伞兵。
飞到东来飞到西,
到处安家把根生。
师:同学们是怎样猜到答案的?
生思考回答
师:同学们根据粉笔和蒲公英的特征信息猜出了答案,也就是说我们根据事物所表现出来的信息达到达到了对这个事物的认识,从而消除了对事物的不确定性。
(4)通过小例子,理解钟义信的观点,进一步感受什么是信息
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提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也就是说凡是表述了事物运动状态或变化方式的现象都是信息,信息包含了自然界或社会中的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或变化方式。
例如:冰河解冻,百花开放是信息,传达着气候的变化,冬春的更替;
??????小孩换牙是信息,传达着孩子身体已经开始发育;
??????四人帮的审判,传达着中国政治由动乱向平稳的转变
(5)巩固练习
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信息有了一定的认识,请同学们思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其中的“家书”是信息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中的“已、彼”是信息吗?
读书以明理,其中的“书、理”是信息吗?
古长城将士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
教学意图:通过感觉剥夺实验、自己身边熟悉的信息、猜猜看和老师的引导,感受信息,加深对信息的认识,接着进行练习,以加深巩固。
2、分析信息的特征(10分钟)
(1)依附性
师:将士点燃的烽火本身不是信息,它里面所包含的意义是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而烽火只是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载体。
课件出示信息的特征:依附性
游戏:我做你猜(一位学生做“猜测者”背对黑板,另一位学生以动作示范来表达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的动物名称(不能说话)使另一名学生猜出动物名称。)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在游戏中信息都是通过什么载体进行传递的。
?????生思考回答
师: 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的载体来传递,虽然载体不同,但是他们传递的信息是相同的。
(2)共享性
英国作家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结论:物品交换后,每个人都有失有得,而思想交换后,每个人都有了更多的思想,说明信息是可共享的。
课件出示信息的特征:共享性
(3)价值性
有两家鞋厂分别派了一位推销员到一个岛上推销鞋,他们上岛后发现岛上居民一年四季都光着脚。一家鞋厂的推销员失望的给公司拍电报:“岛上无人穿鞋,没有市场。”然后他就回去了。而另一家鞋厂的推销员则心中大喜,他也给公司拍了一份电报:“岛上无人穿鞋,市场潜力很大,请速寄100双鞋来。”他把凉鞋送给了岛上的居民,岛上的居民穿上之后都觉得很舒服,不愿再脱下来,他为公司赢得了市场。
结论:信息是有价值的,但是要以积极开拓的心态去使用信息,才能发挥信息的价值。
对于我们人生也是一样的,你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必须以积极上进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课件出示信息的特征:价值性
(4)时效性
李小姐看到一个海报,说是百货大楼服装八折销售,于是兴高采烈的去大楼购物,可是到了大楼,李小姐却很失望,原来大楼是为庆祝建店二十周年而搞的三天打折销售活动,现在活动已经结束了。
课件出示信息的特征:时效性
时效性比较强的信息:新闻,海报,通知等等,
(5)普遍性
信息无处不在,我们身边处处都有信息,上课的铃声,交通的红绿灯,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无不是信息。
课件出示信息的特征:普遍性
教学意图:通过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出信息的特征,使用事例,更容易使学生理解信息的特征。
3、?分析信息实例(8分钟)
小组讨论分析以下两则新闻,都包含了哪些信息,体现了信息的哪些特征。
建议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讨论,1、显性信息、2、隐含信息、3、不同人对信息的可能反应(如相关政府工作人员、新闻工作者、普通市民)。
????老师通过提问,引导,同学补充,完成对两则信息的正确分析。
教学意图:通过对信息实例的分析,使学生掌握从不同侧面分析信息的方法。
(三)小结(1分钟)
师: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理解了什么是信息,掌握了信息的特征,也明确了信息对我们的重要性。托德由于善于分析信息,主动获取信息,获得了事业的成功,我们也要主动培养自己的信息意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多听多看,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和分析的习惯,使我们能够更有效的利用信息,为未来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成为信息社会的强者。
(四)布置课后作业(2分钟)
思考题:
???????文字和图片是表达信息的两种常见的途径,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的载体也越来越多了。那么,信息还可以从哪些载体中获取呢?观察身边的事物,举一个例子说明信息载体和信息之间的关系。
教学意图:利用网上论坛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充分发表疑惑、意见和见解,延伸了课堂教学。
师生活动(过程与方法)
教师呈现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老师提问并引导学生说出一些身边常接触的信息,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说出自己对信息的认识。
教师人播放《马陵之战》视频
一个学生上台表演动作,其他学生猜测意思。
灌输给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