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爱莲说
摘要幻灯片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分析
1. 《爱莲说》是现行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短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课本162页上已明确指出: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他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本文共分两个课时。
2.本文和《陋室铭》一样,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学习时要反复诵读,用心品味,以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同时也要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对“莲”这种事物还是比较熟悉的,文学作品中读到的,因此,对“莲”的外在形象的把握不是很难,再加上本文提供的插图,文字资料,学生易于理解课文内容,并且阅读后肯定有独到的体验,可引导他们表达出来。
三、说教学目标
了解“说”的文体。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正衬反衬的写法。难点
理解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志趣。
熟读成诵。重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
写作背景讲解+重点讲解+启发诱导
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掌握考点,举一反三
学法
讨论学习+深入理解
巩固知识点
培养交流、归纳和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简介作者及文体
朗读训练
讲解全文
课外拓展练习
作业:在现在看来,作者的思想过时吗?
1、新课导入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采莲曲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北
鱼戏莲叶南
文体介绍:
“说”是议论文的的一种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2、简介文体及作者
作者作品介绍:
在学生有自主预习的基础上进行
本文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3、朗读训练
读准字音
主要是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纠正,可以通过播放朗诵带进行纠正。
字词注释
主要解答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疑难点,对于已经掌握的可以带过
读准字音: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蕃fán
淤yū
濯zhuó
涟lián
蔓wàn
亵xiè
朗读训练
读准字音: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鲜xiǎn
噫yì
予yú
朗读训练
注释1: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多
唐朝
注释2: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沾染
洗
清水
美丽而不庄重
长蔓
长枝
耸立的样子
亲近而不庄重
树立
注释3: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返回
上页
下页
认为
隐士
叹词唉
爱菊
少
当然
4、讲解全文
①问题1。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花?表现了莲花哪些品格?
总结让学生明确:作者爱莲,也在赞颂莲,我们要注意带着赞美之情来读这个长句。(予独爱……)
②问题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哪三种处世的态度?[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有消极避世的态度;牡丹,追逐名利;莲,出淤泥而不染,既有不同流合污,又为社会做贡献。]
③问题3。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作者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的用意是什么呢?用作陪衬。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
回答此问题后齐背这三个排比句。(予谓菊……君子者也)
④问题4。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作者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答:“菊之爱……宜乎众矣。”在这三句之前,作者有一个表示感叹的词"噫!"表示作者要发表感慨了。他的感慨是什么?引导生答:感慨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
进行小结后(齐读噫……)
⑤托物言志的写法(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第二段的句子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格拟人化了。主要的是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那么,本文中又“托”了哪几种“物”,“言”了哪一些“志”呢?学生思考后,针对课件详细讲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我喜欢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
5、课外拓展练习
例:
我喜欢_____(物),因为__________。
6、布置作业:
作业:讨论交流,在现在看来,作者的思想过时吗?
六、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出淤泥而不染——————————————高洁 濯清涟而不妖—————————— ————质朴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正直 香远益清————————————---——-芳香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清高
托物———————————————————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