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冰心
1.古诗三首
板块一: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范成大,南宋诗人,与陆 游、杨万里、尤 袤齐名,南宋四大家之一。他曾中进士,为官多年,很有政绩,晚年隐居故乡石湖。最能体现其诗歌特色的,是他晚年所作的《四时田园杂兴》60首。这些诗多是随兴而作,全面而深刻地描写了农村四季的风光习俗,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困苦生活,影响十分深远。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zhòu
ɡònɡ
yún
供
与审讯有关(供词、口供)
ɡònɡ
供gōng :供给、供应、提供、供不应求
从事(供耕织、供职)
祭祀有关(供奉、供品)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zhòu
ɡònɡ
yún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
/
/
/
/
/
/
/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白天下田锄草,晚上搓麻织布,村里的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孩子们虽然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板块二:重点诗句,想想画面
仔细品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提示: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写 一写,体会其中的乐趣。)
大人在田间忙碌的时候,小孩子也不闲着。在村边高大粗壮、枝叶繁茂的桑树底下,一个孩子正模仿着大人的样子,学着种瓜呢!他先用铲子挖坑,再把瓜苗小心放了进去,然后给瓜苗浇水……他红扑扑的脸上流下了汗珠,嘴里还嚷嚷着要种出一个最大的瓜来!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农忙时节,小孩子也忙了起来。一个小家伙拿着锄头,跑到了溪边的桑树下,模仿大人的样子学起了种瓜。他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又是挖坑,又是放苗,又是浇水……他好不忙碌,但是心里乐开了花:“小瓜苗啊,快快长,长大结个大南瓜!”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村庄里的小孩子,不知道他们的爸爸为什么一天到晚在田里忙碌,也不知道他们的妈妈为什么深更半夜还在织布。但是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一天,几个孩子竟学着大人的样子,在桑树阴下种起瓜来。他们掘了一个洞,把豆子放了进去,盖上土,然后像模像样地洒上水。村里的老人见了,不住地点头微笑。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板块三:体会诗情,诵读积累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感情朗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 夜 ,
村庄儿女 。
童孙 ,
也傍 。
感情背诵。(边看图边填空,相信你一定能很快背诵这首诗)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板块四:总结学法,迁移运用
总结学法
1. 读通读顺,借助注释解意
2. 重点诗句,想象描绘画面
3. 体会诗情,诵背积累古诗
迁移学法
请同学们运用学法,尝试自学《稚子弄冰》或《村晚》
《稚子弄冰》自学交流和点拨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线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zhēnɡ
zhì
qìnɡ
晓
使人知道(揭晓)
天刚亮时(拂晓、晓雾、金鸡报晓)
知道(家喻户晓)
用火烧、用水浇,东方日出是指晓
一种金属打击乐器,有的长形像钟,有的圆形像锣。
钲
zhēnɡ
一种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
磬
qìnɡ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线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
/
/
/
/
/
/
/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小孩子早早起来,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再用彩线穿起来当银钲。
他提着冰块边敲边跑,冰块发出了玉磬似的穿林而过的响声。忽然冰块被敲碎了,散落在地,那声音就像美玉落地摔碎一样。
仔细品读“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提示: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说一说,体会其中的乐趣。)
冬天的早晨,小孩子早早起来,迫不及待
跑到昨晚放铜盆的地方。一夜之间,铜盆里的
水已经变成厚厚的冰了。他把盆子倒过来,敲
打一番,再慢慢地拿掉铜盆。一块圆圆的、晶
莹剔透的冰出现在面前。小孩子在冰块中间钻
出一个小窟窿,找来漂
亮的五彩线,穿进窟窿,
再把五彩线两头打结,
提起来就像银钲一样。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线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有感情朗读
有感情背诵
《村晚》自学交流和点拨
村 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yī
bēi
村 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
/
/
/
/
/
/
/
村 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水漫上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那小牧童横坐在牛背上,缓缓把家还,他拿着一支短笛,随意地吹着不成调的曲子。
仔细品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提示: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说一说,体会其中的乐趣。)
夕阳西下,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老牛慢悠悠地走着。小牧童手里还拿了一支短笛,随意吹着不成调的曲子。那头老牛似乎听懂了小主人吹奏的曲子,“哞哞”地叫着。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 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有感情朗读
有感情背诵
板块五:比较阅读,延伸拓展
想一想:这三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宋]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接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弄冰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线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村 晚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线穿取当银钲。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课外,你还积累了哪些童趣诗,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唐 白居易 《池上》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清 袁 枚 《所见》)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唐 胡令能 《小儿垂钓》)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 《清平乐 村居》)
一首首童趣诗,让我们产生了丰富的想象,真是一诗一画一孩童,一字一句意无穷!春学种瓜、夏捕鸣蝉、秋挑促织、冬日弄冰,最美古诗词,最真童年时,让一首首童趣诗陪伴我们快乐成长!
部编本五下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作业
一、选择正确读音(用“ ”划出正确读音)
涟漪(yī yǐ) 满陂(pō bēi) 玉磬(qìn qìng)
提供(ɡōng ɡòng) 口供(ɡōng ɡòng) 供(ɡōng ɡòng耕织
二、看拼音写词语
sāng yún xiǎo zhòu
( )树 ( )田 金鸡报( ) ( )夜不息
三、看图背诵《古诗三首》
四、读了本课的三首古诗,你还想到了哪些写儿童的古诗诗句?试着写出3句。
1
2
3.
五、小练笔: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提示:改写古诗要注意保持古诗的内容基本不变,在原诗的基础上
发挥想象,用恰当、通顺的语言描绘出诗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