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第1课时 乙烯 课时作业(基础+综合+提升)【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文档属性

名称 7.2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第1课时 乙烯 课时作业(基础+综合+提升)【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3-28 20:5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第1课时 乙烯

必备知识基础练 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 乙烯的结构、物理性质
1.苏轼的《格物粗谈》有这样的记载:“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按照现代科技观点,该文中的“气”是指(  )
A.脱落酸  B.生长素  C.乙烯   D.甲烷
2.(双选)关于乙烯分子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C.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D.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一条直线上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C.乙烯是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
D.乙烯的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
4.由乙烯推测丙烯的结构或性质,正确的是(  )
A.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B.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分子中共价键的夹角均为120°
D.分子中共价键数为8,其中有一个碳碳双键
5.
如图是某种有机物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的“棍”代表单键或双键,不同大小的“球”代表三种不同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对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可能的分子式为C2HCl3
B.该有机物的分子中一定有
C.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该有机物可以由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反应得到
知识点二 乙烯的化学性质
6.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②点燃前都应验纯 ③甲烷燃烧的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的火焰较明亮,并有大量黑烟生成 ④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7.区别CH4和C2H4的方法最好是(  )
A.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
B.嗅闻它们的气味
C.通入溴水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D.点燃它们后,观察火焰
8.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的是(  )
A.C2H4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C2H4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C.C2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CH4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条件下逐渐褪色
9.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随即对准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27 ℃),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制取氯乙烷的最好方法是(  )
A.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C.乙烷与氯化氢混合
D.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
10.(双选)下列变化中,由加成反应引起的是(  )
A.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甲烷与氯气混合后,光照黄绿色消失
C.在催化剂存在下,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
D.丙烯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无论乙烯与Br2的加成,还是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与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有关
B.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
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相同
D.利用燃烧的方法可以鉴别乙烯和甲烷
12.不可能是丙烯(CH2===CHCH3)的加成产物的是(  )
A.CH3CH2CH3 B.CH3CH2CHCl2
C.CH3CH2CH2OH D.CH3CH2CH2Br
13.下列关于乙烯的用途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乙烯为原料可以合成聚乙烯等制备生活用品的材料
B.乙烯可以用来制备1,2?二溴乙烷()
C.乙烯可以与水发生加成反应制备乙醇(CH3CH2OH)
D.乙烯可以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制备二溴乙烷()
14.(双选)下列各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
A.CH2===CH2+H2OCH3CH2OH
B.H2+Cl22HCl
C.
D.CH3CH3+2Cl2CH2ClCH2Cl+2HCl
15.能证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事实是(  )
A.乙烯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
B.乙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C.乙烯易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且1 mol乙烯完全加成需消耗1 mol溴单质
D.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6.1体积某气态烃只能与1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1 mol此氯代烷可与6 mol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A.CH2===CH2 B.CH3CH===CH2
C.CH3CH3 D.CH3CH2CH===CH2

关键能力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分子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和四个碳氢单键
B.乙烯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的空间相对位置相同
C.乙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有3对共用电子对
D.由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可推测含一个碳碳双键的单烯烃通式为CnH2n
2.甲烷中混有乙烯,欲除去乙烯得到纯净的甲烷,可依次通过盛有下列哪一组试剂的洗气瓶(  )
A.澄清石灰水、浓H2SO4
B.酸性KMnO4溶液、浓H2SO4
C.溴水、浓H2SO4
D.浓H2SO4、NaOH溶液
3.将29.5 g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后,溴水质量增加7 g,则混合气体中乙烯的体积分数是(  )
A.21%   B.25%   C.30%   D.35%
4.烷烃是单烯烃R和H2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则R可能的结构有(  )
A.4种 B.5种
C.6种 D.7种
5.柠檬烯具有特殊香气,可溶于乙醇或乙醚,不溶于水,其结构简式为。有关柠檬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柠檬烯的分子式为C10H20
B.柠檬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柠檬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处于同一个平面内
D.柠檬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取代反应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6.将乙烯分别通过如图所示的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二者都褪色且原理相同
B.二者都能证明乙烯中有碳碳双键
C.二者都可用于除去乙烷中混有的乙烯
D.二者都可用于鉴别乙烷和乙烯
7.科学家在-100 ℃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结构简式为的烃X,实验测得其分子中只有一种氢原子,根据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B.X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1 mol X在一定条件下可与2 mol氢气发生反应
D.X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
8.使1 mol乙烯与氯气发生完全加成反应,然后使该加成反应的产物与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则两个过程中消耗氯气的总物质的量最多是(  )
A.3 mol B.4 mol C.5 mol D.6 mol
9.将1.0体积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2.0体积的CO2和2.4体积的水蒸气(同温同压下测定)。则混合物中烷烃和烯烃的体积比为(  )
A.3︰1 B.1︰3 C.2︰3 D.3︰2
三、非选择题
10.Ⅰ.如图是实验室制乙烯的发生装置和乙烯性质实验装置,反应原理为CH3CH2OHCH2===CH2↑+H2O,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乙烯气体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通入乙烯(如图2),溶液的颜色很快褪去,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 (填反应类型),若将反应后无色液体中的反应产物分离出来,则宜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Ⅱ.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的工业用乙烯气体(在储气瓶中),使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在工业上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然后再使乙烯与溴水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4)甲同学的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同学设计的实验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填字母)。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6)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________,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可选用_____________。
(7)为了验证乙烯与溴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采取方法有____________。

学科素养升级练 进阶训练第三层
1.从南方往北方长途运输水果时,常常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其目的是(  )
A.利用高锰酸钾溶液杀死水果周围的细菌,防止水果霉变
B.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周围的氧气,防止水果腐烂
C.利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性,催熟水果
D.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防止水果早熟
2.(素养题——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并得到纯净干燥的乙烷,合理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科学研究表明,鲨鱼体内含有的角鲨烯具有抗癌性。实验测得角鲨烯分子是链状结构,分子中含有30个碳原子,且碳、氢元素质量比为7.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角鲨烯分子式为C30H50
B.角鲨烯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C.1 mol角鲨烯最多可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角鲨烯完全加氢后为C30H60
4.某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A还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A可发生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化学反应。
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D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②④⑤三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
第1课时 乙烯
必备知识基础练
1.答案:C
解析:脱落酸指能引起芽休眠、叶子脱落和抑制细胞生长等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不能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生长素是植物激素,促进细胞分裂和根的分化,促进营养器官的伸长,促进果实发育,较低浓度促进生长,较高浓度抑制生长,B错误;乙烯是能够促进果实的成熟的气体,C正确;甲烷对植物的生长无作用,D错误。
2.答案:AD
解析: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A错误;乙烯分子是平面结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D错误。
3.答案:C
解析:乙烯分子中两个碳原子以双键相连,碳剩余价键被H原子饱和,由此得其电子式为H︰︰︰︰H,A错误;乙烯分子中的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半径,故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应为,B错误;乙烯是无色、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稍有气味的气体,C正确,D错误。
4.答案:D
解析:丙烯CH2===CH—CH3结构中可看作是CH2===CH2结构中一个氢原子被一个—CH3所替代,显然3个碳原子不在同一条直线上,A错误;由于—CH3中4个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CH2===CH—CH3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B错误;丙烯分子中可以看作一个—CH3取代了CH2===CH2中的一个氢原子,又可以看作一个CH2===CH—取代了甲烷中的一个氢原子,共价键的夹角既有接近120°,又有部分接近109°28′,C错误;分子中有6个碳氢键、另外3个碳原子两两连接成链状,有2个碳碳键,其中有1个碳碳双键、另有1个碳碳单键,所以共价键数为8,D正确。
5.答案:D
解析:从图可以看出,该有机物含有三种不同的原子,其中含有C===C键 ,B正确;由于Cl的原子半径比氢原子大,所以该有机物可能的分子式为C2HCl3,A正确;类比乙烯的模型可以知道,该有机物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C正确;乙烯和氯化氢加成得到C2H5Cl,D错误。
6.答案:D
解析:甲烷和乙烯燃烧现象不同,①错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要验纯,②正确;甲烷燃烧无黑烟,③正确,④错误。
7.答案:C
解析:甲烷不能使溴水褪色,而乙烯可以,C正确。
8.答案:B
解析: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C2H4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C2H4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C2H4燃烧属于氧化反应,C错误;CH4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D错误。
9.答案:D
解析:乙烷与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烃的混合物,A错误;乙烯与Cl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B错误;乙烷与氯化氢不反应,C错误;乙烯与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烷,D正确。
10.答案:CD
解析:乙烯具有还原性,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被氧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错误;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后发生取代反应,消耗氯气,黄绿色消失,B错误;在催化剂存在下,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C正确;丙烯通入溴水中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D正确。
11.答案:C
解析:乙烯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过程中碳碳双键断裂,A正确;乙烯能与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但是乙烷不能,故能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鉴别乙烯和乙烷,B正确;乙烯和甲烷中氢的质量分数不同,故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不同,C错误;甲烷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乙烯燃烧火焰明亮有黑烟,D正确。
12.答案:B
解析:A项,丙烯与氢气的加成产物是CH3CH2CH3;B项,CH3CH2CHCl2不可能是丙烯的加成产物;C项,CH3CH2CH2OH是丙烯与水的加成产物;D项,CH3CH2CH2Br是丙烯与HBr的加成产物。
13.答案:D
解析: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合成聚乙烯等制备生活用品的材料,A正确;乙烯的加成反应的实质是碳碳双键断开一个键,两个碳原子各自连接一个原子或原子团,B、C正确;D项反应应该为CH2===CH2+HBr―→,即产物不是。
14.答案:AC
解析: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故AC正确。
15.答案:C
解析:分子中的碳、氢原子个数比只能说明烃的组成,不能说明其结构特点,A错误;燃烧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和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不能说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B、D错误;1 mol乙烯只能与1 mol溴单质加成,说明乙烯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双键,C正确。
16.答案:B
解析:1体积某气态烃只能与1体积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代烷,说明该烃中只有一个碳碳双键,1 mol该氯代烷可与6 mol氯气发生完全的取代反应,说明未加成之前有6个氢原子,所以结构简式为CH3CH===CH2。
关键能力综合练
1.答案:C
解析:A项,乙烯分子中碳原子与碳原子间形成碳碳双键,碳原子与氢原子间形成的是碳氢单键,所以正确;B项,四个氢原子呈对称结构,因此空间相对位置相同,所以正确;C项,碳原子与碳原子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碳原子与氢原子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因此共形成4对电子对,所以错误;D项,乙烯分子比乙烷分子少2个氢原子,因此含有一个碳碳双键的单烯烃比烷烃也少2个氢原子,因此单烯烃的通式为CnH2n,所以正确。
2.答案:C
解析:乙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也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不与H2SO4、NaOH等酸或碱发生反应,因此首先排除掉A、D两项;B项酸性KMnO4溶液虽能氧化C2H4,但氧化产物是CO2和H2O,CO2成为新杂质,B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乙烷不与溴水反应,乙烯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因此溴水质量增加是因为吸收了乙烯,故n(C2H4)==0.25 mol,则n(C2H6)==0.75 mol,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因此混合气体中C2H4的体积分数为×100%=25%。
4.答案:B
解析:烷烃是单烯烃R和H2发生加成反应后的产物,原烯烃分子结构中碳碳双键可能存在的位置有①、②、③、④、⑤5个位置,故R的可能结构有5种。
5.答案:B
解析:由柠檬烯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0H16,A错误;柠檬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B正确;柠檬烯分子中含有甲基,甲基上的氢原子不可能与其所连接的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C错误;柠檬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错误。
6.答案:D
解析: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因此二者褪色的原理不同,A错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能证明乙烯中含有双键,而与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不能证明乙烯中含有双键,B错误;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烯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在除去乙烯的同时又引入新的杂质,因此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乙烷中的乙烯;C错误;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能用来鉴别乙烷和乙烯,D正确。
7.答案:AD
解析:X分子中间的碳原子形成4个单键,是四面体结构,所以所有的原子不会均在同一平面上,A错误;含有2个环、2个碳碳双键,B、C正确;碳碳双键两端的4个氢原子相同,故X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D错误。
8.答案:C
解析:1 mol乙烯能与1 mol Cl2发生加成反应,而1 mol加成产物中含4 mol氢原子,被氯原子完全取代,消耗4 mol Cl2,所以共消耗5 mol Cl2。
9.答案:C
解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由题意1 mol乙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充分燃烧生成2 mol CO2和2.4 mol 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mol乙烷和乙烯中的碳原子的物质的量等于2 mol CO2中碳原子物质的量,氢原子的物质的量等于2.4 mol H2O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设乙烷(C2H6)的物质的量为x,则乙烯(C2H4)的物质的量为1-x,且:6x+4(1-x)=2.4×2;x=0.4,1-x=0.6。烷烃和烯烃的体积比为0.4︰0.6=2︰3。
10.答案:(1)温度计 圆底烧瓶 (2)排水法 (3)加成反应 蒸馏
(4)CH2===CH2+Br2―→CH2BrCH2Br (5)不能 AC
(6)H2S H2S+Br2===2HBr+S↓ CuSO4溶液(或NaOH溶液等)
(7)分别用pH计测量反应前后溴水的pH,若反应后pH明显减小,则是取代反应,否则是加成反应
解析:(1)图1中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为:温度计、圆底烧瓶。(2)乙烯的密度和空气相差不大,不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不溶于水,所以收集乙烯气体最好的方法是排水法。(3)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溶于四氯化碳,但二者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4)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5)溴水褪色,未必发生加成反应,也未必就是乙烯反应,也可能是乙烯中的杂质气体与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AC满足题意。(6)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该淡黄色浑浊物为S,溴水有强氧化性,可以推断乙烯中含还原性气体H2S,发生的反应为:H2S+Br2===2HBr+S↓,可以用CuSO4溶液(或NaOH溶液等)除去H2S。 (7)如果乙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HBr溶于水酸性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计予以验证,方法为:分别用pH计测量反应前后溴水的pH,若反应后pH明显减小,则是取代反应,否则是加成反应。
学科素养升级练
1.答案:D
解析:运输水果时,将浸泡有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盛放水果的容器中,高锰酸钾可与水果产生的乙烯反应,乙烯属于水果催熟剂,所以可降低乙烯的浓度,从而可防止水果早熟。
2.答案:D
解析:①和②C2H4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液态1,2?二溴乙烷而除去C2H4,①NaOH溶液除去挥发出来的Br2蒸气,浓硫酸除去水蒸气,②碱石灰除去挥发出来的Br2蒸气和水蒸气,①和②均正确;③和④酸性KMnO4溶液将C2H4氧化为CO2,NaOH溶液和碱石灰都能吸收CO2,碱石灰和浓硫酸都能吸收水蒸气,③和④也正确。
3.答案:D
解析:碳、氢元素质量比为7.2︰1,则原子数比为3︰5,由此可知角鲨烯分子式为C30H50,A正确;角鲨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因此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B正确;含30个C原子的烷烃的分子式为C30H62,角鲨烯分子(C30H50)比烷烃C30H62少12个氢原子,分子中最多含有6个碳碳双键,因此可以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正确;角鲨烯分子是链状结构,完全加氢后为C30H62,D错误。
4.答案:(1)CH3CH3 CH3CH2OH
(2)②CH2===CH2+HClCH3CH2Cl 加成反应
④nCH2===CH2CH2—CH2 加聚反应
⑤CH3CH3+Cl2CH3CH2Cl+HCl 取代反应
解析:(1)烃A是有机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其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则A为CH2===CH2;A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则C为CH3CH2Cl,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3,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Cl;A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则D为CH3CH2OH;A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E为聚乙烯。(2)②为乙烯与HCl的加成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ClCH3CH2Cl;④为乙烯的加聚反应,方程式为nCH2===CH2CH2—CH2;⑤为乙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方程式为CH3CH3+Cl2CH3CH2Cl+H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