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冀教2011课标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直观感知物体的面、面积,概括面积的定义。
2.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经历面积单位产生的过程,体会面积单位产生的必要,初步培养学生度量意识。
3.在问题解决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含义,学会用不同方法比较面积大小。
教学难点:度量意识的建构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花园模型(三个)、磁贴字卡若干。
学具:花园模型卡片、小图形三袋、尺子等。
一、游戏导课。
游戏:学生使用平板电脑抢答,辨析周长与面积概念,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图形周长相等但是面积不等。
【利用智慧课堂提问功能,实现师生互动,及时掌握学生认知情况。】
板书课题:面积
二、探索新知。
(一)理解面积含义。
1.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师:“面积”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板书课题)。你还能在哪里找到什么形状的面?
学生汇报
2.摸物体表面,感悟面积含义。
观察法比较面的大小,初步感知面有大有小。
摸面并感悟面积概念。
师:来,下面我们一起来摸一摸这些面。先摸一摸课本的封面,再摸摸课桌面,谁说一说他们的大小关系?
引导学生梳理:课桌面的大小就是课本面的面积,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
通过涂一涂,感知封闭图形也有面积。
完善面积概念。
(二)看绘本比大小。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师:(课件演示,绘本第
1-2页)同学们,这就是三位国王的花园模型,请你们拿出学具袋中的模型,想一想,试一试,用什么方法能比较出谁的面积最大呢?
【数学与绘本教学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思考。】
第一次体验:独立思考,寻找策略。
学生汇报,教师及时引导。
第二次体验:聚焦数格法,优化标准。
(1)寻找新策略,借助标准数数。
明确“数格法”的操作步骤:选→铺→数
(2)出示活动要求,小组合作活动。
(3)学生四人一组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拍照。
(4)汇报交流,优化标准。
【利用智慧课堂拍照、投屏功能,展示学生作品。】
呈现学生不同摆法,分析不同数法,为后续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打下基础。
【四幅作品同屏,使对比更加直观。】
4.认识“数格法”并优化方法
明确:正方形可以铺满整个图形,比较起来就更加直观清晰了。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认识“数格法”。
5.梳理回顾。
(三)再次激发矛盾,体会统一标准的必要。
看课件,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要用大小统一的正方形做标准,才能准确比较出面积的大小。
练习巩固。
完成课本第62页做一做。
【实现在课件与课本间的随时切换;利用聚焦功能,突出重点内容;学生作
业拍照发送给老师,教师及时判断学情,处理问题。】
2.完成练习单,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四、总结回顾。
师:这节课就要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关于“面积”的知识还有许多秘密期待你去认识去解决!
【板书设计】
面积
(
物体表面
)
(
封闭图形
)
或
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
重叠法法
)
选
铺
数
(
剪拼法法
)
数
形
>
>
(
数格法法
)《认识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认识面积单位》选自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中的第三课。是在学生理解了面积的意义,能够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是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在质疑与反思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认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1平方米三个面积单位,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使每个面积单位变得直观具体、看的见,摸得着。学生有了对面积单位的体验后,让他们再估一估身边事物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并测量。教学中,教师尽可能的以数学活动为主要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在现实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体验,通过实际的动手测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与1平方米等面积单位的表象;在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新知识变成了学生具体的经验和体验,使知识与技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长度单位,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中学生也积累了用小正方形密铺度量面积大小的活动经验,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面积,如房子多少平米、装修地砖的选择等,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铺垫了很好的基础。但学生头脑中并没有形成面积单位的概念,在学生看来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更抽象、更不易理解。因此,在认识面积单位时要让学生在自己的身体上或者生活中找到与面积单位大小相近的面,这样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和记忆面积单位,会让学生较快地在头脑中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学生建立面积单位表象后,再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单位估计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大小,在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更加深刻。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建立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与平方米,并感知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2、通过身边熟悉的物品,建立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在实际应用中,能迅速提取这些表象做出初步的估计与判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动手操作、大胆猜测和抽象概括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空间观念,发展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的表象。
五、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直尺、米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正方形。
学具准备:1号信封(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2号信封(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直尺、格子纸一张、学习单一份。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师:今天有三位神秘嘉宾要和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都是谁呢?生: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围裙妈妈。
师:大头儿子搬新家了,一家人欢天喜地装修房子。在收拾房子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视频:围裙妈妈要给家里的方桌配一块漂亮的桌布,可是该买多大呢?她给大头儿子打电话:“儿子,帮妈妈看看,咱家的方桌面有多大。”大头儿子仔细量了量说:“有16个方格那么大。”“好的,宝贝!”可当围裙妈妈买来16个方格大的桌布往方桌上一铺,咦,怎么小了一大圈呢?
师:这怎么回事呢?你能帮大头儿子解决他的疑惑吗?
生:方格的大小不同,大头儿子量的方格大,围裙妈妈量的方格小。
师:是这样吗?我们来看看!
师:看来方格的大小不同会给我们交流造成误会,怎样才能避免这种误会呢?
生:用同样大的小正方形去量。统一标准。
师:哎呀,你们真了不起,你的想法和数学家想的一样,为了便于交流比较,国际统一用规定大小的正方形去量,数学家把这个统一的标准,就叫做面积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
板书课题: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围裙妈妈买桌布的故事,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体验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操作探究,建立表象
活动一:认识1平方分米,建立1平方分米的表象
1、学
师:你们知道哪些面积单位?
师:(手拿1平方分米模型)这是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
师:请大家从学具袋中取出同样的一个模型。观察一下他是什么形状的?
生:正方形
师:请用直尺量出这个正方形的边长
生:边长是1分米
师:国际统一规定: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板书,看着正方形,同桌把这一句话互相说一说。
师:1平方分米也可以用字母表示,还记得分米用什么字母表示吗,在dm的右上角写个小小的2,这个2就表示平方的意思。它也读作1平方分米,一起读一遍。
2、记
师:用手摸一摸这个面,感受1
平方分米的大小。边看边摸边记,闭上眼睛,把1平方分米印进你的脑海中。头脑中有1平方分米了吗?
师:好,睁开眼睛。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接近1平方分米。
师:我们身边1平方分米可真多,其实1平方分米这把尺子还藏在我们的身上,我量了一下,老师食指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那么,老师比划的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请同学们同桌合作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如果你手上没有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的时候,可以用身边的这些尺子来量面积。像手掌,还有同学们用手比划的小正方形,随身携带很方便。
4、拼
师手拿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问:他的面积是多少?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面积是多少,3个呢?4个呢?也就是说,有几个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面积就是几平方分米。
师:下面图形都是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他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分米?
师:这三个图形形状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的面积却一样呢?
生:因为都是是用6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
生:因为有6个1平方分米这样的面积单位。
小结:也就是说,我们看一个图形的面积,就要看有几个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这样的面积单位)。
5、摆
师:我想知道同学们的课桌的面积,怎么办?
生:就要看课桌表面有多少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
师:那就动手摆摆看。
生动手摆,之后交流汇报。
生:我们在桌面上摆了24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所以桌子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
师交流:其他同学测量结果是多少呢,你说,你说,你们呢,都一样啊,为什么呢?
生:因为桌子的大小相同,用的是一样的小正方形去量的。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教学中,我设计了量一量、摸一摸、找一找、拼一拼、摆一摆,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去体验、去获得,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了1平方分米的单位面积的大小,形成了1平方分米的空间观念,更好地加深了学生对1平方分米的理解。】
活动二:认识1平方米,建立1平方米的表象
1、制造认知冲突,引出面积单位1平方米
师:小头爸爸又遇到了什么困难呢?我们来看看。
视频:聪明的孩子们,我想给家里铺上漂亮的木地板,可我不知道家里地面有多大,只知道和你们教室地面刚好一样大。孩子们,你能帮我量一量吗。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帮小头爸爸量教室地面的面积。
生:啊?
师:怎么啦,刚才用它不是量得很好吗?
生:1平方分米太小了,教室地面太大了,量起来太麻烦了!
师:那怎么办?
生: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
师:真厉害,知道吗?你和数学家又想到一块了。
2、认识1平方米
师:(出示1平方米的正方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第二个面积单位,猜猜看,这个面积单位是什么?
生:1平方米。
师:猜猜看他的边长是多少?量一量它的边长。
师:你能根据1平方分米,来推测什么是1平方米吗?
板书: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师:1平方米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你知道怎么写吗?它读作什么
?
3、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
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1平方米,利用身边的工具,想办法来感受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
学生拿出1平方米纸板小组合作通过铺一铺,围一围,站一站,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
4、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接近1平方米。
5、估一估
现在请同学们估一估,教室地面是几平方米?我们估得准不准呢?课后同学们用1平方米纸板摆一摆。
活动三:认识1平方厘米,建立1平方厘的表象
1、制造冲突,引出面积单位1平方厘米。
师:我想知道U盘的面积是多大?用哪个面积单位度量比较合适?平方米行吗?
生:太大了!
师:平方分米,行吗?
生:也太大了!
师:那用哪个面积单位合适?
生:平方厘米。
2、合作学方厘米,完成任务卡。
学习内容
认识1平方厘米
先量再填
取出1平方厘米模型,量一量边长。边长为(
)的正方形面积是(
),用字母表示(
)
边摸边记
摸一摸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感受1平方厘米有多大,用眼睛给1平方厘米拍一张照片存在脑子里
找一找
我们小组发现在我们周围(
)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测一测
我们小组用1平方厘米做单位,测量了(
)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3、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儿童的思维与学习不是被教出来的,更重要的是从已有经验出发主动地探索建构的。在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学中,注重运用总结出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1平方分米以介绍引导为主,1平方米边扶边放,到了1平方厘米放手让学生自己建构,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
(三)、实践应用,提升能力
1、同学们帮大头儿子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大头儿子很感激同学们,送给同学们一幅美丽的画,画就藏在色板的后面,同学们回答对问题,色板就会自动翻转。
2、大头儿子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面积单位,他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看看。
放学回家后,我们一家三口坐在1
平方分米的方桌旁吃,一不小心一粒石子把我那颗约
1
平方米的大门牙磕掉了。顿时,鲜血直流,围裙妈妈赶紧掏出
4
平方厘米的手帕,捂住嘴巴和家人往医院跑去。
同学们笑什么呢?你想对大头儿子说些什么?
3、大头儿子还有一个疑惑:1平方分米和1分米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上分别画出1分米的线段和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想一想它们的区别。
(四)、回顾全课,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说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7、板书设计:
面积单位
边长
面积
1厘米
1平方厘米
1c㎡
1分米
正方形
1平方分米
1d㎡
1
米
1平方米
1㎡《认识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67-68页例3的内容。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观察、操作、举例、测量等活动,初步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知道它们各自的含义和实际大小;会用字母表
示面积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举例、测量等数学活动,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体会和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测量,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来解决数学问题的科学态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意识。
学情分析
: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七单元67-68页例3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的基础上,也体会了统一计量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后,继续学习面积单位。三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学习能力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具体形象思维也正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所以,我以学生自己已有的空间知觉为基础,在教学中安排大量的观察、比较、测量、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真正落实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目标,让学生在快乐与实践操作中学习。
教学重点
:
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
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准备:边长为1厘米、1分米、1米的正方形纸和生活用品。
教学过程
:
复习导入
谈话: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结合学生回答复习面积的概念和比较面积的方法)
游戏:看图数方格。男女生轮流趴下,猜一猜,谁看到图形的面积大呢?
生:可能它们方格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他们的面积可能不一样。
谈话:这样比公平吗?怎样比才公平?
生:用同样大小的方格来比。
师:你说得真好!这同样大小的方格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面积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这个认识新朋友——面积单位。
板书:认识面积单位
,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预设:什么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有哪些,面积单位用来干什么等)
师: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探究新知
、认识
1
平方厘米
1、看一看:请看老师手中的这个小图形,它就是一个面积单位。从你的学具中找到这样的面积单位,观察一下它是一个什么图形?
量一量:估计一下正方形的边长,动手量一量它边长是多少?那你们知道这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有多大吗?
读一读:数学上有一句话:(贴条)边长是
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齐读。平方厘米可以用符号“cm?”来表示(板书:cm?),也读作“平方厘米”。请用笔写一写这个符号“cm?”。和同桌说一说什么是1平方厘米
。
画一画:师:让我们一起来记住今天的第一位新朋友吧!举起1平方厘米的模型(示范),仔细看,用心记,闭上眼睛努力想,把1平方厘米印进你的脑海里,头脑中有1平方厘米了吗?
师:来,让我们拿起笔,把脑海中的1平方厘米请出来,画在纸上。(学生齐画1平方厘米)
师:再拿1平方厘米的模型对照一下,画对了吗?不对的可以重新改一改。(学生对照,修正)
找一找:看着这样的
1
平方厘米,你有什么感觉?别看它小,它的作用可不小,赶快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
1
平方厘米?
生1:纽扣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2:信封上写邮编的格子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
生3:我的大拇指指甲盖的面积大约有1平方厘米。
…
…
6、测一测:先估计一下生活中邮票贴邮票的地方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厘米?
生1:3平方厘米。
生2:4平方厘米。
7、师:你是怎样估计的?
生:我的拇指指甲面大约是1平方厘米,刚才我用拇指指甲比画了一下,大约是8平方厘米。
师:你的想法很好,那我们把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铺在贴邮票的格子上,看看它的面积到底是多少!
师总结:计量较小的图形的面积常用平方厘米做单位。看一个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多少,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思考:六个层次的学习活动,以丰富的学习方式、流畅的活动过程、细心的指导帮助,引导学生经历建立1平方厘米概念的过程。在建立概念的同时还注意充分挖掘这些环节的内涵,比如,“看一个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面积有多少,就是看它含有多少个面积单位”,这与引入面积单位时学生所产生的心理需求相呼应;再如,测量贴邮票的地方面积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习惯。]
(二)、认识
1
平方分米
1、引入:你们和1平方厘米交上朋友了吗?接下来我们用这个
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测量课桌的面积,你们觉得怎么样?
生:1
平方厘米的面积太小了,量起来很不方便,如果能换一个大的面积单位来量就好了。
?
2、追问:猜猜看,比平方厘米大一些的面积单位是什么?平方分米。师:那用刚才学习平方厘米的方法在小组里学习平方分米,好吗?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看一看:找出学具中的
1
平方分米观察,摸一摸,并和同桌一起伸出手比划
1
平方分米的大小。
(2
)量一量:量出
1
平方分米的边长。
)说一说:什么样的面积是1
平方分米?
请一名女生读要求。教师巡视,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小组汇报。
师:(贴条)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用符号dm?来表示。这是我们的第二个新朋友。谁来说一说这句话?男生齐读。
6、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
1
平方分米。
生:粉笔盒面
生:墙上的开关盖面
生:手机屏幕的面…
…
7、测一测:先估一估数学书的面积,再测量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认识
1
平方米
导入:如果让你测量教室黑板的面积,你选平方厘米还是平方分米呢?
生:(都不选)两个都不合适。
看来,我们还需要认识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
师:今天我刚好带来了1平方米的白纸,猜猜边长是多少?那到底什么是1平方米?谁能试着说一说什么是1平方米?这句话很难说,谁会说?贴条: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用m?表示。女生用你们好听的声音读一遍。
出示
1
平方米的纸片,让学生观察,谁来估计一下
1
平方米的纸上可以站多少个同学?
生1:大约可以站10人。
生2:大约可以站15人。
5、哪些同学愿意到上面来站一站?刚才谁估得比较准。
(10~16
个)师:你们感觉拥挤吗?
生:拥挤!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由于人类的破坏,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每天大约减少1800平方米,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这样拥挤的生活在一起。你们愿意吗?同学们,保护地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吧!
6、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大约是
1
平方米。
7、想一想,用平方米可以用来测量哪些物体的面积?
生:卧室、操场的面积……
[思考:用平方厘米量课桌的面积,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较大面积单位的需求。平方米的意义和符号都放手让学生自己解释或书写,是刚才认识平方厘米时积累的经验的即时运用。“站人活动”又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三、巩固练习
1、
小马哈写的数学故事。
放学回家后,小马哈一家三口坐在
1
平方分米的方桌旁吃饭,一不小心一粒石子把小马哈那颗约
1
平方米的大门牙磕掉了。顿时,鲜血直流,小马哈赶紧掏出
4
平方厘米的手帕,捂住嘴巴和家人往医院跑去。
你觉得哪里比较好笑,从中你想到了什么??
2、我是小判官。
(1)一条线段长1平方分米。()
(2)房间的面积大约是10平方米。()
(3)1根铅笔长15厘米。()
(4)一座高楼高约100平方米。()
(5)小明从学校要走500米的路才能到家。()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黑板长4(
)
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
小明身高128(
)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
小华的腰围6(
)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
)
师:今天学的是面积单位,你为什么填了长度单位呢?
生:问的是笔的长度而不是面积,所以用长度单位。
师:你看题真仔细!我们今天认识新朋友面积单位,可不能忘了老朋友长度单位哦!(把黑板上的1平方分米贴在1平方米的左上角,再把1平方厘米贴在1平方分米的左上角)看了贴在一起的面积单位,你有什么想法?
生:它们相差很大。
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将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思考:把第一小题放在最后反馈,既不干扰练习重点,顺着学生的思路把面积单位逐个再回忆一遍,又能集中注意,拓宽认知结构。三个面积单位的对比,形象鲜明,为后面学习进率埋下伏笔。]
4、每个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请你在下面设计一个你喜欢的图案,并写出面积是多少。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生1:统一大小的方格就是面积单位?
生2:长度和面积有什么不同?
生3:我们学习了3个常用的面积单位,我会分别演示它们的大小.
生4:面积单位有什么用?它们之间进率是多少?
五、课外作业
1、伸开双臂,比画1米有多长.小组同学合作,伸开双臂表示1平方米。
2、用四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它们的周长呢?
六、板书设计:
认识面积单位
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cm?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dm?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米
m?
七、教学反思:
《认识面积单位》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什么是面积之后,进
一步认识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与
1
平方米三个面积单位。在这节
课中我以发现法为主、操作法和演示法为辅,引导学生通过看、摸、
画、量、比等活动,经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学习面积
单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力求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本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我在教学时充分展现了概念的生成过程,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节课学生们经历了大量的动手操作,交流各自测量结果。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认识
1
平方厘米,然后学生经历类比学习,很快认识
1
平方分米与
1
平方米面积单位。其次,通过找一找、量一量、估一估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面积,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估计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把数学经验生活化,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了给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让学生找找身边哪个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这些材料都是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教学活动中,充分让学生把手、口、眼、耳多种器官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探究活动,从而让学生在做中学,并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的提高了知识的摄取效果。
最后,教师在使用课件中利用白板的优势,在练习环节“修改日记”时,也利用白板功能,直观的和学生共同进行了修改,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了面积单位。在填空题时,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也有了一个回顾和更系统的认识。
在本节课也有几个不足之处:
1
、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学生,考验老师。这节课的小组活动,出现了一些“混乱”场面,有的学生不知所措,有的学生参与感不强,有的学生在交流时没有认真听别人发言。
2
、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对小组合作的评价也不够到位。小组合作的成果只由个别学生参与了汇报,忽视了其他成员的参与。
3、练习题的设计有点多,显得面面俱到,在时间的安排上有一些满,感觉较为紧张。《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初步建立的面积概念。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会每个面的大小可以用更小的“面”测量得到。
3、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感受用正方形作面积单位的便捷与合理。
【教学重点】
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度量意识的培养。
教学活动
教学预设
应对策略
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个说反话的游戏,老师说手心,大家就要伸出手背,老师说手背,大家就要迅速伸出手心,看谁反应迅速。师:谁两次都过关了,骄傲地举起你的小手,师:有这么多人呢?(走到同学中击掌表示祝贺)唉,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掌面,和同学的手掌面有什么不同?师:赶快和你的同桌比一比谁的手掌面大,谁的手掌面小?师:手掌面比较大的同学向老师挥挥手,
生:老师的手掌面大,同学的手掌面小,
二、建立模型师:像老师写字的地方就是黑板的面,(边说边摸黑板面)那么同学写字的地方就是桌子的面,快摸一摸你的桌子面,是老师的黑板面大还是你的桌子面大啊!师:奥,我们手中还有数学书,快摸摸数学书的封面,师:是数学书的封面大还是桌子面大啊?师:数学书还有其他面吗?师:是侧面比较大还是封面比较大呢师:看来我们周围物体的面都有大有小,比如像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贴磁条),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面积,你能像这样说一说周围物体的面积吗?师: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有面积,那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三角形?圆形?师:我们的同学真了不起找到了这样多的面积,那你能比较下面图形面积的大小吗?1、师:(出示大小明显的两个长方形)你是怎么得出的?(用手比眼睛)引出观察法,2、师:(出示同宽略长的两个长方形)是这样吗?我们给他起个名字叫做重叠法,3、师:(出示长宽不同的两个长方形)你想怎么办?你还能想出其他办法比较面积大小吗?我们可以选择一种图形作为单位来测量长方形的大小,小组合作并提出合作要求:1、合作学习第一个人将资料袋里的图形铺开,小组中的第二、三个人拼摆图形,在拼摆的过程中,要一排一排地进行。第四个人负责记录学习单。最后每组选择1人和大家分享你们组的测量结果,师:虽然同学们的做法不同,但是都解决了两个长方形比较大小的问题,大家都是好样的,面对三幅作品你有没有什么问题呢?师:没错,就是因为用正方形作为单位测量有如此多的有点,在国际上我们也用正方形作为单位来测量。
生:老师的黑板面大生:桌子面大生:侧面和背面生:封面比较大生:墙面的大小就是墙的面积,屏幕的大小就是屏幕的面积······生: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生:三角形的大小就是三角形的面积生:圆形的大小就是圆形的面积生:第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生:用眼睛看出来的生:把两个长方形重合到一起,生:重合到一起,生:用正方形拼摆计较合适,因为只有正方形将整个图形铺满了,并且拼摆起来比较方面快捷。
引导学生将师生、生生、黑板面和课桌面、数学书正面和侧面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物体表面有大有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感知面积的含义,建立面积的概念模型。由物体表面过渡到图形表面
三、解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