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历史
高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高中地理
高中生物
高中音乐
高中美术
高中体育
高中信息技术
高中通用技术
资源详情
高中数学
人教A版(2019)
必修 第二册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6.4 平面向量的应用
6.4.3(3)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应用举例-【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复习巩固训练 (1)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4.3(3) 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应用举例-【新教材】2020-2021学年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复习巩固训练 (1)Word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7 21:24:49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文档简介
6.4.3(3)余弦定理、正弦定理的应用举例
一、知识梳理
1.三角形面积公式:。
2.应用类型:求距离、高度、角度、面积、判定三角形形状等
3.几种角:方向角、方位角、仰角、俯角等。
二、重点题型
知识点一 : 距离问题
1.如图,从气球A测得济南全运会东荷、西柳两个场馆B,C的俯角分别为α,β,此时气球的高度为h(A,B,C在同一铅垂面内),则两个场馆B,C间的距离为( )
A. B.
C. D.
知识点二 :测量高度问题
2.如图所示,在山底A处测得山顶B的仰角∠CAB=45°,沿倾斜角为30°的山坡向山顶走1000 m到达点S,又测得山顶仰角∠DSB=75°,则山高BC为( )
A.500 m B.200 m C.1000 m D.1000 m
知识点三 : 测量角度问题
3.甲船在A处发现乙船在北偏东60°的B处,乙船正以a n mile/h的速度向北行驶.已知甲船的速度是a n mile/h,甲船应沿着________方向前进,才能最快与乙船相遇.
4. 在某次军事演习中红方为了准确分析战场形势,在两个相距为的军事基地C和D,测得蓝方两支精锐部队分别在A处和B处,且∠ADB=30°,∠BDC=30°,∠DCA=60°,
∠ACB=45°.如图所示,则蓝方这两支精锐部队的距离为________.
知识点四:面积问题
5. 在△ABC中,已知A=30°,a=8,b=8,求△ABC的面积.
6.已知△ABC的面积为,且b=2,c=,则( )
A.A=30° B.A=60° C.A=30°或150° D.A=60°或120°
三、巩固练习
1.△ABC中,AB=,AC=1,∠B=30°,则△ABC的面积等于( )
A. B. C.或 D.或
2.如右图,货轮在海上以40 km/h的速度沿着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为140°的方向航行.为了确定船的位置,船在B点观测灯塔A的方位角为110°,航行 h到达C点,观测灯塔A的方位角是65°,则货轮到达C点时,与灯塔A的距离是( )
A.10 km B.10 km C.15 km D.15 km
3.某工程中要将一长为100 m倾斜角为75°的斜坡,改造成倾斜角为30°的斜坡,并保持坡高不变,则坡底需加长( )
A.100 m B.100 m
C.50(+) m D.200 m
4.如图所示,在地面上共线的三点A,B,C处测得一建筑物的仰角分别为30°,45°,60°,且AB=BC=60 m,则建筑物的高度为( )
A.15 m B.20 m C.25 m D.30 m
5.某舰艇在A处测得遇险渔船在北偏东45°,距离为10 n mile的C处,此时得知,该渔船沿北偏东105°方向,以每小时9 n mile的速度向一小岛靠近,舰艇时速21 n mile,则舰艇到达渔船的最短时间是________ h.
6.如右图,渔船甲位于岛屿A的南偏西60°方向的B处,且与岛屿A相距12 n mile,渔船乙以10 n mile/h的速度从岛屿A出发沿正北方向航行,若渔船甲同时从B处出发沿北偏东α的方向追赶渔船乙,刚好用2 h追上.
(1)求渔船甲的速度;(2)求sinα的值.
6.4.3(3)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应用举例
一、知识梳理
1.
二、重点题型
1.B 在Rt△ADC中,AC=,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BC=
=.
2.D ∵∠SAB=45°-30°=15°,∠SBA=∠ABC-∠SBC=45°-(90°-75°)=30°,
在△ABS中,AB===1000(m),
∴BC=AB·sin45°=1000×=1000(m).
3.北偏东30° 如图,设经过t h两船在C点相遇,则在△ABC中,BC=at n mile,
AC=at n mile,B=180°-60°=120°,由=,
得sin∠CAB===.∵0°<∠CAB<60°,∴∠CAB=30°,
∴∠DAC=60°-30°=30°.即甲船应沿北偏东30°的方向前进,才能最快与乙船相遇.
4.a 解法一:由题意知∠ADC=∠ADB+∠BDC=60°,又因为∠ACD=60°,
所以∠DAC=60°.所以AD=CD=AC=a.在△BCD中,∠DBC=180°-30°-105°=45°,
由正弦定理得=,所以BD=CD·=a·=a,
在△ADB中,AB2=AD2+BD2-2AD·BD·cos∠ADB=a2+2-2·a·a·=a2,所以AB=a.
解法二:在△BCD中,∠CBD=180°-30°-105°=45°,由正弦定理得=,
则BC==a,在△ACD中,∠CAD=180°-60°-60°=60°,所以△ACD为等边三角形.因为∠ADB=∠BDC,所以BD为正△ACD的中垂线,所以AB=BC=a.
5.解:由=,得sinB=sinA,∴sinB=·sin30°=.
又∵8·sin30°<8<8,即bsinA
6.D ∴A=60°或120°。
三、巩固练习
1.D =,∴sinC=.∵0°<∠C<180°,∴∠C=60°或120°.(1)当∠C=60°时,∠A=90°,∴BC=2.此时S△ABC=.(2)当∠C=120°时,∠A=30°,
此时S△ABC=××1×sin30°=.
2.B 在△ABC中,BC=40×=20(km),∠ABC=140°-110°=30°,
∠ACB=(180°-140°)+65°=105°,则A=180°-(30°+105°)=45°.
由正弦定理,得AC===10(km).
3.A 如图,由条件知,
AD=100sin75°=100sin(45°+30°)=100(sin45°cos30°+cos45°sin30°)
=25(+)(m),CD=100cos75°=25(-)(m),BD=·sin60°
=25(3+)(m).∴BC=BD-CD=25(3+)-25(-)=100(m).
4.D 设建筑物的高度为h m,由题图知,PA=2h m,PB=h m,PC=h m,
∴在△PBA和△PBC中,分别由余弦定理,得cos∠PBA=①,
cos∠PBC=②。∵∠PBA+∠PBC=180°,∴cos∠PBA+cos∠PBC=0③。
由①②③,解得h=30或h=-30(舍去),即建筑物的高度为30 m.
5. 设舰艇和渔船在B处相遇,则在△ABC中,由已知可得:∠ACB=120°,设舰艇到达渔船的最短时间为t h,则AB=21t n mile,BC=9t n mile,AC=10 n mile,则(21t)2=(9t)2+100-2×10×9tcos120°,解得t=或t=-(舍去).
6.解:(1)依题意可得,在△ABC中,∠BAC=180°-60°=120°,AB=12 n mile,AC=10×2=20(n mile).由余弦定理,得BC2=AB2+AC2-2AB×AC×cos∠BAC
=122+202-2×12×20×cos120°=784,解得BC=28 n mile.
所以渔船甲的速度为=14 n mile/h.
(2)在△ABC中,因为AB=12 n mile,∠BAC=120°,BC=28 n mile,∠BCA=α,
由正弦定理,得=.即sinα===.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六章 平面向量及其应用
6.1 平面向量的概念
6.2 平面向量的运算
6.3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6.4 平面向量的应用
第七章 复数
7.1 复数的概念
7.2 复数的四则运算
7.3 * 复数的三角表示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8.1 基本立体图形
8.2 立体图形的直观图
8.3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8.4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8.5 空间直线、平面的平行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第九章 统计
9.1 随机抽样
9.2 用样本估计总体
9.3 统计分析案例 公司员工
第十章 概率
10.1 随机事件与概率
10.2 事件的相互独立性
10.3 频率与概率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