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诗人,外号特别多基本都是诗X,比如:
而有一位大诗人,他的名号也非常响亮,他就是
旅 夜 书 怀
杜 甫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把握品读诗歌的一般方法。
理解诗歌的内容。
2、总结归纳意境题的答题步骤
3、理解诗歌中抒发的宦游疲倦、漂泊孤苦的悲凉苦闷之情。
?
旅夜书怀
杜 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知方法
诗歌四看
标题
全文
作者
注释
意象
情感词
一看标题
旅夜书怀
本诗是在旅途之夜抒发的情怀。提示了写作时间。
旅居
情感
时间
写景
羁旅漂泊之愁
杜甫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二看作者
三看注释
764年春天,杜甫携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给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严武忽然去世,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飘泊。这首诗是杜甫乘舟行经渝洲、忠州时写下的。
写作背景:本诗写于杜甫在西南漂泊时期,生活是漂泊的,心境是凄苦的。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微风轻轻地吹拂着江岸畔的细草,
深夜江边,泊着桅杆高耸的孤舟。
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
大江奔流,明月在水中翻滚如涌。
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呢?
做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何以相比?
就象是漂零天地间一只孤苦沙鸥。
四看全文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思考:首先首联颔联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这些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抒发作者什么情感?(小组讨论作答)
意境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孤立突兀
孤立突兀的
危樯和孤独
的小舟对抗
着漫漫长夜
细草:
微风:
岸:
危樯:
孤夜:
独舟:
意象
画面
孤弱的细草
在无边的风
里飘摇不定
寂静凄冷
情感
漂泊无依孤独寂寞
特点
孤苦伶仃
渺小弱小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低垂的星空:
辽阔的平野:
涌动的月影:
浩荡的大江:
星空低垂愈显
原野辽阔无边
明朗的月空下
江水汹涌澎湃
奔流不息
星盏衬托着
无边荒凉的平野
一轮明月映照在水中,
随着江水的流动而浮荡着
意象
画面
意境
雄浑
阔大
情感
孤苦 伶仃
无依无靠
——小,孤
(反衬)
描绘画面1
1:月下,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一叶孤舟竖着高高的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之中,放眼岸上,只见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纵目江上,月光在波涛中翻动如涌,江流奔腾。
2:如此开阔的环境,如此孤独的小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孤寂冷清的旅夜图。
3:表现了诗人被贬后无所依托的飘泊自伤之情.
描绘画面2
1:诗人通过细草 、微风、岸、危樯、舟
星 、 平野、月、 江流这些意象,
2: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孤寂冷清的旅夜图。
3:表现了诗人被贬后无所依托的飘泊自伤之情.
延伸: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如何理解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的含义?(提示:变成陈述句,联系学过的诗体会作者思想回答。 )
明确:
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语,反语,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的,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了。这两句,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
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效果?(方法步骤:点手法、析手法、明作用。)
手法:比喻
作者把自己比着天地间一只孤独的
沙鸥。
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更显孤独和凄凉之情.也体现诗人初离官场的自在感,解脱感。
作用:
分析:
前一层
写孤舟夜泊河岸的图景
寓情于景
后一层
抒发自伤飘泊之情
直抒胸臆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借景抒情
反衬
反语
比喻
江 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第一种答案:
同意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说法。因为诗中提到“心犹壮”、“病欲苏”、“存老马”等,从中可看出诗人不怕病,不服老,希望为国效力。
第二种答案:
同意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这种说法。诗中写到“思归客”、“腐儒”、“片云”、“落日”等,特别是结尾两句:难道我这?腐儒,连一匹老马也不如了吗?表达了诗人一生漂泊的沧桑之感和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
“片云” “孤月”既为实景,又有比喻义,“落日”“秋风” 虚实结合。
“片云” 在空中漂泊,就像自己漂泊他乡。
“孤月”漫漫长夜中,我和月亮都如此孤独。
“落日”比喻自己黄昏暮年,
“秋风”则是眼前实景。
两联情景交融,塑造了天高地远、孤月独照的冷清之景。
但诗歌中又给人一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