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咬文嚼字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 咬文嚼字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4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7 06:3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咬文嚼字
高二
《西游记》经典台词
悟空:妖怪,哪里逃!
悟空:妖怪,往哪逃!
悟空:妖怪,别逃呀!
——句式不同,情感不同
一、对文章内容的“咬嚼”
郭沫若改字
郭沫若
朱光潜
你是……
你这……
句式优劣
不一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
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
“你是”不如“你这”
未必,没有优劣
不仅是“坚决的判断”,而且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
是坚决的判断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
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
不能复入石矣。
改为:
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
因更复射,终不能入。
改为:
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
石也。
——《史记》李广射虎
王若虚改《史记》
烛之武退秦师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韩愈改“推”为“敲”
人数
情调
人格




1
大于等于2
冷寂
温暖
鲁莽,有一副胸襟气度
拘礼,不甘寂寞
春风又(到、过、入、满、绿)江南岸
苏轼写诗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
独携小团月 来试惠山泉
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大胆想象:
1、诗人所处环境:
2、诗中人物的活动:
3、诗中人的情趣:
月明风清,碧泉映月
品茶、赏月
恬静幽闲、醉情山水
写美人:柳腰桃面、王嫱西施
写才子: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谈风景:春花秋月
叙离别:灞桥柳岸
做专卖:端木遗风
铅字排印:付梓、杀青
评述“套板反应”
现场练习
1.教室安静
教室里安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2.眼睛黑亮
眼睛像黑葡萄
3.天黑
伸手不见五指
4.我爱你
就像老鼠爱大米
1.教室安静
教室里安静得能听得见蚂蚁的叹息
2.眼睛黑亮
眼睛像没有月光却有星光的夜
3.天黑
天黑得让人觉得是在墨水池里潜水
4.我爱你
整个世界森林里所有的老虎都融化成黄油
二、对文章写法的“咬嚼”
讨论:本文对你写作议论文有什么启示?
(提示:可从立意、论据的选用、论证思路、论证方法、论据与论点的关系等角度展开)
二、对文章写法的“咬嚼”
(一)立意:新颖,引发读阅读兴趣(“咬文嚼字”的贬词褒用)
(二)论据的选用:
1.典型、充分(四大文学体裁悉数囊括;古今皆有)
2.恰切(为论点服务,角度不同)
3.新颖(《屈原》剧在当时正热演)
二、对文章写法的“咬嚼”
(三)论证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层层深入,思维严谨(在“咬嚼”文章内容时已渗透)
(四)论证方法:比喻、对比、事例、道理
(五)论据与论点关系:论据紧扣论点,有理有据,并非材料堆砌
三、对文章观点的“咬嚼”
咬文嚼字
学习理论重在领会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
过分地斟酌字句,死抠字眼,
不注重领会精神实质。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中心论点
贬词褒用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甚至一个标点都不肯放松的谨严。
修改后的中心论点: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
听说,那时,她,刘和珍君,是欣然前往的
——《记念刘和珍君》

勇敢质疑,独立思考:
题李凝幽居
贾 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勇敢质疑,独立思考
“推”好还是“敲”好?
“你这”全是表示极端憎恶的惊叹语吗?
“套板反应”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吗?
王若虚真的改得不好吗?
“咬文嚼字”还是“不求甚解”?
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个,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 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
——福楼拜对莫泊桑如是说
小结
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语文学习中,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语言的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