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陕西卷物理高考命题预测,近两年陕西卷物理试题特点分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年陕西卷物理高考命题预测,近两年陕西卷物理试题特点分析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2-04 17:14:16

文档简介

(共130张PPT)
2011年高考陕西卷
物理试题特点分析
西安高新一中
姚 向 龙
一、近两年陕西卷物理试题特点分析
三、高考物理复习教学中的八大误区
二、2012年陕西卷物理高考命题预测
一、近两年陕西卷物理试题特点 比较分析
2010年、2011年高考陕西卷
选择题特点分析
2010年高考陕西卷选择题
展示
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 磁感应现象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AC
简析:本题以电磁学发展过程中导致重大发现的物理事件和科学家为
命题素材,考查物理学史的有关知识。
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B.
C. D.
C
简析:本题考查胡克定律。
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AD
简析:本题考查力和运动的关系、功和功率的判断和计算
以及动能定理的应用。
17.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某除尘器模型的 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若用粗
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点的带电
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幅
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忽略重力和
空气阻力)
A
简析:主要考查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系。
18.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0角的力F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0角的力F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和F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C.
D.
B
简析:本题考查力的平衡。
19.电源的效率 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在测电源电
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图线如图所示,图中U为路端电压,I为干路电流,a、b为图线上的两点,相应状态下电源的效率分别为 、 。由图可知 、
的值分别为
A. 、 B. 、
C. 、 D. 、
D
简析:本题考查电源的效率。
20.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像。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 ,纵轴是 ;这里T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和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
B
简析:本题考查开普勒第三定律和数形结合问题。
21.如图所示,两个端面半径同为R的圆柱形铁芯同轴水平放置,相对的端面之间有一缝隙,铁芯上绕导线并与电源连接,在缝隙中形成一匀强磁场。一铜质细直棒ab水平置于缝隙中,且与圆柱轴线等高、垂直。让铜棒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铜棒下落距离为0.2R时铜棒中电动势大小为E1,下落距离为0.8R时电动势大小为E2。忽略涡流损耗和边缘效应。关于E1 、 E2的大小和铜棒离开磁场前两端的极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E1 > E2 ,a端为正
B. E1 > E2 ,b端为正
C. E1 < E2 ,a端为正
D. E1 < E2 ,b端为正
D
简析:本题考查右手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011年高考陕西卷选择题
展示
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B)
主要考查安培定则和地磁场分布。
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BD)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
渐增大
主要考查力和运动关系。
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主要考查功和能的关系。
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A)
A. U=110V,I=0.2A B. U=110V,I=0.005A
C. U=110 V,I=0.2A D. U=110 V,I=0.2 A
主要考查交流电的有效值、功率及理想变压器的有关知识。
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得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是(BD)
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
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
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
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
主要考查动能定理和安培力。
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5m/s,运行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400千米,无线电信号传播速度为3x108m/s)(B)
A.0.1s B.0.25s C.0.5s D.1s
主要考查开普勒第三定律。
20.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D)
主要考查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系。
2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
图线中正确的是(A)
主要考查摩擦力和牛顿第二定律
2010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 答案 考查的知识点范围 要求
14 A C 物理学史 Ⅰ
15 C 胡克定律 Ⅱ
16 A D 功和功率以及动能定理 Ⅱ Ⅱ
17 A 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系 Ⅱ
18 B 力的平衡 Ⅱ
19 D 电源的效率 Ⅱ
20 B 开普勒第三定律 Ⅰ
21 D 右手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Ⅱ Ⅱ
2011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 答案 考查的知识点范围 要求
14 B 安培定则和地磁场分布 Ⅰ
15 ABD 力和运动关系 Ⅱ
16 ABC 功和能的关系 Ⅱ
17 A 主要考查交流电的有效值、功率及理想变压器的有关知识。 Ⅱ
18 BD 动能定理和安培力 Ⅱ
19 B 开普勒第三定律 Ⅰ
20 D 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系 Ⅱ
21 A 摩擦力和牛顿第二定律 Ⅱ Ⅱ
近两年选择题部分命题点的分析
1、2010年试题涉及到对物理学史知识的考查,力求体
现新课改所倡导的三维目标要求。2011年未考查。 2、质点的运动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可以与其它知
识点相结合,也可以单独考查。考查重点是匀变速
直线运动的规律及v-t图像,而且往往与实际生活
相结合。如:2010年第16、17题; 2011年第15题。
3、平衡类问题及牛顿定律在的应用。如:2010年第16、
17题; 2011年第21题。 4、对动能定理、功、平均功率及瞬时功率的考查。如:
2010年第16题; 2011年第16、18题。
5、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万有引力定律与航
天技术的结合是高考中的热点问题,同时还具有鲜
明的时代特色。如:2010年第20题;2011年第19题。
6、对电场、磁场性质的考查,如:2010年第21题;
2011年第14、20题。 7、交流电的有关知识,主要知识点包括:描述交流电
的物理量、交流电的图像、变压器等。如:2010年
未考;2011年第17题。 8、电磁感应与直流电路的综合问题,主要知识点包括: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
律及电路功率、电路中的动态分析等。如: 2010
年第19、21题; 2011年第18题。
近两年选择题部分命题点的分析
近两年选择题部分命题特点的分析
1.选择题未考查的知识点: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库仑定
律、示波管、质谱仪和回旋加速器、自感、涡流、远距
离输电的原理。2011年未考查电磁感应。
2.知识覆盖面越来越多、越来越全,突出了主干、基础知
识的考查,突出了能力考查。主干知识题目主要来源于《考试大纲》中的Ⅱ级要求,由于试题量较少,一些题目
考查多个知识点,同一个题目可以使不同的物理规律、方
法交织在一起,综合性较强。
5. 试题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大难度题。
4. 多选题数量及选项增多。2010年2道;2011年3道。
6.数学要求明显降低。
7.试题背景生活化。
3.同一背景,同一考点重复考查。
启示
1.千万不能“猜题式”复习。
注重基础,全面复习,不出现盲点。
2.千万不能“定势式”复习。
多选题数量、选项数目、难易排布不
能形成固定模式。
3.千万不能“猎奇式”复习。
注重通式通法
高考复习中首先要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
2010年、2011年高考陕西卷
实验题特点分析
2010年高考陕西卷实验题
展示
22.(4分)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
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 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 有 。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米尺
B.秒表
C.0~12V的直流电源
D.0~12V的交流电源
(2)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有______。
(写出两个原因)
简析:本题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器材的选择、实验误
差的分析。
实验题(22)属考纲规定的学生必做实验。第(2)问中设置了开放性答案,符合新课标理念;本实验源于教材,考查内容也很基本,对于高中实验教学要回归教材、重视基本实验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评卷报告:
该题叙述全面、题目要求具体、得分点明确。
该题第二个填空答案较多,于是,在回答时就具有多样性,给阅卷带来一定困难。
这种与实验过程相关的题目,达到了连贯地考察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认识事物的实验素质的目的。
23.(11分)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RT,在给定温度范围内,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某同学将RT和两个适当的固定电阻R1、 R2连成图1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以使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L的阻值随RT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的,且具有合适的阻值范
围。为了验证这个设计,他
采用伏安法测量在不同温度
下RL的阻值,测量电路如图
1所示,图中的电压表内阻很
大。 RL的测量结果如表l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在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2)为了检验RL与f之间近似为线性关系,在坐标纸上作RL -t关系图线
(3)在某一温度下,电路中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4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电压表的读数为___。此时等效电阻RL的阻值为___:热敏电阻所处环境的温度约为____。
简析:考查伏安法测量热敏电阻阻值的实物连线、图像处理实验数据、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基本技能。
实验题(23)题考查伏安法测量热敏电阻阻值的实物连线、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基本技能,学生只要做过这类实验就可顺利解答。实验技能只有在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中才能得到提高,单靠讲实验、做习题想提高实验技能是难以奏效的。2010年的实验试题难度适中,比较切合教学实际,比较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能力要求过高的实验试题会导致中学实验教学难以把握,学生对实验题望而却步。
评卷报告:
该题叙述完整、要求明确、得分点环环相连。
该题考察内容丰富,考察方式多样,是一道很好的实验题。
2011年高考陕西卷实验题
展示
22.(5分)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
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
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
时_____的读数I;
(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记下此时RN的读数;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N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考查等效替代法测电流表的内阻
考查等效替代法测电流表的内阻
电阻的测量永远是热点,几乎年年都考。
电流表的内阻用伏安法测量有局限性,旧教
材采用半偏法测量,新教材未涉及,本题相
当于创新型实验。所以实验复习中对测电阻
的方法要全面系统的予以讲解。
23.(10分)
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s(m) 0.500 0.600 0.700 0.800 0.900 0.950
t(ms) 292.9 371.5 452.3 552.8 673.8 776.4
s/t(m/s) 1.7l 1.62 1.55 1.45 1.34 1.22
图1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
(2)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图线;
(3)由所画出的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___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
主要考查应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主要考查应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本实验是教材实验的变形和迁移。属设计性实验。
本实验意在考查学生科学认真的态度及应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光电门的使用富有现代意识。传感器的使用。
物理公式变形与图象结合是物理学处理实验数据、寻找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富有探究性。
由图象获取数据凸显了物理实验要动手且求实而不是只讲或臆造数据。
本实验题是今年考题较为精彩的一道。
近两年实验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年份 题号 分值 知识内容
2010年 22 4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3 11 伏安法测电阻
2011年 22 5 等效替代法测电流表的内阻
23 10 应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近两年实验题部分命题特点的分析
1.利用课程标准所列实验的原理、方法和器材重新组合、推陈出新。
2.把重点放在实验和测量的原理、器材的选取、数据处理和结论获取的方法上。对操作细节和信息筛选能力要求更高。
3.对设计性、探究性实验的考查要求有所降低。
4.加强了力学实验的考查。
5.试题难度明显下降。2010年实验题全省平均得分12分。成为Ⅱ卷最易得分点。
启示
注重基本实验,加强学生动手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重在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1)全面——《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必考实验必须全部复习,尤其是基本实验原理、仪器使用方法、读数方法要重点复习。不能有遗漏,更不能凭前几年的感觉复习了几个“重点实验”或“重点仪器”,而忽视了其他实验。
(2)细致——对实验原理和相关步骤要细致周到,不厌其烦。务必使学生(特别是中等和中下学生)真正理解实验原理,而不是记忆实验步骤。
(3)动手——实验复习不仅仅是复习原理步骤后作一下实验展览。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的获得,实验数据的处理要让学生亲自进行。按照近两年的情形来看,只有让学生真正动手,才能了解实验和仪器使用的细节之处。
2010年、2011年高考陕西卷
计算题特点分析
2010年高考陕西卷计算题
展示
24.(14分) 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他的成绩分别是9.69s和l9.30s。假定他在100m比赛时从发令到起跑的反应时间是0.15 s,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达到最大速率后做匀速运动。200m比赛时,反应时间及起跑后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和加速时间与l00m比赛时相同,但由于弯道和体力等因素的影响,以后的平均速率只有跑100m时最大速率的96%。求:
(1)加速所用时间和达到的最大速率;
(2)起跑后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评卷报告:
(1)该题是一道运动学题目。题目本身难度不大。但学生得分不理想,只有5.62分。丢分主要是计算结果的错误或者根本就不做计算。
(2)该题对于200米平均段的描述容易造成题意的误解。
(3)连续几年计算结果的分值比重较大,建议考生提高计算能力,增加计算的准确性。
24题以短跑名将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创造了100m和200m短跑项目的新世界纪录为背景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解答本题的障碍主要有四个:(一)反应时间内运动员所处的运动状态不清楚;(二)200m比赛时,运动过程分析不清;(三)解决第(1)问时引入了加速度,导致列式成为二次方程,化简困难;(四)题中数据来源于实际,没有硬凑,计算繁琐,计算能力差的学生一时难于求解。
25.(18分)如图所示,在0≤x≤a、o≤y≤ a/2范围内有垂直于xy平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坐标原点0处有一个粒子源,在某时刻发射大量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它们的速度大小相同,速度方向均在xy平面内,与y轴正方向的夹角分布在0~900范围内。已知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介于a/2到a之间,从发射粒子到粒子全部离开磁场经历的时间恰好为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周期的四分之一。求最后离开磁场的粒子从粒子源射出时的
(1)速度的大小;
(2)速度方向与y轴正方
向夹角的正弦。
x
y
0
a
a/2
B
25题着重考查学生建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学生解答本题主要有两大障碍:(一)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的圆心及轨迹难于确定。
(二)学生在草画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的圆心及轨迹后确定各个量的几何关系仍有一定难度。
评卷报告:
(1)该题全省只有47名考生获得了满分18分。有三分之一
的考生是零分。绝大部分考生只是获得了洛仑磁力和向
心加速度关系式的分数。可以当考虑适当降低点难度,
让考生有欲望去思考下这种运动。
(2)该题一直存在的问题就是数学的几何关系复杂,削弱
了对物理过程的考察。
2011年高考陕西卷计算题
展示
24.(13分)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该题是一道运动学题目。
较之2010年难度有所下降。试题情景明了,题意容易理解,过程清晰,不难列式。
题中未给数值,避免了繁琐的数字运算。但是文字符号的推演能力仍有较高要求。
25.(19分)如图,在区域I(0≤x≤d)和区域II(d≤x≤2d)内分别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2B,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Oxy平面。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q(q>0)的粒子a于某时刻从y轴上的P点射入区域I,其速度方向沿x轴正向。已知a在离开区域I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因此,
另一质量和电荷量均与a
相同的粒子b也从p点沿x
轴正向射入区域I,其速
度大小是a的1/3。不计重
力和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
用力。求
(1)粒子a射入区域I时速度的大小;
(2)当a离开区域II时,a、b两粒子的y坐标之差。
x
y
O
P
B
2B
·
×


d
2d
本题考查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试题情景清晰,学生比较容易画出运动轨迹,几何关系也不难找,文字符号的推演能力要求较高。
本题有意降低了难度。改变了历年来压轴题得分率过低的状况,激发了学生做题的欲望。
启示
一、考查的热点一直未变。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关注生活、生
产发展。
三、数学运算能力要求有所下降,但仍较高。
计算题为什么不考力、能、电磁感应?
2010年、2011年高考陕西卷
选考题特点分析
2010年高考陕西卷选考题
展示
(二)选考题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B C )
A.金刚石、食盐、玻璃和水晶都是晶体
B.晶体的分子(或原子、离子)排列是有规则的
C.单晶体和多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
定的熔点
D. 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
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简析:本题考查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10分)如图所示,一开口气缸内盛有密度为ρ的某种液体;一长为l的粗细均匀的小瓶底朝上漂浮在液体中,平衡时小瓶露出液面的部分和进入小瓶中液柱的长度均为l/4。现用活塞将气缸封闭(图中未画出),使活塞缓慢向下运动,各部分气体的温
度均保持不变。当小瓶的底部恰
好与液面相平时,进入小瓶中的
液柱长度为l/2,求此时气缸内气
体的压强。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
简析:本题考查压强的计算和玻意耳定律。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BC边的方向射到AB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AC边上,并刚好 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
材 料的折射率为 A 。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D.
简析:本题考查折射定律和全反射原理。
(2)(10分)波源S1和S2振动方向相同,频率均为4Hz,分别置于均匀介质中x轴上的O、A 两点处,OA=2m,如图所示。两波源产生的简谐横波沿轴相向传播,波速为4m/s。己知两波源振动的初始相位相同。求:
(ⅰ)简谐横波的波长:
(ⅱ) OA间合振动振幅最小的点的位置。
简析:本题考查波的干涉规律。
35.[物理——选修3-5](15分)
(1)(5分)用频率为 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 的三条谱线,且 ,则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 B.
C. D.
简析:本题考查能级跃迁的规律。
(2)(10分)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木板,其左端放有一重物,右方有一竖直的墙。重物质量为木板质量的2倍,重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使木板与重物以共同的速度v0向右运动,某时刻木板与墙发生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木板从第一次与墙碰撞到再次碰撞所经历的
时间。设木板足够长,
重物始终在木板上。重
力加速度为g。
简析:本题考查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动力学知识。
2011年高考陕西卷选考题
展示
(二)选考题。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对一个给3分,选对两个给4分,选对3个给6分。每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DE)
A 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
B 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
C 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段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
D 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
E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2)(9分)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l1=66cm的水银柱,中间封有长l2=6.6cm的空气柱,上部有长l3=44cm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已知大气压强为Po=76cmHg。如果使玻璃管绕低端在竖直平面
内缓慢地转动一周,求在开口向
下和转回到原来位置时管中空气
柱的长度。封入的气体可视为理
想气体,在转动过程中没有发生
漏气。
34.【物理——选修3-4】
(1)(6分)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被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运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振幅一定为A B.周期一定为T
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
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去他离波
源的距离
E.若p点与波源距离s=v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
的相同
(2)(9分)一半圆柱形透明物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地面AOB镀银,O表示半圆截面的圆心,一束光线在横截面内从M点入射,经过AB面反射后从N点射出。已知光线在M点的入射角为300, ∠MOA=600, ∠ NOB=300。求(1)光线在M点的折射角(2)透明物体的折射率
35.【物理——选修3-5】
(1)(6分)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λ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若用波长为λ( λ< λ0 )单色光做实验,则其截止电压为_____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布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
(2)(9分)如图,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可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C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求弹簧释放的势能。
A
B
C
近两年选考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年份 题号 选修模块 分值 知识内容
10年 33 3-3 5 晶体和非晶体
10 气体压强的计算和玻意耳定律
34 3-4 5 折射定律和全反射原理
10 波的干涉规律
35 3-5 5 能级跃迁规律
10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11年 33 3-3 5 理想气体相关量的变化
10 气体压强的计算和玻意耳定律
34 3-4 5 振动和波的关系
10 折射定律
35 3-5 5 光电效应
10 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3.选考模块题难度难于均衡,学生选择无所适从。
3—3系列较易,3-5系列的难度明显较其它系列难
度偏大.
近两年选考题部分命题特点的分析
1. 对选修知识的考查有一定的规律,也侧重于主干知识的考查,如3-3侧重考查气体压强的计算和玻意耳定律,3-4侧重考查机械振动机械波,光的折射全反射;3-5侧重考查动量守恒。
4.由于超量给题、限量做题,导致阅读量加大。
2. 选考模块题难度有所降低。
5.三选一部分放置选择题不太合适,选择题已经48分了。
中学学习阶段重要的在于对运动过程的把握,选择题
不能完整地让考生展示其对题目细节的理解和分析。
启示
1.选修内容的教学和复习一定要紧扣考纲和
教材,强化基础和核心知识,不能象旧教
材一样拓宽加深。
2.模块的选择要慎重。宜选择一个模块重点
复习。
3.选考题答题策略要加强指导,强化训练。
二、2012年陕西卷物理高考
试题预测
1.试题的结构和题型已经稳定,分值上可能
会有所微调。
2.试题的难度应介于2010年和2011年之间。
选择题2010年较之2011年设问角度新颖;
实验题2011年较之2010年创新性好;
计算题2011年较之2010年思维难度、运算
难度都有所下降;2011年压轴题稍易。
选考题2011年难度合适。
3.考查点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突出核心知
识。除了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场和路必
考之外,不能妄加猜测。注意全面复习。
4.试题立意角度新颖,思维价值高。新高考
试题素材采用大量新资料,采用多种方式呈现,设问角度灵活多样。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的掌握;信息获取、分析、处理及应用的能力;知识拓展延伸的能力;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试题背景生活化,注重试题选材,突出物
理模型从实际情景中的抽象和建立。 近年高考中题目的情景设置不断创新,利
用新情景考查学生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考
生通过阅读试题理解,并提取有用的信
息,结合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5、加强对实验能力和表述能力的考查, 熟
练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以及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强
化实验数据的获得和处理方法。
试题总会在某些方面创新,复习和模考要不断突破定势思维。
选择题除了数量稳定之外,多选题数目、
选题数目、题目难易排布都有变数。
实验题一大一小,但谁大谁小不确定。
计算题考点不能押宝。
7、继续加强图形、图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图形、图像问题年年必考。
8.数学运算能力要求仍然较高。
三、高考物理复习教学
中的八大误区
误区1
知识匆匆过
题目多多讲
高考不可能脱离知识去考能力,只能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 ;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的内在联系,知识的拓展和深化理解不透彻,知识的运用就不可能准确灵活。知识是能力的根。所以讲解知识不能走马观花,通过讲解习题复习知识只能是事倍功半。
误区2
审题时间短
题目讲解快
高三复习课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容量和教学节奏。然而,知识容量过大和教学节奏过快易导致知识传授重点不突出,有蜻蜓点水,走马灯之嫌。由于过于注重课堂的知识容量和教学节奏,老师最易犯的错误是缩短审题时间,增快题目讲解速度。难怪学生说:我还没看懂题,老师已开始讲题了。等我看懂了题,老师己讲解完了。认真的学生只有通过记笔记来补偿,殊不知有的学生连记笔记都来不及啊!这正是:老师争分夺秒,学生难得思考。
习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题讲题缺乏提升
例题组织性、目的性和中心性不强
例题讲解不透,学生收获少
习题课上教师不知道(或不注意)在解题的关键处设问,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我们的做法
加强习题研究:例题的本质思路研究;学生解题的思维障碍研究等
习题教学采用“学生说题,做题,评题”的思路和“过程放慢镜头”的方式将例题“讲透”
自行研究编制高质量例题
误区3
教师讲解多
学生演练少
多数学生喜欢这样的老师:分析题意透彻,讲解题目精细。学生欢迎,老师得意。课堂知识老师学生都以为弄通搞懂了,孰不知考试时还是不懂不会。原因是:教师讲解太多,学生思考太少,演练更少。老师以讲代学,何谈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之能力
误区4
过早进行知识交叉渗透
忽视建构章节知识体系
各章节知识薄弱,很难解好综合题。高三复习时,如果过早进行知识交叉渗透,忽视建构章节知识体系是不明智之举。高考复习要讲究层次性。
误区5
搜集新题型,冷落传统题;
重视综合题,轻视基础题:
精细讲大题,粗略道小题。
备好课,选好题是高三教师的首要任务。老师拥有大量的资料,老师研究过的题目太多太广,老师关注着试题的热点,难点,重点.这些因素无不影响老师备课选题的喜好。传统题,基础题在老师眼里自然成为小题,学生都会的题、新题、综合题成了老师心目中的极品题,也是老师定选必讲之题。可叹:基础题、传统题之重要无人否认,为何难题与新题、综合题争先争宠
误区6
探索新解法
淡化传统法
试题在发展,试题解法也在发展。各类资料,报刊杂志不仅给老师们提供了大量的试题,同时也给老师们提供了许多新的试题解法。五花八门的巧解、妙解层出不穷,老师们难免有喜新厌旧之习。要知道学生最初所学的解法常会先入为主,印象深刻。解题要追求一题多解,但决不能过分求新寻奇。
误区7
轻视规范教学
板演过粗太略
口述解题过程,简写解题步骤是老师们常用的赶时方法。有时急了,老师常用......而代之。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都有此体会:从试卷书写中就可以看出某地区老师的规范教学程度。物理的严谨性要求我们要重视规范解题过程。另外,书写规范是高考得分之关键。
误区8
课堂安排前松后紧
教学高潮先伏后起
考虑到学生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老师在选讲题目时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快下课时所讲题型和方法常有深度,但是由于高三复习课特点,学生大脑疲倦,精力难于集中,复习效果较差。有时不得不拖堂,这会引起学生更大地反感,复习效果会更差。老师应将重要的知识和方法放在课堂的上中时段讲授,临近下课应留给学生演练为宜。
恳请各位老师指正
谢谢!
2011年9月4日(共107张PPT)
知识结构 复习方法 命题规律
高考复习的目的是什么
做什么
怎样做
做得怎样
一、高考复习的目标确定
知识结构 复习方法 命题规律
课标教材、考试大纲
试题研究
解决问题
一、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及构成要素
教师的教学是否能够改变学生的智力,教师的教学是否能够改变学生的能力,能力是怎样被改变的?
当学生解决不了问题时,为什么教师的一句话就可以让学生能够解决问题。一句话改变了学生的能力吗?
一、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及构成要素
为什么学生虽然掌握了概念和规律,但还是不会解决困难一些的问题
2007高考题25题(求解该题需要什么 )
两屏幕荧光屏互相垂直放置,在两屏内分别垂直于两屏交线的直线为x和y轴,交点O为原点,如图所示。在y>0,00,x>a的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两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在O点出有一小孔,一束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粒子沿x轴经小孔射入磁场,最后打在竖直和水平荧光屏上,使荧光屏发亮。入射粒子的速度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各种数值。已知速度最大的粒子在0a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5,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7T/12,其中T为该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试求两个荧光屏上亮线的范围(不计重力的影响)。
回答一:需要知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有关公式(显然还不能解决问题)
回答二:需要能力,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受力分析,运动分析),综合能力
问题:能力如何培养
通过老师示范,通过学生练习.
问题:如何示范,怎样练习
回答三:需要知识层面的知识(模型,在磁场中运动的有关公式)
需要方法层面的知识:确定圆心,求半径,寻找几何关系的程序和操作方法;
需要策略方面的知识:众多粒子如何转化为一个粒子的运动(临界法,动态分析法的具体操作)
需要数学方面的知识(对称隐含的关系),需要审题方面的知识.
如图,AO是橡皮绳,BO为不能伸长的细绳,A、B点固定在木板上,木板竖直。绳 OC 穿过定滑轮(摩擦不计),其下端悬吊一个砝码。此时 O 点到达一定位置。问:如果任意改变定滑轮的位置,是否还可以找到不在OC 直线上的另一处,也能使结点 O 到达原来的地方?
A
O
B
C
案例:基于学生问题解决所需要的知识分析
AO是橡皮绳,BO为不能伸长的细绳。绳OC穿过定滑轮,其下端悬吊一个砝码。此时O点到达一定位置。问:如果任意改变定滑轮的位置,是否还可以找到不在OC直线上的另一处,也能使结点O到达原来的地方?
A
O
B
C
结点O 到达原来地方
B固定,O到达原位置
绳OC 悬吊一个砝码
改变定滑轮的位置
是否还能找到另一处
合力的大小方向不变
一个分力的方向不变
另一分力的大小不变
另一分力的方向可变
是否还有另一个解,怎样求解
策略:把表述转化为物理条件(实际问题转化为用物理术语表达的问题——准确化,清晰化):
合力的大小
方向不变
一个分力的
方向不变
另一分力的
大小不变
另一分力的
方向可变
是否还有
另一个解
把物理条件转化为数学条件(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
的长度、位置一定
平行四边形一边和
对角线的夹角一定
平行四边形另一边
的长度一定
平行四边形另一边
和对角线夹角可变
是否还可以作出
另一个平行四边形
关于学生的电路设计能力?
学生敢不敢设计这样的电路?
——关键是“电表”在知识结构中的准确认识
关于电表的知识结构
初中水平模型:电表是测量工具(理想化模型——内阻为零或无穷大)
高中新课水平模型:电表是测量工具(真实模型——考虑内阻)
高中复习课水平模型:电表是聪明的电阻(能显示自身的电流或电压)
V
A
二、用知识结构的方法分析
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B)
思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
学生的典型错误
对教学的启示
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 (B)
分析:安培定则,地磁场分布(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区别)
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左、右手错误
易混知识的比较与区分(知识的联系与区分)
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BD)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思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
学生的典型错误
对教学的启示
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BD)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分析1:动能定理、功的正负
漏选答案
提升学生能力(思维品质——严谨性)
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BD)
A. 一直增大
B. 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
C. 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
D. 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
分析2:动能定理、功的正负、力的分解、 (策略)针对同向、反向、与速度正向成锐角、与速度反方向成锐角时的动能变化
漏选答案
增加学生的策略性知识(对力与速度方向有序讨论)
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思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
学生的典型错误
对教学的启示
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 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分析: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及条件、功、重力、弹性力做功与势能关系
漏选或多选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策略性知识:针对合力为零、速度为零点分段讨论,机守系统的要求)
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A)
思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
学生的典型错误
对教学的启示
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A)
分析:理想变压器功率关系、电压比关系,电表读数及用电器额定电压、功率均为有效值。
公式记错,有效值与最大值混淆
完善知识结构(区分相近知识)
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是(BD)
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
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
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
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
思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
学生的典型错误
对教学的启示
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水平)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是(BD)
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
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
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
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
分析1:动能定理、功、安培力公式、磁场大小与电流关系
错选
提升学生的能力(思维的严谨性)
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水平)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是(BD)
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
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
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
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
分析2:动能定理、功、安培力公式、磁场大小与电流关系,策略:当多因素相互影响时,需要用公式推导出一般式 ,然后分析。
错选
增加学生的策略性知识
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5km,运行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400km,无线电信号传播速度为3×108m/s)(B)
A.0.1s B.0.25s C.0.5s D.1s
思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
学生的典型错误
对教学的启示
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5km,运行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400km,无线电信号传播速度为3×108m/s)(B)
A.0.1s B.0.25s C.0.5s D.1s
分析1:同步卫星轨道在赤道平面,月球与同步卫星均绕地球运动(算出同步卫星轨道半径),匀速运动公式。
猜一个答案
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过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5km,运行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400km,无线电信号传播速度为3×108m/s)(B)
A.0.1s B.0.25s C.0.5s D.1s
分析2:同步卫星轨道在赤道平面,月球与同步卫星均绕地球运动(算出同步卫星轨道半径),匀速运动公式,策略:用比例方法计算同步卫星轨道半径,根据情景建立模型,根据答案特点选择估算,比较地球半径与同步卫星轨道半径后进行近似。
猜一个答案
完善学生进行估算、近似计算的策略
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D)
思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
学生的典型错误
对教学的启示
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D)
分析:电场强度与电场力方向,功、力的方向与运动轨迹关系,曲线运动中分解与合成方法(分切线方向与法线方向分别确定分量,然后合成)
知识错误
策略性知识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A)
思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
学生的典型错误
对教学的启示
m1
m2
F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A)
分析:摩擦力特点、牛顿第二定律、整体法与隔离法应用条件
由于知识结构上的缺陷产生
完善知识结构(特别是方法使用条件)
m1
m2
F
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的读数I;
(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记下此时RN的读数;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N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1)R0、标准电流表A0(2)RN,标准电流表A0的示数为I(3)平均值
思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
学生的典型错误
对教学的启示
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的读数I;
(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记下此时RN的读数;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N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1)R0、标准电流表A0(2)RN,标准电流表A0的示数为I(3)平均值
分析:电阻箱的特点,等效替代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平均值)
猜测
完善知识结构
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思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
学生的典型错误
对教学的启示
分析:平均速度概念、实验方法、匀变速运动规律、数据处理(作图)方法、策略:从图像与公式的对应关系中确定加速度
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混淆,公式不会变化
加强策略性知识教学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思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
学生的典型错误
对教学的启示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分析1: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公式错、计算错、算不出答案
平时需要多练习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间t0)的速度为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1,加速度为a,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2。由运动学公式得
设乙车在时间t0的速度为vˊ,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1ˊs2ˊ。同样有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 、 sˊ ,则有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分析2: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多物体、多过程时物理量符号的规定,物体、过程之间相互关系(交接点速度、过程时间与位移)的寻找、根据题目条件选择合适的公式,什么量能突变,什么量不能突变,如何针对研究对象、过程有序立式。
公式错、计算错、算不出答案
需要对学生进行解题指导(传授方法与策略)
如图,在区域I(0≤x≤d)和区域II(d≤x≤2d)内分别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2B,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Oxy平面。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a于某时刻从y轴上的P点射入区域I,其速度方向沿x轴正向。已知a在离开区域I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因此,另一质量和电荷量均与a相同的粒子b也从p点沿x轴正向射入区域I,其速度大小是a的1/3。不计重力和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求
(1)粒子a射入区域I时速度的大小;
(2)当a离开区域II时,a、b两粒子的y坐标之差。
思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要求
学生的典型错误
对教学的启示
如图,在区域I(0≤x≤d)和区域II(d≤x≤2d)内分别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2B,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Oxy平面。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a于某时刻从y轴上的P点射入区域I,其速度方向沿x轴正向。已知a在离开区域I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因此,另一质量和电荷量均与a相同的粒子b也从p点沿x轴正向射入区域I,其速度大小是a的1/3。不计重力和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求
(1)粒子a射入区域I时速度的大小;
(2)当a离开区域II时,a、b两粒子的y坐标之差。
(1)设粒子a在I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为C(在y轴上),半径为Ra1,粒子速率为va,运动轨迹与两磁场区域边界的交点为Pˊ,如图,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基本方程,确定圆心,寻找几何关系
如图,在区域I(0≤x≤d)和区域II(d≤x≤2d)内分别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2B,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Oxy平面。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q(q>0)的粒子a于某时刻从y轴上的P点射入区域I,其速度方向沿x轴正向。已知a在离开区域I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因此,另一质量和电荷量均与a相同的粒子b也从p点沿x轴正向射入区域I,其速度大小是a的1/3。不计重力和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求
(1)粒子a射入区域I时速度的大小;
(2)当a离开区域II时,a、b两粒子的y坐标之差。
(2)设粒子a在II内做圆周运动的圆心为Oa,半径为Ra2,射出点为pa(图中未画出轨迹),
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为什么速度不另设?)
比较得:
基本方程(速度不能突变),确定圆心,寻找几何关系,两个运动方程之间的联系(比较)
如图,在区域I(0≤x≤d)和区域II(d≤x≤2d)内分别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2B,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Oxy平面。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q(q>0)的粒子a于某时刻从y轴上的P点射入区域I,其速度方向沿x轴正向。已知a在离开区域I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因此,另一质量和电荷量均与a相同的粒子b也从p点沿x轴正向射入区域I,其速度大小是a的1/3。不计重力和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求
(1)粒子a射入区域I时速度的大小;
(2)当a离开区域II时,a、b两粒子的y坐标之差。
O、Pˊ和Oa三点共线,且由上式知Oa点必位于x=3d/2 。
由对称性知,Pa点与Pˊ点纵坐标相同,
式中h是C点的y坐标。
设b在I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b1,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
设a到达Pa点时,b位于Pb点,转过的角度为α。假设b没有飞出I,则
式中,t是a在区域II中运动的时间,而
寻找几何关系,假设方法,数学运算
如图,在区域I(0≤x≤d)和区域II(d≤x≤2d)内分别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2B,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Oxy平面。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q(q>0)的粒子a于某时刻从y轴上的P点射入区域I,其速度方向沿x轴正向。已知a在离开区域I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因此,另一质量和电荷量均与a相同的粒子b也从p点沿x轴正向射入区域I,其速度大小是a的1/3。不计重力和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求
(1)粒子a射入区域I时速度的大小;
(2)当a离开区域II时,a、b两粒子的y坐标之差。
解得:
由上述各式可见,b没有飞出。Pb点的y坐标为
由上述式及题给条件得,a、b两粒子的y坐标之差为
如图,在区域I(0≤x≤d)和区域II(d≤x≤2d)内分别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2B,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Oxy平面。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q(q>0)的粒子a于某时刻从y轴上的P点射入区域I,其速度方向沿x轴正向。已知a在离开区域I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因此,另一质量和电荷量均与a相同的粒子b也从p点沿x轴正向射入区域I,其速度大小是a的1/3。不计重力和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求
(1)粒子a射入区域I时速度的大小;
(2)当a离开区域II时,a、b两粒子的y坐标之差。
分析:知识:受力分析、运动模型、不同磁场中物理量变化
方法:找圆心、求半径、寻找几何关系、假设
策略:作草图、多粒子、多过程时的符号规律、寻找过程与粒子之间的联系
高考试题的特点(最好是基于几年分析)
1.简单题是只需要知识的题;
2.难题除了知识,还需要方法与策略;
3.联系实际的题目常常需要方法与策略;
4.多物体与多过程的题常常需要方法与策略。
三、复习的方法与策略
优秀教师的行为特点:
心中有学生
——关注学生的起点、难点、重点、易错点
——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不一定面面俱到,教是为了学)
脑中有结构
——关注学生应该掌握的现象、情景、概念、模型、方法、策略
——知道知识结构整理(联系、区分、提升)、例题、习题的价值(丰富知识结构),问题与知识的对应关系
手中有方法
——不同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要求用不同的方法
——知道不同方法的教学效果(有目的地教、有序地教、有台阶地教、有结构的教)
三、复习的方法与策略
基于学生特点的考虑
1.学生已经知道、掌握的内容——简讲、让学生讲及展示
2.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重点讲、多角度讲、多途径讲
3.学生易错的内容——了解产生错误的原因,讲到位
4.学生易混的内容——联系地讲、比较地讲
5.学生缺少的策略与方法——体验地讲、拓展地讲
6.学生缺少学科思维——引导地讲、比较地讲
7.学生的层次与定位——不同的定位,复习的重点会不同
三、复习的方法与策略
基于学生特点与试题特征结合的考虑
1.知识结构的整理与提升——相近知识的联系与区分,基于物理原理(而不是表面现象)的归类
2.知识结构的丰富与拓展——力求对知识的全面复习,习题的拓展与条件变化,知道习题中隐含的方法与策略
3.讲与练的关系处理——懂的知识以讲、整理为主,会的知识需要有序、有台阶的练
4.常规与实际题处理——减少常规题,增加实际题,学生能够获得建模等方法与策略
5.面与点的关系——在兼顾面的基础上,可以突出重点内容
6.讲、练、考的关系处理——有机联系(情景变,但方法与策略有联系)
四、案例
案例:
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初速度v0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粒子通过电场中B点时,速率vB= 2v0,方向与电场方向一致,则A、B两点的电势差是多少?
1.找错误
2.比较、评价两位教师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差异案例
师1:方法1:
利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知识,粒子沿电场方向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设A至B运动时间为t,加速度为a,有
粒子在垂直电场方向,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有
由上述两式得
对电场方向的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位移
电场力做功
师1:方法2
对粒子A至B运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师2:方法1
利用运动合成与分解可知,对粒子从A至B运动
竖直方向:
水平方向:
所以
水平方向的位移
师2:方法2:
对粒子A至B运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
竖直方向上抛运动
代入上式解得:
方法3:水平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得:
1.怎样形成好的知识结构
(1)将内容系统化、网络化
试用能量守恒定律,推导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
内能变化遵循什么规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
楞次定律
△U=Q+W
【光、原】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光电效应,光子撞电子模型(能级,区分电离与非电离),电子撞电子模型.
电磁感应
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
能 量 守 恒 定 律
△E=0
(△EK+△EP)=0
(封闭系统)
特例
“阻碍”
【力】
【热】
【电】
能量守恒知识结构(非完备,缺少方法与策略层面,需要结合具体例子进行提炼)
(2)丰富与细化知识结构
在错误中找缺陷(徐老师观点:不比名次,比离满分还差多少——关注本质)
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出错的原因——知识结构上的问题。
如图所示,一粒子质量为m,带电量为+q,以初速度与水平方向成45°角射向空间匀强电场区域,粒子恰做直线运动,求这匀强电场的最小值及方向。
学生典型错误:(1)直线运动与匀速直线运动不区分;(2)习惯性地认为电场是水平方向;(3)不会用矢量三角形分析极值问题。
要求: 如果作为例题,请提炼出对学生以后解决问题有用的知识、方法等(力求简洁)。
教师 提炼的一句话
师1 细节决定成败,受力决定运动
师2 突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品质
师3 深刻理解直线运动条件,巧用作图法求解最小值
师4 利用三角形法可求力的极值
师5 1.注重直线运动的条件分析;2.解决力学的极值问题,常用矢量三角形
师6 矢量三角形动态图,是求解某矢量最小值的重要方法
如图所示,在离地面高为h的光滑水平面上,有3个质量m的小球,通过2根几乎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每根绳长为L(L> h),若A球从静止开始下落,问C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不考虑水平方向的运动)
学生典型错误:没有考虑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损失。
要求: 如果作为例题,请提炼出对学生以后解决问题有用的知识、方法等(力求简洁)。
C L B L A
h
教师 提炼的一句话
师1 “高”手不一定能得高分,最基本的过程分析才是最好的分析,是解题的核心
师2 多过程问题应分段讨论
师3 多过程分析(问题),大家喜欢选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来解,注重状态,立状态式,但还是要加强过程分析,只有通过过程分析,才知道在哪一个阶段,哪个系统机械能守恒,特别是题目中出现碰撞过程,我在平时教学中称之为“咔嚓”一下,特别要注意。
一句话——“一个都不能少”
师4 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时,初态与终态的选择要排除机械能损失的过程,守恒系统与时机的把握是关键。
如图所示, 在空中某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物体, 小球落在倾角 的斜面上时, 其速度方向正好垂直于斜面, 则小球到达斜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 小球的运动时间为 .

v0
如图所示, 在空中某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物体, 小球经t 时间后落在倾角 的斜面上时, 为了使落点与抛出点的距离最近, 小球的运动时间为 .

v0
图5-10
如图所示, 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的P点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小球, 球落在斜面上的Q点, 求小球从P点运动到Q点的时间及它到达Q点时速度的大小.

P
Q
图5-11
肯定要作平行四边形(其中一边竖直,一边水平)
如果v合方向可确定,则作速度四边形,
如果s合方向可确定,则作位移四边形
如果v合与s合均能确定,则作两个四边形,并寻找联系
进出对称
(1)进出同一界线:
在讲题中及时总结
直进直出
斜进斜出
A
B
过B点速度方向?
没有边界怎么办?
进出对称
(1)进出同一界线:
进出两界线
自己画一界线
v
A
B
没有边界自己作
进出两界线怎样定?
径线、中垂线,三线中任二线交于圆心
(3)两线定圆心
速度偏转角=等于转过对应的圆心角 = 2倍弦切角
(2)角度关系
α
α
对着圆心来,必背离圆心去
(4)进出圆形磁场区域
速度偏转角一定等于转过的圆心角
三线中任二线交于圆心
来去一心
二线定心
两角相同
对着圆心飞入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人所用绳子相同,甲拉住绳子悬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乙拉住绷紧绳子的中点把绳子拉断了.则
A.绳子对甲的拉力小于甲的重力
B.绳子对甲的拉力大于甲对绳子的拉力
C.乙拉断绳子前瞬间,绳上的拉力一定小于乙的重力
D.乙拉断绳子前瞬间,绳上的拉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
要求: 如果作为例题,请提炼出对学生以后解决问题有用的知识、方法等(力求简洁)。
教师 提炼的一句话
师1 选定物体分析力,根据状态列方程
师2 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前提(或第一步)
师3 结合牛顿第三定律,正确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静力学问题的有效途径
师4 重视受力分析,不要凭感觉(不能凭感觉,用理性思维)
学习物理是有用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师5
题目的条件为甲、乙质量相等,所用绳子相同,可比较出绳子拉力大于乙的重力绳子才会断
如图所示,在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用丝线在固定点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使小球带正电,电量正好使小球的重力为小球所受电场力的 倍,现拉开小球至丝线正好水平伸直的位置A时,将它自由释放。求小球到最低点B处时线上的拉力大小。
学生典型错误:不知道中间有突变位置,直接对A到B运用动能定理。
要求: 如果作为例题,请提炼出对学生以后解决问题有用的知识、方法等(力求简洁)。
教师 提炼的一句话
师1 正确受力分析和过程分析是求解动力学问题的前提
师2 所谓难题是命题者用复杂多变的物理情境掩盖最简单的物理本质
师3 受力分析不可少,过程推敲见明了
师4 始末状态要分清,联系状态心要明;受力分析不可少,过程模型定位早
师5 静态恒力走直线,绳张紧时径速失;多个过程找联系,运动、受力及守恒
将不同高考题及模拟题反复让学生做,是好方法吗?
将不同高考题及模拟题反复让学生做,是好方法吗?(专家——结构化、台阶化)
1.同一题目中隐含很多方法与策略(难——没有成功感,做了很多题后仍上不去)
2.教师与学生对方法与策略的意识降低,只看到外形,不能认识隐含的方法与策略
3.不能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讲解、提炼和训练
问题1: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v0的速度射入垂直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若不计粒子的重力,问带电粒子将作什么运动?为什么? 
带电粒子运动的半径和周期是多少?
v0
2、重点问题的台阶设计与有序展开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问题1: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v0的速度射入垂直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若不计粒子的重力,问带电粒子将作什么运动?为什么? 
带电粒子运动的半径和周期是多少?
v0
2、重点问题的台阶设计与有序展开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
受力分析、运动模型、基本规律
问题2:速度为零、质量为m 、电量为q的正离子经过电压U加速,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到达记录它的照相底片上的P点。若测得P点到入口处S1的距离为x,试求离子的质量。
S1
S
U
P
x
问题2:速度为零、质量为m 、电量为q的正离子经过电压U加速,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到达记录它的照相底片上的P点。若测得P点到入口处S1的距离为x,试求离子的质量。
S1
S
U
P
x
与电场联系、进一步熟悉受力、运动分析简单问题建模
问题3: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重力不计),以初速度v垂直于磁场方向,沿与边界成 30°角的方向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⑴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 ⑵求正负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
θ
问题3: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重力不计),以初速度v垂直于磁场方向,沿与边界成 30°角的方向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⑴画出粒子运动的轨迹。 ⑵求正负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
θ
找圆心、求半径
问题4:若此带电粒子的质量m=1.7×10-27kg,电荷量q=1.6×10-19C,以速v=3.2×106m/s,沿垂直于磁场同时又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方向进入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17T,磁场的宽度L=10cm,求:
(1) 偏转角θ。
(2) 出磁场时偏离入射
方向的距离d。
L
d
v
θ
问题4:若此带电粒子的质量m=1.7×10-27kg,电荷量q=1.6×10-19C,以速v=3.2×106m/s,沿垂直于磁场同时又垂直于磁场边界的方向进入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0.17T,磁场的宽度L=10cm,求:
(1) 偏转角θ。
(2) 出磁场时偏离入射
方向的距离d。
L
d
v
θ
熟悉圆心、求半径方法
问题5:在半径为R的圆内有的匀强磁场,一个电子从A点沿AO方向垂直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电子获得60 的偏角,试求电子的速度和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O
v
v
A
U
θ
O
P
M
问题5:在半径为R的圆内有的匀强磁场,一个电子从A点沿AO方向垂直射入磁场。离开磁场时电子获得60 的偏角,试求电子的速度和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O
v
v
A
U
θ
O
P
M
进一步熟悉找圆心、求半径方法(情景变),与电场联系,与实际联系
问题6:电子以某一速度进入两个宽度均为d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如图,磁场区域右侧有一个荧光屏。
若电子能够穿过磁场区域而打到荧光屏上,试在图上定性地画出电子运动的轨迹。
思考:电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坐标x和电子的速度的函数关系。
x
荧光屏
O
B
B
S
d
d
问题6:电子以某一速度进入两个宽度均为d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如图,磁场区域右侧有一个荧光屏。
若电子能够穿过磁场区域而打到荧光屏上,试在图上定性地画出电子运动的轨迹。
思考:电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坐标x和电子的速度的函数关系。
x
荧光屏
O
B
B
S
d
d
进一步熟悉找圆心、求半径方法,习得磁场不同时的知识(不同物理量的变与不变)
问题7:在一个圆形区域内,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半圆形区域Ⅰ、Ⅱ中,A2A4与A1A3的夹角为60°,一电子从A1处沿与A1A3成30°的方向射入磁场,并以垂直于A2A4的方向经过圆心O进入Ⅱ区,最后从A4处射出磁场,求区域Ⅰ、Ⅱ的磁感应强度之比。
A2

A1
A3
A4
O

60°
30°
问题7:在一个圆形区域内,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分布在半圆形区域Ⅰ、Ⅱ中,A2A4与A1A3的夹角为60°,一电子从A1处沿与A1A3成30°的方向射入磁场,并以垂直于A2A4的方向经过圆心O进入Ⅱ区,最后从A4处射出磁场,求区域Ⅰ、Ⅱ的磁感应强度之比。
A2

A1
A3
A4
O

60°
30°
进一步熟悉找圆心、求半径方法,习得磁场不同时的知识(不同物理量的变与不变)
思考:除上述内容以外,还需要组织何种习题?
思考:除上述内容以外,还需要组织何种习题?
多粒子与单粒子的转化(速度变、方向变(从多归一,从一到多)、速度大小与方向变)
多过程与单过程的综合
特殊的边界条件
题目拓展方法
如图所示,一粒子质量为m,带电量为+q,以初速度v0与水平方向成45°角射向空间匀强电场区域,粒子恰做直线运动,求这匀强电场的最小值及方向。
要求:对题目进行进一步拓展,做到原题的充分利用,使知识结构化。
教师 习题拓展
师1 1.磁场、电场;2.磁场、重力场;3.磁场、电场、重力场。
师2 1.粗糙水平面上物体,拉力沿何方向,加速度最大。
师3 1.粒子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2.粒子回到原位置所需要时间是多少?
师4 1.如果电场方向与前述求得的电场方向相同,但大小是所求的电场的2倍,经过时间t,带电粒子的速度多大?离出发点的距离是多少?
2.如果目前实验室只能提供E=mg/q的电场,那么电场沿什么方向才能使带电粒子做直线运动?
案例:质量为m的物块带正电Q,开始时让它静止在θ=60°的固定光滑斜面顶端,整个装置放在大小为E= 、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斜面高为H,释放物块后,物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案例:质量为m的物块带正电Q,开始时让它静止在θ=60°的固定光滑斜面顶端,整个装置放在大小为E= 、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斜面高为H,释放物块后,物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教师 习题拓展
师1 电场水平向右,物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师2 撤去电场,加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B,求离开斜面时的速度大小。
师3 1.E= ,其它不变,求落地速度大小;
2.θ=45°,其它不变,求落地速度大小。
3.θ=15°,其它不变,求落地速度大小;
4.要使物体能够沿斜面向下滑,求E值范围。
教师 习题拓展
师4 1.将电场方向改为水平向右,其它不变,求落地速度大小;
2.E= ,其它不变,求落地速度大小;
3.将电场方向改为水平向右,E= ,求落地速度大小;
4.将电场方向改为与斜面成30°斜向下;
5.斜面不光滑。
师5 高三第一轮复习:1.θ=30°,E= ,其它不变,求落地速度大小;
2.负电,θ=30°,E= ,其它不变,求落地速度大小。
高三第二轮复习:3.撤去电场,加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B,θ=30°,其它不变,求离开斜面时的速度大小;
4.撤去电场,加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B,倾角分别为θ=30°或60°,其它不变,比较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的瞬时功率大小;
5.撤去电场,加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B,求离开斜面时的速度大小。(对中途是否与斜面分离进行讨论)
6.将斜面变为倾斜的U型导轨,滑块变为导体棒,在磁场(垂直导轨平面或竖直向上)中运动,求导体棒下落一定高度后的速度大小。
山东经验
三不讲:
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
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
作业三布置、三不布置:
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
布置发现规律和方法的作业;
布置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引导探究的作业;
不布置简单的重复性作业;
不布置强制的惩罚性作业;
不布置占用学生时间超过合理限度的作业。
本质——教学规范(教学的“军规”)
教学规范的全面性:备课(了解学生、目标要求、资料选用、实验准备、练习要求);讲课(详讲、少讲、不讲)、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动手操作)、课后练习内容确定、批改、反馈、考试内容、方式、难度等。
积累方法
1.教学中的低效行为(自己或看到的,至少5条)
2.自己成功的做法(至少5条)
教研组收集并进行讨论,逐步形成能够获得大家认同的“应做”及“不能做”的教学行为。
教师
1.自己不做过的题目不让学生做
2.不弄清习题求解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不讲
3.不批改、不了解错因的题目不讲
4.不想好重点讲什么、怎样讲不讲
5.学生已经知道的不讲
6.讲了也不懂的不讲(或分结构讲、分台阶讲)
7.学生还没有真正掌握,后续内容不讲
8.积累学生错误(错题本),没有针对性的练习不出
学生
1.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是分值)——纠错补法(错题本)
2.引导学生提升学习层次(懂——会——熟——巧)
3.引导学生提炼程序性知识(前提是教师心中要有,才能设计出合适的引导性提问)
4.引导学生从社会人到物理人的转化(现象、直觉——依据概念、规律、方法思考,仅会套用公式——了解真实的物理世界)
谢谢大家!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