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
一 ,设计思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 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进行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它是在学习了一些数和计算知识后,有了现实生活的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安排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探索的精神,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同时为后继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活泼好动。而且已经掌握了解决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学生自己有了一些生活经验,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学习解决问题的基础,不过要从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活动上升到用数学语言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还是有一定的 难度的。
三、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运用两三位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步骤。
难点:根据已知信息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的解决问题。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学习法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识。
1,315+285= 423-248=
2,一本字典53元,一本故事书72元,一共要多少元?
3,用200元钱买一本故事书用去112元,还剩多少元?
我们已经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揭示课题:解决问题
合作探究,教学新课。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情景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汇报。
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汇报。
齐读问题,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2,学生汇报交流,可能的到以下3种:
方法1: 300-78-152=70(元)
方法2: 300-152-78=70(元)
方法3: 78+152=230(元) 300-230=70(元)
3,理清思路,明确方法。
师:能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算吗?
学生解说每一种方法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4,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求应该找回多少元,我们可以从300元里依次减去1本成语词典和1套故事书的价钱,用连减法计算;也可以从300元里减去1本成语词典和1套故事书的价钱之和,先算加后算减。无论用哪种方法,这道题都需要计算两步。
5,检验。
师:你的计算一定正确吗?你怎样检验?
引导学生明白:用不同的解法相互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二)教学议一议。
学生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引导归纳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步骤:
1,理解题意,弄清知道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2,分析,找出问题和知道的信息之间的联系;
3,列式计算;
4,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5,完成答语。
(三)完成试一试
1,师:能用我们刚才总结的步骤解决吗?
2,学生独立完成,再展示解答过程,交流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集体评定。
3,学生可能有以下算法:
(1)480-108-172=200(页)
(2)108+172=280(页) 480-280=200(页)
4,完成练习十一,2,3题。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5,课堂小结:求剩下的,可以用总量依次减去完成的或者先求出一共完成的然后用总量减去一共完成的也能得到剩下的。
6,完成拓展训练。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