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主备人
参与人
二年级数学组
备课地点
二年级办公室
教材分析
例3是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尝试加法验算。引导学生观察线段示意图,说出图意。验算时注意:不要求每个学生都用多种方法验算;让学生经历验算的过程,尝试验算的方法,但不要求学生写出严格的验算过程;例4与例3基本差不多。重点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表格中各项目、数据的意义和与联系,并能从中获得数学信息。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2.经历验算的过程,自己尝试验算的方法,培养自觉验算的好习惯。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验算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学会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策略
练习法,合作探究法
核心素养
运算能力,符号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主备人设计
集体研讨
个人复备
一、定向激趣,快乐导入口算下列各题(课堂活动第3题)。70+20
80-50
35+1570+80
800-200
870-70300+400
1000-600
720-200二.明确问题,快乐发现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三、合作探究,快乐体验1.教学例3,整百数加法计算的应用,尝试验算。(1)出示情境图,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问题。(2)思考:要求小丁到小玲家一共有多少米,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尝试独立解答,再指名反馈。(3)验算:你是怎样判断400+500=900计算是对的呢?小结:我们在计算时,要判断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进行验算,要验算加法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再算一遍,也可以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还可以用和减一个加数,看能否得到另一个加数的方法来进行检验,小朋友在计算的时候,一定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2.教学例4,整百数减法的应用及验算。出示例4的情境图和统计表。(1)观察:从这个统计表里,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理解:“合计”在这里是什么意思?(2)思考:要求文学读物有多少册,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解答,再反馈。(3)验算:600-400=200计算对吗?你有什么办法验算?小结:要检验600-400算得对不对,我们可以用把600-400再算一遍,也可以用600-200看能否得400,也可以用200+400看能否得600,像这些方法都可以检验减法算得对不对。小朋友在计算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检验,要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四、测评反思,快乐收获1.练习六第6、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注意第6题要让学生说出题意再列式计算)。2.练习六第题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反馈。注意第2问答案不唯一。五、拓展延伸.快乐生长学生可独立尝试,调整,再进行验证;也可同桌合作完成。提示:将“10、20、30、50、60、70”六个数分为3组,每两个数之和为80,加上中心数“40”,每条线3个数之和为120。再加上上下两条横线上3个数的和也要为120,填好之后还应检查验证。
本教学设计,在学生进一步巩固整十数和整百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景,重点突出让学生自己尝试加减法的检验方法,并体验检验方法的多样化。
作业设计
用线绳对折演示,指导理解题意后再让学生完成并反馈。
板书设计
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总结反思《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阿
(1)能正确的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2)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性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序思考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感受三位数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能正确进行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整十、整百数加减的算理。
教具准备
红气球,黄气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5+8
9+3
7+8
6+5
50+50
20+30
50+40
80-20
70-50
10+40
2、80里面有(
)个十。
500里面有(
)个百。
15个十是多少?
12个百是多少?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题
例1、让学生观察例1主题图。你从图中得到了那些信息?
有8袋红气球和5袋黄气球,并且每袋都是10个。
提问: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提出
(1)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2)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或者黄气球比红气球少多少个)
例2、让学生观察例2主题图。你从图中得到了那些信息?
大堆的苹果有300个,小堆的苹果有50个
提问: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提出
(1)两堆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2)第一堆比总共的苹果少多少个?第二堆呢?
例3、让学生观察例3主题图。
小玲家与小丁家相距多少米?
解决问题: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计算出来吗?
怎样知道你计算出的结果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呢?
引导学生学会验算。
例4、让学生观察例4中的图表。根据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2月份销售文学书多少册?
引导学生学看图表,学会从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
解决问题:从图表中我们能看到的是科技书有400册,合计600册(科技书和文学书的和)解决文学书有多少这个问题大家知道用什么方法了吧。
学生:减法。
目的:让学生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例5、让学生观察例5主题图。
问题:大约要准备疫苗多少支?
老师:同学们你们应该陪妈妈一起去集市买过菜吧,妈妈总是喜欢讲价,最后付钱的时候假如是101,妈妈就会和卖东西的阿姨说,那一块就不要了吧。
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近似数的含义。
那么现在我们来看书上的例题我们可以把295看成多少呢?
学生:300。
298呢?
学生:还是300。
老师:这样是不是很容易就算出来了,是不是很简单呀。
2、列出算式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以下两个算式:
80+50=
80-50=
3、引出课题
让学生观察以下两个算式特点,启发学生发现以下两题是整十数相加减,指出今天我们来探究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4、小组内讨论算法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
(1)8个十加5个十得13个十,13个十也就是130。
从80开始,往后面接着数:90,100,110,120,130
从50里面分1个20出来,80+20=100,100+30=130。
(2)8个十减5个十得3个十,3个十也就是30
从80开始,往前面接着数:70,60,50,40,30。
想加法做减法因为30+50=80,所以80-50=30。
5、教师小结并让学生对比以上几种方法,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6、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
300+900
900-700
(2)抽生回答并展示算法。
三、巩固练习
80+40
50+70
900+300
60-20
700+400
70+60
900-500
600-300
800-200
80-60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做一做37页课堂活动。西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数学教案
第一课时
1.知识与技能:(1)
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竖式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
(2)
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技能。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用类比推不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51
页~第52
页例
1、例
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知理的方法探索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三位数加法的算理的掌握算法。
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通过讲解法和学生尝试练习,掌握三位数的笔算加法。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2、(1)口算20+40=
800+100=
200+400=
800+300=
50+40=
1000+300=
300+50=
400+400=
700+200=
70+20=
700-200=
70-20=
(2)点名课题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加法。板书课题:不连续进位加。2、探索新知
(1)
教学例
1显示例
1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略)。
a)
提出问题
根据图片,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的问题只要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如果学生提出估算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估算出结果,并口述估算思路。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并思考“两种笔一共多少支?”这个问题上。
b)、列出算式学生独立思考后,要求学生列出算式:220+260=c)、小组交流算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220+260
的算法。
d)、汇报、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回答一下几种算法:1.200+200=400,20+60=80,400+80=480;
2.220+200=420,420+60=480;
3.竖式计算
4,用计数器拨珠的方法计算)、小结你认为进行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教学例
2显示下表,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信息。丰收小学人数统计男生(人)433女士(人)418合计(人)
a)、明确题意列出算式提问:表中的“合计”什么意思?(全校一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433+418=(
)人
b)、先让学生估算结果,并口述估算结果。
c)、尝试计算,小组内交流。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d)、汇报、全班交流
e)、指名板书,并口算计算过程:433+418)、议一议让学生小组内议一议: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计算时要注意两点:
相同位数对齐。
如遇到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想十位进一。
巩固练习指导学生做课堂活动中的第
1、2题。(1)第
1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吧计算结果直接写在方格里,然后进行全班交流。(2)
第
2题先让学生观察表,然后独立完成,在进行全班交流。
4、
小结
5、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