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信息发布会
网络信息辨真伪
1.为什么孙悟空能识辨白骨精的变化?
想一想
.在网络生活中我们如何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辨别真伪信息?
《新闻记者》2017年十大假新闻之农妇怒撕毒蛇为儿夹菜
【刊播时间】2017年8月10日
【“新闻”】8月10日,自媒体公号“长江警笛”刊发《十堰一农妇遭五步蛇空袭 怒撕毒蛇为儿加菜》,文中称:十堰竹山一名农妇山中骑摩托车时,一条剧毒的五步蛇突然从天而降,将其手部咬伤。农妇想到可以为久别的儿子做一道菜,不顾危险,与毒蛇展开激烈较量。虽然腿部又被咬伤,她最终将蛇杀死。农妇对伤口进行紧急处理后通知家人,后被送往医院救治,目前已脱离生命危险。随即这篇文章被多家媒体转载,很快被推上了微博热搜。
《新闻记者》2017年十大假新闻之农妇怒撕毒蛇为儿夹菜
【真相】首先,新闻发生地点张冠李戴,湖北日报将其当作奇闻在微博上发布时激起了贵州印江方面强烈反弹。
其次,农妇“手撕”毒蛇的事件虽然存在,但并没有那么强的戏剧性,所谓“为儿加菜”的说法更属想当然了。就新闻“本身”而言,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都描述的非常清楚,要不是有“当事人”否认,还真是很难判断真假。
最后,一些传统媒体的官微不经核实,搬照搬转,这么不专业的新闻操作,引来网友骂声一片。
紫菜是用塑料做的?
2017年2月,“塑料紫菜”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并劝诫网友“别吃了”。在此之后,网上还有其他相关视频流传。多家涉事紫菜企业负责人向媒体爆料称,有匿名电话向厂家索要钱财,如果不给就继续传播相关视频。
2月22日,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和国家食药监总局辟谣称,网传“塑料紫菜”视频不可信。
2017年6月6日,新华社报道公安机关抓获了18名制造、传播“塑料紫菜”谣言预计实施敲诈勒索的问法犯罪人员,11月30日,一起“塑料紫菜”网络谣言案正式宣判,王某祥被一审判决犯敲诈勒索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10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请你辨一辨
1.光头强失业要找工作啦,来自大街小巷的广告纸、QQ发布、正规报纸和内蒙考试网发布的招聘信息,哪一个更让你信服?为什么?
请你辨一辨
2.黄多多同学数学成绩不理想,打算在网上找个培训机构补课,在网上看到名为李氏培训机构宣传信息,称名师名教、保过保提分,你相信吗?
请你辨一辨
4.腾讯QQ或手机短信通知你获奖了,中了一台笔记本电脑,请你领奖,你认为是真的吗?为什么?
请你辨一辨
5.春节来临,在北京工作的小李要在网上购票回老家,你认为在网上购票有风险吗?如果你收到了自称携程旅游发送的退改签票信息你会相信吗?若不相信,你会怎么核实?
网络污染的主要内容
信息超载:导致信息的数量超过了个人或系统所能处理和应用的水平。
信息垃圾:主要包括冗余垃圾、陈旧信息、虚假信息和垃圾邮件等。
总结
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基本方法:
1.根据信息来源途径辨别。
2.不要盲目地相信得到的信息。
3.多渠道的获取信息。
4.根据原有的经验辨别。
5.向权威机构核实。
在网络生活和实际生活中,我们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不仅要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提高鉴别评价信息的能力。我们还应该堵住源头,从我做起,规范自己的言行,不发布,不传播不良信息,为净化网络环境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