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赵州桥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1赵州桥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8 22:4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3 单元
11 赵州桥 课堂同步练习
姓名: 班级:
我是拼写小能手哦。
比一比, 再组成词语。
ì县( )
í具( )
?昙( )
ì拱 ( )
í供 ( )
?洪 ( )
ì创 ( )
í刨 ( )
?泡 ( )
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用“ √ ”标出来。
有的刻着两条飞龙, 前爪(zhǎo zhuǎ) 相互抵(dǐ jǐ) 着, 各自回首遥望。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rào rǎo) 的龙, 嘴里吐(tǔ tù) 出美丽的水花。

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gān gàn), 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yí guì) 产。

我会用“ √ ”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回首遥望: ① 第一, 最高的 ② 头 ③ 首领
双龙戏珠: ① 玩耍; 游戏 ② 开玩笑; 嘲弄 ③ 戏剧, 也指杂技
节省: ① 俭省; 节约 ② 免掉; 减去
遗产: ① 遗失 ② 遗漏 ③ 留下
选词填空。创举 创造
赵州桥的设计, 在建桥史上是一个( )。
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 ) 了美丽的宇宙。雄壮 雄伟
赵州桥非常( ) 。
解放军在( ) 的乐曲声中接受检阅。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 而且…… 有的…… 有的…… 有的…… 既…… 又……
下课了, 操场上真热闹! 同学们( ) 在做游戏,( ) 在玩单杠,( ) 在跳绳。
赵州桥( ) 坚固,( ) 美观。
赵州桥的这种独特设计,( ) 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节省了石料。
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 有九米多宽, 中间行车马, 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 全部用石头砌成, 下面没有桥墩, 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 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 河水从大桥洞流过, 发大水的时候, 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 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 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 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 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有的刻着两条飞龙, 前爪相互抵着, 各自回首遥望; 还有的刻着双
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 真像活了一样。
7“.
这种设计”指什么?
用“ ”标出文段中的过渡句, 并指出它有什么作用。
仿照文段, 用上“ 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按“ 总—— 分—— 总”的结构写一段话。
课外阅读
南京长江大桥
位于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的南京长江大桥, 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一座跨越长江的现代化桥梁。这座大桥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它那双曲拱桥的公路引桥与中国古桥有许多相似之处。
南京长江大桥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桥。下层是双线铁路桥, 全长 6 772 米, 铁路行车道宽 14 米, 两列火车可以同时对开。上层公路桥全长 4 589 米, 宽 15 米, 四辆大型汽车可以并行, 两边有人行道。正桥两边的铸铁栏杆上, 镶着 200 多幅富有民族特色的金属浮雕, 犹如横跨长江的空中画廊。
“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 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
第 1 自然段主要介绍了南京长江大桥的 、 。
用“ 犹如”说一句话。

( 有改动)
12“.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这句话是( ) 说的。
A. 李白 B. 周恩来 C. 毛泽东
13. 先把成语补充完整, 再读一读, 说说你从所填的字中发现了什么。
至高无( ) ( ) 底捞月
难能可( ) ( ) 春白雪
语重心( ) ( ) 暖花开
五湖四( ) ( ) 诛笔伐
说东道( ) ( ) 死不屈
人定胜( ) ( ) 落石出
金石为( ) ( ) 官许愿
人才济( ) ( ) 征北战
答案与点拨
1. 工匠 设计 历史 创举 智慧 县长
2.
ì县(县城 )
í具( 具备)
?昙(昙花 )
ì拱 ( 拱形 )
í供 (供养 )
?洪 (洪水)
ì创 (创举 )
í刨 (刨坑 )
?泡 (泡沫 )
3.(1) zhǎo dǐ (2)rào tǔ (3)gàn yí
4.(1)② (2)① (3)① (4)③
5.(1) 创举 (2) 创造 (3) 雄伟 (4) 雄壮
6.(1) 有的 有的 有的 (2) 不但 而且 (3) 既 又
7“. 这种设计”指: 赵州桥全部用石头砌成; 无桥墩; 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小桥洞。
这座桥不但坚固, 而且美观。 这句话前半句是对上文的总结, 后半句是对下文的总述, 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使文章的结构更紧凑。

地理位置 结构
犹如: 学习犹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12.C
13. 上 海 贵 阳 长 春 海 口 西 宁 天 水 开 封 济 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