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孔雀东南飞 并序
“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怜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屠洪刚的一曲声情并茂的《孔雀东南飞》,将我们带进了汉乐府,感受1 800年前那场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
1.走近作者
生平 经历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山东郯城)人。南朝陈诗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时期,任东宫学士,常出入禁闼,为当时宫体诗人,与庾信齐名,并称“徐庾”。入陈后历任尚书左仆射、中书监等职,继续宫体诗创作,诗文皆以轻靡绮艳见称。
主要 作品 《徐孝穆集》。选编诗集《玉台新咏》为继《诗经》《楚辞》后的一部诗歌总集。
2.背景解读
西汉的民间音乐很昌盛,也风行于社会上层,因为当时的上层统治阶级爱好“俗乐”,所以大量采集民歌,又有大量演奏“俗乐”、专习民歌的乐工。汉武帝时开始设立了一个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叫作乐府。它的具体任务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搜集歌辞。朝廷典礼所采用的乐章主要是由文人写作的。配合着“俗乐”(民间产生的音乐),在普通场合演唱的歌辞,主要是从各地搜集来的民歌,这些乐章、歌辞通称“乐府诗”,或简称“乐府”,代表西汉诗歌的最高成就,两千年来继《诗经》《楚辞》之后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光彩。至今仍为人们所珍视的乐府诗,就是那些来自民间、描写民生疾苦、真实地揭露封建社会种种矛盾的乐府诗歌,即乐府民歌。
东汉建安年间,庐江太守衙门里的一个小官吏焦仲卿,其妻刘兰芝被焦母强行休掉,兰芝回到娘家后又受兄长的逼迫再嫁,便投水自尽。焦仲卿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自缢身亡,当时人们对此深感痛心,便写下了这首诗。篇首的小序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成诗的经过。
3.文化常识
(1)汉末建安中
建安: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这个时期的东汉朝廷的政治大权主要由曹操所掌握,文学领袖很多都是曹家人物,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建安是汉末历史中最精彩的一个时期,曹、刘、孙三足鼎立时的著名战役都发生于这一时期,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渭南之战等。
(2)槌床便大怒
床:在古代也指一种简易的坐具,小的只能坐一个人。
(3)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初七: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祈求织女星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下九:农历每月的十九日,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4)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
丞:封建时代辅佐主要官员做事的官吏。
(5)六合正相应
六合:古代以年月日时十二地支,选择吉日良时,考虑月和日的“冲(不利)”或“合(有利)”。“合”指子与丑合,寅与亥合,卯与戌合,辰与酉合,巳与申合,午与未合,称十二地支六合。
(6)黄泉下相见
黄泉:在汉文化圈中是指人死后所居住的地方。打井至深时地下水呈黄色,又因人死后埋于地下,故古人以地极深处黄泉地带为人死后居住的地下世界,也就是阴曹地府。黄泉路,指人死时通往黄泉地府的路。黄泉又称九泉、九泉之下,九泉指九个泉井深,或谓天有九重天、地有九重地,表示极深,地下极深处即谓黄泉。
(7)新妇入青庐
青庐:用青布搭成的帐篷,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此风俗。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一般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
(8)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国很早就有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来计时的记载,如殷武丁时候把昼夜分为八段,祖甲时候分为十段,周代分为十二段,每段都有名称。从名称来看,分段是以天色和日常活动为根据的,如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时叫中日或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时叫昃,等等。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时。日入之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是鸡鸣和昧旦(又称昧爽或平旦或平明)。我们了解了这些,读古书中的“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经·郑风·女曰鸡鸣》)等就会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汉太初以后,古人有了等分一昼夜时辰的办法,是用十二辰(子、丑、寅、卯等)作为十二时辰的名称。这种分法一直沿用到清初。《孔雀东南飞 并序》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中“黄昏”即是日入以后的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即是夜深人静的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清初引用西法,把一昼夜十二时辰分为24小时(即一辰等于两小时),并把每一时辰细分为初和正,如23时为子初,夜半24时为子正,晨1时为丑初,2时为丑正等。
(9)伏惟启阿母
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1.字音识记
箜篌(kōng)(hóu) 公姥(mǔ) 伶俜(líng)(pīng)
葳蕤(wēi)(ruí) 遗施(wèi) 玳瑁(dài)(mào)
踯躅(zhí)(zhú) 赍钱(jī) 鲑珍(xié)
晻晻(yǎn) 摧藏(zàng) 否泰(pǐ)
明月珰(dāng) 窈窕(yǎo)(tiǎo) 鹄舫(hú)(fǎng)
幡旗(fān) 青骢(cōng) 纨素(wán)
腰襦(rú) 婀娜(ē)(nuó) 拊掌(fǔ)
2.字形辨认
一、阅读诗歌的小序及第1~2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1.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伤:哀悼 为:作、写
2.孔雀东南飞 东南:向东南
3.守节情不移 守节:忠于职守,遵守法度
4.相见常日稀 相:副词,互相
5.大人故嫌迟 故:仍旧
6.非为织作迟 为:表判断,是
7.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驱使:使唤 徒:白白地 施:用
8.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白:告诉、禀告 公姥:公公和婆婆,这里是偏义复词,专指婆婆
相:副词,偏指刘兰芝,可译为“我”
9.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译文:庐江太守府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氏,被焦仲卿的母亲休回娘家,自己发誓永不再嫁。
(2)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译文:焦仲卿听到这个消息,自己也吊死在家中庭院中的树上。
(3)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译文:(其实)并不是织得慢,是你家的媳妇难做啊!
二、阅读诗歌第3~12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1.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 启:告诉、禀告 相:福相
2.幸复得此妇 幸:幸而、幸好
3.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共事:(夫妻)在一个家庭里共同生活 尔:语气助词
4.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偏斜:不端正
何意:谁能料到 致:招致、招来 厚:看重,喜爱
5.何乃太区区
乃:如此、这样 区区:愚拙
6.汝岂得自由 自由:自作主张
7.可怜体无比 可怜:可爱 体:体态
8.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娶媳妇
9.会不相从许 会:一定 相:偏指仲卿,可译为“你”
10.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
再拜:拜了两拜 举:说出来
11.以此下心意 下心意:有耐心受委屈的意思
12.谢家来贵门 谢:辞别
13.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作息:偏义复词,偏指“作”,这里是工作的意思 萦:缠绕
14.供养卒大恩 卒:尽,终
15.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遗施:赠送、施与 会因:见面的机会
16.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著:穿 通:遍
17.本自无教训 教训:教养
18.却与小姑别 却:动词,退出来
19.好自相扶将 扶将:扶持,这里是服侍的意思
20.涕落百余行 涕:眼泪
21.隐隐何甸甸 何:何等
22.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
区区:这里是情意真挚的意思 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录:记取
23.我有亲父兄 父兄:这里指哥哥
24.逆以煎我怀 逆:预料、想到将来
2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译文:两人结为夫妇,相亲相爱地过活;死后在地下,也相依为伴。
(2)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译文:焦母对仲卿说:你竟然这样愚拙!
(3)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译文:焦仲卿直直地跪着央求说:“启禀母亲,现在如果赶走这个媳妇,(我就)一辈子不再娶妻!”
(4)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译文:为了这个,你就受些委屈吧,千万不要违背我的话。
(5)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译文:一切行事都顺着公婆的意思,一举一动,哪里敢自作主张?日夜勤劳地工作,孤孤单单,受尽辛苦。
(6)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译文:留着做纪念吧,从此再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7)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
译文:鸡叫了,天快亮了,兰芝动身仔细地梳妆打扮。
(8)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译文:你应该做磐石,我应该做蒲苇,蒲苇柔软结实,如丝一样不易断裂,磐石坚固沉稳,不管是什么都不会使它动摇。
(9)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译文:(两人)举手告别,忧伤不止,彼此依依不舍。
三、阅读诗歌第13~21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1.阿母大悲摧 摧:伤心、断肠
2.便言多令才 便:言辞敏捷 令:美好
3.自可断来信 断:回绝 信:使者,指媒人
4.始适还家门 适:出嫁
5.寻遣丞请还 寻:接着,不久
6.承籍有宦官 宦官:就是官宦,做官的人
7.阿母谢媒人 谢:谢绝
8.作计何不量 量:思量、考虑
9.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否泰:运气的好坏 荣:使动用法,使……荣耀
10.理实如兄言 理实:道理确实
11.处分适兄意 处分:处理、办理 适:适合、依照
12.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要:相约 渠:他
13.交语速装束,络绎如浮云
交语:互相传告 装束:收拾、整理 络绎:接连不断
14.赍钱三百万 赍:赠送
15.交广市鲑珍 市:购买
1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阿母大拊掌,不图子自归。
译文:刘母很惊异,想不到女儿自己回来了。
(2)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译文:你如今有什么过错,没有接你自己就跑回来了?
(3)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译文:可以回绝来做媒的人,以后慢慢再谈吧。
(4)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译文:希望你多方面打听打听(寻找别家的好姑娘),我不能答应你这门亲事。
(5)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译文:运气的好坏,相差像天上地下一样,(如嫁给太守的公子)足够使你荣耀的了。这样的好郎君都不嫁,往后(你)打算怎么样呢?
(6)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译文:立刻就答应这门亲事吧,就可以办理婚事。
四、阅读诗歌第22~31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1.适得府君书 适:刚才
2.莫令事不举 令:使、让 举:动词,成功
3.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识:了解、熟悉 蹑履:轻步行走的样子
4.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
父母:这里指母 弟兄:这里指兄 以:把 应:许
5.可以卒千年 卒:终,直到
6.卿当日胜贵 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胜:胜过、超过
7.故作不良计 故:故意 计:打算,“自杀”的隐讳语
8.四体康且直 四体:这里指身体 直:意思是身子骨硬朗
9.作计乃尔立 乃尔:就这样 立:定,定下来
10.渐见愁煎迫 见:被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门啼。
译文:阴沉沉地,天快晚了,一个人满怀着愁思躲到门外失声痛哭。
(2)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
译文:自从你和我分别以后,人事的变化真是料想不到。果然不能如先前的意愿,(有些情况)又不是你(能够)详细了解的。
(3)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译文:我这磐石方正而且厚实,可以稳立直到千年;而你这蒲苇(不过是)一时坚韧罢了,就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
(4)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
译文:想到他们将要永远离开人世,无论如何不能再保全了!
(5)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译文:回到空荡荡的房间里,长叹着,(自杀的)主意就这样打定了。(但是)他转过头望望(母亲住的)房子,(又)渐渐地被(顾念母亲从此孤独无靠的)忧愁煎熬压迫。
(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译文:天黑了以后,静悄悄的,人们开始安歇了。
(7)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译文:(想到这里,兰芝)撩起裙子,脱下丝鞋,纵身跳进清冷的池中。
五、阅读诗歌第32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1.合葬华山傍 傍:通“旁”,旁边
2.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叉连接
3.寡妇起彷徨 彷徨:游移不定,心神不定
4.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告诉 戒:警诫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译文:墓的周围种上松柏、梧桐。枝枝、叶叶互相连接。
(2)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译文:多多忠告后世的人,要从这故事里吸取教训,千万不要忘记(这个悲剧)!
面对一个聪明、勤劳、善良、孝顺的媳妇,焦母为何不能容她?
[他人之见]
观点一:焦母蛮横无理,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化身。封建家长制决定了她在家庭中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她的话是不可更改的,她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而刘兰芝是一个讲求礼节、行事有度而又富有反抗精神和坚强性格的女性,使她的封建家长权威得不到施展。因此,婆媳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观点二: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焦母觉得对儿媳平时的所作所为是理所应当的,儿媳应该言听计从,不该有自己的主见。而偏偏兰芝不接受这些。
观点三:焦母长期寡居,心灵缺乏爱情滋润,冷漠、蛮不讲理,又有一定的恋子情结,故面对恩爱的儿子、媳妇,看到他们和美的爱情生活,就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于是迁怒于兰芝,一定要将其撵走而后快。
[吾之观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主旨归纳
文章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为线索,叙述和描写了东汉末年庐江郡小吏焦仲卿和妻子刘兰芝的爱情婚姻悲剧,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2.结构图示
3.写法赏析
(1)托物起兴
这首诗以孔雀失偶起兴,以鸳鸯双飞作结,这种以美禽比拟夫妇的手法,是民歌里常用的。
(2)多处运用铺陈手法
诗歌开头兰芝自述:“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这是一种纵向的铺陈,简练而有层次,意在强调兰芝从小聪明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暗示了焦母逐走媳妇的无理。兰芝离开焦家时也有一段细致的铺陈:“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里着意写兰芝的衣履佩饰、姿态容颜,是一种横向的铺陈,既有助于表现兰芝刚强镇定而又留恋不舍的丰富的内心活动,又流露出这首诗的创作者对兰芝的由衷同情与赞美。后面写太守家迎亲的队伍:“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此处的铺陈渲染出太守家煊赫的财势,也从反面暗示了兰芝不贪图荣华富贵、忠于爱情的高洁品格。
(3)善用比喻
“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这一席话和上文的“誓天不相负”以及下文的“二情同依依”一致而连贯,可以说是临别的誓言。这一席话出自兰芝之口,表示两人感情深厚,永不变心。但在事情急转直下的时候,由于误会,仲卿重提兰芝的誓言,却把它改成:“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两个比喻将原来的共同点变成分歧点,这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起了很大的作用。
4.课文译释
[为……所……:表被动,被。①之:代词,指刘兰芝。乃:于是。②之:代词,指刘兰芝死这件事。缢(yì):吊死。③之:代词,他们。]
[徘徊:流连往复。汉代诗歌常以鸿鹄徘徊比喻夫妇离别,此诗开头也有这个意思。用这两句诗起兴以引起下边的故事,民歌中常用这种写法。]
[素:白色的绢。箜篌(kōnɡ hóu):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这里泛指一般经书。守节:忠于职守,遵守法度。移:改变。贱妾:仲卿妻自称。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稀:少。]
[鸡鸣:古时计时以地支为12时辰,鸡鸣是丑时,相当于现在的夜里1时至3时。息:休息。断:(织成一匹)截下来。匹:一匹为四丈。大人:相当于现在说“老人家”,指婆婆。故:仍旧。堪:胜任。驱使:使唤。徒:白白地。施:用。白:告诉,禀告。公姥(mǔ):公公和婆婆,这里是偏义复词,专指婆婆。]
[启:告诉,禀告。薄禄相: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古人迷信,往往从一个人的相貌来断定他的命运。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黄泉: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在迷信中指所谓阴间。共事:(夫妻)在一个家庭里共同生活。尔:语气助词。为:算是,算作。行:行为。偏斜:不正当。何意:谁能料到。致:招致、招来。]
[谓:对……说。乃:竟然。区区:愚拙。礼节:礼仪、规矩。自专由:凭自己的意思。意:心意。忿:怒。自由:自作主张。贤:好的。可怜:可爱。为:替。慎:千万,表示劝诫,告诫。]
[长跪:也叫跽,一种跪拜礼。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若:如果。终老:终身到老。]
[槌(chuí)床:用拳头敲着坐具。何:怎么。恩义:恩情。会:一定。相:指代双方中的一方,你。]
[再:两次。举言:开口讲话。新妇:对妻子的称呼。哽咽:悲伤过度而气塞不能发声。自:本来。卿:这里是丈夫对妻子的爱称。但:只,只是。报府:赴府,到庐江太守府里去办事。还:回来。迎取:迎接你回家。下心意:有耐心受委屈的意思。下,这里是使动用法。违:违背。]
[重(chónɡ):与“复”同义,再。纷纭:多而杂的样子。往昔:从前。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谢:辞别。奉事:做事,行事。循:依照。进止:一举一动。自专:自作主张。作息:偏义复词,偏指“作”,这里是工作的意思。伶俜(pīnɡ):孤单的样子。萦:缠绕。谓言:以为。供养:这里指侍奉婆婆。卒:尽、终。]
[绣腰襦:绣花的齐腰短袄。葳蕤(wēi ruí):繁盛的样子。这里形容刺绣的花叶繁多而美丽。复:双层。斗帐:帐子像倒置的斗的样子,所以称为“斗帐”。垂:挂着。帘:通“奁(lián)”,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六七十:形容多。后人:指府吏将来再娶的妻子。遗(wèi)施:赠送,施与。因:机会。为:作为。莫:不要。]
[严妆:盛妆,仔细地梳妆打扮。通:遍。蹑(niè):踩,这是指穿(鞋)。玳瑁:一种同龟相似的爬行动物,甲壳黄黑色,有黑斑,有光泽,可制装饰品。纨(wán)素:洁白的绸子。著:戴。珰(dānɡ):耳坠。葱根:葱白。朱丹:朱砂。纤纤(xiān xiān):细小。这里形容步履纤细、轻盈。]
[止:消,停。生小:年幼时。野里:乡间。本自:本来。教训:教养。兼:更加,加倍。钱帛:金钱和丝织品,指聘礼。念:记挂。却:动词,退出来。扶将:扶持,这里是服侍的意思。初七及下九:七月七日和每月的十九日。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相:指代双方中的一方,我。]
[隐隐、甸甸:都是模拟车声。何:何等。卿:指代兰芝。赴:到。誓天:指天发誓。相:指代双方中的一方,你。]
[区区:这里是情意真挚的意思。既:既然。若:如此。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录:记取。磐石:厚而大的石头。纫:通“韧”。亲父兄:即同胞兄。父兄,这里指哥哥。性行:性情。逆:预料、想到将来。劳劳:忧愁伤感的样子。]
[仪:容貌。拊(fǔ)掌:拍手。这里表示惊异。子:女儿。誓违:过失。悲摧:悲痛。]
[遣:派。窈窕(yǎo tiǎo):美好的样子。始:才。便(pián)言:很会说话。令:美好。]
[应:答应。之:他。]
[见:指代我。丁宁:嘱咐。也写做“叮咛”。结誓:发誓。违:违背。非奇:不宜。断:回绝。信:使者,指媒人。]
[始:刚,才。适:出嫁。不堪:这里是“不能做”的意思。岂:哪里。合:匹配。幸:希望。问讯:打听。相:你。许:答应。]
[数日:几天。数,几。寻:接着、不久。丞:郡丞,辅助太守的官。宦官:就是官宦,做官的人。娇逸:娇美文雅。为:做。主簿:太守的属官。通:传达。结大义:指结为婚姻。]
[谢:谢绝。岂:哪里。]
[怅(chànɡ)然:懊恼、恼恨的样子。量:思量、考虑。否(pǐ):坏运气。泰:好运气。荣:使动用法,使……荣耀。义郎:好郎君,指太守的儿子。其往:其后、将来。]
[实:确实。中道:中途。处分:处理、办理。适:适合、依照。虽:虽然。要(yāo):相约。渠:他。登即:立刻。许和:应许。]
[下床去:从座位上起来走了。诺诺复尔尔:连声说“是,是,就这样办,就这样办”。尔尔,如此如此。部:府衙。白:禀报。下官:郡丞自称。缘:缘分。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这叫“六合”。相应:合适。良吉:“良辰吉日”的省称。]
[交语:互相传告。装束:收拾、整理。络绎:接连不断。舫:船。龙子幡:旗帜名。婀娜(ē nuó):这里形容轻轻飘动的样子。踯躅(zhí zhú):原意是徘徊不前,这里是缓慢地走的意思。流苏:下垂的缨子,是五彩羽毛或丝线做的。赍(jī):赠送。杂彩:各色绸子。鲑(xié):这里是鱼类菜肴的总称。珍:美味。市:购买。从人:仆人。郁郁:繁盛的样子。]
[适:刚才。迎:迎娶。莫:不要。不举:办不起来。]
[掩:掩住。琉璃榻:装饰着琉璃的榻。琉璃,一种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成的釉料。榻,坐具。置:放在。(yǎn):昏暗。暝:日暮。]
[因:因此,于是。摧藏:摧折心肝,伤心。蹑履(niè lǚ):轻步行走的样子。逢迎:迎接。古今异义,今义指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怅然:失意的样子。故人:这里指前夫。嗟叹:叹息。不可量:料想不到。详:了解,知悉。父母:这里指母。以:把。何:什么。]
[卒:终,直到。旦夕:形容时间短。独:独自。向:走向。]
[尔、然:都是“这样”的意思。恨恨:愤恨到极点。念:想到。辞:辞别。全:用作动词,保全。]
[日冥冥(mínɡ):原意是日暮,这里拿太阳下山来比喻生命的终结。令:使。单:孤单。故:故意。四体:这里指身体。直:意思是身子骨硬朗。]
[仕宦:任官职。台阁:原指尚书台,这里泛指大的官府。贵:指仲卿。贱:指兰芝。何薄:何薄之有。郭:外城。旦夕:早晚。]
[作计:主意,打算。乃尔:就这样。立:定,定下来。渐:渐渐。见:被。煎迫:煎熬压迫。]
[嘶:马叫。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奄奄:暗沉沉的。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赴:跳进。]
[长:永远。挂:自缢。]
[交通:连接。自:其。驻足:停步。彷徨:游移不定,心神不宁。谢:告诉。戒:警戒。慎:千万。]
鉴赏诗歌的比喻
一、知识讲解
比喻是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分明喻、暗喻、借喻等。①明喻,就是被比的事物和用来作比的事物都出现,并用比喻词连接起来。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②暗喻,暗喻中比喻词不出现,虽是比喻却不明说。如“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比喻词没有出现。③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用春日的阳光沐浴小草(喻体)借喻母亲哺育孩子成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没有出现。
二、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春 近
王 铚①
山色银屏晓,溪梅玉镜春。
东风露消息,万物有精神。
索莫②贫游世,龙钟老迫身。
欲浮沧海去,风浪阔无津。
注:①作者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后因忤奸相秦桧意,遭到贬斥。②索莫:枯寂无生气的样子。
首联写“山”和“溪”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加以分析。
答:首联写“山”和“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包裹着积雪的山峦比喻成一道银色的屏风;将清澄的溪水比喻成一面白玉的镜子,形象地展示了一幅春日将临的明丽画面。_
解析:首联展示出一幅春日将临的画面。包裹着积雪的山峦,起伏绵延,像一道银色的屏风;清澄的溪水像一面白玉的镜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课内素材]
《孔雀东南飞 并序》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成功地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的艺术形象。这首诗以时间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矛盾冲突为线索,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
{角度点拨}
{精彩运用} 示例1:[记叙抒情型](提示:记叙的同时抒情,能增强感染读者的力度!)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水绕山流永不移,妾身与君永不离。”“上邪!我欲与芝相知,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芝绝!”海誓山盟犹在耳畔,但已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
为了仲卿的工作,兰芝跑东家,找西家,甚至出席一些非正式的聚会,在觥筹交错中强颜欢笑,在领导面前为仲卿说尽好话。老实巴交的焦仲卿啊!你怎么能让你的妻子做这些事情呢?你可知道席间的哪个人不觊觎你妻子的美貌?你可知道你妻子独自一人承担了多少的风言风语?
示例2:[深刻议论型](提示:议论,唯有深刻才能振聋发聩,动人心魄!)
恰如其分地表达,有利于爱情的沟通。文学著作中简·爱与男主人公罗伯特早期的相识,便因为罗伯特孤傲的语言表达而困难重重。幸好简·爱直接而爱憎分明的语言打破了两人间的障碍,两颗相爱的心才得以沟通。在刘兰芝被遣回家时对焦仲卿所说的“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焦仲卿“誓天不相负”的回答当中,爱情得到了沟通。爱情不能总像柳永说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需要沟通。爱情的沟通,需要语言钥匙。
[拓展阅读]
《孔雀东南飞》新传
一考生
当刘兰芝第五次回首的时候,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黑漆漆的门紧闭着,一如仲卿般冷漠,左邻右舍还在对她指指点点,议论着这个因不守妇道而被休的女子。可是,谁能知道她的苦衷?
当她还未出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好小伙儿到她家提亲:模样儿俊的,有钱的,有势的……为何选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又没钱又没势,我为什么嫁给了他?兰芝一遍遍地问自己。泪水渐渐模糊了兰芝的视线,朦胧中焦仲卿那老实敦厚的脸又浮现在她的眼前。是因为看中了他大山般的朴实沉稳吧!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水绕山流永不移;妾身与君永不离。”“上邪!我欲与芝相知,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芝绝!”海誓山盟犹在耳畔,但已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
为了仲卿的工作,兰芝跑东家,找西家,甚至出席一些非正式的聚会,在觥筹交错中强颜欢笑,在领导面前为仲卿说尽好话。老实巴交的焦仲卿啊!你怎么让你妻子做这些事情呢?你可知道席间哪个人不觊觎你妻子的美貌?你可知道你妻子独自一人承担了多少的风言风语吗?
当刘兰芝看到丈夫遗落在地上的香囊时,泪唰地一下子下来了,那是秦罗敷的香囊,那是秦罗敷的香囊!焦仲卿没有说什么,走到书案前写下了休书。兰芝仿佛听到胸腔中有什么碎了,一片片裂开的钝响……
到家了,兰芝默默地走进房,悄无声息。第二天,县官的儿子便来提亲,兰芝含着泪默然答应。良辰吉日选在后天。“后天?”媒人自顾自地说,“那可是个好日子,秦罗敷姑娘也要出嫁哩!嫁的是焦仲卿。”
焦仲卿!!!
天高气爽,惠风和畅。焦仲卿坐在高头大马上气宇轩昂。这时,他看到了兰芝,熟睡着的兰芝。
“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湛不变;山沉稳,色不坚。”焦仲卿看到刘兰芝最后留给他的话时,茫然若失……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美点借鉴} 文章利用《孔雀东南飞》这首诗,基于原诗,又不拘泥于原诗,而是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和虚构,重新安排了故事情节,既演绎了“水的灵动,山的沉稳”的中心,又使文章有了现实意义。没有一定的文学水平和想象能力是写不出这样的佳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