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压强限时测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0分)
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A.
B.
C.
D.
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
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A.
B.
C.
D.
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
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C.
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D.
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
如图所示,水平雪地上,芳芳和小明两个人的质量包含穿戴等虽然相同,但穿着滑雪板的芳芳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大
B.
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C.
小明对雪地的压力大,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
D.
穿着滑雪板的芳芳滑得快,所以不容易深陷雪地
关于压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B.
压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C.
压力的作用效果只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D.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都有关
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而用相同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A.
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
B.
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
C.
大头针对气球的压力减小了
D.
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
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供同学们选择:装有沙子的容器;砝码;用钉子做腿的小桌;海绵;木板;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同学们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
B.
C.
D.
一个图钉帽的面积是,图钉尖的面积是,手指对钉帽的压力是20N,手对图钉帽的压强和图钉尖对墙的压强分别是
A.
25Pa,
B.
,
C.
16Pa,
D.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0分)
“自平衡电动踏板车”如图所示,当人站上踏板车后,踏板车对地面的压强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轮胎表面的凹凸花纹是为了增大轮胎与地面的______;停止对踏板车供电后,由于惯性它将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静止的过程中,踏板车的惯性______选填“逐渐变小”、“保持不变”或“逐渐变大”。
少林功夫驰名中外,一武术爱好者在如图所示的姿势练功时,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由于______发生形变而产生的;若他对地面的压强为p,则其中一只脚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一物体从斜面冲上去的过程中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如图所示,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此刻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如图所示,请画出球所受的重力G和球对墙面的压力F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时,小红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实验中砝码都相同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
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_;
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联想到坦克车履带的设计,这可用________两组实验所得结论解释;
若将丙图中有砝码的小桌放在木板上如丁图所示,比较图丁与图丙,小桌对木板和海绵的压强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某河面结成一定厚度的冰层后,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一个人的质量为,他每只脚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g取。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列式计算分析他能否步行通过冰面?
如果质量为的人,每只脚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最多可以负重多少步行通过冰面?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压力的作用点在被压物体表面上,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故本题只有C选项中表示压力的方法是正确的。
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解答】
实验中,物体对受压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故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正确;
根据转换法,甲中海绵的凹陷程度大,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正确;
甲、乙两次实验,受力面积不同而压力相同,故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错误;
为了完成整个实验,还要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乙图中的对比,错误;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3.【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解:
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个力大小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故AB错误;
由于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右边的手指受力面积小,由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从铅笔所处的平衡状态入手,分析两手指的受力大小关系。手指所受铅笔的压力等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压强的大小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只需比较受力面积的大小即可。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时要用好控制变量法。
4.【答案】B
【解析】因为在水平雪地上,芳芳和小明对雪地的压力等于各自的重力,两个人的质量包含穿戴等相同,则重力相等,故对雪地的压力相等,A、C错误;
穿着滑雪板的芳芳比穿着运动鞋的小明受力面积要大得多,根据公式可知,芳芳对雪地产生的压强小,即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小,所以穿着滑雪板的芳芳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却深陷雪地,B正确。
5.【答案】D
【解析】略
6.【答案】B
【解析】略
7.【答案】C
【解析】略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道固体传递压力大小不变是本题的关键,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
知道手对图钉帽的压力和图钉帽的面积,根据求出手对图钉帽的压强;
在竖直的墙壁按图钉时,固体能够传递压力,图钉尖端受的力和钉帽受的力相同,知道钉尖的面积,利用压强公式求图钉尖对墙的压强。
【解答】
手对图钉帽的压强:
,故ACD错误;
因固体能够大小不变地传递压力,
所以,墙壁受到的压力为,
图钉尖对墙的压强:
,故B正确。
故选B。
9.【答案】变大?
摩擦?
保持不变
【解析】解:当人站上踏板车后,受力面积没变,压力增大,故踏板车对地面的压强变大。
轮胎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质量是惯性的唯一衡量依据,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因此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静止的过程中,踏板车的质量不变,故其惯性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变大;摩擦;保持不变。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质量是惯性的唯一衡量依据,质量大物体的惯性大,质量小物体的惯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掌握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掌握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和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容易混淆,注意区分;明确质量是惯性的唯一衡量依据。
10.【答案】鞋脚?
p
【解析】解: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施力物体是脚鞋,则他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脚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人双脚对地面的压力,受力面积为S,压强为p,且;
结合图中的姿势可知,一只脚对地面的压力,受力面积,
则一只脚对地面的压强:。
故答案为:鞋脚;p。
本题主要考查弹力和压强的相关知识,注意双脚对地面的压强与一只脚对面的压强相等,看题题目,不是抬起一只脚后对地面的压强,易错点。
11.【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摩擦力和压力的示意图,解题关键是知道摩擦力和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互相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摩擦力,由于物体是向上运动,故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平行斜面向下;物体由于和斜面相互挤压而对斜面有一个压力作用,方向是垂直斜面,并指向斜面向下;
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解答】
由于物体是沿斜面向上运动,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平行斜面向下,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
物体对斜面的压力方向是垂直斜面向下,作用点在斜面上,可以画在物体与斜面的接触面上.如图所示:
.
12.【答案】
【解析】
【分析】
小球受到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球的重心上;
墙面受到的压力垂直墙面向里,作用点在墙面上。
画力的示意图,要先确定力的三要素,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三要素表示出来,标上字母符号,有的要标出力的大小。
【解答】
过球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G表示,即为重力的示意图;
过球与墙面的接触点沿水平向左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用F表示,即为压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
13.【答案】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法;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
相同
【解析】
【分析】
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
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
【解答】?
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不变,故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出的结论是: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的效果越明显。
坦克的履带面积比较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故应通过比较乙丙两组实验所得结论进行解释;
如图丁所示,若将有砝码的小桌放在木板上,比较图丁与图丙可知,压力相同,受力面积的大小相同,所以小桌对木板和海绵的压强相同。
14.【答案】人对冰面的压力,
人在冰面上步行时的受力面积,
人步行时对冰面的压强,所以,人可以步行通过冰面。
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Pa,
则人步行通过冰面时对冰面的最大压力??,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该人的最大负重。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压强计算类问题的理解与掌握关键知道在水平面上物体对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及人在步行时一只脚着地受力受力面积为一只脚的面积;
人对冰面的压力等于重力,由压强计算式求出人步行时对冰面的压强,
计算出的压强与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比较得出人是否通过冰面;
由冰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受力面积,由可求出对地面的最大压力,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该人的最大负重。
第4页,共11页
第1页,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