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7 20:53: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课时练习
?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式微式微”是运用反复的手法,强调天气不好,不宜劳动。
B.“胡不归”是故意设问,反映受奴役者没日没夜在野外劳作,苦不堪言。
C.“胡为乎中露”中的“中露”就是“露中”,是为了押韵而颠倒使用。
D.诗中上下章只变换“故”“躬”两字,却使诗歌语义饱满、押韵和谐。
(2)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式微式微,胡不归?”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表达了劳动人民怎样的情感?
?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子?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手法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B.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C.全诗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大量的心理描写。
D.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也是常见的。
(2)在章节表现形式上,该诗采用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其突出的表达效果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2)赏析“纵我不往”两句,体会人物情感。
?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本诗首联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从诗人的角度描述其所思所见。
(2)请任选角度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别薛华◇
[唐]王勃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注】①薛华:即薛曜,字曜华,父薛元超,祖父薛收。薛收是王勃祖父王通的弟子。薛王为累世通家。薛华以诗文知名当世,是王勃最亲密的朋友。
(1)【甲】【乙】两首诗都是王勃的作品,它们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2)按要求作答。
①说说你对【甲】诗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理解。
②请简要赏析【乙】诗首联中“送送”“遑遑”两词的妙处。
?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这里隐喻自己_______________,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
(2)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岁暮归南
北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①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年已40岁的孟浩然在长安参加进士考试落第后在好友王维住处所作。②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因用作朝廷的别称。③青阳:指春天。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写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静。
B.《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C.《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D.《岁暮归南山》颔联写出因为自己生病,故友疏远、明主见弃的凄凉之景。
(2)诗人在两首诗中都含蓄表达了对待出仕的态度,请说说是否相同。
参考答案
1.
【答案】
(1)A
(2)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解答】
(1)A项,不是“天气不好”,是天黑了。
(2)这首诗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诗歌表现了劳动者被奴役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据此分析理解作答即可。
2.
【答案】
(1)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2)表达了劳动人民对统治者压迫的满腔愤懑之情。
【解答】
(1)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引发读者的思考。有“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2)这首诗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诗歌表现了劳动者被奴役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据此分析理解作答即可。
3.
【答案】
(1)D
(2)①重章叠句,②朗朗上口,韵味无穷,同时突出表达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
【解答】
(1)D项,“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也是常见的”表述有误,应是“少见”。
(2)《子衿》采用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充分描写了女子单相思的心理活动,意境唯美,表现出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
4.
【答案】
(1)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女主人公与恋人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从而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之切。
(2)“纵我不往”两次出现,构成了两个结构相同的问句,采用了反复的手法,写出了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急心情,传达出她对自己恋人的思念与牵挂。
【解答】
(1)赏析诗句常见的答题格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的意思是: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经有三个月那样长!由此可知,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与牵挂。
(2)赏析句子,要从句意、手法、内容、情感等角度入手。“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意思是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意思是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不能到我这儿来吗?诗句为强调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急心情,运用反复的表现手法,“纵我不往”两次出现,表达了女主人公对自己恋人的思念之深。
5.
【答案】
(1)我送即将迁谪调动的友人到都城外,身后的长安城被辽阔的三秦之地所护卫,遥望杜少府即将赴任的蜀州,烟云弥漫。此去路途遥远,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友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抒发了诗人乐观豁达的情感。
【解答】
(1)首联上句写三秦辅卫着长安,气势雄伟,点明了送别之地。下句中的“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这里代指“蜀州”,点出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而“风烟”“望”,把相隔千里的京城、蜀州两地联系到一起。自长安遥望蜀州,视线为迷蒙的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注意“从诗人的角度描述其所思所见”,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即可。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意思是: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如近在比邻。此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诗人认为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邻一般,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有其它赏析角度,表述合理亦可。
6.
【答案】
(1)相同:都表达了送别朋友的依依深情,同为漂泊宦游之人的相互怜惜和劝慰之意。不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情感高昂豪迈,表达了豁达乐观的胸襟和对真挚友情的深刻认识。《别薛华》情绪低落哀伤。诗人仕途受阻,客居蜀地,流露出羁旅飘零的伤感和怀才不遇的孤愤。
(2)①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氛变悲凉为豪放。
②巧用叠词,具有音韵美。“送送”以送了一程又一程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遑遑”想象友人独自前行时的匆忙、惶惑,写出了诗人对挚友的牵挂与思念。
【解答】
(1)相同:【甲】【乙】两首诗都表达了送别朋友的依依深情,同为漂泊宦游之人的相互怜惜和劝慰之意。不同:【甲】诗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意思是: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这句话改变了以往送别诗的伤感,通过此句可看出作者的乐观以及宽广博大的胸怀。【乙】诗中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是说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前有多少荒寂艰难的路。当友人踽踽独去,沿途问路时,心情是多么的惶惶不安。此联中一个“穷”字、一个“独”字,乃传神之笔:穷路凄凄送挚友,把悲苦的心情,渲染得十分真切。
(2)“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意思是: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诗歌尾联点出“送”的主题,既是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勉励朋友不要在离别的时候伤心,传达出乐观的人生态度。
②“送送”“遑遑”是典型的叠词运用。叠词具有音韵美。也有强调突出的意味。“送送”以送了一程又一程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遑遑”想象友人独自前行时的匆忙、惶惑,写出了诗人对挚友的牵挂与思念。
7.
【答案】
(1)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张丞相能助自己一臂之力
(2)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远远望去,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景象极其壮阔。
(3)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这句话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
【解答】
(1)这首诗是孟浩然赠给张九龄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另翻新意,隐喻自己想做官而没有途径,而且“垂钓”正好同前两联的洞庭湖照应,衔接紧密,过渡自然,不露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2)作答时,需要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秋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抓住诗句中的“平”“混”,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即可。
(3)赏析诗句,首先要理解诗句本身的意思,然后从关键字词、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等角度入手分析,体会其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本诗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对仗工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惊涛中沸滚蒸腾,雄伟的岳阳城似乎被巨浪冲撞得摇荡不已的景象。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写出了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这样写景衬托出了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
8.
【答案】
(1)A
(2)不相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表明诗人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张丞相的举荐。《岁暮归南山》表明诗人求仕而不得之后的无可奈何、心灰意冷。
【解答】
(1)A项,“八月湖水平”是指八月秋高,湖水盛涨,圆圆满满,与岸齐平之意。
(2)两首诗中表达对待出仕的态度不相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岁暮归南山》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首联两句记事,叙述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颔联两句说理,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颈联两句写景,自叹虚度年华,壮志难酬;尾联两句阐发愁寂空虚之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