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两种关于物体运动的观点:
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亚里士多德
伽利略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同一小车
平面的光滑程度不同
控制变量法:
同一斜面
同一高度
使小车到达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阻力不同
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越慢,小车运动的距离越大。
实验结果:
科学推理:
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不受力
静止
静止状态
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时
惯性现象
惯性
一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车突然启动,乘客向后倒
车加速,乘客向后倒
车减速,乘客向前倒
惯性现象
惯性是物体性质,不是力;
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质量有关:质量大则惯性大。
人从飞驰的汽车上竖直向上跳起来,落下后在哪里?
8-1、知识要点
1、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主要采用了控制变量法,使用同一小车放在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确保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或者说小车在平面上的初速度)相同。每次实验使用的平面的粗糙(或者说光滑)程度不同,则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就不同。实验表明: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得越远。
2、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意思是指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还是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还是保持原来的速度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它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不是一定要有力的作用,但物体的运动状态要想发生变化就必须要受力了)。
8-1、知识要点
4、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称惯性定律)
5、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它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惯性不是力,因此我们对惯性进行描述时,只能说某物体“具有”或“由于”惯性,而不能说某物体“受到”或“产生了”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