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二
(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拟人)
B.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比喻)
C.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拟人)
D.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夸张)
2.下列句子中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B.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C.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
听到歌吹了。
D.
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3.下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g
不惮dàn撺掇chuān蕴藻yùn
B.恬静tián晦暗huì冗杂rǒng戛然jiá
C.羯鼓jié
铮铮zhēng
花坞wū霍然huò
D.
谐谑xuè
粗犷kuàng
作孽niè屈从qū
4.下列含有“灯”的对联中与元宵节无关的一项是
(
)
A.
春夜灯花,几处笙歌腾朗月
良宵美景,万家箫管乐丰年
B.
玉树银花,万户当门观瑞雪
欢歌笑靥,千家把酒赏花灯
C.
有能有热,小小晶球点燃万家灯火
利国利民,支支虹管放出满室光明
D.
乐事无边,万户春灯传五夜
太平有象,一天晴雪兆三丰
5.下列各组词语填入诗句中正确的一项是(
)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定宝塔山。
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在亲人怀……
A.
抱
扑B.
搂
靠
C.
绕
扎D.
搂
扑
二、语言表达
6.片断练习:
请用一个片断写写你的故乡值得留念的人和事?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水磨镇的微笑
范宇
四川盆地是一个多雨的地方,特别是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这是一点也不错的,到达水磨镇时,绵绵的细雨正好如一层薄薄的面纱,把小镇朦胧得像一个温婉的梦。白脊青瓦,雕梁画栋,青石长街……这一切都太美丽了,美得让我以为是不是走岔了路,乘错了车,误闯入了王剑冰先生笔下那烟雨朦胧的江南小镇——周庄。只是寻了很久都没有见到周庄的乌篷船,这才让我清醒过来,这里不是江南的周庄,这里是汶川的水磨。
唐宋的街道、明代的台阶、清代的灯笼……没有哪一样能够让我们把眼前这个小镇与地震、与废墟联系在一起。越是温婉的梦,越容易让人迷失,走进烟雨中的水磨,谁还会记得三年前的那场地崩山摧的大地震呢?可是那些破败的废墟以及废墟之前的那些迷烟,又与水磨镇无法分开。
虽然细雨朦胧,但是蜿蜒的禅寿老街上依然是游客不绝。大多都像我一样撑着一把油纸伞,在长长的街道上悠悠地徘徊。从繁华的现代缓慢走向静谧的古代,却又在似浓度不高的高粱小酒的雨中,我们都醉了。融合了羌、藏、汉三民族精髓的建筑风情,更是让我们不自然地想到了援建者们的良苦用心。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如江南周庄那样的小镇,而更多的是民族间的和谐乐章与当地居民们一个温暖的梦。我想,游客们醉在其中终究还是会醒的,而当地的居民却不会醒来,也不再愿意醒来,因为这已经是他们永远的梦,永远的家。
走得累了,收好油纸伞,小心翼翼地走进一家茶铺。一看就知道,迎上来的是一脸微笑的老板,不,应该是一脸微笑的掌柜。虽然他没有称我们为客官,也没有着上一套唐宋元明清的服装,但是古色古香的桌凳、宋元的柜台和那些挂着的清朝的灯笼,不得不让我把他和“掌柜”这个遥远的词汇联系起来。我不懂茶,也不会品茶,只是慕名要了一碗这里的名茶“高山羌牙”。我是品不出茶的神韵的,只是觉得茶水进到舌尖时很舒服,让我情不自禁地吟出那句关于茶的广告词:“天堂甘露山里来,九寨神茶雾中生。”正好今天有些雨雾,又喝了此“神茶”,这水磨小镇也算得上是人间天堂了。
据茶铺的老板说,这里的居民都把新水磨镇叫做“乡巴啦”,而“乡巴啦”在他们的语言词汇中为“神仙居住的地方”之意。你看,不只是匆匆路过的游客们视这座古色古香的小镇为天堂,就连当地的居民也毫不谦虚地称它为“乡巴啦”。所以,今日的水磨镇的确很难与从前的那个污染重镇联系起来,你看,就连那臭水横流的寿溪河也都变成了碧波荡漾的湖泊。那么,2010年全球人居论坛把“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荣誉称号授予水磨镇,也就毫无一点夸张的成分了。对于这一世界级的荣誉称号,水磨镇没有感到丝毫的惶恐,而是从从容容地接受了。今日的水磨镇,也绝对有这个资格。
春季的细雨总是难以停息,水磨镇的雨雾是越来越朦胧了。越是朦胧越是像一个清远而温婉的梦,越是像梦也就越是让人联想到烟雨中的江南,联想到江南,就让人联想到了泼墨的山水画。流水潺潺的寿溪湖畔,黄墙青瓦、雕廊飞檐的吊脚楼,怎么不是一幅掩映在烟雨朦朦中的泼墨山水呢?雨在画中下,人在画中行,而画中的水磨古镇就变成了一个梦,一个永恒的梦。我觉得水磨镇,也可以是“水墨”镇,亦真亦幻,梦与现实就在水磨与水墨之间来回,而烟雨还在继续。
每每走进一家店铺,接待的老板或是服务员都是面带着微笑。我已经看不出,面带着微笑的他们就是三年前从废墟里走出来的幸存者。灾难中的忧伤已经隐没在了水磨的烟雨之中,这里流淌着的是一派祥和的生命气息。水磨镇的居民们都在微笑,烟雨中的水磨镇也在微笑,这微笑就是水磨镇真真实实的幸福写照。
7.选文以“水磨镇的微笑”为题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8.“走得累了,收好油纸伞,小心翼翼地走进一家茶铺。一看就知道,迎上来的是一脸微笑的老板,不,应该是一脸微笑的掌柜。”作者叙写茶老板的“一脸微笑”目的是什么?
9.文章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这个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好一个安塞腰鼓!
②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③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
④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⑤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
⑥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10.“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使用,有何表达作用?
11.“好一个安塞腰鼓!”改为“安塞腰鼓好啊!”好不好?为什么?
12.第③段中运用了两个人称代词“你”,有什么表达效果?
13.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的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14.第②段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词语形容后生们擂鼓的动作,突出的是后生们身上所散发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
15.“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句中三组反义词,有何作用?
16.如何理解“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段话表现了什么?
17.“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中“壮阔”“豪放”“火烈”各是从哪个方面来说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18.鲁迅先生在《社戏》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作家琦君在异乡面对自己酿就的春酒,也发出感慨:究竟不是地道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正真的家酿呢?
时光流逝,世事变迁,让我们的生活里有太多的“再也没有”。“再也没有”也许是一份不再拥有的遗憾,也许更是一种成长中的美好。“再也没有”里,有对往事的追念,有对现实的感怀,有对未来的期盼……
请以“再也没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五、填空题
19.为下列加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
)
A.安静
B.舒适愉快
C.幽雅寂静
(2)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
A.踏实
B.质朴诚实
C.朴素
(3)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
A.叹息看到的事物停止了
B.感叹到此为止
C.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0.辨析形近字。
péng(______)勃
船jí(_____)
péng(______)车
作yī(_____)
2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嗞溜溜(_____)
包裹(_____)瞳仁(_____)萧萧(_____)
束缚(______)挣脱(_____)
战栗(_____)遗落(_____)
22.给下面形近字组词。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A项用了比喻的修辞。其余正确。故选A。
2.【答案】B
【解析】判断是否是比喻句,不能仅看“好像”“仿佛”等比喻词,主要是找到相似点、本体和喻体。
3.【答案】B
【解析】A撺掇cūn。C霍然huò。D粗犷guǎng。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对联内涵的能力。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奇葩,这一题型是近年来中考语文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结合了积累运用、综合实践的考查。解答此题,根据自己积累和对对联的认知逐一分析即可。C项为灯店的对联,与元宵节无关。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D项正确,本题要求熟悉原诗内容,就能正确找到最恰当的词语。
6.【答案】示例:
我家就像一个小三国,在老爸与老妈和和睦睦的生活中也难免会有一些小插曲,而我就是次次的和事佬。
那天,爸爸在客厅里翘着二郎腿,一边吃着橘子,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妈妈在厨房里边哼着小曲边做饭。我在一旁玩我的芭芘娃娃。过了一会儿,妈妈从厨房里走出来,对老爸发令说:“去,我要做红烧鱼,但家里没醋了,你去下面买一瓶回来。”
“我没空,你又不是没腿,你自个儿去!”爸爸不耐烦地说。
“我问你最后一次,你去不去?”妈妈被爸爸的话有所激怒。
“我说不去就不去,怎么着?”爸爸气的都站了起来。
在一旁摆弄着芭芘娃娃的我见了这一切,便感觉一场家庭大战即将“暴发”,为了平息“战征”,一直沉默着的我站了起来,对老爸老妈说:“你们别吵了!算了,为了美味的红烧鱼和避免一场‘战征’我去买醋吧!”说完,我找妈妈拿了钱便走出门到楼下去买醋。就这样,这场非同小可的家庭战征被我平息了。
大家可别门缝里瞧人,被我平息的家庭战征可还真是不多!哦NO,sorry,写错了,不多应是不少(开个玩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例如那次——爸妈因为妈妈买的一件衣服,俩人吵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互不相让,谁都不甘示落,就以我的一句“妈,爸赚钱其实挺辛苦的”一句“爸,妈的衣服其实都挺旧了,妈其实很给你省了。”还有一句“爸妈,你们互相体谅对方吧!”就这么三句话,爸妈停止了争吵,坐在沙发上默默无语地凝视着对方……咋样,我这亲情守护神当的很称职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根据提示语“片断”、“值得留恋”、“故乡”、“人和事”,学生写作时篇幅不宜长,所描写的人或叙述的事要具备两点要求:①故乡的;②值得留恋的。
7.【答案】反映了水磨镇人民灾后的幸福生活,展示了灾区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解析】文章标题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实际上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时需要结合全文作者的内心情感来达,文章讲述了灾后人民的幸福生活,意在传达灾区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文章的标题实际暗含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围绕中心思想作答即可。
8.【答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灾区人民面对重建的新家园的喜悦以及对游客的热情。
【解析】从老板的“一脸微笑”可以看出灾区人民在经过家园重建后生活的依然很幸福。
9.【答案】这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出了水磨镇春雨中那水墨画般的朦胧美、宁静美。
【解析】比喻的手法所起到的表达效果往往要与作者情感相联系,这句将春雨中的水磨镇比喻成泼墨的山水画,展现了水磨镇春雨中的朦胧之美,同时从作者对其美的刻画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此时愉快的心情
10.【答案】多次使用,形成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向高潮发展,且以饱满的激情歌颂了“安塞腰鼓”的雄壮美。
【解析】这是一种反复修辞的使用,学生应理解“反复”修辞的特点。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并说明反复修辞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紧扣“增强气势”来作答。
11.【答案】不能,因为原句赞叹的语气强烈,有尽情赞美之意,而改句只是一般的说好,表达效果远比不上原句好。
【解析】“好一个安塞腰鼓’更有气势些,在这里更具有强调赞美之意;而“安塞腰鼓好啊”没有这种效果。
12.【答案】将黄土高原人格化,能更直接、更强烈地抒发感情。充分表达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深情和眷恋。
【解析】了解第二人称写法的特点,体会第二人称写法的好处。常见的作用直接抒发情感,将事物人格化,更具有生命力;在这里将黄土高原人格化,能更直接、更强烈地抒发感情。充分表达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深情和眷恋。
13.【答案】用江南衬托黄土高原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解析】分析语句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学生应学会观察语句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与内容的作用。此处,在内容上是用江南衬托黄土高原是那样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力量。
14.【答案】有力
疾速
大起大落
生命的活力(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查词语的积累,学生平时积累得多容易回答,本题回答的关键是要明白课文的原意,所以要熟读课文,充分利用文意回答。
15.【答案】反义词突出腰鼓的力量。
【解析】反义词表达了客观世界中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概念,而且在言语中经常对举使用,这样就使得反义词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运用反义词可以揭示事物矛盾对立的关系和方面,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2)反义词音节及结构形式的对应性、在言语中的对举使用等特点,能为言语表达营造一种对称和谐的形式美。
16.【答案】写出了陕北高原人们的性格特征,是粗犷、豪迈、开放的。
【解析】句内排比的应用,结合排比句的特点来解答。排比句有节奏感,读起来感到朗朗上口,有一股强大的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本题考查学生对排比句的学习运用能力。
17.【答案】①场面
②风格
③气氛
【解析】考查对原文的理解,所以要熟读课文,充分利用文意回答。
18.【答案】示例:
再也没有
成长路上,我们得到过太多,也失去过太多。有的东西再也不会出现,曾经的时光不会复返,我们也再没有重来的机会。我喜欢看天,看着天空,心情舒畅,也会有很多遐想。绯红的夕阳渲染了天边的云彩,云朵勾勒着金边,远处的建筑顶变得如梦如幻。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似一个大大的盖子笼罩大地,质朴无华。纯白的云朵是顽皮的孩子,不断变换着形态,任由风将它们吹散又聚拢。我总是格外想记住每一天的天空,相机里总是蓝蓝的一片。“每天都照,不还是那片天吗?”总有人这样问我。可是他们仔细看过吗?今天那片天上羽翼般的云彩,也许明天就消失了。再也没有和那天一样的天空了。今天我看的,过了就再没有了。我总是写日记,甚至可以花上几十分钟,只是为了记下一次微不足道的心情,又或是一件让我抱怨不停的考试。拿出来看看,自己都会呵欠连连,只不过是些毫无文采的随记罢了。可是啊,几年后当这一切都淡忘了,再回首看看当年自己的所思所想,却又有不一般的感觉,因为你再也没有当时的感觉。假若在一周内连续两次发生同一件事,而第一次我会惊讶,第二次却会坦然,曾经的想法再也不会出现。今天我想的,不记下来,再也不会有了。我有一块好看的电子表,每时每刻都变化着时间。一觉醒来,发现六月十三日已经显示成了六月十四日。哪怕我去调整它修改它,依旧无法改变事实。也许昨天和今天,我和平常一样去上学,但今天比昨天又长大了一天,所谓的人不能连续踏进同一条河流。日日月月,累下的是我无法回去的光阴。再也没有天真幼稚,再也没有年少轻狂,再也没有为考试而烦恼,再也没有为生活而奔波,再也没有……我就这样长大然后老去?我想,老婆婆再也没有少女的面容和心灵,再也没有冒险和拼搏的精神,但她们有了知足乐观的心。我更愿意珍惜每一个瞬间,在“再也没有”以前好好地珍惜,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懂得拥有的可贵。再也没有的童年,再也没有的幼稚,再也没有的昨天,再也没有的别样天空……以往的美好,我都深深地记在心里了……
【解析】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前面有两段提示语,第一段是“再也没有”的事例,第二段是针对以上事例的议论抒情。我们重点应把握第二段,“再也没有”也许是一份不再拥有的遗憾,也许更是一种成长中的美好。“再也没有”里,有对往事的追念,有对现实的感怀,有对未来的期盼……”这些语句是对我们思路的引导,从中可以理解出,只要是“过去发生的事,而且这些经历是不可复制的即可。这样思考之后,把符合要求的素材从头脑中的信息库存中提取出来,选取其中的一件或几件构思成文即可。可以主要写一件事,也可以运用小标题,写几件事。当然,也可以写成议论文,不过一定要有充足的论据。选材构思时,一定要遵循“熟”的原则。从众多的素材中,把你印象最深、最易于驾驭、写出来最具有真情实感的材料选择出来,完成写作。
19.【答案】(1)A
(2)B
(3)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20.【答案】蓬
篷
楫
揖
【解析】字形题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如“蓬”是“草”字旁,与植物“草”,有关。“篷”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楫”是“木”字旁,划船用具,“揖”是“扌”旁,古代的拱手礼。
21.【答案】sī
guǒ
tòng
xiāo
fù
zhèng
lì
yí
【解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如“瞳”等字还可根据形声字中的声旁特点协助判断读音。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22.【答案】急躁
描摹
恬静
渺小
羁绊
晦暗
干燥
蓦然
聒噪
缥缈
湖畔
后悔
【解析】本题主要形似字的辨析能力。形似字字形相似,差别细微,但是意义不同,主要是学会区分,就本题而言,有形似音异字,如“恬”和“聒”;有形似音同的字,如“躁”和“燥”。平时细加观察,定能发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