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同步练习(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3-28 22:1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同步练习二
(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晋太元中中无杂树
B.
便舍船
屋舍俨然
C.皆叹惋
皆出酒食
D.寻向所志寻病终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中峨冠而多髯者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B.
能以径寸之木以至鸟兽、木石
C.盖大苏泛赤壁云盖以诱敌
D.
石青糁之能以径寸之木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A.
《诗经》是“世界最美的书”。《关雎》传唱着君子对淑女的热切追求;《七月》记叙了人们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蒹葭》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淡淡的凄婉之意……
B.
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醉酒驾车要被刑拘的规定在现实执法中能否真正落实?
C.
2018年上半年,全国质监系统对乳制品,粮油,酒类,饮料等重点食品,不断加大执法打假工作力度。
D.
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有发芽时就回家……”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
4.下面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
篁(huáng)
佩(pèi)
  寥(
liáo
) 
B.
洌(liè)
坻(
chí
)
嵁(kān)
C.
屿(

)
佁(yǐ)
俶(
chù
)
D.
翕(

)
邃(
shuì)
怆(
chuàng
)
二、语言表达
5.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A.问



B.后





C.此







闻,皆

惋。
6.今天的课堂作业有一道语序排列题,吉米被难住了。请你帮他把语序排列好,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汉字,你是中华文化的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在你的舞蹈里,源远流长。
①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因为你而淡泊成最美的风景
②玄妙灵动的狐女、机智勇敢的屠户,因为你而随乡道草庐的茶香流传
③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因为你而伴着诗人的忧愤振聋发聩
④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蒹葭,因为你而一起被采进《诗经》的抑扬顿挫
正确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南湖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一次“我爱茂名”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旅游观光
(1)读下面的两个景点材料,从中任选一处景点,写—则导游词。
(材料一)浮山仙泉——浮山仙泉位于浮山之水波洞,是一处天然构造的巨石裂隙涌泉。泉下成潭,
潭水明净透澈、甘洌清甜、四季常盈。夜来明月照于潭中,玉盘映照。夏日沐于潭中,如浴瑶池,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相传潘仙于浮山参禅悟道时,曾
以此泉炼丹,故得名“仙泉”。
(材料二)仙人湖——位于潘仙故址之后侧。湖面宽阔,由四周之山溪相汇而成,湖水清澈。四周林森树密,野趣盎然。湖平如镜,湖边景致倒影湖中,绰绰约约,晰然可观。阴雨天,湖中雾气氤氳,缥缈
不散,疑是人间瑶池。相传潘仙于浮山之时,常浴于此湖,故名仙人湖。
我选的景点是____________,我设计的导游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地方风俗
(2)下面是同学搜集来的材料,请你为该材料拟恰当的标题。
年例是茂名地区民间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在农村素有“年例大过春节”的说法。它也是茂名地区最具特色的一个节日。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
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路旁插满彩旗,鞭炮声及參鼓声此起彼伏。各种民间艺术表演者力竭所能,尽献于众。粵剧、电影、歌舞、木偶戏、采茶戏、杂剧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纷纷亮相,其
中尤以粤剧最受欢迎。此外,醒狮班前来舞狮助兴,也是年例.日的必备项目。
三、诗歌鉴赏
阅读《静女》,回答问题。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8.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①说怿女美________通________,释义________②自牧归荑________通________,释义________
9.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0.“静女”赠给“我”什么东西?“我”喜欢吗?为什么?
11.诗中两个人物形象鲜明,分别指出他们各自的形象。①女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男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手执卷末,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足,鲁直现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揖。揖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妒,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客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曰,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12.文中空白处依次应填的一组方位词是(
)
A.右



B.左



C.左



D.右



13.“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一句的意思是(
)
A.从衣褶上可以看出东坡、鲁直隐约长度相等的两膝。
B.从衣褶上可以看出东坡、鲁直隐蔽在手卷下边的互相靠近的两膝。
C.东坡、鲁直两膝相对应的地方都各自隐藏在卷着的衣褶中。
D.东坡、鲁直互相靠近的两膝好像藏在卷着的衣褶中。
14.下面这句话读音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B.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C.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D.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15.对这三段文字之间的关系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总分总关系
B.先总后分关系
C.先分后总关系
D.并列关系
五、填空题
16.《桃花源记》的作者陶渊明是
______时的人,《桃花源记》原是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17.文学常识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________(人名)编辑的短篇小说集《_________》。《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人,字子敬。
(2)“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可以记人写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可以抒发情怀抱负,可以阐述观点,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_______为主,兼有______、________成分。
18.给加线字注音并解释两个四字短语。
①犬牙差互(

②浩浩汤汤(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C项。意思都是“都”。其他各项的意思分别为:A:年间/中间。B:离开/房屋。D:寻找/不久。
2.【答案】C
【解析】一词多义指的是同一个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意义这样一种语言现象。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词义演变的结果。一个词刚出现的时候只是用作一定的事物、现象、性质或行为的名称,但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它会逐渐获得一些新的意义,这样便形成了一词多义。就本题而言A项,表并列关系/表转折关系。B项,用/以及。C项,均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D项,代词/助词。
3.【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掌握标点符号的能力。A正确。B项,句末的问号应该为句号。C项,“乳制品”“粮油”“酒类”后面的逗号全都改为顿号。D项,句末的句号应删掉。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读音。D项“邃”读
suì。
5.【答案】A.问/所从来B.后遂/无/问津者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解析】句子节奏划分一般有以下原则:一、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按照“主/谓/宾”的原则进行划分
二、按照“动宾/动宾”的形式划分
三、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
四、凭借语感,根据句意进行划分。
6.【答案】④①③②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用语的简明、连贯、衔接能力,观察文本的上下文,提高语言运用的连贯与衔接能力。这里应按照历史年代的先后顺序来排列句子,依次为:汉朝、东晋、唐朝、清朝。故顺序是④①③②。
7.【答案】(1)浮山仙泉示例:浮山仙泉游客们,大家好!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浮山仙泉。浮山仙泉是天然形成的一处泉水,泉水形成一个潭,
潭水清甜,四周景物映照其中,会令人忘记了世俗的烦恼。而
且,这里还有一个仙人悟道炼丹的传说。我们赶紧去瞧一:瞧吧!(2)示例:魅力节日“年例”
【解析】(1)根据材料的内容来选择景点。再根据景点的特点来写导游词。导游词是引导旅游者进行游览观光的讲解词。要写好导游词,最重要的是掌握丰富的资料,包括现实的、历史的。只有在拥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导游员才能整理加工、去粗存精,进行再创造,编写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导游词。此题要注意抓住景点的独特之处来写。这样才能吸引游客。
(2)拟写新闻标题。要注意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生动活泼。本题可抓住“年例是茂名地区民间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它也是茂名地区最具特色的一个节日”进行压缩整理即可。
8.【答案】说;悦;喜爱;归;馈;赠送
9.【答案】描写了青年男女相爱、约会、赠送情物的情景。
10.【答案】红色的管箫。喜欢。因为它是美人赠送给“我”的。
11.【答案】女子:天真、活泼、美丽和纯洁。男子:忠厚、淳朴,对爱情真挚专一。
【解析】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时要结合诗歌中情节的发展,还要结合人物的心理变化来分析人物形象。
12.【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以及说明顺序的把握。阅读原文可知,人物的位置关系是: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据此进行补充即可。
13.【答案】B
【解析】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这句话中的重点词语是“比”,是“靠近”的意思。故选B。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这句话的意思是:船的背面较平,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的名字。故选D。
15.【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结构的分析能力。从“船头坐三人”“舟尾横卧一揖”“其船背稍夷”这三个句子可知,文段是按照船头、船尾、船背三个部位分别对核舟进行介绍的,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故选D。
参考译文: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胡须浓密的人是苏东坡(苏轼),佛印(苏轼的好友)位于右边,鲁直(黄庭坚)位于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苏东坡右手拿着卷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意思是说,从衣褶上可以看出相并的两膝的轮廓)佛印极像佛教的弥勒菩萨,袒着胸脯,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类似。佛印卧倒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船上,竖着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简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右两边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者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木上,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呼喊的样子。在左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轻按着火炉,炉上有一把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声音似的。
船的背面较平,作者在上面提上自己的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笔画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枚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字的颜色是红的。
16.【答案】东晋
《桃花源诗并序》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注意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谥号“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伟大的诗人。
17.【答案】(1)张潮
《虞初新志》。
魏学洢,

(2)记述(叙)
议论、
抒情
【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核舟记》有关的文学常识。
18.【答案】①cī
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②shāng
水波浩荡的样子
【解析】注意本题有两个答点,一是拼音二是解释,不要遗漏。两个字都是多音字,尤其是“汤”是通假字,要读相通字的音。“解释”的是整个短语而不只是划线的字词。本题不难,字词简单,易于解释。解释古文字词,学生总是习惯地用现代义替代古义,这是习惯问题,所以要加强古文方面的学习,培养学习古文的好的思维,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