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十二章(共5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十二章(共5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28 07:59:59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十二章
机械能
JK版
八年级下
第3节 水能和风能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10
D
重力;流动
一;西南
B
密度;气压
D
D
机械;电
11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12
D
1.关于潮汐发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潮汐发电说明海水具有巨大的能量
B.在海湾造堤坝是利用海水的重力势能
C.涨潮时靠近大海的一侧水位高
D.退潮时靠近海岸的一侧水位低
D
2.因为有水位差,水在________作用下因________而具有的能量简称水能。
重力
流动
3.我国境内较大的河流有1
500多条,水能蕴藏量约6.8×108
kW,居世界第________位,大部分集中在我国________部。

西南
4.下列现象中利用风能做功的是(  )
A.帆船在河水中逆流航行
B.风筝越飞越高
C.用太阳灶把水烧开
D.木船在河中顺流而下
B
5.风是________的空气,风能对物体________,所以风具有________能。
流动
做功
机械
6.地球表面受到太阳辐射能的不同,使各地大气温度不同,造成大气________和________的差别从而形成风,所以风能是由太阳辐射能转化过来的。
密度
气压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潮汐能也像风能一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用拦河坝提高水位,是为了增加水的重力势能
C.现代的大型水轮机,不但功率大,而且效率高
D.用水库的水发电,再把电送到工厂去,因此工厂一定要建在水库边
【点拨】水库旁的发电机发电后,可以通过导线传到远处的工厂,供工厂使用,没必要把工厂建在水库边。
【答案】D
8.下列现象中,主要由机械能造成破坏的是(  )
A.干旱使庄稼枯死
B.日本核泄漏造成污染
C.大火烧毁房屋
D.海啸冲垮堤坝
【方法规律】本题用排除法解答,干旱是缺水造成的,并非机械能造成的破坏,日本的核泄漏是放射性物质造成的危害,也不是机械能造成的,大火烧毁房屋是火造成的危害,只有海啸冲垮堤坝是海水的巨大机械能冲击堤坝,对堤坝造成了破坏。
【答案】D
9.唐朝诗人杜甫的诗作《登高》中有这样的两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从物理学角度来说,“落木萧萧下”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而“不尽长江滚滚来”则揭示着一种能量的转化关系,即: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地面
重力势

10.“世界面临的每一个危险都能追究到科学,拯救世界的每一种手段都将来自科学”。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变害为宝,比如可以建立发电站,将海啸具有的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为人类服务。
机械

11.【中考?临沂】山东沂蒙抽水蓄能电站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它通过上下两个水库将水循环利用,不仅能像常规水电站一样发电,还能像水泵站那样抽水蓄能。抽水蓄能电站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和__________
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机械(或重力势)

12.1964年人类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盏用海浪发电的航标灯。它的气室示意图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海浪上下起伏的力量将空气吸入
气室,压缩后再推入工作室,
然后推动涡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那么(  )
A.当海水下降时,阀门K1开启,阀门K2关闭
B.当海水上升时,阀门K1关闭,阀门K2开启
C.航标灯消耗的电能是空气的机械能转化来的
D.航标灯消耗的电能是海水的机械能转化来的
【点拨】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电能来自于空气还是海水不明确,海水的海浪的能量通过空气传递给发电机,空气只是传递能量的介质,即选项D正确;从示意图分析可知,当海水下降时,阀门K1关闭,阀门K2打开,当海水上升时,阀门K1开启,阀门K2关闭。
【答案】D(共20张PPT)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JK版
八年级下
专训2
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
1
2
3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中考·雅安】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m和M(M的质量大于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和H(H>h)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B被撞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1)所示。
(1)小明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__(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点拨】实验中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转换法;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木块运动时不受摩擦力作用,撞击后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不能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长短来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所以本实验将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答案】转换法;不能
(2)由图(1)甲、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_______有关。
【点拨】甲、乙两图中钢球的质量一定,初始高度不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对木块做功多少不同,故可以得出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
【答案】速度
(3)小丽根据图(1)甲、丙两图可得实验结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她的看法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小丽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要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需要保证钢球的速度不变,甲、丙两图中钢球滚下的高度不同,则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不同,故不能得出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答案】错误;没有控制速度一定
(4)某同学用图(2)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将相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h2>h1)由静止开始释放,通过观察木块在铁板和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来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这种方法是________
____(填“正确的”或
“错误的”)。
【点拨】用图(2)所示的方法探究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改变小球撞击木块前的速度,控制其他因素相同,而实验中没有控制水平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故是错误的。
【答案】错误的
2.某学校“牛顿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实验中用到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它们的质量关系为m1<m2=m3,实验的情景如图所示。
(1)通过观察小球陷入细沙的深度来反映重力势能的大小,应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填“转换法”或“类比法”)。
转换法
(2)分析甲、乙两种情况可知,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分析乙、丙两种情况可知,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
质量
高度
(3)同学们还发现小球离地面越高,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越长,他们测出了小球自由下落高度h和下落时间的平方t2的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写出h与t2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h/m
2.45
4.9
7.35
9.8
12.25
14.7
t2/s2
0.5
1.0
1.5
2.0
2.5
3.0
h=4.9t2
3.【中考?广元】小苏同学的物理兴趣小组准备探究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猜想:弹簧弹性势能可能与弹簧长度变化量、弹簧螺纹圈直径、弹簧的材料等因素有关。
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放在水平面上,其左端固定在墙上,AO等于弹簧原长,水平面O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将物体M从O点压缩弹簧到P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当物体M运动到O点与弹簧分开,最终运动到Q点静止。请补充完成他们的探究过程:
(1)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衡量的。
物体M被弹出的距离
(2)探究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长度变化量的关系,应该选用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弹簧进行实验,并先后改变________之间的距离,测出OQ的距离,重复实验,测量多组数据并记录。
相同
AP
(3)小苏的实验小组经过多次实验得出了结论。在上面的实验中,他们运用到了转换法和____________两种物理思想方法。
控制变量法(共37张PPT)
第十二章
机械能
JK版
八年级下
第1节 机械能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10
B
D
B
动;惯性
A
C
A
C
D
11
12
13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14
15
变小;变小
1.下列关于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动能
B.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叫动能
C.速度大的物体的动能比速度小的物体的动能大
D.运动的物体质量越大,所具有的动能一定越多
【方法规律】利用排除法解答。运动的物体可能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可见A错误;动能跟质量和速度均有关,可见C、D错误。
【答案】B
2.【中考?海南】下列物体具有动能的是(  )
A.静止不动的课桌
B.挂在树上的椰子
C.拉长了的橡皮筋
D.正在行驶的汽车
【点拨】具有动能的物体的基本特征是在运动。题中,汽车在运动,具有动能。
【答案】D
3.【中考?天津】2020年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若某卫星沿椭圆轨道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速度增大了。由此可知其动能(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消失
B
4.【中考?东营】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由于行驶速度过快,________能大,危害性就大。为防止意外,汽车不能超速行驶。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否则一旦发生碰撞,车身就停止运动,而乘客身体由于_____会继续向前运动造成伤害。

惯性
5.【中考?邵阳】正在匀速上升的观光电梯,关于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点拨】正在匀速上升的观光电梯,速度不变,质量不变,则它的动能不变;同时高度增大,其重力势能增大,故A正确。
【答案】A
6.【中考?淄博】如图所示,弯曲跳板把人弹至高处,这个过程中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先减小后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答案】C
7.【中考·怀化】如图所示,小球从A点摆动到C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B.从A到B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从B到C的过程中,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D.从B到C的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点拨】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故A正确,B错误;从B到C的过程中,小球的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动能减小;小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C、D错误。
【答案】A
8.李兰同学到自贡的百货大楼购物,自动扶梯把她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她的(  )
A.动能增大
B.势能不变
C.机械能增大
D.机械能不变
C
9.如图所示,用传递带将木箱从底端匀速运送至顶端。在此过程中,木箱相对于地面______(填“运动”或“静止”),木箱的重力势能______(填“增加”或“减少”),木箱的机械能______(填“增加”
或“减少”)。
运动
增加
增加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能的物体一定在做功
B.物体具有的能越大,它做的功越多
C.物体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大
D.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越大
【方法规律】利用排除法解答。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一个物体具有能,就能够对外做功,但它不一定正在对外做功,可见A、B错误。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具有的能量越大,可见C错误,D正确。
【答案】D
11.【中考?龙东】炎热的夏天,一辆正在喷洒消毒液的汽车匀速行驶在水平公路上,汽车的动能______,惯性__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点拨】一辆正在喷洒消毒液的汽车匀速行驶在水平公路上,汽车的质量减小,速度不变,则汽车的动能变小,由于质量变小,则惯性变小。
【答案】变小;变小
12.【中考?福建】用钢球、木块和带有斜槽的长木板,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如图甲,让钢球从斜槽上的某一高度由________开始运动,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钢球撞击木块时具有的动能大小可通过木块移动
的距离来反映。
静止
(2)如图乙,将钢球置于斜槽上更高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实验表明,钢球质量一定时,从斜槽越高的位置开始运动,撞击木块的速度越大,钢球的动能越________。

(3)探究动能跟质量的关系时,应选择让质量________的钢球从斜槽高度________的位置开始运动。(均填“相同”或“不同”)
不同
相同
13.【中考·宿迁】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有三个实心的、大小相同的铁球A、铁球B和塑料球C。A、C离沙地高度相同。现让三个小球同时由静止释放,球落到沙地
上的状态如图中虚线所示。
(1)根据__________________可以判断出______球释放前的重力势能最大。
(2)比较球A、C可得出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________。
球陷入沙地中的深度
A
质量
14.【中考?福建】小江同学利用一个弹珠、三根材料和厚度相同、长宽不同的橡皮条,探究“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长度、宽度的关系”。他依次将橡皮条固定在弹弓上,如图所示,在弹性范围内,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将弹珠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
向弹射出去,测得弹射的水平距
离,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橡皮条
橡皮条
宽/
cm
橡皮条
长/cm
弹射的水平
距离/
m
1
a
0.50
20.00
10.10
2
b
0.50
30.00
8.20
3
c
1.00
20.00
14.00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间接反映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大小的。
【点拨】橡皮条的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弹珠射出的水平距离来反映的,射出得越远,橡皮条的弹性势能越大。
弹珠被弹射的水平距离
(2)比较第1次和第2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橡皮条的________有关。
【点拨】比较第1次和第2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宽度相同,短的橡皮条使弹珠射出的水平距离远,故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橡皮条的长度有关。
长度
(3)比较第1次和第3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还与橡皮条的________有关。
【点拨】比较第1次和第3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长度相同,宽的橡皮条使弹珠射出的水平距离远,故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橡皮条的宽度有关。
宽度
(4)用同种材料相同厚度的橡皮条,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弹性势能最大的橡皮条是(  )
A.窄而长的B.宽而长的C.窄而短的D.宽而短的
【点拨】由以上分析可知,橡皮条越短、越宽,弹性势能越大。
D
15.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相同位置的木块,被撞得越远,表示钢球的动能越大。现用质量不同的
钢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
下,看哪次木块被撞得远。
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
(2)让质量不同的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是为了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动能与质量的关系
保证钢球
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同
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
越大
(4)下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
物体
质量m/kg
速度v/(m·s-1)
动能E/J

约600
约0.5
约75
中学生
约50
约6
约900
分析数据,提出你的猜想,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物体的________,你这样猜想的依据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
牛的
质量是中学生的12倍,中学生的速度是牛的12倍,但
中学生的动能是牛的12倍,所以猜想影响动能较大的
因素是速度(共20张PPT)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JK版
八年级下
专训1
机械能及其转化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7
答案呈现
B
B
D
B
C
A
A
8
a;4;2
1.【中考?福建】疫情期间,某快递公司用无人机进行无接触配送包裹。无人机携带包裹匀速上升时,包裹的(  )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
B
2.【中考·桂林】如图所示,物块在光滑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依次经过a、b两个点,不计空气阻力,比较物块在a、b两点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在a点动能大
B.物块在b点动能大
C.物块在b点重力势能大
D.物块在a、b两点的重力势能一样大
B
3.【中考·安徽】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金属小球,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压缩弹簧使小球至A位置,然后释放小球,小球就在AB间做往复运动(已知AO=OB)。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的动能不断增加
B.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减少
C.小球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与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
D.在任一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小球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点拨】O点是弹簧保持原长时小球的位置,则AO段弹簧处于压缩状态,OB段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小球从A运动到O的过程中,弹簧逐渐恢复原状,形变程度变小,弹性势能变小,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右,速度不断增大,动能变大,此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到达O点时,弹簧恢复原长,弹性势能为零,小球所受弹力为零,此时速度最大,动能最大;
小球从O运动到B的过程中,弹簧被拉长,形变程度变大,弹性势能变大,此时小球所受弹力方向向左,速度不断减小,动能变小,此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故A错误;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少后增加,故B错误;
小球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最大)与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不相等,故C错误;水平台面光滑,且AO=OB,小球和弹簧组成的整体机械能守恒,在任一位置弹簧的弹性势能和小球的动能之和保持不变,故D正确。
【答案】D
4.【中考?宜昌】如图所示,在高速公路连续下坡的路段,公路的右侧修建有一条斜向上的碎石路,叫“避险车道”。司机若发现刹车失灵,可以把车开入避险车道避免车祸。以下说法
错误的是(  )
A.避险车道的碎石是为了增大摩擦
B.汽车冲入避险车道后机械能增大
C.汽车冲入避险车道后,动能转化为势能和内能
D.汽车若超速,可能冲出避险车道
【答案】B
5.【中考?哈尔滨】甲、乙两图中铁球沿斜槽从顶端由静止滚下,到达水平面后继续运动,最终停止。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图:铁球从斜槽顶端到底端,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变小
B.甲图:铁球在顶端时动能为零
C.乙图:整个过程铁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D.乙图:磁铁对铁球磁力的作用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
【点拨】甲图中铁球从斜槽顶端到底端,重力做功,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变小,故A不合题意;甲图中铁球在顶端时,速度为零,动能为零,故B不合题意;乙图中磁铁对铁球做功,铁球的机械能不守恒,故C符合题意;乙图中磁铁对铁球磁力的作用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故D不合题意。
【答案】C
6.【中考·襄阳】在排球比赛中,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在运动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最接近(  )
【点拨】排球竖直向上抛出,上升阶段,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减小,势能增加,在最高处动能为零;排球下降阶段,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答案】A
7.【中考·娄底】如图所示,小球从距离地面一定高度的O点沿x轴竖直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图像表示小球某种形式的能量E随下落高度x的变化情况。E可能表示小球的(  )
A.动能  B.弹性势能
C.机械能 
D.重力势能
【点拨】如题图所示,横坐标代表的是能量E,纵坐标代表的是物体下落的高度x。由图可知随着高度的减小,该能量是增加的,故选A。
【答案】A
8.如图所示,a、b为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石块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随高度变化的两条图线(不计空气阻力),其中________是动能—高度关系图线,小石块达到的最大高度为________m,
小石块在最高点时的机械能
为________J。
【点拨】b图线高度越高,能量越大,故b图线表示的是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不计空气阻力,小石块上升时,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故a图线表示的是动能与高度的关系。由图可知,小石块到达的最大高度是4
m,此时其动能为0
J,重力势能为
2
J,由于机械能=动能+势能,故此时其机械能为2
J。
【答案】a;4;2(共45张PPT)
第十二章
机械能
JK版
八年级下
第2节 机械能的转化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10
A
B
重力势;动
动;惯性
B
D
C
B
11
12
13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14
15
C
B
16
BD
1.【中考?烟台】下列所描述的情景中,没有发生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滑滑梯
B.荡秋千
C.跳水比赛
D.空中大翻转
【点拨】滑滑梯时,人的高度降低,速度变大,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没有发生动能转化为势能。
【答案】A
2.【中考·临沂】如图所示,单摆中的小球在A、B、C间不停地往复运动,如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小球在A、C处的势能最大
B.小球在B处只受重力作用
C.小球由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小球运动到C处时,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将保持静止
【点拨】小球的质量不变,在A、C处的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故A正确;小球在B处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的共同作用,故B错误;小球由A到B过程中,高度减小,速度增加,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小球运动到C处时,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受到的外力全部消失,小球仍然会静止,故D正确。
【答案】B
3.【中考?柳州】6月份是柳州杨梅成熟的季节,熟透的杨梅会从树上自然掉落,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杨梅的________能转化成________能。
【点拨】下落过程中,杨梅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增加,故杨梅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重力势;动
4.【中考?无锡】如图所示,把托板盖在支座上,将小钢球放在托板上,对准支座的正上方,压住底座,向后弯曲弹性片,松手后弹性片快速打击托板,弹性片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托板的________能,托板飞出。小钢球由于具有________,恰好落在
支座内。
【点拨】向后弯曲弹性片,弹性片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松手后弹性片快速打击托板,托板的速度增大、动能增大,则该过程中弹性片的弹性势能转化为托板的动能;托板飞出时,由于小钢球具有惯性,仍然会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则小钢球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运动,恰好落在支座内。
【答案】动;惯性
5.【中考?滨州】把一乒乓球压入盛有水的烧杯底部(如图所示),松手后,乒乓球上升至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加。下列关于乒乓球机械能来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由水的内能转化来的
B.是由水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C.是由乒乓球的内能转化来的
D.是由乒乓球的化学能转化来的
【点拨】松手后,乒乓球上升至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上升的过程中,水的重心不断降低,重力势能不断减小,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乒乓球的机械能,故乒乓球的机械能不断增加。
【答案】B
6.【中考?广东】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对于火箭搭载的卫星来说,动能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卫星的机械能是由火箭燃料的________能转化而来的。
变大
变大

7.【中考·烟台】如图所示,小球沿轨道由静止从A处运动到D处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和摩擦力,仅有动能和势能互相转化,则(  )
A.小球在A处的动能等于在D处的动能
B.小球在A
处的动能大于在D处的动能
C.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小于在C
处的机械能
D.小球在B处的机械能等于在C处的机械能
【答案】D
8.【中考?宿迁】会荡秋千的人,不用别人帮助,就能把秋千荡得很高。做法是:当人从高处向下摆时,身体由直立变为下蹲,此过程降低重心高度,将更多的重力势能转化为________能;而从最低点向上摆时,用力将身体由下蹲变为直立,此过程克服身体重力做功,增加了________能。如此循环往复,机械能越积越多,秋千就越荡越高。
【点拨】当人从高处向下摆时,身体由直立变为下蹲,此过程降低重心高度,可以获得更大的速度,将更多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最低点向上摆时,用力将身体由下蹲变为直立,此过程克服身体重力做功,此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从而增加了机械能。
【答案】动;机械(重力势)
9.【中考?河南】如图为一种爬杆机器人,仅凭电池提供的能量,就能像人一样沿杆竖直向上匀速爬行。机器人在此过程中(  )
A.所受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
B.对杆的握力增大时,所受摩擦力增大
C.匀速爬行速度增大时,所受摩擦力不变
D.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
【点拨】机器人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在竖直向上匀速爬行时,摩擦力与重力平衡,则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故A错误;机器人在竖直向上匀速爬行时,即使增大压力,或改变速度,摩擦力都与重力平衡,两者大小相等,由于重力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故B错误,C正确;
机器人在竖直向上匀速爬行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可见动能没有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错误,这是本题的易错点。
【答案】C
10.【中考?宜昌】过山车是一项惊险刺激的游戏项目,下列关于过山车的机械能说法正确的是(  )
A.刚开始过山车匀速被拉升时,机械能不变
B.过山车向下俯冲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通过环形轨道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为0
D.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点拨】刚开始过山车匀速被拉升时,质量不变,速度不变,高度增加,故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机械能变大,故A错误;过山车向下俯冲时,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
通过环形轨道最高点时,高度最大,重力势能最大,但此时其在水平方向上速度不为零,动能不为零,故C错误;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克服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
【答案】B
11.【中考·荆州】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AB与光滑斜面BC平滑连接,弹簧左端固定。小木块P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并冲上斜面BC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弹簧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小木块P的动能
B.小木块P离开弹簧后在粗糙水平面AB上滑行时机械能守恒
C.小木块P在斜面上向上运动时,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D.小木块P运动到最高点时处于平衡状态
【点拨】在弹簧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弹簧的形变程度变小,弹性势能变小。小木块P的速度变大,动能变大,由于小木块P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只有一部分转化为小木块P的动能,故A错误;小木块P离开弹簧后在粗糙水平面AB上滑行时,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会减小,故B错误;
小木块P在斜面上向上运动时,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大,因为斜面BC光滑,且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机械能守恒,动能减小,故C正确;小木块P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到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这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不属于平衡力,所以小木块P处于非平衡状态,故D错误。
【答案】C
12.【中考·呼和浩特】如图所示是小刚在中考体育测试中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铅球在b点离手,c点是铅球运动的最高点,d点是铅球运动的最低点。整个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
B.在b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机械能先增加后减少
C.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在a到b的过程中,小刚对铅球做了功
【点拨】在a到d的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铅球是运动的,故A正确;在b到d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铅球的机械能不变,故B错误;在c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在a到b的过程中,小刚对铅球做了功,故D正确。
【答案】B
13.【中考?连云港】如图是上海“明珠线”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图,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定坡度。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列车无动力滑行进站时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储存起来,此过程中机械能总量________。
【点拨】列车在进站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由于列车与轨道之间有摩擦,会消耗一部分机械能,故此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会减小。
【答案】动;重力势;减小
14.【中考·呼和浩特改编,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下落,落在与A点等高处、竖直放置静止的轻弹簧上,到达与B点等高处时小球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图中与C点等高处是小球
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下落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B.下落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一直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到达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零,受到的重力大于弹簧的弹力
D.从B到C,小球重力势能与动能都减小,转化成弹性势能
【点拨】小球下落过程中情况如下表,可见:OA段,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AB段,小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BC段,小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
受力
情况
高度
速度
弹性
形变
动能
重力
势能
弹性
势能
OA?
只受重力G?
变小?
变大

变大
变小??

AB
重力G>
弹力F?
变大
变大
变大
变大
BC
重力G<
弹力F?
变小
变大
变小
变大
【答案】BD
15.如图所示,单摆(图甲)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滚摆(图乙)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运动。请回答:
(1)这两个实验可以说明的同一个物理问题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点拨】这两个实验可以说明的同一个物理问题是: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动能和势能
可以相互转化
(2)滚摆从最低点摆到最高点的过程中,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点拨】滚摆从最低点摆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重力势
(3)在单摆左右摆动和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你将会看到它们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逐渐减少。
【点拨】在单摆左右摆动和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它们需要克服空气阻力及摩擦阻力做功,消耗一部分机械能,所以机械能减小,将会看到它们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
【答案】克服空气阻力及摩擦阻力做功;机械能
16.【中考·河北】蹦极是一种运动游戏。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B点是游戏者
所能到达的最低点。
当游戏者离开跳台向A点运动的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________能;游戏者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绳子具有的________能逐渐增加;到达B点时游戏者受到的弹力大于重力,所以游戏者在B点时______(填“是”或“不是”)处于平衡状态。

弹性势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