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七章(共8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七章(共8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3-28 08:59:16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七章

R版
八年级下
第3节 重 力
第1课时 重力的大小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10
C
D
变小;重力
重力
B
A
B
A
11
12
13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14
15
A
16
17
B
C
1.一个成熟的苹果受到重力作用从树上落到地面,苹果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A.苹果
B.苹果树
C.地球
D.空气
C
2.以下生活现象不属于重力作用的是(  )
A.抛石落地
B.水往低处流
C.包围地球的大气不会逃逸
D.手用力打墙壁,手会感到痛
D
3.【中考?抚顺】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过程中,手中粉笔的质量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粉笔灰落向地面是由于粉笔灰受到________的作用。
变小
重力
4.如图所示,踢毽子是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用脚将毽子踢起后,空中飞舞的毽子最终要落向地面,这是由于受________的作用。
重力
5.关于g=9.8
N/k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是1
kg的物体的质量是9.8
N
B.质量是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
N
C.质量是1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
N/kg
D.质量是9.8
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1
N
B
6.【2019?河池】如图所示的图象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是(  )
A
7.【中考?南平】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板书时,粉笔保持不变的是(  )
A.质量
B.密度
C.体积
D.重力
B
8.【中考?衢州】用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煤油液面慢慢升高。“煤油液面升高”是因为煤油的(  )
A.体积变大
B.重力变小
C.质量变大
D.密度变大
A
9.“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在月球上开始工作,这是人类时隔37年再次在月球表面开展探测工作,展示了我国强
大的科技综合实力。
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重力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在地球表面的重力;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的质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它在地球表面的质量。“嫦娥三号”着陆器上携带了一台月基天文望远镜,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月基天文望远镜,它在月球上进行天文观测远比地球上的效果好,主要原因是月球上没有________。
小于
等于
空气
10.【2020?恩施州】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要注意观察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____,来回拉动挂钩无异常后,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如图所示。
挂钩对弹簧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N。根据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
石块所受重力大小。
零刻度线上
3.6
11.关于重力与质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B.物体的质量与所受的重力成正比
C.质量相同的铁块和木块,铁块的重力大
D.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无关
【点拨】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但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无关,因为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故A正确,B、D错误;质量相同的铁块和木块所受的重力相同,故C错误。
【答案】A
12.下列物体的重力约为1
N的是(  )
A.一枚大头针
B.两个鸡蛋
C.一头奶牛
D.一个篮球
B
13.【中考?湖州】对一些生活常识的认知是科学素养的重要方面。下列对一些物理量的估测中,比较贴近事实的是(  )
A.一位中学生受到的重力约50
N
B.食用油的密度约0.9
kg/m3
C.一间教室的体积约200
m3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0
m/s
【点拨】中学生的质量在50
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50
kg×10
N/kg=500
N。食用油的密度略小于水的密度,约0.9×103
kg/m3。一般教室的长、宽、高分别在9
m、8
m、3
m左右,教室体积约V=abh=9
m×8
m×3
m=216
m3。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1
m/s。
【答案】C
14.【中考·徐州】汉代一些墓室、祠堂里有雕刻着画像的石头。现有一块汉画像石,质量为500
kg,体积为0.2
m3,g取10
N/kg。求:
(1)这块汉画像石受到的重力。
解:这块汉画像石受到的重力G=mg=
500
kg×10
N/kg=5
000
N。
(2)汉画像石的密度。
15.小陈是一名货车司机,他驾驶的卡车自重为8.5×104
N,车上载有35袋水泥,每袋水泥质量为50
kg,当他驾驶卡车经过一座桥,刚要上桥,他看到立在桥头的限重标志牌(如图所示),便立即停车进行计算,问:小陈的卡车能否安全通过这座桥?如果不能,至少需要卸掉多少袋
水泥?(g取10
N/kg)
解:桥限重G1=mg=10×103
kg×10
N/kg=1×105
N,
车和水泥总重G2=G0+G货=G0+m货g=
8.5×104
N+35×50
kg×10
N/kg=1.025×105
N,
因为G1<G2,所以这辆卡车不能安全通过这座大桥,
16.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________和________外,还应将弹簧测力计的指针调零。
【点拨】测量重力前,应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还应进行指针调零。
量程
分度值
(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________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拉力大小)就等于物体的重力。
【点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当物体静止时,物体受到的重力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静止
(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指针
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N。
【点拨】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
N,分度值为0.2
N,示数为1.8
N。
1.8
(4)实验小组的小虹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钩码以外的其他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来寻找规律。”而同组的小宇同学不赞同,他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
【点拨】为了得到普遍的规律,应利用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和分析。
小虹
17.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
N/kg。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大小
/(N·kg-1)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g值相同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
【点拨】分析表中第一、二行知:武汉和上海g值相同。
武汉和上海
(2)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点拨】分析表中第二、三行知:g值变化的可能原因是受地理纬度的影响。
地理纬度
(3)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__________。
【点拨】贸易中,我们关注的是货物的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而不是货物的重力。
质量(共19张PPT)
阶段高频考点
R版
八年级下
专训1
力的作图
1
2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3
4
5
6
7
8
9
10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1
12
13
1.如图所示,请在O点画出足球受到的支持力F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2.【2019?北海】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3.【中考?潍坊】一木块沿水平面向左滑行并冲上斜面,请在图中画出木块对斜面的压力。
解:如图所示。
4.【2020?南充】物体A与弹簧连接,静止在光滑的斜面上,请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5.【2020?泰安】一小球沿弧形轨道下滑,画出小球在图中位置时受到重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6.【2020?陕西】如图所示,画出灯笼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7.【中考?福建】在图中画出石块A受到的重力G和拉力F的示意图。
【点拨】石块A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重心;拉力的方向沿绳子向上,作用点也可以画在重心处。
解:如图所示。
8.【2019?安徽】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钢球悬挂起来,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忽略空气阻力,在图上画出小钢球摆动到B点时所受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9.【2019?成都】质量均匀的小球a从地面冲上弧形轨道,如图所示,是小球a向上运动的某一状态,请画出此时小球所受重力及小球对弧形轨道压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10.【中考?河南】如图所示,一物块沿固定的光滑斜面下滑,请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11.【2020?孝感】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B与弹簧相连,弹簧处于伸长状态,物体A与小车B均静止。请画出:①物体A所受的重力示意图(O为物体A的重心);②弹簧对小车B的弹力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12.【2019?大庆】如图所示,小球静止,墙壁光滑,以球心为各力作用点,作出小球所受各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13.【中考?黄冈】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小汽车逐步走进千家万户。如图所示,某家用小汽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在图中作出后轮受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共34张PPT)
第七章

R版
八年级下
第1节 力
第2课时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10
D
B
D
相互
形变;相互
11
12
13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14
15
B
16
17
C
D
1.小刚遛狗时,用力拉住拴狗的绳子,正僵持不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刚对绳子有拉力,绳子对小刚没有拉力
B.绳子对小刚有拉力,小刚对绳子没有拉力
C.小刚对地面有作用力,地面对小刚没有作用力
D.狗对地面有作用力,地面对狗也有作用力
D
2.【2020?邵阳】校园内不允许追逐打闹,小黄不遵守校规,在追逐打闹过程中撞掉了小方一颗牙,自己额头也肿了,下列相关力学知识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A.力的作用效果只跟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能产生力
D.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
3.用手指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同时手指感到疼痛,这个实验不能说明(  )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D
4.【2019?海盐】足球比赛中,守门员用双手接住对方球员射来的足球,这一接球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与此同时,足球将守门员的双手撞得很痛,说明__________________,对于使守门员的双手撞得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足球
5.我国“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鹊桥号”中继星载入太空,为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等探月任务提供了保障。运载火箭点火后,火箭向下喷出燃气,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火箭获得向上的动力从而加速升空,此动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燃气
6.【中考?绥化】如图所示,放有磁铁的两个小车用细线相连,剪断细线后,小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此现象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相互
7.【2020?海南】如图所示,运动员射箭时,弦被手拉弯,说明力使物体发生了________;手拉弯了弦的同时,弦也勒疼了手,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形变
相互
8.【2020?山西】通过银幕,看着宇航员在失重状态下的太空中工作,的确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假如你自己是在太空中工作的宇航员,在你面前有一大块与你相对静止的太空巨石,你用力向前将它推开……请你展开想象,你将会怎样?答: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后运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9.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正方
反方
1.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3.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4.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正方
反方
5.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
6.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7.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8.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9.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不一定对甲有力的作用
10.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一定对甲有力的作用
【点拨】对于力,应注意: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2)产生力的作用的物体间不一定要相互接触。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2、3、5、8、10
10.【中考?烟台】请将“力”的概念图补充完整。
【点拨】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运动方向或运动快慢的改变;二是改变物体的形状。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一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所以施力物体同时一定是受力物体。
【答案】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③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1.甲、乙两同学站在滑板上,在旱冰场上相对而立,甲用60
N的力推乙,图中画出了甲对乙推力的示意图,请画出乙对甲推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12.如图所示,茶杯放在水平托盘上,图中画出了托盘对茶杯支持力的示意图,请画出茶杯对托盘压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13.【中考?宜昌】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点拨】跳水运动员向下踩踏跳板,跳板向上弹起,使运动员向上跳起;滑冰运动员向前推墙,墙向后推运动员,使运动员离开;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水向前推运动员,使运动员前进。这些现象都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引起的。铅球运动员向前投铅球,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铅球向后推运动员,运动员应向后倾倒。
可见此时运动员向前倾倒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
【答案】B
14.【2018?白银】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______________。
相互的
运动状态
15.阅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牛顿第三定律
人在甲船上用力推乙船,乙船被推开的同时,甲船也会向后退,如图所示,这说明人在甲船上对乙船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乙船
的推力。观察和实验表明,物体间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后一个物体也一定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
(1)下列叙述的几对力中,属于相互作用力的是(  )
A.人推墙的力与鞋受到的阻力
B.墙对人的力与人受到的向后的力
C.人推墙的力和墙受到的推力
D.人推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
【点拨】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特征:A→B,A←B,题中D项所述的两个力符合这一特征,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D
(2)摩托车修理行里,工人把后轮架起的摩托车发动,发动机正常运转,而摩托车却不向前行驶。对此,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摩托车的发动机能直接带动前轮
B.摩托车的发动机不能直接带动后轮
C.摩托车没有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
D.摩托车提供的动力太小
【点拨】摩托车正常骑行时,发动机带动后轮转动,后轮对地面产生一个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就给摩托车一个向前的推力,使其前进;摩托车后轮架起后,地面就不能产生对摩托车的推力使其前进。
【答案】C
16.【2019?湘潭】《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点拨】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木星的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答案】C
17.【2019?邵阳】俗话说“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从物理学角度看(  )
A.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更大
B.先有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
C.鸡蛋对石头没有作用力
D.石头和鸡蛋间同时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D(共22张PPT)
阶段高频考点
R版
八年级下
专训2
弹力、重力和反作用力的探究
1
2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3
1.【中考?安徽】为研究弹簧的性质,我们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如图甲),同时记录弹簧总长度L与钩码质量m,所得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已知弹簧原长L0=6.0
cm。实验过程
中,弹簧形变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弹
簧所受的重力。(g取10
N/kg)
(1)请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将表二填写完整。
表一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钩码质量m/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度L/cm
6.0
7.2
8.4
9.6
10.8
12.0
表二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弹力F/N
0
0.3
?
0.9
?
1.5
弹簧伸长量Δx/cm
0
1.2
?
3.6
?
6.0
【点拨】由题意可知,弹簧所产生的弹力,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根据表一中的数据,表二中,第3次的弹力F=G=mg=0.06
kg×10
N/kg=0.6
N;第5次的弹力F′=G′=m′g=0.12
kg×10
N/kg=1.2
N;第3次的弹簧伸长量Δx=8.4
cm-6.0
cm=2.4
cm;第5次的弹簧伸长量Δx′=10.8
cm-6.0
cm=4.8
cm。
解: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弹力F/N
0
0.3
0.6
0.9
1.2
1.5
弹簧伸长量Δx/cm
0
1.2
2.4
3.6
4.8
6.0
(2)请在图乙坐标系中描点作出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Δx的关系图象。
【点拨】根据表二中的数据,先描点,再画线。
解:如图所示。
(3)本实验的结论就是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只有规范使用弹簧测力计,才能准确测量力的大小,请写出一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操作要求包括: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使用前应先调零,使用前先拉几下避免卡壳,力的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等。
【答案】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合理即可)
2.【2020?衡阳】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测量了相关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次数
1
2
3
4
5
6

质量m/g
40
100
160
200
240
300

重力G/N
0.4
1.4

2.0
2.3
3.0

(1)测量前,要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____上。
【点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调零,即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零刻度线
(2)第3次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指针指示位置如图甲所示,表中空缺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N。
【点拨】由图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指针在刻度线1下方第3小格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
N+3×0.2
N=1.6
N。
1.6
(3)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对应点,请画出物体受到重力的大小跟质量关系的图象。
【点拨】根据描点法作图。
解:如图所示。
(4)由图象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________。
【点拨】由图可知,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可见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成正比
3.小妍发现水池中的喷水器喷水时竟自动旋转,旋转方向与出水方向相反。仔细观察后,她决定进一步探究影响喷水器旋转速度的因素。于是,她用易拉罐进行模拟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细线系住中心拉环,然后用小号铁钉在离罐底0.5
cm的罐体上斜打一个孔,使罐中水能按如图所示的方向喷出。
②把罐子浸入水中,灌满水后快速提离
水面,记下罐子在10
s内旋转的圈数,
此时罐中仍有水。
③在离罐底0.5
cm的罐体上改变斜孔的数目,重复实验步骤②,并把结果记录于下表。请回答:
实验次数
1
2
3
钉子型号
小号
小号
小号
孔的数目
1
2
3
10
s内转的圈数
15
18
20
(1)由本实验可知:喷水器出水孔越多,旋转的速度____________。
越快
(2)小妍又猜测,喷水器旋转的速度可能与出水孔的大小有关。于是,她又另取了几个易拉罐,以及几枚粗细不同的小、中、大号铁钉。请补填下表中“孔的数目”和“钉子型号”两行,完成实验记录表的设计。
实验次数
1
2
3
孔的数目
?
?
?
钉子型号
?
?
?
10
s内转的圈数
?
?
?
解:表格填充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孔的数目
1
1
1
钉子型号
小号
中号
大号
10
s内转的圈数
?
?
?(共30张PPT)
第七章

R版
八年级下
第3节 重 力
第2课时 重力的方向、作用点和由来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10
D
B
A
B
A
D

C
11
12
13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14
15
C
16
17
18
B
A
C
A
1.小球沿着斜面向下滚动,小球受到的重力方向是(  )
A.垂直斜面向下
B.沿着斜面向下
C.不能确定
D.竖直向下
D
2.细线OA下端悬挂一个小球,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若将底座右端向上倾斜一个角度θ,如图乙所示,则小球静止时所指的方向是(  )
A.OB
 B.OC 
C.OD
 D.以上都不正确
B
3.如图所示为运动员踢足球时的情景,当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关于足球所受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小、方向都不变
B.大小、方向都在改变
C.大小改变,方向不变
D.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A
4.小李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受到重力的方向,他提着用细线吊着的物体从A处走到B处,再从B处走到C处,如图所示。该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小李松手之后,物体就会落下,这又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5.为了欣赏优美的海上景致,许多别墅都是依山傍水而建(如图),结合你学过的知识,你觉得________(填“A”或“B”)幢房子是真的,你判断的理由是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_。
A
竖直向下
6.【2019?郴州】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心的足球没有重心
B.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C.将质地均匀的木球的中心挖去后,木球的重心就消失了
D.物体受到的力全部都作用在重心上
B
7.【2019?湘潭】如图所示,纸做的“不倒翁”小鸟翅膀上装有两个回形针,将鸟嘴放在指尖上转动而不会掉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回形针降低了小鸟的重心
B.装回形针升高了小鸟的重心
C.小鸟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上
D.小鸟不掉下来是因为鸟嘴上有胶水
【点拨】装上回形针小鸟的重心降低,稳定性增强;小鸟的形状不规则,重心不在几何中心上。
【答案】A
8.关于万有引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天体间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只有质量很大的物体间才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C.物体对地球的引力小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D.物体对地球的引力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点拨】物体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物体的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
【答案】D
9.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他发现了日月星辰的运动与苹果落地的相似之处。结合图甲、乙回答牛顿的猜想:地球拉住月球使其不能脱离的力和地球拉住苹果使它落回地面的力______(填“是”
或“不是”)同一种力。

10.如图是放在地球周围的甲、乙、丙、丁四个不同位置的四个苹果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其中,有一个位置画错了,这个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点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指向地心。
【答案】C
11.【2020?襄阳】画出木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12.【2020?临沂】在图中作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O是物体的重心。
解:如图所示。
13.【中考?北京】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铅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的长边
与铅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
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
A.换用质量大的重锤
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
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铅垂线平行
D.调整铅垂线,使铅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
【答案】C
14.小明游览常州市古迹文笔塔时,利用一根细棉线和一个小铁球,对一根立柱是否竖直展开实验探究,现象如图甲、乙所示。相对于立柱底端而言,该立柱顶端(  )
A.略向东南方向倾斜
B.略向西南方向倾斜
C.略向西北方向倾斜
D.略向东北方向倾斜
【点拨】从甲图可以看出,小球向西倾斜,故东边高一些;从乙图可以看出,小球向南倾斜,故北边高一些,可见立柱东北高,西南低。
【答案】B
15.【中考?天津】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正确的是(  )
【点拨】把三角尺竖直放置,一个直角边放在桌面上,另一个直角边挂上铅垂线,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如果铅垂线与挂它的直角边是平行的,则表明桌面是水平的。
【答案】A
16.水平仪是利用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水平仪可以检验一个平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在水平仪检查桌面时,铅垂线锥体偏在
中央刻度线左侧,说明桌面较高的
是________(填“左”或“右”)端。
竖直向下

17.如图所示是跳高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某运动员采用图甲中姿势可跳过1.70
m,采用图乙中姿势可跳过1.80
m,采用图丙中的姿势可跳过2
m。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位置固定不动
B.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重心可能不在物体上
D.物体只重心处受到重力作用
【点拨】由图可知,采用不同的姿势跳高,运动员的重心位置发生了改变,且丙图中其重心不在运动员身上。
【答案】C
18.【中考?株洲】内有少量饮料的罐子可以斜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平衡。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饮料罐(含饮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是(  )
【点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罐内只有少量饮料,故重心不在罐子中心处,应靠近罐底。
【答案】A(共28张PPT)
第七章

R版
八年级下
第1节 力
第1课时 力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10
A
A
狗;雪橇
A
B
C
C
C
C
11
12
13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14
15
C
16
1.【中考?恩施州】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
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
A
2.【2020?扬州】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8

B.人散步时的速度约为10
m/s
C.一只鸡蛋受到的重力约为50
N
D.自行车车轮的直径约为60
mm
A
3.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狗拉雪橇,施力物体是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

雪橇
4.【2019?宜昌改编】在射箭运动中,以下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描述,其中一个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  )
A.瞄准时,手的拉力把弓拉弯
B.松手后,弓的弹力把箭射出
C.飞行中,地球的引力让箭划出一道弧线
D.中靶时,靶的阻力让箭停止运动
A
5.【2020?泰州】如图是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号”。舰载机在山东舰着陆后,飞机仍会在甲板上高速滑行,此时飞行员相对于舰载机是________(填运动状态)的。为使飞机平稳着陆在甲板
上,阻拦索对刚着陆的飞机施加一
个拉力,使其速度迅速减小,这说
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静止
运动状态
6.【2019?黔南州】提起下列物体所需的力最接近1
N的是(  )
A.一枚大头针
B.两个鸡蛋
C.一头奶牛
D.一张书桌
B
7.【中考?吉林】如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C
8.【中考?玉林】如图所示,小强用大小相同的力往同一方向推开家里的门时,发现推A点比推C点要容易,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下面哪个因素有关(  )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物体的运动状态
【点拨】题中实验控制了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改变了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答案】C
9.【中考?天门】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小明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此时人也受到向后下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手
B.车
C.绳
D.沙子
【点拨】解题时容易根据“人拉车”而错误地认为施力物体为人的手。拉车过程中,人受到的拉力是绳作用在人身上的,绳是施力物体,人是受力物体。
【答案】C
10.射门时,球员踢出的足球,有时径直凌空射向球门;有时却拐着弯飞向球门——“香蕉球”,如图,图中F表示踢球的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导致球沿不同路径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踢球的力的(  )
A.大小不同
B.方向不同
C.作用点不同
D.单位不同
【点拨】由图可知,力F的大小、方向相同,力的作用点不同,故导致球沿不同路径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踢球的力的作用点不同。
【答案】C
11.修理汽车的工人师傅使用短套筒的六角扳手拧螺母时,发现很难拧开,于是换用长套筒的六角扳手来拧,这是通过改变如下哪个因素来拧开螺母的(  )
A.力的方向
B.力的大小
C.力的作用点
D.用力的时间
C
12.【中考?徐州】如图所示,小华用绳拉着小车行走,请画出绳对小车拉力F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13.如图所示,小明用100
N的力推墙壁,请画出该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14.如图所示,小车在40
N的水平向右的推力作用下匀速运动,请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15.为了探究力能否使玻璃瓶发生形变,甲同学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力挤压玻璃瓶壁,发现细玻璃管内水面上升了。于是他得出结论:
力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
乙同学认为力使玻璃瓶发生的形变并不是水面上升的唯一原因,该装置不能实现实验目的。
丙同学却认为可以实现,只需修改实验步骤。主要步骤如下:用较大力挤压瓶壁,水面上升高度记为h1,松手,水面落回原处。再用较小力挤压瓶壁,水面上升高度记为h2。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甲同学的操作,你认为使水面上升除了玻璃瓶形变还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使水面上升除了玻璃瓶形变还有可能是水受热膨胀所致。
水受热膨胀
(2)丙同学两次挤压需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点拨】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丙同学两次挤压时,要控制力的作用点相同。
力的作用点
(3)若实验结果能说明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则h1和h2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力的作用使玻璃瓶发生了形变,力越大则形变效果越明显,则h1和h2的关系是h1>h2。
h1>h2
16.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钩码规格相同),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形变来探究问题。如图所示是小华设计的实验的主要步骤。
(1)通过比较甲和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2)通过比较甲和丙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小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通过比较________和________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4)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


控制变量
转换(共17张PPT)
阶段核心实验
R版
八年级下
专训
力、弹力的探究
1
2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3
1.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中,小明利用同一把钢尺进行了如图实验,其中F1>F2,则:
(1)实验中,用力推钢尺,钢尺发生弯曲,说明力能够_______________。
【方法规律】题中探究利用了控制变量法。甲、乙两次实验中,控制了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改变了力的作用点,可探究得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应选择仅力的大小不同的两组实验进行对比。
改变物体的形状
(2)由甲、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方法规律】题中探究利用了控制变量法。甲、乙两次实验中,控制了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改变了力的作用点,可探究得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应选择仅力的大小不同的两组实验进行对比。
作用点
(3)由甲、丙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有关。
【方法规律】题中探究利用了控制变量法。甲、乙两次实验中,控制了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改变了力的作用点,可探究得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应选择仅力的大小不同的两组实验进行对比。
方向
(4)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次实验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方法规律】题中探究利用了控制变量法。甲、乙两次实验中,控制了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改变了力的作用点,可探究得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的关系。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的关系,应选择仅力的大小不同的两组实验进行对比。


2.【中考?山西】小明和小亮同学利用橡皮筋、硬纸板、带指针的挂钩、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制作一个简易测力计。
标注刻度方案一:让橡皮筋在竖直方向自由下垂,当指针稳定时,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0”刻度。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拉力分别显示为1
N、2
N、3
N、4
N时,在指针所指位置分别标注对应的刻度。
实验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
拉力F/N
0
1
2
3
4
橡皮筋伸长ΔL/cm
0
1.2
3.4
6.1
9.9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绘制出ΔL-F图象。
解:如图所示。
(2)完成上述实验后,小亮提出了标注刻度的方案二:标注“0”刻度的方法与方案一相同,然后再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挂钩,使拉力示数为4
N,在指针所指位置标注4
N的刻度,在0刻度线与4
N刻度线之间分成4等份,标出各刻度线和对应的刻度。
如果让你利用橡皮筋制作简易测力计,标注刻度时,你会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并说明理由。
答:选择方案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力越大,橡皮筋
伸长越长,但伸长量跟所受拉力不成正比
3.【2019?株洲】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支弹簧测力计探究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定量关系。
如图甲所示,A、B分别为处于原长的一根弹性细绳的左右两端,R1和R2是固定在细绳上的两个标识。现将A端固定,用弹簧测力计将B端沿着细绳所在直线向右拉,R1、R2和B三点位置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图乙、丙、丁所示。已知细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1)据甲图可知弹性细绳原长为________cm;乙图中弹簧测力计读数为________N。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细绳是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伸长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________(填“成正比”或“不成正比”)。
3.00
1.6
均匀
成正比
(3)当标识R2刚好位于刻度尺上7.00
cm位置时,R1位于刻度尺上________cm位置。现手持细绳两端,A端向左B端向右使它们沿绳所在直线同时匀速运动,若发现标识R2不动,则A、B两端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_。
3.50
2:1(共31张PPT)
第七章

R版
八年级下
第2节 弹 力
1
2
3
4
5
6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7
8
9
10
A
B
弹性
D
C
A
B
C
2.4
11
12
13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答案呈现
14
15
C
16
17
18
19
20
C
B
B
B
C
B
1.小明将一些常见的物体分成两类,依据的是物体的(  )
A.弹性
B.导电性
C.磁性
D.密度
第一类
第二类
钢锯条、塑料吸管、弹簧
面团、泥巴
【点拨】钢锯条、塑料吸管、弹簧受力后发生的是弹性形变,面团、泥巴受力后发生的是塑性形变。
【答案】A
2.【2020?邵阳】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B
3.用力拉拉力器,弹簧伸长,撤掉拉力,弹簧恢复原来的长度;使用弹弓时,松手后“子弹”射出,橡皮筋会恢复到原来的长度。弹簧、橡皮筋具有的这一种共性叫做________。
弹性
4.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所受到的力不属于弹力的是(  )
D
5.针对如图所示的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弹簧才是受力物体
B.只有手受到弹簧弹力的作用
C.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
D.力可以改变弹簧的运动状态
C
6.2019年NBA总决赛中,球星库里击地传球,为队友创造得分良机。篮球撞到地面后马上会弹起来,使其弹起的力是______,它是由于地面发生了________而产生的力。
弹力
弹性形变
7.【中考?贵港】在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能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
A.力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A
8.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被测力的大小不允许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竖直方向的力
C.被测力应作用在挂钩上
D.测量时指针不要与外壳接触
【点拨】只要使用方法正确,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意方向的力。
【答案】B
9.【中考?玉林】下列测量工具使用方法错误的是(  )
A.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视线应正对刻度线
B.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时候,首先要看清它的量程
C.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应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机械停表大盘记录的单位是秒,小盘记录的单位是分钟
C
10.【2020?菏泽节选】弹簧测力计是实验室常见的测量工具,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2.4
1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
【方法点拨】利用排除法解答。选项A,漏掉了前提条件。选项B,混淆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的伸长量”。选项D,弄错了“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的拉力”之间的因果关系。选项A、B、D所出现的错误是理解弹簧测力计原理最容易出现的错误。
【答案】C
12.一只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茶杯和桌面均不发生形变
B.茶杯和桌面之间没有弹力作用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
D.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
【点拨】茶杯放在桌面上,桌面发生弹性形变,对茶杯产生弹力——支持力;茶杯发生弹性形变,对桌面产生弹力——压力。
【答案】C
13.如图所示,手压气球,气球发生形变。气球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是(  )
A.手对气球的压力
B.气球对手的支持力
C.气球受到的压力
D.桌面对气球的支持力
【点拨】气球受到手的压力,向下凹陷,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对手产生弹力,即气球对手的支持力。
【答案】B
14.【中考?宜昌】几位同学使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几位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长的同学
C.体重大的同学
D.力气大的同学
B
15.如图所示,游乐园里,小朋友们在蹦床上欢欣跳跃。关于蹦床所产生的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朋友与蹦床刚接触时,受到蹦床的弹力最大
B.小朋友降到最低点时,受到蹦床的弹力最大
C.小朋友被弹到最高点时,受到蹦床的弹力最大
D.小朋友受到蹦床的弹力大小不变
【点拨】小朋友降到最低点时,蹦床发生的弹性形变程度最大,蹦床产生的弹力最大。
【答案】B
16.【2020?郴州】如图所示,一个木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木块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17.【2020?云南】如图所示,画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时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
解:如图所示。
18.一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测某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时,误将物体挂在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2
N,则该物体对弹簧
测力计的拉力(  )
A.一定等于4.2
N
B.一定大于4.2
N
C.一定小于4.2
N
D.无法确定
【方法点拨】利用比较法解答。弹簧测力计显示的是弹簧测力计外壳的重力和物体对其拉力之和。
【答案】C
19.如图所示,有一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位同学分别拉着它的一端,当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其示数为10
N,忽略其他力的影响,两位同学所用的拉力分别是(  )
A.5
N、5
N
B.10
N、10
N
C.10
N、0
N
D.5
N、0
N
B
20.长为10
cm的弹簧在20
N拉力的作用下伸长了0.5
cm,若要使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到13
cm,则应对弹簧施加多大的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