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自人美版小学二年级下期《我喜欢的鸟》
教材分析:新的美术及艺术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新的创作,成为我们美术教师切实面临的问题,因为,创新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深挖教材,拓展资源,采用多种形式启发、引导,可以让平凡的事物焕发出新的生命。本课就是依托学生的创新教育的培养做出了初步的尝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鸟儿的美,观察、分析鸟儿的特征。
2.抓住鸟儿的特点,用纸杯及其他材料做一只有创新的鸟儿。
3.培养学生爱鸟意识以及热爱、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4.培养学生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观察、表现小鸟的外形结构,羽毛特征以及色彩特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和方法巧妙地表现出鸟儿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猜字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
古时候生态平衡,环境优美,森林里生活着许多的动物,有一种动物叫做…..(板书甲骨文“鸟”字,同时播放鸟鸣的声音)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先民们根据鸟儿的共同特征创造发明了这个象形文字。鸟儿是我们的朋友,今天我们就走进鸟的世界,感受这快乐的生命。(展示课题:快乐鸟)
欣赏感知
“今天老师就带拉爱了一位朋友。”揭开罩布,问:“这是什么鸟儿?”老师把鹦鹉拿在手里,做出仔细观察的样子。问:“老师在做什么?”“老师是如何观察的?”“你们知道老师观察到了什么吗?”
小结:“原来观察是需要有一定的顺序,有方法的”。
2.感受鸟儿的美
课件展示各种鸟的照片,问:“自然界的鸟儿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你最喜欢哪只鸟儿,他美在哪里?”
3.小结:颜色美 造型美 姿态美(板书)
观察分析
课件展示几种有特点的小鸟照片。
师:“鸟儿的美体现在很多方面,除了颜色、造型、动态以外,鸟儿的歌声也很美。你们真会观察,大家掌声鼓励!”
师:“大自然里的小鸟千姿百态,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展示三组小鸟的图片,引导学生找出不同鸟的特征。
师:“这是什么鸟儿?它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
蜂鸟:世界上最小的鸟,有一张又细又长的嘴巴。
犀鸟:头上有冠,嘴巴宽大。
鸵鸟:世界上最大的不会飞的鸟儿,最特别之处在奔跑很快
归纳总结
师:“正是因为鸟儿都有各自的特点,才让我们的大自然如此多姿多彩。不过,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鸟儿的色彩、外形、姿态怎么变化,它们的基本组成部分是相同的。”
“谁来按顺序说说鸟儿身体各部分名称?”
师:“鸟儿的身体通常由头、脖、身体、腿、爪子几部分组成,由于他们的长短、粗细、胖瘦的不同,才会出现形态各异的鸟儿。今天大家都非常善于观察,真棒!老师奖励每组同学一件神秘的礼物,不过,大家先不要打开!”
感知体验
1.播放音效,创设情境。
师:“曾经鸟儿都自由自在的生活着,可是有一天……
出示课件:灰暗的画面和悲伤的乐曲(《我是一只小小鸟》)
问:“鸟儿怎么了?它为什么要哭泣?我们怎么来保护鸟儿的家园?”
2.师:“人类为了满足自己不断膨胀的私欲,破坏森林,滥砍滥伐,鸟儿是去了自己的家园,鸟的种类和数量在大量减少,你们看老师的这片树林里竟没有一只鸟儿,多叫人痛心!”
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鸟儿?”
3.欣赏儿童作品。
课件展示学生作品,展示鸟笼里的示范作品。
师:“大家喜欢这件礼物吗?可是,老师觉得鸟儿不快乐,我们应该怎么做?”
问:“你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制作时运用了哪些材料?采用了哪些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发表。
4.教师示范鸟儿的制作方法。
师:“大家欣赏了纸杯小鸟,老师也想来做做,请大家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五.学生实践,教师指导。
师:“大家了解了纸杯小鸟的制作方法,今天你们想用纸杯变出什么样的鸟儿呢?老师期盼着大家灵巧的双手让我们的大自然更加美丽!”
作业要求:抓住鸟儿的特点,用纸杯及其他材料采用剪贴、画等各种方法制作一只有特点的、造型漂亮的鸟儿。
作业形式:可以单独做,也可以两人以上合作。(播放背景音乐)
六.展示交流
举行“快乐鸟”作品展。
1.说说自己做的是怎样的鸟儿?
2.评评“谁是快乐鸟”。
3.将学生作品粘贴在老师准备的树林里。
七.课后拓展
欣赏其它艺术形式表现的鸟儿作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