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平
凡
的
世
界
伟大的改革
部编版历史教材八(下)
第八课《经济体制改革》
孙少平
孙少安
田福堂
田福军
一、改革前传
1975年二三月间…
孙少平请了半天假…五十斤粮票…买了二十斤白面和三十斤玉米面
计划经济
少平买粮
“姐夫叫公社拉到工地上劳教去了……”
“为什么劳教”
“出去贩卖了点老鼠药,人家说他走资本主义道路”
买卖
资本主义
市场
你敢买姐夫的老鼠药么?
不敢
为什么?
不属于他的东西,我怎么敢买呢?
市场交易的前提是
清晰的权利划分
——周其仁
姐夫劳教
1976年的春天随着惊蛰第一声响雷,就如期地来
到了黄土高原
谁也不会天真的认为,积累了十年的垃圾,就能在一夜之间清理干净。
——《平凡的世界》
僵化的思想
僵化的体制
眼下最重要的仍然是农民的吃饭问题
——《平凡的世界》
“当时有二亿五千万人吃不饱肚子,吃饭问题成为最紧迫的大事”
——
1998年江泽民
在安徽农村考察时讲话
他年轻力壮…从来也没有亏过土地,可是到头来却常常是两手空空
——《平凡的世界》
孙少安知道,这一切不幸都是一村人在一个锅里搅稠稀造成的(用教材39页内容表述)
少安苦思
二、改革登场
春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芽
为什么改?(原因)
怎么改?(内容)
改得怎么样?(影响)
1、农民贫困,农业落后
2、人民公社制度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
了农业发展
春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听安徽跑出来谋生的一个铁匠说,他们那里有村子,现在把生产队划成了小组,搞了承包制…农民不仅吃饱了饭,还有了余粮。
——《平凡的世界》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部编版八下历史教材
生产自主权
自留产品
的所有权
改革争锋
(田福堂)他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在一起;他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
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
人民公社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私
公
公
公
根据材料设计一个问题,并提问
1977:安徽尊重生产队自主权
1978:
不许包产到户
1979:允许小岗干三年,继续进行实验
1980:5月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
题》的
谈话中充分肯定了凤阳县的大包干。
1982: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
1983:中共中央1号文件正式全面肯定家庭联产
承包责任制
为什么改?(原因)
怎么改?(内容)
改得怎么样?(影响)
1、农民贫困,农业落后
2、人民公社制度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阻碍
了农业发展
春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提高了农民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1983年春天,社会大变革的浪潮异常迅猛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各地的乡镇企业星罗棋布地发展起来。
——《平凡的世界》
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剩下的劳动力怎么办,我们原来没有想到很好的出路…一搞承包责任制,经营农业的人就减少了,剩下的人怎么办?
——邓小平
全县(正定县)20万劳力,有5至10万从事农业种植业足矣
——习近平1983
其余可以搞多种经营,搞工业搞商业。
乡镇企业的竞争使国营企业更难以赚钱
——傅高义
《邓小平时代》
1、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部编版七下历史教材
2、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繁荣了城乡市场
4、推动了改革的深化
乡镇企业的作用
材料一:城市缺什么,(乡镇企业)就补什么
——《正定翻身记》
1984年《人民日报》
什么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材料二:
(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时)“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张瑞敏
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
春
潮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为什么改?(原因)
怎么改?(内容)
改得怎么样?(影响)
1、农村改革的成功,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春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2、原有经济模式僵化
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政企分开
国有企业改革的管理方式
国有企业经营方式
经营责任制
国有企业分配方式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政策
改
改
改
“钻得多了钱就多”
责
权
利
外资企业
合资企业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把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改
什么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极大地发展生产力,以此证明自己比别的制度优越
——《平凡的世界》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90年代后
经济体制改革何去何从?
市场
资本主义
1978
1992
政策调整
21世纪
制度创新
改革不断深化……
春
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就好比一只鸟,
鸟不能捏在手里,
捏在手里就会死,
要让它飞,
但只能让它在笼子里飞。
没有笼子,它就飞跑了
——陈云
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部编版七下历史教材
改革特点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
5
改革
不可动摇
②从农村开始到
③从群众自发到
④从局部试点到
三、改革回响
1、人民生活水平?
2、社会生产力?
3、思想的解放?
没
假
如
有
革
改
1、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2、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3、进一步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推动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
4、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改
革
何
以
伟
大
改
革
何
以
伟
大
当时尚无任何社会主义国家成功地—并且没有造成严重动荡地—从计划经济转型为可持续的、开放的市场经济。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经济发展最终目标是什么?
无非是每个人能够得到自由
的发展
——李稻葵
《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学总结》
中国的变化
震动了资本主义国家,
震动了社会主义国家,
也震动了中国自己
——《平凡的世界》
是的,我们经历了一个大时代。
我们穿越各种历史的暴风骤雨…
甚至在我们生命结束之前,
也许还不会看到这个社会完全成熟,
而只能看出一个大致的趋势来。
但我们任然有理由
为自己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感到自豪
——《平凡的世界》
课
后
史
普
课
近年国家又出台了哪些继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后
了
解
课
为什么深圳成为第一个取消粮票的城市?
预习第九课并查阅其他资料进行思考
后
探
究
人民公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
土地归属
以家庭为单位经营
以集体为单位经营
交足国家,留足集体,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平均分配
所有权归国家集体
承包使用权归农民
所有权、使用权归国家集体
责
权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