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6 数学广场-搭配 沪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6 数学广场-搭配 沪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7 18:10: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搭配 学科 数学 执教者
学校


日期
教学目标: 1、能借助画图、连线等方法对不同的事物进行组合搭配。
2、通过观察、实践等数学活动,养成思考的有序性和完整性,积累数学经验,初步建立符号化思想。
教学重点:
能借助画图等方法明确找出简单事物的可能情况的个数。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实践等数学活动,养成思考的有序性和完整性,积累数学经验,初步建立符号化思想。
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搭配》是上海市新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整理与提高”单元中的内容。教材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编排了《列表枚举》《位置图上的游戏》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有序搭配概念,本课是进一步学习。教材提供了3件球衣、2条球裤,利用实物拼搭、画图等方法找出简单事物的可能情况。本课的设计,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利用实物拼搭,更重要的是通过实物能抽象到用简图的示意图表示搭配方案,培养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全面的思考问题。
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搭配一些简单事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基础,有些同学甚至可以通过列式和画图进行完整有序地表达,但学生的层次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能够画图但表达不够简洁明了,画的图不能让别人看懂,个别同学则是只能说出一两种搭配方案。本节课则是要通过操作、观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对搭配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有序地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谈话引入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穿衣、吃饭,这些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中有值得我们研究的数学问题吗?我们一起来瞧一瞧。
出示三件上衣,两条裤子。
问:学校足球队有三种颜色的运动上衣和两种颜色的短裤,总共有几种搭配方法?
学生思考
以生活场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出示课题:搭配
二、 探究
活动
活动一:初步设计搭配方案
问:用这3件衣服、2条裤子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案?你能全都找出来吗?
画一画,写一写,用别人也能看懂的方式记录下你的想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也可以和你的同桌轻声交流一下。
活动二:集体交流搭配方案,优化方案
预设:
画图连线
树状图
枚举
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问: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些记录方式各有优劣,但他们体现的搭配方法都是有序的,完整的。可以先从上衣出发分别与裤子搭配。(媒体演示)或者先从裤子出发分别与上衣搭配。(媒体演示)
使用画图的方式时用符号来代替文字更加简洁。
活动三:深入探究搭配方案,总结归纳一般规律。
媒体出示:用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搭配,你有几种搭配方法。比比谁想的快?
炸鸡腿 炒青菜
红烧肉 超卷心菜
大排
炸鸡腿 炒青菜
红烧肉 超卷心菜
大排 小葱拌豆腐
炸鸡腿 炒青菜
红烧肉 超卷心菜
大排 小葱拌豆腐
红烧鲫鱼
问:比比谁的观察力强,你能找到藏在这些方法中的一般规律吗?
两类物体的个数相乘就是所有搭配可能性的个数。
学生尝试设计搭配方案
同桌交流
集体交流
结合图画理解算式
生:3×2=6种
生:3×3=9种
生:4×3=12种
考虑到学生不同思维水平的差异,这里不仅要关注思维活跃的学生,同时也要鼓励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知有序搭配的方法,积累探究的经验。
在评价各种搭配方案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学生的个体经验得到不断的修正和完善,感受到用符号表示物体的简洁性,逐步建立符号化思想。
组织学生观察讨论,深入理解算式的涵义,能用乘法原理解决搭配问题,积累思考的经验,学生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提升思维深度,由感性经验向理性经验过渡,尝试归纳出快速解决搭配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 巩固提高 六一儿童节联欢会大家来做一条兔链,用白色、棕色来涂色,兔子的耳朵、头、身体都只能用一种颜色,你们能画出多少种不同的小兔?
寻找学生资源,先出示无序的图,问:这样画下去能找全吗?那在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尝试用画图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后进行集体交流

通过尝试解决3种物体的搭配问题,进一步巩固画图连线和树状图,思维能力强的孩子尝试用乘法解决。
四、 课堂
总结
今天大家学习了搭配中的数学问题,学到哪些知识想和大家分享呢?

交流汇报 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由于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还相对较弱,学生可能会碰到比较大的困难,在学生尝试过之后,再通过媒体展示画图的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替代性的经验,以弥补想象、推理能力的欠缺。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体会乘法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