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动能定理
一、选择题
1.帆船即利用风力前进的船。帆船起源于荷兰,古代的荷兰地势很低,所以开凿了很多运河,人们普遍使用小帆船运输或捕鱼,到了13世纪,威尼斯开始定期举行帆船运动比赛,当时比赛船只没有统一的规格和级别,1900年第2届奥运会将帆船运动开始列为比赛项目;在某次帆船运动比赛中,质量为500 kg的帆船,在风力和水的阻力共同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0~1 s内,合外力对帆船做了1 000 J的功
B.在0~2 s内,合外力对帆船做了250 J的负功
C.在1~2 s内,合外力对帆船不做功
D.在0~3 s内,合外力始终对帆船做正功
2.一辆汽车以v1=6 m/s的速度沿水平路面行驶时,急刹车后能滑行s1=3.6 m,如果以v2=8 m/s 的速度行驶,在同样的路面上急刹车后滑行的距离s2应为( )
A.6.4 m B.5.6 m
C.7.2 m D.10.8 m
3.如图所示,在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A,若将小球A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A能够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若将小球A换为质量为3m的小球B,仍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则小球B下降h时的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
A. B.
C. D.
4.下面有关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做匀速运动时,动能才不变
B.物体做平抛运动时,水平方向速度不变,物体的动能也不变
C.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重力做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D.物体的动能变化时,速度不一定变化,速度变化时,动能一定变化
5.人在距地面h高处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落地时小球的速度为v,不计空气阻力,人对小球做功是( )
A.mv2 B.mgh+mv2
C.mgh-mv2 D.mv2-mgh
6.如图所示,光滑斜面的顶端固定一弹簧,一物体向右滑行,并冲上固定在地面上的斜面.设物体在斜面最低点A的速度为v,压缩弹簧至C点时弹簧最短,C点距地面高度为h,则从A到C的过程中弹簧弹力做功是( )
A.mgh-mv2 B.mv2-mgh
C.-mgh D.-
7.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以6 m/s的速度匀速向西运动,若有一个方向向北、大小为8 N的恒力作用于物体,在2 s内物体的动能增加了( )
A.28 J B.64 J
C.32 J D.36 J
8.下列关于运动物体的合外力做功和动能、速度变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变速运动,合外力一定不为零,动能一定变化
B.若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则合外力一定为零
C.物体的合外力做功,它的速度大小一定发生变化
D.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的合外力必定为零
二、多选题
9.(多选)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物体。物体在A处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现用手托住物体使它从A处缓慢下降,到达B处时,手和物体自然分开。此过程中,物体克服手的支持力所做的功为W。不考虑空气阻力。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物体重力势能减小量一定大于W
B.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一定小于W
C.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为W
D.若将物体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物体到达B处时的动能为W
10.(多选)在下列几种情况中,甲、乙两物体的动能相等的是( )。
A.甲的质量是乙的4倍,甲的速度是乙的一半
B.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甲的质量是乙的一半
C.甲的质量是乙的2倍,甲的速度是乙的一半
D.质量相同,速度大小也相同,但甲向东运动,乙向西运动
三、计算题
11.如图所示,小滑块从高为h的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经B点在水平面上滑到C点而停止,现在要使小滑块由C点沿原路径回到A点时速度为0,那么必须给小滑块以多大的初速度?(设小滑块经过B点时无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
12.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AB底端与半径R=0.4 m的光滑半圆轨道BC平滑相连,O点为轨道圆心,BC为圆轨道直径且处于竖直方向,A、C两点等高。质量m=1 kg 的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能滑到与O点等高的D点,g取10 m/s2。
(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使滑块能到达C点,求滑块从A点沿斜面滑下时的初速度v0的最小值;
(3)若滑块离开C点的速度大小为10 m/s,求滑块从C点飞出至落到斜面上所经历的时间t。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
在0~1 s内,帆船的速度增大,动能增加,根据动能定理W合=ΔEk,得:W合=mv2-0=×500×22J=1 000 J,即合外力对帆船做了1 000 J的功,故A正确;在0~2 s内,动能增加,根据动能定理W合=ΔEk,得:W合′=mv′2-0=×500×12J=250 J,即合外力对帆船做了250 J的正功,故B错误;在1~2 s内,动能减小,根据动能定理W合=ΔEk,则合外力对帆船做负功,故C错误;在0~3 s内,根据动能定理W合=ΔEk,合外力对帆船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D错误。
2.A
【解析】
急刹车后,水平方向上汽车只受摩擦阻力的作用,且两种情况下摩擦力大小是相同的,汽车的末速度皆为零,由动能定理可得-Ffs1=0-mv,-Ffs2=0-mv,两式相比得=,v).故汽车滑行距离s2=,v)s1=×3.6 m=6.4 m.
3.B
【解析】
小球A下降h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mgh-W1=0;小球B下降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3mgh-W1=×3mv2-0,解得v=,选项B正确。
4.C
【解析】
物体只要速率不变,动能就不变,故A项错误;动能是标量,不能分解,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动能逐渐增大,故B项错误;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合力等于重力,重力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故C项正确;物体的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故D项错误.
5.D
【解析】
对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W=mv2-0,解得:W=mv2-mgh,故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6.A
【解析】
由A到C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可得:-mgh+W=0-mv2,所以W=mgh-mv2,故A项正确.
7.B
【解析】
物体原来向西匀速运动,受向北的恒力F作用后将做类似于平抛的曲线运动.物体在向北方向上的加速度a==4 m/s2,2 s后在向北方向上的速度分量v2=at=8 m/s,故2 s后物体的合速度v== m/s=10 m/s,所以物体在2 s内增加的动能为ΔEk=mv2-mv12=64 J,故B项正确.
8.C
【解析】
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但合外力不为零时,做功可能为零,动能可能不变,A、B错误;物体的合外力做功,它的动能一定变化,速度大小也一定变化,C正确;物体的动能不变,所受合外力做功一定为零,但合外力不一定为零,D错误。
二、多选题
9.AD
【解析】
在此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mgh=ΔEp+W,所以物体重力势能减小量一定大于W,不能确定弹簧弹性势能增加量与W的大小关系,选项A正确,B错误;支持力对物体做负功,所以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W,选项C错误;若将物体从A处由静止释放,从A到B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Ek=mgh-ΔEp=W,选项D正确。
10.AD
【解析】
根据动能的表达式Ek=mv2可知,A项正确,B、C两项错误。动能是标量,没有方向,故甲的动能与乙的相等,D项正确。
三、计算题
11.由动能定理可知小滑块从A点开始下滑到C点静止的过程中有W重-W阻=0,所以W阻=W重=mgh。
当小滑块沿原路径返回时,由动能定理得
-W重-W阻=0-mv,
所以mv=2W重=2mgh,
解得vC==2。
即要使小滑块从C点沿原路径返回到A点速度为0,必须给小滑块以2的初速度。
12.(1)滑块从A到D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mg·(2R-R)-μmgcos 37°×=0
整理得μ=tan 37°=0.375。
(2)若滑块能到达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FN=m,
因FN≥0,解得vC≥ m/s=2 m/s
滑块从A到C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μmgcos 37°×
解得v0= m/s=2 m/s
(3)离开C点做平抛运动,则有x=vC't,y=gt2
又由几何关系有tan 37°=
联立代入得t=0.1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