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北京) 一年级下册美术 第17课 给瓶子穿新衣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北京) 一年级下册美术 第17课 给瓶子穿新衣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1-03-28 23:52: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给瓶子穿彩衣
【教材简解】本课要求在欣赏中外瓶子艺术的基础上,能运用剪贴和描绘的方法创作一件纸工艺品,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目标预设】 1、通过欣赏与感受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和审美评价能力,培养他们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2、通过剪剪折折画画玩玩,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
【脑目标】为学习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教授掌握内容、技能和概念,评估学习。
【教学重点】感受瓶子特点及其艺术魅力和瓶子对称造型剪法,使学生创作一个造型别致的瓶子。
【教学难点】剪对称形的瓶子时,如何使瓶子大小合适、外形美观,给人美的感受。
【设计理念】要求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和实践,感受瓶子的造型特点和对称形的折剪方法。
【教学准备】示范画、剪刀一把,水彩笔,彩纸,固体胶水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带来一个新朋友。哪位勇敢的小朋友敢上台摸一摸?(出示实物,摸的小朋友蒙眼)他是谁?
2、揭示课题--瓶子。
3、瓶子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再请我们的小勇士摸一摸,你摸到了瓶子的哪些部分?(老师引导学生将手放置瓶子的某个部位,粘贴板书——组成部分、瓶口、瓶脖子、瓶身、瓶底)
(设计意图:蒙眼的游戏能吸引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二、新课讲授:
1、欣赏、观察找相同
瓶子的世界丰富多彩,它们可以用来插花和观赏。看,老师这有这么多瓶子,有的挺着大大的肚子,有的有长长的脖子,还有的瓶口厚厚的。他们长得都不一样,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你知道吗?——对称。
撕一撕、剪一剪
(1)老师想用手里的纸做一个对称的高瓶子,首先应该做什么?(拿出一张纸)
(2)老师想要充分的利用这张纸,做一个大大瓶子,我应该从哪里开始画瓶口呢?我的瓶底要画到哪里结束呢?
(3)教师示范总结:把纸竖起来,对折,用铅笔定高点、低点,再画出瓶子的外形,最后用剪刀剪出外形。
5、添一添、画一画
这样的瓶子你满意吗?不满意那要怎么办呢?那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一个漂亮的瓶子吧。(出示板书漂亮的)
(1)首先我们来欣赏书本第13的《古希腊黑绘陶壶》,它已经有2600年的历史了,古代人已经开始用艺术装饰生活中的物品了,世界的艺术是从古希腊开始的。这个瓶子上画了什么?这个场景画在了瓶子哪里?瓶子的其他部位画了什么?古代人用怎样的方法画了这些装饰? 看!老师也用粗细的线条装饰了一个瓶子。这些同学也用了这样的方式装饰瓶子(出示范画及优秀学生作品)
(2)看完了外国的瓶子,再来看看我们中国古代的瓶子吧!这是明代的《五彩镂空云凤瓶》。一眼望去,它和刚才古希腊的瓶子有什么不一样?你能看出它用了什么颜色?它的颜色为什么鲜艳?它主要用了哪组对比色?除了蓝和橙、红和绿,老师还有一对对比色要教给大家,那就是黄和紫。(出示色卡)你想用哪组对比色装饰瓶子?你确定只选一组对比色吗?你主要想用哪组对比色?
看!老师也用对比色装饰了一个瓶子。这些同学也用了这样的方式。(出示范画及学生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增加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欣赏,同时也引导学生更仔细的观察欣赏。)
三、学生实践:
你是不是也迫不及待的想做一个漂亮的瓶子呢?
作业要求:
(1)剪瓶子:
步骤如下:A:对折瓶子,画出半个瓶子造型
B:剪出造型
(2)装饰瓶子:
用单色线条或涂色法装饰瓶子,主体画在瓶肚子上,分别用重复的几何图案装饰瓶口和平底。
教师巡视指导以下几个情况:瓶子大小?花纹造型?
(设计意图:这里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对称。并且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怎么样充分利用一张纸。在这个过程中,又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做一个大大的瓶子。)
四、展示评价
今天我们要开一个瓶子展销会。看看谁的瓶子最畅销。(每个小朋友有一朵花,按小组参观,将手中的花给自己喜欢的瓶子)快去邀请后面的客人和你们一起来参观选购吧!得到花最多的瓶子贴到黑板上。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开展富有童真、童趣的评价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
拓展
漂亮的瓶子是艺术品,可以给人观赏,它还可以插花,点亮我们的生活。下节课让我们继续探索瓶子的世界!下课!
(设计意图:享受成功的喜悦,鼓励学生用自己创作的瓶子装饰美化生活。)
【板书设计】
漂 亮 的 瓶子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一节手工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前,我就进行了精心地设计,力争使课堂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达成目标。
导入课时为了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学习氛围,一开始,我就出示了多媒体“各式各样的瓶子”。随着多媒体的播放,学生发出了一阵阵的赞叹声。然后,我通过语言,激发孩子进行剪纸的欲望。于是我开始演示剪漂亮的瓶子的方法,同时在黑板上画出了3种基本的方法。这样的演示,讲明了方法,再次激发了孩子剪拉花的兴趣。
一节课下来,我发现大多数的孩子们已经能够掌握我教的方法,同时我还发现,孩子们也创造了一些新剪法。这节课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分析这节课,我觉得主要是:导入课时部分,我通过多媒体演示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自己进行尝试,尝试中发现了问题。带着学生的问题,我针对性地教学生剪、折的方法,再让孩子小组合作,完成创作,这样学生就容易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