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及其性质
【教学内容】
??? 教科书第7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认识等式,说出等式的意义。
2?知道等量并会从实际情境中找出等量。
3?理解和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
4 能对等式的性质进行简单应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等式的意义。
2?能从实际情境中找出等量并写出等式。
3 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及简单应用。
【教具准备】
课件,天平。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
师:(操作)天平左边放一个20克和30克砝码,右边放50克砝码。天平现在是什么状态?为什么?
生:平衡,因为左边20+30是50,右边也是50。
师:左边和右边相等,在我们数学中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师板书:20+30=50)
师:(操作)从天平左边拿走一个20克砝码,这种左右不相等的情况,在数学中可以怎么表示?
生:30<50 (师板书30<50)
教师:(操作)如果天平左边再放上一根粉笔,此时天平可能会怎样?
生:左边下沉,粉笔+30>50,或者右边还是低于左边,粉笔+30<50,也或者天平平衡,粉笔+30=50. (师板书粉笔+30>50,粉笔+30<50,粉笔+30=50)
师:若这根粉笔的重量为a克,放入天平的左边,这时天平平衡,可以怎样表示?
生:a+30=50. (师板书a+30=50)
师:当左右两边不相等时,我们可以用“<”或“>”来连接,它们叫做不等式。当左右两边相等时,这两组量就用“=”连接,它们叫做等式。(师板书: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是等式)。
师:生活中有没有相等的数量关系呢?
二.引入新课:
(一)学写等式
师:让我们来看看云岭小学组织五年级同学们清明节扫墓活动。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五年级共有55名学生,中巴车上有17人,大巴车上有38人。
师:中巴车上的17人,还可以用哪两个量来表示?(师板书:17)
生:我们还可以用(55-38)人表示中巴车上的人数。(师板书: 55-38)
师:17是中巴车的人数,用总人数-大巴车上的人数也是中巴车上的人数。那它们的大小怎样?
生:大小相等。(师板书:添等号)
师:你还能找出哪些等量关系?
生:(55=17+38,38=55-17)
师:用字母a表示中巴车上的人数,用b表示大巴车上的人数,又可写出哪些等量关系呢?
师:你知道什么是等式了吗?
生:知道
那我们一起来挑战挑战。
小练习:
(1)出示题,判断下列哪些是等式?
35-15=20 16+n<18 m=4n 8m+4b 5y=15 b+a>c
(题中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什么呢?不等式)
(2)课本80页第3题。(师:你能像“天平”那样观察谁和谁相等吗?)
刚才我们写了那么多等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等式有哪些性质。
(二)等式的性质
探索性质1:
师:根据77页的这幅图,你能写一个怎样的等式?
生:2a=b。
课件出示:天平的左边增加1个100g的物体,天平失去平衡。
师:天平现在还是平衡的吗?
生:不是。
师:现在你能找到等量关系吗?
生:不能找到。
师:怎样才能让天平重新平衡呢?你能想出哪些方法?
生1:可以在天平的右边也放100g的东西,天平可能重新平衡。
观察天平你能写出一个等式吗?(能,2a+100=b+100)
师:你发现了等式两边有什么变化?
生:都加100,仍是等式。
师:现在两边同时减100,天平平衡吗?
生:发现天平仍然平衡。
师:你又能写出一个等式吗?
生:能,2a+100-100=b+100-100
师:观察三个等式你发现等式有什么性质?
课件:出示等式性质1
探索性质2:
师:右边增加b后,天平平衡吗?
生:不平衡(右边质量是原来的2倍。)
师:怎样才能使天平平衡呢?
生:左边也放原来的2倍,天平就平衡。
生:右边增加后的质量是原来的2倍。
师:变化前和变化后,天平都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可以把这两组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教师板书:教师板书:2a×2=b×2
师: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生:如果天平两边的质量同时扩大2倍,天平依然平衡。
师:如果同时扩大5倍、10倍、15倍呢?天平也平衡吗?猜一猜。
生:肯定也平衡。
师:你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只要两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天平仍然平衡。(课件出示)
师:刚才的实验是“两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这让我想到了,假如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也会平衡吗?
课件出示: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也平衡。
师:你发现等式又有什么性质呢?
生1: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依然成立。
师:在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时,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生2:除以的这个数不能为0。
师:你提醒得很好。今天,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得到了这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它将为我们后面“方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指导学生勾出书上第78页的结论,齐读。
师:这个结论就是“等式的性质”。(板书)
三、巩固应用
1.完成课本80页第4,6题
学生完成,抽学生说一说。
2.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或质疑?
3.互动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