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初中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第四章: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中的“第三节: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第一课时,讲授利用Powerpoint 2007软件制作幻灯片的动画效果。本次课是在学生能制作简单的幻灯片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的,内容难度相对较高,但趣味性强,实用性大,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一课。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都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教学目标较偏向简单,要求大多数学生掌握最基础的技巧,少数有能力的学生完成有难度的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设置动画效果的方法;合理设置动画的方向、速度和出场顺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初步掌握“自定义动画”的设置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PowerPoint2007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多媒体作品的赏析能力和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合理地设置对象的动画方向、速度及出场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功能选项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 ?归纳讲解法??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 ? 协作学习
教学准备: 演示用课件、计算机教室。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学生欣赏,引入新课。
二、任务驱动,合作探究。
1、师演示对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生观察学习。
2、学生阅读教材126——127页的内容,同桌讨论、交流完成任务4.
师巡视:根据学生完成任务情况,与学生进行交流,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
总结规律性问题——设置自定义动画的步骤:选定对象----设定效果(调整)----预览效果----确定,并作适当讲解。
3、学生演示如何设置对象的动画效果。师生共同观看并评议。
4、案例分析1:师媒体展示。学生思考:动画效果能使演示文稿富于动感,如果一张幻灯片上的多个对象都设置动画效果,其整体效果好不好?
生讨论并汇报,师归纳:幻灯片页面上的对象要动静结合,井然有序。
案例分析2:师媒体展示。生观看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怎么做比较合理?
学生汇报,师归纳:理解不同功能选项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5、学生插入一张新的幻灯片并设置:“太阳的东升西落”。(可选任务)
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
三、优秀作品展示。
四、小结。
五、课后作业: 怎样使幻灯片的播放流畅连贯、自然和谐?
六、板书。
演示文稿的动画效果
动静结合 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