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2 影片效果巧添加
教材分析
本活动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在前面活动的基础上,为已添加与编辑的素材片段添加转场效果,为视频片段增设“画中画”效果,达到特写的目的;另外,为增加影片的感染力,要为影片添加背景音乐。
学情分析
本活动有两个任务:一是转场的添加,二是插入背景音乐, 难度不大,易于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认识时间轴中的五个轨道:视频轨、覆叠轨、标题轨、声音轨、音乐轨。
(2)学生能使用覆叠轨完成“画中画”效果设置。
(3)学生能在“效果”下完成转场效果插入。
(4)学生能实现音乐的插入。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比,体会转场效果与背景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并能为影片添加合适的转场效果和背景音乐。
(2)通过自主探究,掌握导入音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影片的欣赏、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影片的制作,提高学生用视频信息表达想法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难点
(1)添加转场效果。
(2)添加背景音乐。
2、教学难点
(1)覆叠轨的使用。
(2)声音效果的设置。
五、教学方法
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转场、背景音乐的作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完成转场效果的设置、背景音乐的添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播放“欢乐饺子”家庭影片,让同学们在观看的过程中对比成片与我们在上节课所制作的影片之间的不同。 1、认真观看影片
2、找出不同 1、通过影片对比,让学生明白转场效果与背景音乐在影片中的重要作用。
新知探究 任务一:通过观察,找出影片之间的不同,并填写下表:(转场、音乐、文字、画中画)
位置
效果
片头与包饺子
包饺子与吃饺子
煮饺子与吃饺子
吃饺子与片尾
讲解:设置转场效果的方法
任务二:根据所填表格,为影片添加转场效果。 认真阅读课本。
查看各种转场效果。
填写表格。
为影片设置转场效果。 利用表格纠正学生随意的习惯,养成先规划,再操作的习惯。
2、通过展示,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自主探究 任务三:制作“画中画”效果
提出问题
视频中在“包饺子”的片段中为了突出手部的动作而进行了局部特写,在视频画面中添加了一个小视频画面,即“画中画”效果,那么请同学思考:
用什么技术实现呢?
使用“画中画”应注意什么? 认真听讲,思考并回答老师问题。
阅读课本。
使用“覆叠轨”制作“画中画”效果。 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养成自学的习惯。
讲解新知 讲解:添加背景音乐
合适的音乐会大大增加了影片的感染力。
任务四:为影片添加背景音乐
添加完背景音乐后,播放影片,观看效果。 欣赏音乐。
为影片添加音乐。 让学生对比有无音乐的差别。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结评价 小结:
(1)设置视频转场:转场效果的类型很多,可以先查看,再选择合适的,直接拖到视频中间即可。
(2)制作画中画效果:使用覆叠轨可以制作出画中画效果,会声会影11中最多提供六个覆叠轨。
(3)插入影片歌曲:软件中提供了声音轨与音乐轨,本节课使用的是背景音乐,用的是音乐轨,声音轨可以加上影片旁白。
回顾所学内容。
完成自我评价。 通过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通过自评,让学生了解本节课掌握情况。
为下节课学习做准备。
板书设计
活动2 影片效果巧添加
1、对比影片,找出区别
特效、音乐、特写、字幕
2、转场效果
3、添加“画中画”
使用“覆叠轨”
4、插入背景音乐
使用“音乐轨”
5、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