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一化学同步课件:1.1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6课时打包)(苏教版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高一化学同步课件:1.1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6课时打包)(苏教版必修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2-05 18:17:57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物质的量
10亿人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清。
宏观的量用微观表示非常的巨大,使用不方便!
能否在宏观(可测)量与微观量之间建立一个物理
量和单位,用合适的数值表示很大数目的微观粒子
联系生活
日常生活中,当某物质的质量很大时,一般不会用克表示,而用吨等更大的计量单位表示,如一辆汽车的质量为3吨,不会说是 3×106克。再如做某事花去10分钟时间,我们不会说成是用了1.9 ×10-5年。人们喜欢选用一个合适的计量单位,把很大或很小的数值变为适中的数值,便于计算、使用。
提出设想
宏 观
(质量等)
微 观
(粒子数)
微粒有哪些呢?
分子、
原子、
离子、
质子、
电子、
中子、
物质的量
“集体”是由许多固定数目的微粒组成
微粒:
以及它们的特定组合
基本物理量 符号
电流强度 I
发光强度 Iv
长度 l
质量 m
时间 t
热力学温度 T
物质的量 n
解决问题
1971年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
对“物质的量”理解
能否把“物质的量”说成是物质的质量或物质的数量?
物质的量所表示的对象是什么?
“粒子”指具体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以及它们的特定组合比如:NaCl)
讨论:
基本物理量 符号 单位 单位符号
电流强度 I 安培 A
发光强度 Iv 坎德拉 cd
长度 l 米 m
质量 m 千克 Kg
时间 t 秒 s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n 摩尔 mol
解决问题
1971年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
摩(尔)
度量对象:
分子、
原子、
离子、
质子、
电子、
中子、
微观粒子:
以及它们的特定组合
微观粒子
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3、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
判断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
1mol苹果
1mol O
1mol花粉颗粒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molH2O
1mole-
1molOH-
1mol钠元素
1molNaCl
不对,不能指宏观物质
对,指氧原子
不对,不能指宏观物质



不对,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能说种类
对,特定组合
1mol氢
不对
1mol粒子
?个
一打铅笔12支
一令白纸500张
……
米:光在真空中 s的时间间隔内所进行的路程的长度为1 m。
摩尔:0.012kg 12C的原子数目为1摩尔。
—— 如果在一定量的粒子集体中所含粒子与0.012kg 12C的原子数目相同即为1摩尔。
基本物理量的单位需要统一的度量衡
0.012kg C-12
微观构成
已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 1.993 × 10-26kg
求: 0.012kg 碳-12 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思考]
解:
≈ 6.02×1023
0.012kg
1.993 × 10-26kg
碳原子数=
1mol任何粒子
NA个
阿伏加德罗常数
约为6.02×1023
1. 1mol H2SO4中含有 个硫酸分子。
2. 2mol H2O中含氧原子 个。
3. 0.5mol NaOH中含Na+ 个。
NA
2NA
0.5NA
试试看:
物质的量(n)
微粒数(N)
4. 2NA个H2是 mol。
2
1、5mol的O2中含有 个氧原子;
10NA
练习:
2、1.204×1024个H是 mol ;
2
3、x 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其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mol。
2x/NA
x/NA
4、1molNa2SO4中含有 molNa+ , molSO42-,
共含有离子的个数约为 个。
2
1
3×6.02×1023
2
1
2
1
约12.04×1023
约6.02×1023
1molH2O含 个H, 个O
1个 H2O含 个 H, 个O
1molH2O含 molH, molO
2NA
NA
1molCO和1molCO2具有相同的( )
①分子数 ②原子数 ③C原子数 ④O原子数
A.① ③ B. ② ④ C. ① ④ D. ① ② ③
试试看:
【课堂练习】
1. 下列数量的各物质中,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A.1mol HCl B.3.01 x 1023 个碘分子
C.12g 12C D.0.5mol CH4
2. 与0.3 mol H2O 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是( )
A. 0.3 mol HNO3 B. 3.01 X 10 23个 HNO3分子
C. 0.2 mol H3PO4 D. 0.1mol NH3
物质的量
本课总结
基准:NA
1、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体的物理量
2、专有名词,不能随意拆开
3、对象为微观粒子及其特定组合
单位:摩尔
1、是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的单位
2、量度对象是具体微观粒子及其特定组合
3、使用时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1、准确值:12g12C所含原子数
近似值: 6.02 1023
n=
NA
N
2、
=
N2
N1
n2
n1
基本物理量
【课后思考】
1molC-12的质量0.012kg,那么1mol其他物质的质量又是多少呢?(共22张PPT)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盐水、糖水、双氧水、硫酸铜溶液等
泥水、石灰浆、硫酸钡与水混合
油水混合、苯与水混合
1、概念
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
另一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分散剂: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
物质。
①分散系:混合物
②相对多少:分散剂>分散质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油水
泥水
NaCl溶液
分散剂
分散质
分散系

小油滴

小土粒

Na+和Cl-






分散质
分散剂
九种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实例
气  气
液  气
固  气
气  液
液  液
固  液
气  固
液  固
固  固
空气
云/雾
灰尘
泡沫

泥水
海绵
珍珠
合金
2、分类 (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
分散系
浊液
溶液
胶体
(2)按分散质微粒大小的不同来分
思考: 溶质=分散质?溶剂=分散剂?
分散系
浊液
溶液
胶体
(2)按分散质微粒大小的不同来分
说明:溶质、溶剂概念只适用于溶液,而不能用于其它分散系。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d:
﹤10-9m
10-9~10-7m
10-9m=1nm(纳米)
(<1nm 1 ~100nm >100nm)
   溶液    胶体   浊液
﹥10-7m
按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
胶体
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
(10-9m~10-7m)之间的分散系.
常见的胶体:
Fe(OH)3胶体、Al(OH)3胶体、硅酸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血液、豆浆、墨水、涂料。
胶体的分类:
按照分散剂的状态不同可分为:
气溶胶 分散剂为气体(如烟,云,雾等)
液溶胶 分散剂为液体(如Fe(OH)3胶体)   
  固溶胶 分散剂为固体(如有色玻璃)
胶体与溶液的区别:
CuSO4溶液        Fe(OH)3胶体
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时出现一条明亮的光路的
现象。(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的物理方法)
自然界的丁达尔现象
早晨的阳光射入森林的美丽景象
(自然界的丁达尔现象)
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没得到滤渣,滤液还是红褐色。
在滤纸上得到泥沙,滤液
澄清、透明。
过滤后的现象
Fe(OH)3胶体
泥水
胶体与浊液的区别:
胶体的净化(渗析)
渗析:利用半透膜把胶体中混有的离子或分子从胶体溶液里分离出来。
半透膜: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离子)透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由鸡蛋壳膜或羊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动物肠衣膜等制成。
其原理为: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分子和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滤纸可将胶体和沉淀分离,胶体微粒可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
胶体的作用???
胶体能够使水中的悬浮的固体颗粒凝聚而沉降下来,具有凝聚作用,因此,氢氧化铁胶体可以用来净水。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来净水的是KAl(SO4)2·12H2O(十二水硫酸铝钾),俗称明矾,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 Al(OH)3具有很好的凝聚作用,是一种良好的净水剂。所有可溶性铝盐都可以作净水剂。
随堂检测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和这种纳米粒子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
A. 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 乳浊液
2).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
A.淀粉溶液 B.食盐水 C.牛奶 D.碘酒
C
A
3).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4).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A.观察外观 B.丁达尔效应 C.加热
5).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
A.丁达尔效应 B. 可以通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D
B
C
6).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胶体外观不均匀
B.胶体做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
C.胶体不能通过滤纸
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
B
分散系 溶液 悬(乳)浊液 胶体
分散系粒子的直径
分散质粒子的组成
外观、稳定性
能否透过滤纸
能否透过半透膜
  实例
小结:不同分散系的比较
<1nm
>100nm
1nm~100nm
小分子、
离子
很多分子集合体
分子集合体或大分子
均一、透明、稳定
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
均一、透明较稳定

不能


不能
不能
食盐水、
糖水
淀粉胶体、
Fe(OH)3胶体
泥浆水、牛奶
胶体的重要性质
1、丁达尔现象
原因:胶体粒子较大(1--100nm),对光具有
散射作用,光在胶体的通路中出现一
条明亮的光带。
2、布朗运动
原因:胶体微粒受分散剂分子不停的、
无规则的撞击,形成不停的、
无秩序的运动。
3、胶体的电泳
原因:带电的胶体微粒在电场作用下
发生了定向移动。
4、胶体的凝聚
原因:当破坏胶体微粒原来带有相同电
荷的特点时,就会使它从不容易
凝聚的状态变成聚集状态而沉淀
胶体凝聚的方法:
⑴加热
⑵加电解质溶液
⑶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共13张PPT)
物质的量
(n)
粒子数
(N)
×NA
÷NA
质量
(m)
×M
÷M
体积
(V)
÷ρ
× ρ

相同条件下,1mol的气体体积要比固体、液体大得多。
我们发现的规律
相同条件下, 1mol的固体、液体体积一般是不同的。
而相同条件下,1mol的不同气体体积几乎相同.
决定物质体积
的可能因素
粒子的数目
粒子的大小
粒子的间距
决定固体和液体
体积的主要因素
可以忽略
决定气体体积
的主要因素
可以忽略
决定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
2、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受哪些条件影响?
是怎样影响的?
3、为什么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
的体积都相同呢?
1、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T.P相同
d相同
V相同
V=22.4L
气体体积的微观分析
;‘了;
.
气体摩尔体
思考:1mol气体在任何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是不 是相等?是不是都约为22 .4L
V
Vm
n = ——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
2.符号:Vm 3.单位:L/mol 或 m3/mol等
4.对象:任何气体(纯净或混合气体)
5.标准状况( 温度0 oC、压强 1.01×105 Pa)下 1mol气体体积:Vm约22.4L
6.公式:
1、状态:气体
2、状况: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一般指标准状况
3、定量:1mol
4、数值:约22 .4L
5、通常状况: 20 0C、1.01×105Pa
6、气体体积与微粒数目有关,与种类无关。
7、结论: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 都约为22 .4L。
8、有关计算:(标准状况下) V=n×22.4L/mol
温馨提醒
辨析和应用
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都约为22.4 L。
1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
任何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约为22.4 L 。
1mol空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约是22.4 L。
标准状况下,22.4 L任何气体约含6.02×1023个分子。
标准状况下,n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约为 22.4n L。
1、标准状况下,1 molH2O的体积约为22.4L。
2、 1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L。
3、 1 mol N2和1 molO2体积相同。
4、在标准状况下,1 mol O2的体积约为22.4L。
5、 在标准状况下,1 mol O2和N2混合气(任意比)的体积约
为22.4L。
6、22.4 L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11.2 L
气体所含分子数
7、 只有在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是才能 22.4 L
辨析和应用2
(1)标准状况下,0.5mol H2 占有的体积约是 L。
11.2
(2)标准状况下,2 mol O2 占有的体积约是 L。
44.8
(3)标准状况下,4.48L CO2 的物质的量约是 mol。
0.2
(4)标准状况下,33.6L H2 的物质的量约是 mol。
1.5
物质的量(摩)
=
气体体积(升)
气体摩尔体积(升/摩)
符号表示: n = V/Vm
标准状况下:n=V/(22.4L/mol)
计算和总结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下列气体,
占有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Cl2 ②N2 ③H2 ④CO2 ⑤O2
灵活应用
知 识 归 纳
物质的量
微粒数
NA
.
.
NA
M
.
.
M
质量
气体体积 (标准状况)
Vm
.
.
Vm
d
.
.
d
M 摩尔质量
NA 阿伏加德罗常数
Vm 气体摩尔体积
d 气体密度
物质的量
(n)
粒子数
(N)
×NA
÷NA
质量
(m)
×M
÷M
体积
(V)
÷ρ
× ρ

Vm(共26张PPT)
“Chemistry Today and Tomorrow – The central, useful and creative scienc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97.
“化学的今天和明天——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
Ronald Breslow(R. 布里斯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化学会前会长。早在中学时,由于感受到化学可以像魔法一样把一种物质转变成另一种物质而对化学产生兴趣。195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主修化学。1953年获生物化学与药学硕士,1955年获有机化学博士。
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化学的发展史。
我国在尖端科技上的几个与化学有关的成就
现在每年新合成的化学物质已达到了100多万种。如此繁多的化学物质,我们是怎样更好的认识它们呢?
由于同一类物质在组成及性能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就需要将众多物质进行分类,一类一类去研究。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一、物质的分类
1、根据物质的存在状态分: 、 、
2、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如导电性分 、 、
3、根据物质的溶解性: 、 、
空气 乙醇(C2H5OH) 硫酸铵
铜 碘酒 碘 氢气 石墨
食盐水
(省锡中卞恒俊)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均匀混合物
非均匀混合物
单质
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
氢化物
Na
Cl2
FeCl3溶液
H2SO4
CaCO3
CaO
NaOH
(省锡中卞恒俊)
C6H12O6
例1、今有下列三组物质,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跟其他三种属于不同的种类。将此种物质(写化学式)和分类依据(选出的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之处)写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三组物质分别为:(1)O2、F2、S、N2;(2)Fe、Na、Al、Si;(3)NO2、CO2、CaO、SO2。




组别 被选出的物质 挑选依据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例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 B、食盐水
C、浮有冰块的水 D、纯净的盐酸
E、含氮35%的硝酸铵化肥 F、生石灰
C F
经分析,某种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
则此物质………( )
A.一定是一种单质
B.一定是纯净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分析:只含一种元素,一定是单质而不是化合物,但可能是一种单质,如H2,为纯净物;也可能不是一种单质,而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或O2和O3等。
答案:D
二、物质的相互转化
1、单质 化合物
2、碱性氧化物 氢氧化物( 碱)
3、酸性氧化物 酸
4、酸 盐
5、碱 盐
6、化合物 单质
7、盐 盐
8、盐 氧化物
交流与讨论
完成P4“交流与讨论”2,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标出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原子
CaO
Ca
CaCl2
CaCO3
Ca(OH)2
例3、同学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袋中经常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1) 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
(2) 生石灰可做干燥剂的理由是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生石灰还可以跟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列举两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4) 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持续地做干燥剂?为什么?
在你所认识的化学物质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作干燥剂?列举一例。
三、化学反应分类
1、根据反应形式划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
单质与单质化合 单质与化合物化合 化合物与化合物化合
分解反应
产物是两种的分解反应
产物是三种的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金属置换金属
金属置换非金属
非金属置换金属
非金属置换非金属
复分解反应
酸与碱反应
酸与盐反应
碱与盐反应
盐与盐反应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化合价变化划分:
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的反应
(2)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
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你学过的反应中有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化合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不全是
不全是
全部是
不是
思考:有单质参加和生成的反应肯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吗

3、根据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划分:
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4、根据反应进行的程度划分:
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
5、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划分: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必要)条件:生成气体、沉淀或水
一种金属与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
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 能将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
只有

(省锡中卞恒俊)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顺序表(共21张PPT)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复习课)
一、物质的分类:
1、按物质的溶解性分:
2、按物质的导电性分:
3、按物质的状态分
4、按物质的组成分:
气体
液体
固体
晶体
非晶态物质

物 质






单质
化合物
金属
非金属
均匀混合物
非均匀混合物
一、物质的分类
电解质
非电解质
例:
溶液
胶体
浊夜
1、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如何区别溶液和胶体?
3、生活中常见的胶体有哪些?
4、下列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
①用盐卤点豆腐 ②用明矾净水③ 河海交汇处可沉积沙洲 ④ 钢笔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墨水,易出现堵塞 ⑤ 血液透析
写出下列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HNO3→
Ca(OH)2 →
Na3PO4 →
HNO3 = H+ + NO3-
Ca(OH)2 = Ca2+ + 2OH-
Na3PO4 = 3Na+ + PO43-
判断:下列物质是电解质的是: ,
能导电的是: 。
1.Cu 2.CuSO4·5H2O 3.CO 2 4.蔗糖
5.NaCl溶液 6.酒精 7.盐酸 8.H2SO4
9.氨水 10.AgCl固体 11.NH3 12.Ca(OH)2
2 8 10 12
1 5 7 9
二、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
1、概念理解
3、关系图:
2、两个关系
1、概念理解
(1)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是表示一定数目 微粒的集 合体。
(2) 含1molH2SO41L的溶液中有NA个 硫酸分子。
(3) 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4) 硫酸的摩尔质量等于NA 个硫酸分子质量之和。
(5) 通常条件下, 1mol气体的体积为22.4L。
(6) 通常条件下,NA个氢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7) 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约为22.4L/mol
(8) 一定条件下,决定气体的体积大小因素是分子的数目和分子间距离。
SO42-。
1
乘以一个硫酸分子质量。
(1)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目 微粒的集合体。
单位:g/mol 时,数值相等
标准状况下,
2、两个关系
(1)NA与 6.02 1023mol-1
(2)Vm与22.4L/mol
NA用于描述物质的量,含NA个微粒的集合体为1mol, 6.02 1023mol-1为NA的近似,常用于微粒数的计算。 
条件一定时,1摩尔气体体积一定(Vm),22.4L/mol为一特殊值(标准状况下),用于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等计算。
3、关系图:
物质
质量
物质
的量
微粒

÷M
×M
×NA
÷NA
×22.4L/mol
÷22.4L/mol
(标准状况)
气体
体积
决定体
积因素
物质聚
集状态
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铁器生锈 B.燃放烟花
C.洒水降温 D.食品变质
2.关于纯净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B.纯净物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C.纯净水是纯净物
D.纯净物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巩固练习:
C
B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摩氦气含有的原子为2NA B.2.3g钠变成钠离子时失去0.1NA个电子
C.1摩水的质量与NA个水分子的质量相等 D.标准状况下,22.4L甲烷和氢气混合物
所含的分子数为NA
4.相同物质的量的 Na+、OH-、F- 离子具有相同的 ( )
A、质量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
A
C
5.400ml某气体的质量是同温、同压下同体积H2质量的23倍,则该气体的式量为 ( )
A.23 B.46
C.11.5 D.5.75
6.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的H2与B容器中的NH3所含原子总数相等,则A与B的体积之比为 ( )
A.2∶1 B.1∶2
C.1∶1 D.3∶2
B
A
8. 在标况下,一个装满Cl2的容器为74.6g,若装满N2,则质量为66g,则此容器的容积为 L。
7. 标准状况下,aL气体x2和bL气体y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L气体Z,若2a=6b=3c,则Z的化学式为 ( )
A.xy2 B.x2y C.x3y D.xy3
C
4.48
9.如果a 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 ,
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式中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 )
A. 22.4bc/aNA L B. 22.4ab/cNA L
C. 22.4ac/bNA L D. 22.4b/acNA L
A.
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甲烷和丙烷混合气体22.4L,所含的气体的分子数约为NA个
B. 标准状况下,22.4L HCl 溶于水形成1L溶液,其中含 HCl分子NA个
C. 常温下,1.7g氢氧根离子含质子数为9NA个
D. 常温下,24g Mg2+所含电子数为10NA个
BC
12. 已知在3.2g某气体中所含的分子数目约为 3.01×1022,此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 A.32 g B.32 g·mol-1
C.64 mol D.64 g·mol-1
D
1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醋酸的摩尔质量与NA个醋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氢气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1
C.2.4克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A
D.17克NH3所含的原子数目为4NA,所含电子数目为10NA。
作业:
完成单元练习(共20张PPT)
物质的量
知识小结:
基准:NA
1、衡量物质所含微粒数多少
2、专有名词,不能随意拆开
3、对象为微观粒子及其特定组合
单位:摩尔
1、是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2、量度对象:具体微观粒子及其特定组合
3、使用时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1、准确值:12g12C所含原子数
近似值: 6.02 1023
n=
NA
N
2、
=
N2
N1
n2
n1
基本物理量
一、物 质 的 量
1、1mol H2O含有_______个分子,有________个氢原子,有________个O,含有________质子,_______个电子。
3、下列物质中含分子数目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
A.0.5molO2 B. 6.02 1023个N2
C.6.02 1024个HCl
D.与0.12kg12C含相同原子数目的Cl2
4、0.1molH2O中与_____molC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
同,与__________个CH4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数相同。
深化应用:
6.02 1023
1.204 1024
6.02 1023
6.02 1024
6.02 1024
6.02 1022
6.02 1022
D>C>B>A
0.05
3.01 1022
2、0.1molNaOH能电离出 ______ 个Na+,______ 个OH-
一、物 质 的 量
微观粒子
宏观质量
一个C
原子
一个O
原子
一个Fe
原子
扩大6.02 ×1023
1molC
原子
1molO
原子
1molFe
原子
0.012kg
16g
56g
12g
相对原子
质量
16
56
12
规律一:1摩尔任何原子的质量如果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摩尔物质的质量
1)、1molNa的质量为 。
2molH的质量为 。
3molO的质量为 。
2)、1molH2的质量为 。
1molH2O的质量为 。
2molH2SO4的质量为 。
3molMg2+的质量为 。
规律二:1摩尔任何分子的质量如果以克为单位,在数值
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规律三:1摩尔任何离子的质量如果以克为单位,在数值
上等于该离子的相对离子质量
总结:1摩尔任何粒子的质量,以克为单位,在数
值上等于该粒子的式量
23g
2g
48g
2g
18g
196g
72g
1摩尔物质的质量
1、定义:
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若以g·mol-1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2、定义式:
M
=
m
n
n
=
m
M
n
m
=
M
×
3、单位:
g·mol-1
kg·mol-1
注意:摩尔质量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量、
物质的质量无关。
二、摩 尔 质 量(M)
1、1molCa2+的质量为 ,Ca2+的摩尔
质量为 。Na2O2的摩尔质量为 。
0.5molSO42-的质量为 。
40g
40g·mol-1
48g
78g·mol-1
1molH2O的摩尔质量为 ,2molH2O的
摩尔质量为 。1molO含有 个 O, 质量为 ,O原子的摩尔质量为 。
18g·mol-1
18g·mol-1
6.02 ×1023
16g
16g·mol-1
二、摩 尔 质 量
练 习
2、求0.3molH2O的质量,其中O原子数?
m(H2O)
=
n(H2O)
M(H2O)
×
=
0.3mol
18g·mol-1
×
=
5.4g
N(O)
=
n(O)
NA
×
=
0.3mol
6.02 ×1023mol-1
×
=
1.806 ×1023
=
n(H2O)
NA
×
二、摩 尔 质 量
练 习
3、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6.02 ×1023个C-12原子的质量为1g
B、 H的摩尔质量为1g
C、 H2SO4的摩尔质量等于6.02 ×1023个
H2SO4 分子的质量
D、 NaOH的摩尔质量为40g·mol-1

二、摩 尔 质 量
练 习
n
=
NA
N
M
=
n
m
n
=
M
m
n
=
NA
N
M
m
=
以物质的量为桥梁,将微粒个数与物质的质量
联系起来
关 系 式 应 用
I、求agFe的物质的量?Fe原子的个数?
n(Fe)
=
=
=
m(Fe)
M(Fe)
ag
56g·mol-1
a
56
mol
N(Fe)
NA
×
=
NA
n(Fe)
=
a
56
1、公式套用
II、amolH2SO4中含b个O原子,则NA如何表示?
n(O)
=
=
N(O)
NA
b
NA
4a
b
NA
=
4a
b
NA
=
n(H2SO4)
=
NA
N(H2SO4)
=
b
NA
4
1、公式套用
III、53gNa2CO3中含有Na+和CO32-的物质的量的
是多少?
M(Na2CO3)
=
n (Na2CO3)
m (Na2CO3)
n (Na+)
=
n (Na2CO3)
2
n (CO32-)
=
n (Na2CO3)
1
1、公式套用
n=
N
NA
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成正比
IV、下列哪种物质与0.2molH3PO4所含原子个数相同
A、0.4molH2O2
B、0.1molH2SO4
C、0.8molNaCl
D、0.6molHNO3

1、公式套用
2、公式理解
n=
m
M
1.n相同,M越大,m越大
V、等质量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A、CO2
B、CH4
C、O2
D、N2
2.m相同,M越大,n越小
3.M与m,n无关,只决定与物质的种类

VI、含相同O原子数的SO2与SO3,其物质的量比
和质量比分别是多少?
SO2
=
2
SO3
3
n(SO2)
n(SO3)
=
3
2
SO2
~
2
SO3
3
3×64
2×80
m(SO2)
m(SO3)
=
3×64
2×80
m(SO2)
m(SO3)
=
6
5
2、公式理解
VII、17.4gK2SO4和 gKNO3含有相同的K+
3、关系式法
K2SO4
~
2
KNO3
1
1×74
2×101
174
17.4
=
202
x
x
=
20.2g
依据:
1.质量守恒法
2.化学反应方程式
VIII、将10.6gNa2CO3溶于 g水中所得溶液
中Na+与H2O分子个数之比为1:100
1×106
200×18
106
10.6
=
3600
x
x
=
360g
依据:
1.质量守恒法
2.化学反应方程式
Na2CO3
~
2Na+
H2O
~
200
3、关系式法
作业
1、与4.8gCH4含相同质子数目的SO2的质量为
多少克?
2、2.06gX2O5中含有0.1molO原子,则X的相对
原子质量是多少?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加以说明理由
1、1mol 苹果
不对,指代不明,可指氧原子也可指氧分子
对,特定组合
对,指氧原子

不对,不能指宏观物质
不对,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能说种类
2、1mol O
3、1mol 氧
4、1mol H2O
8、1mol 钠元素
9、1mol NaCl
5、1mol e-
6、1mol 质子
7、1mol OH-



一、物 质 的 量
1971年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
“物理量”指的是量度物质的属性和描述其运动状态时所用的各种量值。
基本物理量及符号 单位 单位符号
电流强度 I 安培 A
发光强度 Iv 坎德拉 cd
长度 l 米 m
质量 m 千克 Kg
时间 t 秒 s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n 摩尔 mol
根据分析,你对“物质的量”有何认识?
解决问题
一、物 质 的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