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索
规
律
【教学内容】:西师版二年级下期探索规律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规律;
2:让学生能了解探索图形类,数字,字母类规律的方法;
3
: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欲望。
【教学重点】:
1: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规律;
2:在具体情景中探索,发现事物直观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出示ppt图片,小朋友们发现了什么?
2、探索新知
(一)探究一(图形类规律)
------,------,------
--------,---------
-------,------,------
-----
,-----,
----
,-----
,----
提升挑战:
(2)探究二(数字、字母类规律)
(1)、
1,
1,
2,
1,
1,
2,
1,
1,
2
,(
),(
),(
)
(2)A,
A,
B,
A,
A,
B,
A,
A,
B,(
),(
),(
)
(3)
3,
6,
9,
12,
15,(
),(
),(
)
(4)70,
65,
60,
55,50,(
),(
),(
)
(5)1,
1,
2,
3,
5,
8,
13,(
),(
),(
)
提升挑战:
10,
11,
13,
16,
20,(
),(
)
第三关:开门大吉
2、3、5、8、11、(
)、20、(
)
1、
33、30、27、24、-------、-------。2、
2,2,5,2,2,5,2,2,5,------、------,------。3、
A,B,C,A,B,C,A,B,C,------、------、------。
20、30、50、80、(
)、(
)、(
)
4、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5、课后练习
2,
6,
10,
14,
18,(
),(
),(
)
----------------探索规律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
学情分析:我班学生共计54人,从前三学期的学习来看,学生对按规律填数,画图是一个难点,有20%的学生能自己找出规律,有50%的学生能在老师的提示下找出规律,有20%的学生需在老师的帮助下才能找到规律,还有10%的学生则是只知道答案,搞不清楚为什么是这样的答案。本堂课的探索规律和以往有所不同,以前学习的基本都是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规律,今天学习的是组与组之间的重复,我希望通过今天的教学能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以组的形式重复出现的规律题的基本模型,让学生对这类题都能找出相应规律。
教学内容:p49例1、例2,p50课堂活动第2题,p51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推理、动手操作等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2、??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能给图形、数字、字母中找到规律并进行分组。
难点:
建立以组的重复为规律的此类题的数学思维模型
教法学法:
教法:通过创设教材情境,教师适时地启发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规律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动手操作等方法来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圆片、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孩子们,范俊杰家搬新家了,你们想去参观他的新家吗?老师带来了他们家客厅的照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二、课堂探索
(一)??????学习例1(课件出示)
1、学生观察,寻找规律
2、汇报交流,找到规律
3、?同学们观察很仔细,你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述一下这些规律吗?(可用数字、字母、图形、声音等等)
(二)??????学习例2(课件出示)
1、引导:选择你喜欢的一组题目仔细观察,看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按照自己发现的规律对数字,字母,图片进行分组。思考:我们每次都需要把所有的分组找出来吗?(板书:分组、找到第一组就找到了规律)
4、按照规律,把缺少的部分填写出来。并进行展示。
5、刚才我们运用了给数字、字母、图片分组的方法,找到了他们的规律,孩子们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用学具把它摆出来。
三、在实践中寻找规律
课堂活动P50第2题
?
两人一组按一定的规律摆一摆,说说你们是按什么规律摆的。
孩子们创造出了这么多的规律,真是小小发明家,表扬自己。(连续表扬三次),引导学生发现掌声的规律。
四、课堂游戏(小律动)`。
1、拍手拍拍肩
拍手拍拍肩
拍手拍拍肩
2、双手左上举、双手右上举
双手左上举、双手右上举
双手左上举、双手右上举
五、练一练
自主完成P51练习十第1题
六、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过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吗?
我们除了按照事物的颜色、形状来找规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图画、动作、声音的规律,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孩子就一定能发现这些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努力去创造,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
?
板书设计:??
??
探索规律
????????分组、找到第一组就找到了规律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教材49页例1、例2,P50课堂活动1、2,P51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能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规律并创造规律。
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初步形成探索、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学习活动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初步体验感知同样的规律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并感受规律美化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规律过程,初步形成探索意识,能用简单数学语言描述规律。
教学难点: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初步形成探索意识。
教学准备:圆片、三角形、正方形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讲故事《从前有座山》。
讲一个循环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谁能接着讲?(请2个同学讲)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为什么不能讲完?(抽生说,引出“重复”一词。)你说得太好了,此处应该有掌声。(红笔板书:重复。)
过渡:你们既会倾听又会思考,希望你们把这个好习惯带进今天的数学课堂好吗。
一、激趣导入---感知规律。(课件出示)
森林里的动物们准备召开运动会,瞧是谁正在布置会场呢。(熊大、熊二)
1、熊大熊二插的气球。(课件出示)
熊大熊二听了刚才的故事,用重复现象来插气球布置会场,你能帮忙继续插气球布置会场吗?(能)
咱们先看熊二插的气球,猜猜下一个气球应该是什么颜色?
(抽2人猜)
(出示彩色气球)猜对了的举手,猜对的人可真少。
那熊大插的气球下一个应该是什么颜色?
(抽说)
(出示红色气球)猜对了举手,哇!这次都布置对了。
思考:为什么熊二插的气球我们不能正确的继续插,而熊大插的气球能正确的继续插呢?
预设:因为熊二插的没有规律,而熊大插的有规律。
2、揭示课题: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数学里也有很多这样的规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规律”。
(齐读,板书:探索规律)
二、探究新课---发现规律。
教学例1
1、找规律
谁来说说熊大插的气球有什么规律?让人一听就明白熊大是怎么插气球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体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规律是很困难的,然后学会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规律,感受到数学语言的魅力所在。)
预设:红蓝蓝,红蓝蓝…一直重复。
(孩子提到“重复”,就追问)
??追问:重复出现的是什么?
(红蓝蓝)
小结:为了让人一眼就看明白,通常把重复出现的这3个气球“红蓝蓝”圈起来作为一组。(课件圈起来,板书:一组)
并用一句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说:“这组气球的规律就是以红蓝蓝为一组,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全班齐说,板书:)
2、找规律并用规范语言说规律---教学例1
孩子们,老师要搬新家了,老师家里很多地方也有规律,想去参观吗?(想)(出示例1)怎么样?(好有规律哦)仔细观察,齐读学习要求。(课件出示)
自学要求:(1)观察沙发、地毯、窗帘分别有什么规律?
(2)说说它们各自的规律。(像这样(指着板书)用数学语言说。)
互学要求:给同桌说说你发现的规律。
预设:
(生汇报,师根据汇报灵活出示课件)
生1:
沙发条纹颜色的规律是以红色、粉色,红色、粉色…一直重复。
追问:能像刚才那样用简短的数学语言说说规律吗?(固化语言,齐读。)
引导:沙发条纹颜色的规律是以红色、粉色为一组,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生2:
地毯条纹颜色规律是以深灰色、浅灰色为一组,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生3:
窗帘条纹的规律是以有图案的、没图案的为一组,依次不断地重复排列或重复出现。
小结:像这样一组图案按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叫这种排列为重复排列规律。它们都是一组一组的依次不断地重复,所以找这样的规律先要找出?(重复出现的第一组)只要找到重复出现的第一组就找到了规律。
教学例2(课件出示熊大、熊二、光头强)
过渡:这些都是生活物体中的规律,咱们数学中也有神奇的规律,想不想探究?(想)请翻开数学书第49页例2,去探索吧!
1、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齐读要求。)
学习要求:(1)观察、比较、分析以下各题的规律,尝试填空。
(提示:找出一组圈出来。)
(2)小组交流:怎么填空?有什么规律?
(提示: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说规律,组长分工,有序互学。)
(1)1,1,2,1,1,2,1,1,2,____,____,____。
(2)A,A,B,A,A,B,A,A,B,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汇报预设:(课件演示:先说怎么填空,再说有什么规。)
生4:第(1)题填1,1,2;规律是以1,1,2为一组,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生3:第(2)题填A,A,B;规律是以A,A,B为一组,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生2:
第(3)题的规律是以1个正方形、1个正方形、2个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为一组,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追问:2个正方形组成的长方形,像这样横着可以吗?(师在书上画)
引导:不可以,应说成“2个正方形组成的竖着的长方形。”
师:说的真好,我们不仅要观察图形还要观察图形的方向。还有补充吗?
生补充:你只说了1个正方形、1个正方形,2个正方形组成的竖着的长方形为一组,只说了图形没有说图形的数量,应该这样说:以1个正方形、1个正方形、2个正方形组成的1个竖着的长方形为一组,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师:说的真精彩,我们不仅要观察图形方向的变化还要观察图形数量的变化;将图形变化的数量和方向结合去找图形的规律。
生1:请问你们还有补充或质疑吗?
(如有举手的,抽起来补充质疑。)
小结:真能干,我们一起再来看一看、说一说这3题的规律吧。(师课件出示,师生齐说规律。)
2、比较。
(独立思考,同桌讨论。)
观察这3道题所反映的规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汇报预设:
相同:每一组里面前面2个是一样的,第3个不一样,所以规律是相同的;并且都是一组一组的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不同:有的是数字,有的是图形,有的是字母。
小结: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这3道题的规律是一样的,都是重复排列规律,数学上都可以用“AABAABAAB…”来表示;只是它们的表现形式有的是数字、有的是图形、有的是字母。像这样同样的规律,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
3、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你知道还可以用哪些形式来表现规律吗?(抽答)
引导:还可以用动作、音乐、声音、画、写表现,还可以用学具摆。
你们能创造规律吗?(能)
学习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创造规律,在练习本上画一画。(巡视,收集资源)
(2)把自己创造的规律说给同桌听。
(学具摆规律的用手机照相展示)
汇报交流、展示。(每种类型的请1个,共请3、4个左右;)
谁先来展示自己创造的规律?(鼓励欣赏别人)做动作时,大家跟着一起做。
三、巩固练习
过渡: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书上的问题吗?
1、第1关:练习十第1、2题
(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对答案。)
咱们回头看看光头强它们又发生了什么故事。
2、第2关:熊大、熊二被光头强关在一个秘密的房间,只有答对了光头强的问题,才能放出它们,你能帮帮它们吗?(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红,黄,蓝,红,蓝,黄,红,黄,蓝,____,______,_______
只能移动2个气球,使气球的排列变得有规律。
照这样的规律,第15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在大家的帮助下,熊大熊二终于出来了,太高兴了!让我们跟着他们跳起来吧!
四、联系生活---拓展课堂
1、找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孩子们,生活中有哪些重复出现的规律呢?
(抽生说)
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的重复吧!
(课件出示,师解说:春夏秋冬,春夏秋冬,……)
接着来继续欣赏规律创造的美。
过渡:美吗?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这么美?
引导:重复的规律可以把我们的生活变得得更美。
2、小结本堂课所学内容。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抽生说)
五、拓展:思考题
(独立思考,交流)
老师这里有1个密码箱,里面装着重要的宝藏,想打开吗?生:想
要打开宝藏必须找到这组数的规律,请独立思考,把你的想法填在导学单上。
10,20,???,???,???,
???。
恭喜大家,获得智慧卡,我们一起打开密码箱。密码箱中有黄金和一份伟大的数学发明。(语音:裴波那契数列介绍。)
自然界有很多现象和裴波那契数列非常相似,我们不得不佩服数学家的智慧,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板书:
探索规律
以红蓝蓝为一组,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以A,A,B为一组,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PAGE
1《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数字、字母、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规律中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知道并且能找到数字、字母、图形的排列规律,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
2、难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主要是让学生体验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是有规律的,让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欲望,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初步学习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操作、推理等找出图形的排列规律,初步学习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的方法
教学流程设计?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课喊口号“121121121”导入新课。
二?、
探究体验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1、自主学习,仔细观察沙发、窗帘、地毯、地面发现规律,
2、小组合作、交流,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教师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述出来。学生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表达;也可以用字母表达,如“ABABAB”等。
3、教师引导比较沙发、窗帘、地毯、地面条纹的规律,说说有什么新的发现。
课件出示例2情境图
1、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分析各题的规律,根据自己的发现填空。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填空的理由,各自说出自己是怎样发现规律的。
3、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整体比较、分析这3道题的规律,引导得出他们反映的规律相同,都可以表示为“ABABAB······”这样的形式。
三、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1
1、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根据规律画一画。
2、同桌交流。
出示练习题2
1、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根据规律再画一画。
2、同桌交流
3、引导学生比较两幅图的异同?两幅图的规律有什么不同?
四、
实践应用
1、说说生活中的数学规律。
2、按一定的规律摆学具,并用语言表述规律。
五、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回忆本节课内容,引导总结。
六、我是小小设计师
应用所学循环排列规律为喜羊羊设计一幅漂亮的窗帘或一张漂亮的桌布。
板书设计:
几个数字
几个字母
}依次重复出现
几个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