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四下《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1、从学生已有经验平均分这点阐述,区分平均分和求平均数之间的联系和不同。
2、参照张齐华数学文化观点,以《易经》为文化背景,阐述平均数的文化渊源。
3、从数据到实物统计图到条形统计图的生长,奠基学生统计与分析意识。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统计意识比较薄弱,生活经验相对肤浅,要从统计的角度去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存在一定的难度。但大多数学生能看懂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表回答简单问题,进行简单计算,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独立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所以,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具、学具、课件等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
教学理念:1、文化润心,指引方法。
2、创新教具,联结数据、象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之间的关系。
3、以学定教,催生主动学习。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90—92页,例1、例2及相应练习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看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数)
数是哪里来的?(写出来的,古代的人发明的,老师教给我们的)
请按照老师说出的数拿出相应的物体来表示(1,2)数一数,让学生明白:数是数出来的。
一、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昨天进行的1分钟夹乒乓球比赛有趣吗?咱们再来看看比赛的情景。(30秒视频)。
2.我把两个组的比赛成绩制成了统计表,因为记不住同学们的名字,我就随意定了几个名字
(表格出示:甲组14、12、11、15.乙组8、11、12、16、13)谈话:你认为哪个组该得第一?(请学生发言)
预设生1说:“直接比总个数,总个数多就得第一。”(问:你同意吗?不同意,人数不同,比总个数不公平)
预设生2说:“比两组中成绩最好的一个,15<16,乙组第一。”(生:这个成绩只代表一个人的水平,不能代表一个组的水平。)
预设生3说:“比平均数。”问:这是个新名词,为什么比平均数?(因为平均数就是平均每人夹多少个,它能代表一组数的总体水平)小结:看来我们必须得找一个能够代表一个组的水平的数,才能比较。板书:代表一组的水平
谈话:那么这个数怎么找呢?
二、文化探路,活动探究
1.谈话:。其实,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古人在《周易》这本书中就提出了(出示“裒(póu)多益寡,称物平施”。)来提示我们如何找这个数。古文有点不好理解,旁边有注解(抽生读:减去多的,增益寡的,公平施予)。问:你读懂了什么?
2.谈话:接下来我们就根据刚才的理解,先找能代表甲组水平的数。请看统计图,我用红色纸条和磁片共同来表示甲组每个队员的夹球个数,问:每张纸条代表几个?
谈话:每个学习小组都有一幅这样的图,你能结合刚才的阅读理解和这幅图,找到代表甲组水平的数吗?请先看小组合作要求:
3.小组合作要求:
①组内交流,说说方法。
②动手操作,找出代表甲组水平的数。
③组织语言,准备汇报。
4.小组合作学习
5.全班交流分享
(1)展示移多补少
师:①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②问:为什么不移动了?(移来同样多)③谁看明白了,他们是怎么移的?能说得再简洁点吗?用四个字概括(板书“移多补少”)。
④齐读,问:移多补少是什么意思?(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它们变得同样多。)⑤讲得真好,我们再看一遍移的过程。问:同样多的数量是多少?(13)13能代表这组数的水平吗?谈话:在数学上把能代表一组数的水平的数称为平均数(板书:平均数)。所以13是这四个数的平均数。⑥问:我们计算的平均数13为什么在实际数量里没有呢?(因为13不是每个人夹的实际个数,而是移多补少得到的平均数,它能代表甲组同学夹乒乓球的总体水平,是个虚拟数)
(2)展示求和均分
①谈话:我刚才看到有的组是另一种移法。请这组同学展示求得平均数13的过程。(把尾巴上的小圆片收集在一堆,再平均分)②谁来说说这组同学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他们这样做也把圆片分得(同样多)。③问:你们能用算式表示出这个过程吗?④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先求…再求…问:为什么要除以4?(小结:把5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要除以4.)。④介绍方法:我们这样做也得到了平均数13,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方法?
“求和均分”(板书)。
5.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用两种方法都能把磁片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古人叫作“裒多益寡”“称物平施”,我们现在称为“移多补少”,“求和均分”,都是要求“平均数”。
三、从数到形,走向本质
1.谈话: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平均数,我把甲组的成绩统计图竖起来,把圆片都用条形代替,看看,成了我们学过的什么?(条形统计图)。
2.观察甲组的条形统计图,平均数13的位置在哪儿?谁来指出来?(出示虚线)每人夹的实际个数与平均数有什么关系?(小结:每人实际个数有的比平均数多,有的比平均数少,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用平均数13表示甲组的总体水平)(板书: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3.对比整体与个体
⑴问:同学们,如果我把乙组同学的成绩也制成条形统计图,你们能找出乙组夹球的平均数吗?
⑵问:根据刚才的经验,先估一估,乙组的平均数可能是多少?
⑶谈话:乙组的平均数具体是多少,赶快算一算吧。
①抽生列算式,问:这位同学算的什么?哪些同学是这样做的?(挥挥手,表扬你们,能用刚学的平均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很好!)问:看结果,刚才估对了吗?这个12和图中的12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②观察两个算式,问:都是求平均数,为什么一个除以4,另一个除以5呢?(小结:总数÷份数=平均数)
⑷小结:平均数13、12分别代表甲组和乙组的总体水平,所以比较平均数就能裁定哪个组的成绩好。
完善(13>12,甲组第一)
4.感受平均数的变化
问:哪个组获胜了?(甲组)看来人多不一定就胜利。是不是乙组输了,就说明乙组的人个个都不如甲组呢?(整体水平高,并不代表每个人的水平高)
问:乙组暂时失利,你们想对乙组的同学们说点什么?还想对夹了8个的王晓飞同学说点什么?如果他练习后,成绩提高了,乙组的平均数会怎么变化?他只要多夹出多少个,乙组的平均数就会赶上甲组?
小结:看来平均数与每个数据都有关,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5、生活中的平均数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我们就需要谁?(平均数)生活中,你见过其他平均数吗?
四、精细练习,反思本原
谈话:下面,我们用今天所学的平均数,来解决身边的问题。
1.冬冬来到一个池塘边,低头一看,发现了什么?(平均水深110厘米)。冬冬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是14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有危险。”冬冬的想法对吗?
生:池塘可能有的地方比较浅,有的地方比较深,有危险。
师:说得真好!想看看池塘水底下的真实情景吗?(出示池塘水底的剖面图)
师:通过你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三种情况)
小结:夏天到了,同学们不能私自到不明情况的水域去游泳哦!太危险啦!
谈话:蛋糕店的师傅遇到了一个问题,我们去看看。
2.
快乐蛋糕店的草莓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如下图。明天做多少个蛋糕比较合适?
问:你是怎样想的?
3.有四个数:4、7、★、9,它们的平均数是8.
★代表几?
5、
课堂小结,结束教学
今天学习平均数,你有什么收获?
谈话:走出课堂,希望你们能带上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
附板书:
平均数
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移多补少
求和均分
2018年9月8日《平均数》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学习目标: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历经情平均数的过程,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探究单,毽子。
学习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课件出示图片)为同学们带来图书角评比活动的好消息,出示我们班级书架的图书摆放情况,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动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小结:现在每层都有5本书,这个5就是他们的什么数?
像这样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总后分的方法求出来的每层同样多的5就是她们的平均数。
(3)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评比图书角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平均数与平均分的联系与区别,掌握移多补少,先和后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感知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二、探究交流,构建新知。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联系生活导入
教师:为了发扬雷锋精神,我们学校每个班都成立了雷锋小组,学雷锋做好事。看,我们班的雷锋小组,正利用课余时间收集废弃的矿泉水瓶呢!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教学例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1)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预设学生会想到“移多补少”和“数据的总和÷份数”的方法。移一移,直观地看出平均数,也可以动笔计算求出平均数。
(2)汇报交流,理解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教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学生:13个。
教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答案吗?13是怎么来的?
学生:(14+12+11+15)÷4=13(个)
教师:谁看懂这个方法了?能再说一说这个算式的每一部分是什么意思吗?
教师:像这样先把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合起来,再除以4,也能算出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我们通过图形观察,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结合学生口述,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教师:通过验证,我们发现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就是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引导学生体会,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并再平均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教师: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矿泉水瓶吗?
学生:不是。通过图形比较发现:有的同学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多,而有的比这个数量少。
延伸问题:有可能和平均数相等吗?有。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论是直观形象的操作演示,还是运用平均分来计算,都为学生理解平均数这一概念提供了感性支撑,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掌握了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教学例2,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场踢毽比赛吧。
(1)新旧联系,比较人数相同的两个队成绩。
男生队
女生队
教师:比较男生队和女生队的比赛结果,谁赢了?你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
教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也可以比较两组队员踢毽个数的平均数。
教师:分组,班级的左面部分求总数比较,另一部分求平均数比较。
分组板演,并展示成果,同时注意比较大小。
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女生队赢了,
(2)巧设矛盾,比较人数不同的两个队成绩。
教师:看来,女生队暂时领先。如果老师也加入男生队,谁会是最后的赢家呢?
男生队
女生队
预设学生会进行争论,有的认为看总数,男生队应该领先,有的认为在人数不同的时候,用总量来比不公平,只能用平均数来比较。
引导学生通过对不公平的深入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教师: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引导学生说计算的方法,教师完成板书。
3.回顾小结
(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2)回顾求平均数的方法。
(3)学生在不同场次不同方法的比较中可以感知到,用平均数解决此类问题具有合理性和普适性。
(设计意图:再次回到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踢毽子比赛,既能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意义,通过亲自求一求平均数,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和求法的理解,也让学生感受到理解数学知识和计算的正确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愉悦。)
(三)拓展练习。
1.
思考
小军的身高是1米40厘米,他在一个平均水深1米20厘米的游泳池中,会不会有危险?
2.
判断
(1)小明所在的三年级的平均体重是28千克,小明的体重一定是28千克。
(??)
(2)河北省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201厘米
,王刚是这个篮球队的队员,他身高可能是195厘米。
(??)
(3)这个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201厘米的队员。(??
)
3.只列式不计算
林大勇看一本故事书,星期五看28页,星期六看52页,星期日看46页。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设计巩固练习,让学生在运用中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巩固了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评价反思、感受成功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加强对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对求平均数方法的掌握,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等学习方法和积极思考、乐于合作等好习惯给予表扬
.)
(5)绘本推荐
如果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平均数的知识,老师推荐给你们一本非常有意思的绘本。你会有很大收获!
《汉声数学图画书》—第四辑35——平均数
(6)板书设计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5+11+9+14+27)÷5
=76÷5
≈15(个)
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6+11+16+14)÷4
=57÷4
≈14(个)
通过比较发现男生队获胜。
1
/
3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
平均数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西师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八单元的内容。“平均数”是属于“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的一部分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教材把平均数安排在条形统计图之前,旨在让学生在单项统计表的信息中了解两组数据,从而进行比较。由此可见,学好平均数掌握平均数的求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就显得尤其重要。
教学目标:
(一)经历求平均数方法的探究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二)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教材、草稿本、笔、橡皮擦等常规工具。
教师:多媒体课件、磁钉等。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创设投球游戏的故事情境,让学生帮助两组队员解决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引出“平均数”的概念。
二、探究新知
(一)黑板上展示几排数量不同的小球。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每排的个数,以及加在一起的总数
教师引导:如何移动小球,让每排的数量同样多?
得出结论:移多补少
总结:像这样,几个不相等的量,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移多补少,会得到一个相等的数,我们把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2)ppt出示四位小朋友收捡塑料瓶的画面并给出数据。
提出问题:我们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PPT出示塑料瓶并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教师提问:如果每次都要去用实物来摆一摆,移一移太麻烦,能不能通过其他的方法求平均数,比如:计算法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再次用计算的方法去求黑板上几排小球的平均数,验证公式是否正确。
(3)总结前两个情境得出:5是6、7、2的平均数;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学生观察每一组数据的最大数、最小数和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最大数>平均数>最小数。
(4)PPT出示小明去游泳的情境,学生讨论:小明会不会有危险,说出为什么。教师出示水深横切面,再次巩固最大数、最小数与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5)回到投球游戏。学生先分别估计第一组和第二组平均每人投几个,再动笔计算。教师引导:为什么要通过用平均数来比较才会更公平?引出“平均数的意义”
(6)巩固练习。
(7)小结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