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案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 “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2、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3、经历问题探究的过程,喜欢数学,喜欢思考。
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分统计学意义、会用“移多补少”“求和平均”两种方法计算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1、淘气能记住了几个数?
课件出示玩记数字游戏:“每3秒呈现10个数字,看一看他每次可以记住几个数字?”一共玩了5次。
第一次出示 4 9 7 1 0 2 8 3 5 6,停顿3秒,得到统计表里的第1次记住数字的情况信息。
次数 第1次
记住数字的个数 5
第二次出示9 4 0 2 8 6 1 3 5 7停顿3秒,得到统计表里的前2次记住数字的情况信息
次数 第1次 第2次
记住数字的个数 5 4
第三次出示1 7 8 2 0 4 63 9 5停顿3秒,得到统计表里的前3次记住数字的情况信息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记住数字的个数 5 4 7
第四次出示4 63 9 5 1 7 8 2 0停顿3秒,得到统计表里的前4次记住数字的情况信息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记住数字的个数 5 4 7 5
第五次出示5 1 7 8 2 0 4 63 9停顿3秒,得到统计表里的淘气5次记住数字的情况信息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记住数字的个数 5 4 7 5 9
T:观察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有序地去寻找……)
S:学生可能会说出每次记住数字情况不同,可能会找到其中最高数值与最低数值,也可能会发现出现了两次5的个数等。
T:(评价)_你们的眼睛很会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传授新知
1、体验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
T:(再提问)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
T:我现在要提问你了,你刚刚能记住几个数字?
S:每次记住的数字个数都是不一样的。(学生可能会用最高值、最低值、重复出现的数字、相对居中的数字来表示……)【抓住“每次”来体验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
【或者】学生有疑惑,有5个数据,不知道应该用哪个数据来代表自己的记忆水平?也有提前学过的小朋友知道用平均数来表示,并且算出平均数是6个。
T:(评价)你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哇……你们太聪明了,和这位爷爷想到一处去了,他也认为淘气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
2、计算平均数的两种方法
T: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是怎么得来的?【引出“移多补少”、“求和平均”方法】
请把你的想法记录在学习单的第1题上,可以画一画、也可以算一算。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请用画一画或者计算的方式记录你的“6个”是怎么得出来的。
2、拍照上传。
3、同桌互相说一说:我先观察统计表,发现:________________,然后我选择__
_____方式来展示我的思考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生独立完成。
T:请学生汇报。【平板推送题目,学生在题单上作答完成后拍照上传。】
教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一直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道理。
【智慧教室使用:学生独立完成,并拍照上传,老师按停止提交答案的按钮后,随机选择一个小朋友来讲解他的作品】S1:拍照展示“以多补少”方法,学生解释:我想平均数应该在最大和最小之间,就有序地把最多的9个先给最少的4个一个,再把1个给5个一个,再把1个给第二个5个一个,再把7个的给5个一个,这样大家都是6个了。
T(评价):掌声,你的思路清晰,能运用以前的知识,有序地移动,来使最后每一次都记住了6个数字,表扬你。教师演示课件给学生看,动态的“移多补少”的直观演示ppt,每位学生自己观看。
我们数学上把这样的叫做,移多补少。
并追问学生还有其他方法吗?
S2:我是用的计算:(5+4+7+5+9)/ 5=6(个),先算出5次的总数是30个,再用30除以5,算出平均每次记住6个数字。
T:谁来给这个方法起一个名字?
S:先求和 再评价,
T:对的,我们就叫它“求和平均”吧。
继续追问学生,还有其他方法吗?鼓励学生多探究……
教师小结:
【在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理解平均数的“一组数据”、“代表性”】
3、平均“6个”的统计学意义理解。
T:(再次提出疑惑)可是淘气哪一次都没有记住6个数字啊,平均“6个”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
S: “6个”代表这5次的平均值,不是代表某一次的成绩。
S:“6个”表达的是淘气的平均水平,不是某一次的具体情况。
S:。。。。。。。。。。
T: (总结)手指板书:原来平均的6个不是代表某一次具体数据信息,而是代表这组数据的整体的水平,平均的水平。是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平均数”【揭示课题并板书:平均数】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平均数
T:说一说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平均数?
S:畅所欲言,合理即可(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数学平均成绩、这个月的平均气温,1月份平均气温低,4月份平均气温中等,8月份平均气温高)
【游戏:】有一条河,它的平均水深为1米,笑笑现在的身高是1.3米,请问她能安全渡河吗?
回答能的挑选3人到黑板上,回答不能的挑选3人到黑板上,然后自己说理由把对方说服到自己这边来……
回归到“平均数”代表的是一组数学的一般水平、整体水平、平均水平……(但不是某一具体数)
三、巩固练习
1、在1分投篮比赛中,奇思前后4次投中的个数分别为7个、7个、6个、8个。用什么数可以表示奇思投中的个数?(可以画图,也可以之间写算式计算)
移多补少:8给7一个,然后4次的平均得分是7个。
求和平均:(7+7+6+8)/4=7个
2、下表是某地一星期的气温记录。请你分别算出这星期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平均值。
(移多补少、求和平均,都可以)
拍照展示。
四、拓展提升
1、比一比,谁上场
T:乒乓球奥运冠军邓亚萍退役了,做了教练。如果你是乒乓球教练,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解决呢?根据两名队员的得分情况,你会选择那位队员上场?【智慧课堂使用:抢答展示作品并解释思考过程】
场次 一 二 三 四
甲 11 12 6 11
乙 —— 11 10 12
(学生看题)
T:你会安排哪个队员上场?如果需要计算就计算,需要画图就画图,写在题单的第2题处,请用数据说话。【2分钟】
S:“——”这个横线是什么意思?
T:哇,你们太会观察了,太聪明了,本来杨老师预设的要挖一个坑等你们跳的,结果你们一下就提出了这个疑惑,那好吧,我先解答一下“——”表示没有上场,如果上场了没得分,一般会记作0分。现在请你说一说,你会排谁上场,为什么?
S: 我选乙。(教师等待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学生继续说)因为他平均数比甲高。
T:乙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S:乙的平均成绩是11分。甲的平均成绩是10分。
T:这么一比较,根据得分情况,确定应该是乙上场。有没有不同意见?
从刚才这个片段是不是让我们感觉导,平均数是个很本分的人,该除以3就除以3,该除以4就除以4,特别讲究门当户对。不能除错了哈。
T:刚才这么一交流,我发现咱们四(6)班的孩子平均数学得非常棒。
五、回顾总结,平均数是个怎样的“人”?
T:回过头来看看,这节课我们做了这样很多活动,现在你是不是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呢?
(逐字出示:“平均数”是一个怎样的“人”?)
S:学生大胆、放开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
T:确实,平均数是个很特别的“人”,就像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诸葛亮姓什么?(诸葛),对了,平均数,也不姓平,它姓平均。
(教师圈出课题中的“平均”两个字)平均数是个很特别的数,它不是数出来的,而是计算出来的,是平均出来的。
下课!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