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化人行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对称图案的特点及人行道地砖图案排列特点,学会利用基本形排列组合,设计对称的人行道地砖图案。在尝试、交流的过程中,观察、发现人行道地砖的图案排列特点,学习用对折剪的方法,拼贴地砖对称图案的方法。细致观察生活,认识到人行道路的图案美,激发发现生活美的兴趣,培养图案设计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册《城市更漂亮》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调整,教材内容是设计一块小地砖,用折骨骼线的方法在一张方形的纸上贴出对称的图案,考虑到两年级《美丽的花挂毯》中也有类似的内容,并且真实的人行道上地砖的图案并不复杂,所以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对折剪的方法,剪出四个相同的图形,分别贴在一块“小地砖”上,通过两种对称图案的拼摆组合形成“小地砖”,最后将每个同学制作的小地砖连起来,铺成一条彩色的人行道。
学生分析
低年级孩子的动手能力比较弱,在家里能接触到剪刀胶水等工具的机会并不多,刚进入一年级的儿童由于对工具的不熟练,在制作时往往与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经常由于熟练度不够,在思考并剪图形时会花很长时间,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用对折剪的方法迅速的剪出几个相同的基本图形,通过拼贴调整摆放位置,做出对称的小地砖图案,完整的做出作品,激发学生对纸工课的学习兴趣,同时对基本图形的认识及剪贴也为下节课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剪、画、拼贴的方法设计地砖
教学难点:图案的设计,及色彩的搭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技术应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引导与欣赏
(了解人行道的作用) 1、情景导入,引出人行道:
帮助老村长解决羊村道路拥堵的难题。
2、出示人行道图片,了解人行道的作用。
师生小结:彩色人行道的用途。
师:为什么人行道能美化城市呢?
师生小结:色彩、图案。
3、出示课题:美化人行道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与交流:铺上一条人行道
学生欣赏
生思考与交流 PPT 情景导入,配合教学,生动有趣,使学生印象深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回忆城市中的人行道,了解人行道的用途。
二、体验与发现 (了解对称图案的知识及人行道图案的特点) 1、 出示各种彩色人行道图片,引导观察人行道图案的特点
师生小结:人行道的图案都是巧妙利用了地砖的形状和色彩,排列组合而成。
2、 出示地砖范例,请学生用模板尝试快速拼贴出相同图案的地砖。
3、 拼图游戏:用相同的四块地砖组合出有变化的图案。
4、展示学生作品,分析点评,了解对称的概念
出示地砖组合图案,供学生欣赏。
比较第一个小地砖的图案和第二个小地砖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对称的概念:上下、左右沿中线对折能完全重叠的图形叫对称图形,有的上下左右都重叠。 学生欣赏观察
学生观察、讨论与交流
学生尝试拼贴图形
小组合作:尝试拼摆图形。
学生观察与交流:第一个的图案都是对称的,第二个的图案是不对称的。
PPT 通过欣赏,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人行道的组成。
通过尝试作业,初步学会拼贴单块地砖图案的方法。
通过拼图游戏,初步体验图形的组合的乐趣。
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发现相同的单元格图案能有多种变化,并通比较发现对称图案的基本特点。
三、设计与操作 (了解图案设计制作的步骤与要点) 1、教师示范,提示设计剪制地砖图案的步骤和要点:
(1)剪出2个基本图形。用对折剪的
方法同时剪四个相同的图形。
(2)示范拼摆组合。 出示四块小地砖,转动图形,对称图形的几种组合。
2、出示两块小地砖图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师生小结:图形大,方格内容充实。3、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
(1)设计一块小地砖。
(2)图形大,内容饱满。
(3)拼摆组合成对称图形。
(4)铺出人行道。 学生欣赏比较
学生设计、制作地砖
PPT 通过比较,发现剪贴时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作业要求,进一步明确制作要点,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四、作业交流欣赏与讲评 1、作业展示
2、评一评:
出示评价要求
(1)角色扮演,互评
(2) 教师总评
今天小朋友齐心协力,美化的人行道真漂亮,希望我们有机会都能为美化城市出份力。 交流体会。
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教师同学分享审美经验。
PPT 作品展示,体验成功感、激发学生热爱城市生活的情感。
用多种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并在互评中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
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