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生产中流程
教学目标:
1、了解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活、生产的意义。
2、通过对生活和生产工艺流程典型案例分析、理解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意义。
3、掌握流程的表达方式。
4、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
教学重点:
1、对流程的理解及合理流程对生活、生产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难点:
2、如何制定合理的流程。
3、掌握和理解生活和生产中简单的合理流程。
教学准备:
1、自行车轮2个(一个是装好的,另一个是散件)
2、提炼原油的简单流程标本。
3、“四色”圆珠笔(25支)
4、蚕的一生流程标本(蚕 丝绸)
5、电饭煲检修流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将首先准备好一个没气自行车轮胎展示给学生,简要说明其结构组成:钢圈、钢丝、前轴、外胎、内胎、气门。然后提问:此前轮是在行驶中突然没气,请问同学们想一想,如何对该前轮进行检
修?
同学在回答检修该轮时说出了许多不同的检修过程,然后教师总结,得出较合理的检修步骤,由此而引入新课,这个合理的检修步骤就是我的“通用技术”中“流程”从而引入新课。
第一节 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板书]
教师说明:
当然,局限于我们高中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生产经验,如今我们所要学习的是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流程。
一、识流程:[板书]
(一)流程的含义和意义 :[板书]
首先展示散件自行车前轮,由学生简要回答如何组装自行车前轮的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 答进行总结,得出组装自行车前轮过程是:
[板书]
教师提问:谧樽白孕谐登奥质保?欠窨梢越?昂笏承虻叩梗 br> 如果颠倒会产生什么后果。
学生回答:略。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如果颠倒,重则无法完成任务,轻则不能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如:组装自行车前轮时,如先把外胎装上,就根本不可能把前轮装好,由此引入新的概念。
1、什么是时序?[板书]
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就是时序。
2、什么是流程?[板书]
人们在处理问题或事物时,合理的时序和程序过程,就是流程。
教师讲解:
①流程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处理问题的步骤,但要使问题处理得好,必须有合理、科学的处理方法,这就是我们“通用技术”中的流程。
②某一流程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流程会更加科学、合理。
③通过“课本P39马上行动”讲解及学生举例,使学生加深对流程的理解。
课堂小实验:[板书]
将准备好的“四色圆珠笔”分发给学生,每2人一支,其中一人负责拆下,而另一位负责组装。(时间5分钟左右)
教师总结:
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使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到“流程”在生活、生产中的意义。
1、流程在生活、生产中的有什么重要意义?[板书]
①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规律或机理,我应尊重和遵循这些规律或机理。
②合理的流程使人们处理问题时能按质按量完成任务,能使生产效率提高,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真正做到多快好产。
③不按合理流程办事,会使我们处理问题时遇到不少麻烦,甚至不能完成任务。
(二)流程的表达[板书]
1、口头表达:其实这种表达是我们在工作生活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如:班主任要班长组织一个主题班会,首先班主任会交待班长该主题班会的活动安排.口头表达,必须是简单的流程。
2、文字表达:
3、表格表达:
4、图文表达:
教师讲解:
四种表达的共同性:按时序按班各环节的活动内容。不同点:口头表达最直接、最简单,而图文表达最形象、最具动感,它是把复杂环节变为简单的图文,能使人一目了然。
二、生活与流程:[板书]
1、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流程:
洗衣机洗衣、电饭煲煮饭、乘坐飞机
2005年海南省高招报考流程:
[教师分析]分析其中2个流程,并强调合理流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提高生活质量等。
2、流程中的环节:
各流程环节可以细分为若干工序,划分环节能更好组织生产,分工合作。
3、流程中工序的作业方式:串行或并行。
串行要求较严格,有一定时序,必须先让上一道工序完成才能开始下一道工序。
并行也是生产中、生活中常用工序。它是将有些工序可以同时进行的如制软皮椅时,可同时进行制架、面料、海绵。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学分评价标准
海口华兴学校 石坚
《通用技术》必修部分是为后续的选修课提供必要的基础,并为高中毕业生规定了必须达到的最低技术素养要求。因此,《通用技术》的必修内容是每一个高中毕业生所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根据《通用技术》课程的特殊性,为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结果,特制订如下学分评价标准,公供参考:
一、保每位学生修满36学时,是保证学生学好《通用技术》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在高中阶段实施学分制,用学分衡量学生作业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对学生是否修满学时,是对模块学分评论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对平时学生作业的客观评价,更有助于学生学好《通用技术》,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态度,在平时学习中养成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要求阶段性评价与日常性评价相结合的充分体现。
三、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价,是总体评价不可缺少的一环,它是对学生阶段性评价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微小进步,对学生的特殊表现予以及时、适当的评价。这样,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往往起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对学生“设计方案及作品”评价,该项的考评,是对学生“综合技术素质”的评价,但评价过程中应更注重学生设计过程的评价,这样真正体现“新课标”中的新要求,一改以往片面考虑结果评价。同时,也体现了评价的开放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对技术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使评价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的动力。
五、书面测试的评价。书面测试是对学生评价最为重要的一环,能够较好地保证评价的覆盖和深入程度,它更能考查学生对技术原理的理解、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以及将技能方法迁移到新问题情境中的能力。
附:《通用技术》学分评价标准
说明:
1、为使评价更科学、更客观、更简便,将学会评价分为五大部分,以百分制业衡量,即各部分分值就是占总分的百分比。
2、学生只有达到60分以上者才能取得“新课禁不起”中规定的学分。
3、为保证学生达到规定的学时,故第一项特别规定,凡该项考评不足5分者,不能取得应得学分(即凡旷课10学时以上者,不能取得相应学分)。
《通用技术》必修模块学分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分值 评价标准细则 实际分值
学时评价 15 分 1 、修满 36 学时,计 15 分。 2 、每旷课 1 学时,扣 1 分;每迟到 3 次,按 1 学时计。 3 、因故请假,后能补修满学时的不扣分;否则,按旷课处理。
学习作业评价 10 分 1 、一学期作业数以 10 次为标准计算 2 、评价作业以优、良、及格、不及格评定。分别记 1 分、 0.8 分、 0.6 分、 0.5 分。 3 、有缺交一次,扣 1 分。
平 时 成 绩 课 堂 表 现 5 分 1 、课堂提问评价以百分数考评; 2 、课堂学习态度评价以优、良、及格、不及格评价。
平 时 测 验 成 绩 10 分 1 、平时测验成绩,其中考试成绩各占 60% 和平过渡 40% 2 、平时测验成绩包括书面测试和设计案例测试。
评价内容 分值 评价标准细则 实际分值
设计方案 及 作品评价 20 分 1 、设计过程注重设计过程的评价,凡是设计过程中有:信息筛选、知识的应用、思考的性质、方法的形式、方案的确定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给 10 分,每缺一项扣 2 分。 2 、能正确呈现设计方案再给 5 分。 3 、能根据设计方案要求制作原型或模型再给 5 分。
书面测试 40 分 1 、书面测试能够考查学生系统掌握通用技术基础知识和运用通用技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书面测试试题应采用较灵活试题,能给结合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学生进行考核。 3 、试题采用百分制更为客观、全面考查学生整体技术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