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课件(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8 11:45: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一、
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
遣唐使:
(1)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
,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称为“
”。
(2)把唐朝先进的制度、
、文字、典籍、书法艺术、
等传回日本。
2.
鉴真东渡:
接受请求,东渡日本,传授
,还传播中国的
、文学、
、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先进文化
遣唐使
天文历法
建筑技术
鉴真
佛经
医药
书法
二、
唐与新罗的关系
1.
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学习

2.
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
选拔官吏。
3.
引入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
中国文化
科举制
三、
玄奘西行
1.
经过:贞观初年,高僧
西行前往
取经,他遍访天竺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
_____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
大师,10多年后,携带大量
回到长安,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2.
成果:由玄奘口述,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
》,是研究中外交
流史的珍贵文献。
玄奘
天竺
那烂陀寺
佛学
佛经
大唐西域记
新课导入
杨贵妃之死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之名起兵叛乱,共打进了长安,第二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和杨国忠往蜀中开始逃亡,在经过马嵬驿的时候,保护唐玄宗的禁军军士陈玄礼和其他官兵一直要求唐玄宗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并且杀死了杨国忠。唐玄宗告诉陈玄礼杨国忠祸乱朝政,但是杨贵妃没有过错,想要赦免杨贵妃,但是禁军军士和官兵都认为杨贵妃是个红颜祸水,安禄山之所以反叛是因为杨贵妃而起,不杀死杨贵妃不能以振军心,继续包围着唐玄宗。唐玄宗无奈之下听从了随身太监高力士的劝言,赐给了杨贵妃一条白绫命令杨贵妃在佛堂的李树下面自杀,杨贵妃为了保护皇上听从了唐玄宗的话,在梨树下自杀而死,年仅三十八岁。
新课导入
读《杨贵妃之死》的资料,回想一下前四课我们主要学习唐朝的强盛状况,但是一个王朝的兴衰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思考一下唐朝灭亡的原因是由于杨贵妃红颜祸水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唐朝是如何由盛转衰的。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目标
1、知道安史之乱的过程,分析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
2、知道黄巢大起义,了解黄巢起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
3、知道唐朝灭亡的史实。
4、知道五代十国,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局面。
第一部分
——安史之乱
“安”:安禄山
“史”:史思明
安史之乱是755—763年唐朝将领安禄山和史思明等人为夺取中央政权而发动的叛乱。对人民来说,是一场灾难;对唐朝来说,是其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1、安史之乱爆发:
①政治腐败:开元末年以后,_______追求享乐,___________,朝政日益_______。
②社会矛盾尖锐,___________日益紧张。
③________集权,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边疆形势
节度使
唐玄宗
任人唯亲
腐败
2、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相关史事
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他中用宦官高力士,又把朝政交给口蜜腹剑的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这些人把持大权,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探索新知
1)、时间:755年—763年
3)、影响:(1)经济方面: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为逃避战乱,北方人口纷纷南迁。
(2)政治方面: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2)、经过:(1)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2)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
(3)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
3、安史之乱爆发的经过:
安史之乱后,中央权力日益衰微,各地节度使的权利日益扩张。他们无视中央,自行任命官吏,自行税收,掌握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大权。为了维护统一,消除不听命的节度使,唐朝中央政府又不得不依靠其他节度使,造成国家分裂的局面。
各个藩镇在名义上属于中央管辖,但实际上他们并不听从中央,皆各行其是。
什么是藩镇割据?
第一,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第二,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第三,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第四,亲近贤达之人,远离奸佞之徒等。
唐玄宗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导致不同的结果,他的作为对我们有何启示?
材料研读
安史之乱造成北方地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杜甫诗《无家别》中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之句。
想一想:这场战乱给人民造成了什么样的灾难?
安史之乱给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破坏,尤其是广大北方地区田地荒芜,十室九空;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第二部分
——黄巢起义
知识小链接:唐朝末年8个皇帝,有7个是宦官根据自己的需要拥立的。“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一般,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了宦官手中的驯服工具。所以,宦官专权,加深了政治的黑暗,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原因:
中央
地方
宦官专权
兼并战争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
统治腐朽
唐朝后期政治
藩镇割据
②藩镇割据态势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无力控制;
百姓生活
赋役繁重
生活困苦
连年灾荒
农民起义
(黄巢起义)
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连年灾荒。
结果: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探索新知
经过:①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②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1、黄巢起义
影响:直接打击了唐朝政府的腐朽统治,给唐朝统治者以致命打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
结果:
起义军虽然一度攻占了长安,最终却被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起义。
第三部分
——唐朝灭亡
原为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降唐朝,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朱温被其子所杀
第四部分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哪些政权?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自主探究
2.唐朝灭亡后,南方地区出现了哪些政权?
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
史称“五代十国”
所以,五代十国的政权特点是唐末以来
局面的延续。(根源或实质)
五代实质上是夺取了中央权力的藩镇所建立的政权,
十国则是割据各个地方的藩镇势力的继续。
藩镇割据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五代十国的特征:
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
五代的开国皇帝都是凭武力夺位,在位的时间也都不长,最短的只有十个月。这五个朝代的统治平均约为十年,最短的不到四年。
武人统治
政权更迭频繁
1)北方:
2)南方:
3)对全国:
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有何影响?
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通过以上学习,你能说说唐朝衰亡的过程吗?
朱温灭唐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宦官专权
加剧矛盾
黄巢起义
由盛转衰
致命打击
唐朝灭亡
五代十国
课堂小结
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
开元盛世
唐朝建立
贞观之治
五代十国
618
627
649
713
741
755
763
907
唐朝灭亡
884
878
960
唐朝的统治
开元年间
天宝年间
1.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落。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

A.大泽乡起义
B.隋末农民大起义
C.安史之乱
D.唐末农民大起义
2.唐末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写下光辉的篇章。下列人物曾领导唐末农民起义的是(

A.张角
B.黄巢
C.安禄山
D.史思明
C
B
3.番禺日报2016年10月2日文章:……安禄山每次入宫,都是先拜贵妃,再拜皇帝。皇帝不解,问他何故,安禄山恭恭敬敬地说:“我们胡人的习俗,都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皇帝释然,对安禄山的憨厚和朴实添了几分好感。这位皇帝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4.领导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是(
)
A.安禄山
B.宇文化及
C.朱温
D.姚崇
D
A
谢谢您的观看指导!
BUSINESS
PRACTICAL
REPORT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