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1分式的乘除(一))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6.2.1分式的乘除(一))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2-02-05 20:13:27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新安中学 初二备课组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
内容你还清楚吗?
P10问题1, 的由来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水面的高 的由来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
猜一猜
  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用符号语言表达:
合作学习

 
猜一猜
  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用符号语言表达:
合作学习

例1 计算:
(分析: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注意计算的结果如能约分,应化简到最简.)
注意:乘法运算时,分子或分母能分解的要分解.
课堂练习
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不对,应该怎样改正?
(1)
课堂练习
-8xy
小结
(1)分式的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
(2)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乘除法的解题步骤是:
①将原分式中含同一字母的各多项式按降幂(或升幂)排列;在乘除过程中遇到整式则视其为分母为1,分子为这个整式的分式;
②把各分式中分子或分母里的多项式分解因式;
③应用分式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注意:结果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1)作业本
(2)课本:
P22 习题16.2
1、2
课后思考:分式的乘除法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通过类比分数的乘、除运算,探索出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并理解其算理;
2、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
数学思考:通过运用分式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解决问题: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探究、归纳、总结等过程,获得分式乘除法的法则,渗透类比、化归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探索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分式乘除法法则的探索及应用
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解决之
教学方法:类比学习、引导启发、归纳与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预习、复习思考
1、分数除法计算法则内容你还清楚吗?
2、P10问题1,的由来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水面的高的由来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问题2中的、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思。
4、猜一猜,可以用分数乘除法的法则来推广分式的乘除法法则吗?
二 、 探索法则
1、新知生长点
(1)、一个长方形容器的容积为V,底面的长为a,宽为b,则此长方形容器的高为 ,若容器中的水占容积的时,水的高度为 ,若若容器中的水占容积的时,水的高度为 ;
(2)、大拖拉机m天耕地a公顷,小拖拉机n天耕地b公顷,则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 ;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 ;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 倍.
2、探究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观察:
由以上算式,请写出分数乘除法的法则:
乘法法则: ;
除法法则: ;
如果把上面算式中的3、5、15、2、分别用字母a、b、c、d来代替,请写出相应的式子:


用文字归纳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乘法 ;
除法 ,
教师总结:
分式的乘法法则: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分母的积作为分母。
分式的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
计算:
(1) (2)
(分析: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注意计算的结果如能约分,应化简到最简.)
计算:
(1) (2)
(分析:较复杂的分式乘除,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
三、随堂练习
计算
(1) (2) (3)
(4)-8xy (5) (6)
答案:
答案:(1)ab (2) (3) (4)-20x2
(5) (6)
四、课内总结
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五、课后作业
1、书本P27页习题16.2 1、2
2、课后思考:
六、板书设计
课题:16.2.1分式的乘除(一)
问题探究 三、例题分析
例题1
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四、课堂小结
分式的乘法法则: 例题2
分式的除法法则: 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