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 下册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 下册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9.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3-28 22:5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学设计
课题
8.1.1
传染病及其预防
学科
生物
年级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举例说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病毒性肝炎、非典、禽流感。)
过程与方法:调查当地的主要传染病。了解调查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通过对传染病的讨论,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的。
重点
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难点
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
1、达尔文生物进化说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请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选择?什么是人工选择?
3、你知道什么是保护色吗?它有什么作用?
二、导入新课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采取果断措施——“封城”,进而“封国”,取得了显著效果,最大限度避免了疫情的影响。
类似的传染病并不鲜见,什么是传染病?它是怎样传播的?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怎样预防?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传染病及其预防这一话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复习旧知,准备新知。
倾听,思考。
检测上节课的重点问题,温故而知新。
引出主题,吸引学生思考。
讲授新课
明确目标
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传染病的概念、特点;
2、能区分常见的传染病与非传染病;
3、掌握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及其预防措施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什么是传染病?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目知识点。
出示材料,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每年全世界至少有
1700万人死于传染病,
其中900万以上是少年儿童。
常见的的传染病有哪些?
教师总结:
什么是病原体?
常见的病原体有哪些?
教师总结: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有哪些特点?
教师总结:
传染病可分为哪几类?
教师总结: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寄生虫性传染病。
过渡:传染病是如何传播的?
目标导学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目的知识。
2.分析材料,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348年,欧洲出现了鼠疫大爆发,短短
5年间,欧洲人口减少了近1/2。
1918年全球爆发流感,死亡人数达2000万,其中美国死亡50万,比因战争死亡的人数还要多。
(1)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说一说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什么?
教师总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什么是传染源?
教师总结: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可以是患者也可是携带者)。
什么是传播途径?
什么是易感人群?
教师总结: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过渡:我们该如何有效防控传染病呢?从哪些方面入手?
目标导学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请结合传播途径,尝试总结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的方法有哪些?
教师总结:对病人早发现、早报告、
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对感染动物:及时处理。
如何切断传播途径?
怎样保护易感人群?
教师总结如:学生锻炼身体,接种疫苗等。
连一连:
拓展延伸:关注艾滋病
艾滋病的全称: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
艾滋病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
艾滋病的传染源: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易感人群:所有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染源的人
易感人群:所有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传
染源的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艾滋病人?
教师总结:
每年的12月1日都是世界艾滋病日,在这一天,全世界关心艾滋病的人举行各种集会,宣传艾滋病的各种知识,呼吁关心和帮助艾滋病病人。
学生齐读并理解学习目标。
学生朗读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本目的知识,初步勾画知识点。
学生归纳常见传染病,回答问题: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
学生读图,理解分析。
学生举手回答,如:传染病是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如:
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飞沫、空气传播。因此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要用手帕捂住口鼻,以免传染他人。老人和小孩体质差,抵抗力弱,所以容易患感冒。
学生归纳: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可为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学生归纳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学生列举如:消灭蚊子、苍蝇、虱子、老鼠、臭虫等生物媒介及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生动手连一连练习。
学生阅读材料,理解并回答,如:它能攻击并严重损伤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损伤T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从而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
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设计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使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本目主要内容,便于下面的教学与学。
教师通过表格,出示常见的传染病的类型等,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传染病。
通过图片和表格,使学生对传染病的特点和分类清晰的掌握,使本节的重点内容得以突破。
过渡到下一目内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通过材料分析,使学生感受到传染病的危害,从而自然引出传染病的三个环节,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教师通过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的展示,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三环节的关系,使难点知识得以突破。
过渡到下一目内容。
通过请学生举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连一连环节,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即学即练,加深巩固和强化。
通过拓展延伸:关注艾滋病,除了例句学生知识视野拓展外,也即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复习巩固
1.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
A.艾滋病B.贫血C.肺结核D.乙型肝炎
2.当你头痛、流鼻涕、发高烧时,采取下列哪种做法比较合适?(  )
A.自行买药
B.根据广告中宣传的买药
C.找医生诊断
D.喝热水,盖上棉被发汗
3.传染源是指(  )
A.细菌、病毒、寄生虫
B.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C.传染病发生的初始处
D.病原体传播的路线
4.疟疾由侵入人体的疟原虫引起,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进行传播。疟疾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致死率高,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能破坏疟原虫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治疗疟疾效果显著,将疟疾致死率降低了一半。屠呦呦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面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隔离并用青蒿素治疗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
B.消灭传染疟疾的蚊子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C.疟原虫是疟疾的传染源
D.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5.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A.水传播和饮食传播
B.饮食传播和接触传播
C.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D.虫媒传播和接触传播
以组为单位,分析思考问题,并在全班交流汇报,共同完成检测练习。
通过复习巩固环节,检测本节课的教学与内的内容,检查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传染病及其预防,知道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我们要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学生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升华。


知识导图的方式,呈现本节课的知识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