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5 约分 西师大版 (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5 约分 西师大版 (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3-28 11:01:28

文档简介

课题
约分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2、掌握约分的方法,并能够正确的约分。
教学重难点
约分的意义和方法。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法
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
教学过程
多媒体使用(意图)
导入环节·口算
课前练习在括号里写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12/16(
)
16/18(
)
11/13(
)
24/9(
)
21/10(
)
5/24(
)二、出示课题(可利用情境导入出示)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约分。(师板书课题)三、出示学习目标师:那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齐读目标师:要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努力,你们有信心学好吗?
学教练
一、第一次学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65页的例4内容,并认真思考。1.??????识记什么叫最简分数和约分。2.????
思考:约分有几种方法?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认真完成书上的做一做,加油!二、第一次教(1)、过渡语:老师真佩服某某同学的字体!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到底哪种结果是对的,比谁最肯动脑筋,发言最积极。追问1:认为最简分数找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追问2:认为连线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追问3:认为最简分数化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追问4:若错让学生说说错的原因。总结:约分的方法:逐步约分法一步约分法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2)、评议板书和正确率。三、第一次练1、必做题:练习十六:第2、3、4题。2、选做题:练习十六:第
5、6题。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3、拓展练习:先约分,再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中的大小。20/32
和18/48
50/120
和42/72六、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
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
练习十六
第7、8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
约分的方法:
逐步约分法一步约分法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教学反思约分
教学目标:
1
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
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3
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
理解分数的含义.
难点
:
能正确地进行约分通过具体的分数展示约分的过程,可以多次约分,也可以一次直接约去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约成最简分数,让学生掌握约分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地进行约分.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练习等.探究出约分的方法,掌握约分这一含义,并能正确地对分数进行约分.
教学过程
提问;请认真观察图片,如何分能使上面的图片都相等呢?
学生发言,说说想法。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有关约分的问题。
二;探索新知
1.
动手分一分,涂一涂.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4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分一分.画一画.涂一涂,并用涂色表示其中的8/24.4/12.2/6.和`1/3.
2
引导发现
引导:认真观察这4幅图,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交流并汇报。
第一幅图中,把整体分成24份,涂了其中的8份;第二幅图中,把整体平均12份,涂了其中的四份,第三副图,把整体平均分成6份,图了其中的2份。第四幅图,把整体平均分成3份,图了其中的1份。因为这4个正方体大小相等,所以,这四幅图中涂色部分也是相等的,即24/8=12/4=6/2=3/1
3.提问:你能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这4个分数相等吗?
学生讨论并汇报。
(根据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时除以了一个相同的数,即它们的公因数,他们的大小不变)。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4.总结概念。
像这样,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1/3不能在约分了,是最简分数。
5,如何进行约分
引导约分;我们已经知道约分,就是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你能把8/24进行约分?,试试看。
学生动手约分,并说说各自是怎样约分的。
生1;8和24有公因数2,将8何24都同时除以2,得4和12;4和12又有公因数2,再将4和12同时处以2,得2和6;2,6还有公因数2,,在同时除以2,得1和3,所以8/24约分后等于1/3
教师根据汇报本板书;
生2:也可以这样约分:8和24的最大公约数是8,所以将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最大公因数8,直接约分为8/24=1/3
6、比较这两种约分的方法,有什么异同?你更喜欢哪种?
学生比较、交流‘、并说一说。
7、总结:不管用哪种方法都可以,但无论用哪种方法,我们都应该将原分数约成最简分数。
三、巩固练习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里交流,并汇报。
四: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约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道最简分数的含义,理解什么是约分,掌握约分的方法并能用这个方法正确地约分。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索,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快速找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学过程
一、
回顾旧知
1、(复习最大公因数)请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6和8


15和30


8和9


18和24


备注:复习一般求最大公因数的办法。把握求最大公因数的两个特例,能帮我们快速求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复习分数基本性质)有一位老爷爷将自己的土地分给他的两个儿子。老大分得这块地的50/100,老二分得这块地的1/2。老大老二都觉自己父亲很偏心,分给自己的要少些,于是两人就大吵起来。你认为他们谁分得多?
备注:复习分数基本性质的内容: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基本性质的作用:可以将分数化为另一个大小不变的分数。
3、教师过度谈话: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这些知识来探讨一个新的问题(约分)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1:T: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S:彩色卡片占全部卡片的(

T:(
)表示什么含义?
S:表示全部卡片平均分成50份,其中彩色卡片有30份。
T:现在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比较大,你能把这个分数化成分子分母都比较小,但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吗?(独立思考,说说你的做法)
预设S:可以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和分母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T:为什么要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呢?
S:“缩小“是为了使分子分母变小,同时缩小是保证分数大小不变
T:请同学们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究()能化成哪些分子,分母比较小,但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再合作交流)
T:这些结果都符合老师的要求吗?你还有哪些发现?
S:都符合,分子和分母都比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小,但分数大小不变。发现化简后的三个分数相等。
T: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且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过程,叫做约分。
那约分的依据是什么?
S: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
T:那这个相同的数是谁?
预设S: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
T:同学们刚才用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数的方法进行约分,但在书写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采用一种简便的方法。同学们可以看看书,看书上的小朋友是用什么书写方法进行约分的?
T:书上的小朋友是把()化成那个分数呢?
比较化简过程,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S:相同的地方都是化成五分之三,不同地方是书写方式不同。
T:能解释一下两种约分的过程吗?
一种约分是连续性约分,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一次一次的去化简,而另外一种约分方式是一次性约分,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一次就把分数化简为35.
师:这两种化简方法都可以,但是在平时约分的过程中,我们一般都采用后一种方式。
下面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下,15/25,6/10和3/5的分子、分母都比30/50小,但大小都与30/50相等,因此把30/50化简成这三个分数的过程都是约分的过程。但是比较这三个分数(即15/25,6/10和3/5),你能发现3/5与前两个分数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吗?
?
使学生理解前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除公因数1还有其他的公因数,还可以进一步约分;而最后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是互质数,不能再约分了。
?
师:像这样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最简分数(板书)
我们在约分时,如果没有特殊要求,一般都要把原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同学们会判断哪些是最简分数吗?
?生:会。
?师:那么我们来试一试。
引导学生做第30页课堂活动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哪些是最简分数,哪些不是最简分数。你能把这些不是最简分数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吗?
试一试:把18/24,6/18,10/35化成最简分数。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最简分数、约分和怎样约分。在约分时,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约成最简分数为止;也可以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简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