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历史八下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含答案
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辉煌70年,奋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标志是( )
A.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垮台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几乎在刚刚接触西藏问题时就考虑和决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然而,不久发生的“驱汉事件”使这一方针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动摇。尽管如此,综合考虑国内外各方面因素,毛泽东等领导人仍然把“政治解决”的选择放在首位,并最终决定以军事力量为后盾,采取和平谈判解决西藏问题。上述材料论述了解放西藏的(
)
A.背景
B.策略
C.过程
D.意义
3、“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这首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
A.雷锋
B.黄继光
C.邱少云
D.董存瑞[来源:
4、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没有进行土地改革的地方是( )
A.四川
B.西藏
C.辽宁
D.湖南
5、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它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旧时代”与“新时代”分别是指(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6、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段材料指出了(
)
A.红军长征的胜利意义
B.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
C.解放战争的胜利意义
D.抗美援朝的胜利意义
7、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千克增长为285.2千克。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8、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20世纪50年代初,至此,中国大陆实现了统一。西藏解放的方式是(
)
A.和平解放
B.武力攻克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9、2016年清明节前,韩中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和平卫士
B.最可爱的人
C.党的好战士
D.钢铁卫士
10、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来A.消灭了地主阶级
B.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11、新中国成立是二战后世界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B.开创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1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
①是指抗美援朝 ②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3、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
A.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C.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14、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5、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
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
)
A.抗日战争
B.阿富汗战争
C.抗美援朝
D.镇压反革命
16、1950~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的(
)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二、非选择题
17、材料: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同时发出28响……
(1)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将军克拉克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探究思考】
(1)阅读材料一,毛泽东是在什么背景下说这番话的?
(2)“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请分析其中的“利益”与“损害”分别有哪些。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场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三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有什么主要事迹?
(5)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6)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共和国的领导者们进行了许多艰辛而卓有成效的努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的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材料一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什么?“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2020—2021学年部编历史八下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含答案
第1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选择题
1、辉煌70年,奋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标志是( )
A.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垮台
B.三大改造完成
C.土地改革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D
2、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几乎在刚刚接触西藏问题时就考虑和决定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然而,不久发生的“驱汉事件”使这一方针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动摇。尽管如此,综合考虑国内外各方面因素,毛泽东等领导人仍然把“政治解决”的选择放在首位,并最终决定以军事力量为后盾,采取和平谈判解决西藏问题。上述材料论述了解放西藏的(
)
A.背景
B.策略
C.过程
D.意义
【答案】B
3、“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这首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
A.雷锋
B.黄继光
C.邱少云
D.董存瑞[][来源:【答案】B
4、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没有进行土地改革的地方是( )
A.四川
B.西藏
C.辽宁
D.湖南
【答案】B
5、新中国的成立……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它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旧时代”与“新时代”分别是指(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C
6、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这段材料指出了(
)
A.红军长征的胜利意义
B.抗日战争的胜利意义
C.解放战争的胜利意义
D.抗美援朝的胜利意义
【答案】D
7、1950年6月,新中国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时,全国粮食总产量由1950年的132亿吨增长为1.63亿吨、人均粮食由1950年的239.4千克增长为285.2千克。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
A.新中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B.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推动
C.土地改革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建设
D.生产的发展推动了新政权的巩固
【答案】B
8、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20世纪50年代初,至此,中国大陆实现了统一。西藏解放的方式是(
)
A.和平解放
B.武力攻克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答案】A
9、2016年清明节前,韩中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三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和平卫士
B.最可爱的人
C.党的好战士
D.钢铁卫士
【答案】B
10、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来源:ZA.消灭了地主阶级
B.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C.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C
11、新中国成立是二战后世界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版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对“新纪元”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民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
B.开创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答案】A
1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付出的代价确实很高,但……带来的益处却超过了代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朝鲜“冒险”
①是指抗美援朝 ②为中国赢得和平的外部环境
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④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反侵略的首次胜利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B
13、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
A.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C.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
【答案】A
14、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答案】C
15、一位美军高级将领在分析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时说:“我们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一
个错误的地点,和一个错误的对手,打了-场错误的战争!”这场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被我们称为(
)
A.抗日战争
B.阿富汗战争
C.抗美援朝
D.镇压反革命
【答案】C
16、1950~1952年我国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的(
)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7、材料: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同时发出28响……
(1)以上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标志着中国人民受奴役受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已经过去,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将军克拉克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
【探究思考】
(1)阅读材料一,毛泽东是在什么背景下说这番话的?
(2)“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请分析其中的“利益”与“损害”分别有哪些。
(3)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场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三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有什么主要事迹?
(5)人们为什么称中国人民志愿军为“最可爱的人”?
(6)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
美帝国主义入侵朝鲜,干涉我国内政,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2)
利益:既可保障朝鲜的安全,也可保卫中国的安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还可打击美帝国主义的气焰,极大地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损害:美国占领朝鲜,会进一步侵略中国,严重威胁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中国的经济建设将不可能顺利进行。
(3)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影响: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保卫了朝鲜和中国的安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4)前者是黄继光,他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敌人枪口。后者是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被烈火烧身不动摇。
(5)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为保家卫国、支援朝鲜,赴朝作战,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许多战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6)①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英明睿智;
②广大志愿军将士英勇奋战;
③朝鲜军民密切配合;
④抗美援朝战争具有正义性。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共和国的领导者们进行了许多艰辛而卓有成效的努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的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材料一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什么?“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答案】(1“原来的土地制度”:封建土地制度。“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目的: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
(3历史意义:废除了中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巩固了人民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