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皮山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疆皮山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3-28 18:17: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皮山县高级中学 2020-2021学年 第二学期 高二 月考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下图为“我国各地树种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形成各地树种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土壤
2.对各地树种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黄土广布 B.乙地降水丰富
C.丙地河流结冰期长 D.丁地多丘陵地形
新疆天山地区的牧民,有迁移轮牧的历史传统,下图为“天山迁移轮牧过程”,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区牧场的主要畜种是
A.细毛羊
B.牦牛
C.藏羚羊
D.骆驼
4.该地迁移轮牧主要是为了
A.获得充足营养 B.适应不同环境
C.提高经济效益 D.避免生态破坏
读“安徽省略图”,据此完成5~6题。
5.与皖北相比,皖南地区
A.热量更充足
B.地势更低平
C.土壤更肥沃
D.交通更便利
6.安徽省南部矿产丰富,在发展采矿业的同时应重点防范
A.草场退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沙漠化 D.耕地减少
下图示意我国北方某城市四环以内“三环、三带、四楔、南北绿廊”的结构性绿地布局,据此完成7~8题。
7.该城市结构性绿地的主要作用是
A.改善城市交通
B.保障城市生态环境
C.提高城市地价
D.加快城市化
8.影响该市“城市通风廊道”规划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风向
C.河流
D.道路
三江平原位于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三江平原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三江平原粮食商品率高,主要得益于
A.地势平坦
B.地广人稀
C.机械化水平高
D.降水丰富
10.三江平原的五常大米被评价为“中国最好的稻米”,
主要优势条件是
A.热量充足
B.昼夜温差大
C.生长期长
D.劳动力丰富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该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不足是
A.地震 B.台风
C.洪涝 D.干旱
江西省梅诸镇地处江南丘陵,历史上种满毛竹,又称为“竹镇”。竹镇曾一度形成“竹镇无竹、河比田高”的局面。下图为“梅诸镇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竹镇形成“竹镇无竹、河比田高”局面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次生盐渍化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湿地破坏
14.解决梅诸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A.将人口搬迁到河流沿岸 B.禁止在东部地区进行耕作
C.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D.大力推广使用喷灌等技术
钢铁工业是指生产生铁、钢、钢材、工业纯铁和铁合金的工业,是世界所有工业化国家的基础工业之一。下图为“长江下游主要钢铁工业分布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长江下游钢铁工业多沿长江分布,其优势是
A.原料丰富 B.市场广阔 C.交通便利 D.能源充足
16.长江下游钢铁工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合理措施是
A.加大广告宣传力度 B.加大技术改进
C.优化钢铁工业布局 D.扩大钢铁工业规模
小麦“蒙头水”是指小麦播种后萌芽前田间进行灌溉的统称。河南省小麦主产区每年秋季播种后都要浇灌“蒙头水”。下图为河南小麦主产区全生育期过程及气候资料。据此完成17~19题。
月份 10月 11月 12月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月平均气温(℃) 14 6 0 -2 1 8 16 21 26
月降水量(mm) 27 13 5 4 7 12 18 37 57
生育期 甲 乙 丙 丁
17.该地小麦主产区全生育期内,丁表示
A.播种发芽期 B.越冬休眠期 C.返青拔苗期 D.成熟收割期
18.“蒙头水”对该地冬季小麦生长的作用是
A.提高出苗率 B.改善品种特性
C.保障安全越冬 D.增加土壤酸性
19.该地小麦返青拔苗期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有
①旱灾 ②洪涝 ③台风 ④冻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内蒙古高原的巴丹吉林沙漠东南部分布着100多个湖泊,湖泊群中的苏木吉林湖区被高大的沙山(1080-1590m)圈闭形成局部流城,湖区多年平均蒸发量约1261 mm,比百公里外的阿拉善右旗多年平均值3452 mm小得多,湖区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16 mm。苏木吉林湖区的湖泊与外部无地表水体交换,水量较稳定。读“苏木吉林湖区位置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苏木吉林湖夏季主要补给类型是
A.大气降水 B.邻湖湖水
C.土壤水 D.地下水
21.苏木吉林湖区比阿拉善右旗蒸发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A.高大沙山的背风坡,降水少 B.湖泊数量较多,面积大
C.湖区比热容大,气温低于周边 D.周围沙漠广布,气温高
黄河河口至潼关河段被称为北干流。此河段中从河口镇到龙门镇的黄河干流位于晋陕峡谷,被称为大北干流,龙门镇至潼关河段,被称为小北干流。下图为北干流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2~23题。
22.北干流泥沙主要来自
A.渭河平原
B.黄土高原
C.太行山脉
D.陕北高原
23.北干流每年需要加固河堤,其施工的最佳月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019年10月21-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振兴司在北京组织开展了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座谈会,更加明确了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部分省市对口合作工作方案。据此完成24~25题。
24.与东部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不足是
A.矿产资源缺乏 B.水资源短缺 C.政策扶持力度小 D.人口密度较大
25.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进行对口合作工作,有利于东北地区
A.人口流向东部地区 B.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高寒畜牧业发展 D.自然灾害次数减少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渤海是一个近封闭的内海,它一面临海,三面环陆,东面经渤海海峡与黄海相通,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85米,20米以下的海域面积占一半以上。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渤海每年冬季都会出现大面积的冰封(下图“渤海海冰分布变化图”)。巨量海冰踏着海流和潮汐,或许是令人忧虑的灾害,却也可能是生命的摇篮、天赐的资源。海冰是由纯水冰晶、卤水胞、空气和少量杂质组成的混合物,冰晶之间还存在缝隙,卤水在重力作用下,能逐渐沿缝隙流出,因此厚厚的海冰就是天赐的“淡水”。
(1)简述盛冰期渤海海冰的分布特点。(4分)
(2)分析渤海易结冰的原因。(4分)
(3)说明渤海长时间结冰的不利影响。(6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开都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而湖泊又是下游孔雀河的源头。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近十多年水域面积已减小460平方公里,湖泊盐度明显升高。下图分别示意博斯腾湖流域示意图。
(1)说出博斯腾湖成为内陆淡水湖的理由。(4分)
(2)阐述近年来博斯腾湖盐度升高的原因。(4分)
(3)有人建议,博斯腾湖的开发以生态功能为主,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奎屯河流域位于新疆天山北坡中部,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向北流入艾比湖。近年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对流域水资源产生重要影响。下图为1972-2013年奎屯河流域不同海拔高度带冰川面积的变化。
(1)推测奎屯河流域南北坡冰川面积的差异并说明原因。(6分)
(2)指出奎屯河流域冰川面积最大的海拔区间,并说明其向上和向下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3)描述1972-2013年奎屯河流域不同海拔段冰川面积的变化。(4分)
29.日照百分率是实际日照时间与可能日照时间之比。下图是陕西省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说出陕西省日照百分率南北变化规律并说明主导影响因素。(4分)
(2)说明陕西省北部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自然景观的差异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2.D甲地黑土广布,乙地气候干旱,丙地河流没有结冰期,丁地多丘陵地形。
3.A牦牛、藏羚羊主要生长于青藏高原,骆驼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
4.D迁移轮牧是为了充分利用草场资源,避免过度放牧,破坏生态,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5.A皖北平原相对较广,地势更低,交通更便利,土壤更肥沃,由于纬度较高,热量不如皖南。
6.B安徽省南部气候湿润,山区面积广,开矿易引发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
7.B城市结构性绿地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
8.B该城市主导风向是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因此通风走廊呈南北走向,可以使城市内自然风的流动。
9.B三江平原粮食商品率高,主要得益于地广人稀。
10.C三江平原的五常大米被评价为“中国最好的稻米”,主要优势条件是日照时间长、生长期长。
11.C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西北地区。
12.D西北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灾害是干旱。
13.C竹镇形成“竹镇无竹、河比田高”局面反映的主要问题水土流失。
14.C河流沿岸部分地区地势起伏较大,盲目将人口搬迁到河流沿岸并不恰当;东部部分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喷灌等多用于气候干旱地区;根据当地的地形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农业能够有效地遏制水土流失。
15.C长江下游钢铁工业多沿长江分布,其优势是交通便利。
16.B长江下游钢铁工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合理措施是加大技术改进。
17.D该地小麦主产区全生育期内,甲表示播种发芽期,乙表示越冬休眠期,丙表示返青拔苗期,丁表示成熟收割期。
18.C冬季地表温度较低,“蒙头水”能够保障小麦安全越冬。
19.D该地小麦返青拔苗期为春季,易遭受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和冻害。
20.A大气降水主要在夏季对湖水进行补给,冰雪融水补给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夏季,冬季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
21.C根据材料信息判断苏木吉林湖处于沙山的包围之中,湖区比热容大,气温低于周边,使得湖水的蒸发量较小,所以C正确。
22.B该河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成为泥沙的主要来源。
23.B夏秋季北干流水量大,不易安排施工;冬季寒冷,施工难度大,最佳月份是4月。
24.B与东部地区相比,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不足是水资源短缺。
25.B对口合作工作有利于促进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人口可能流向东北地区。
26.(14分)
(1)主要分布在沿海水域;辽东湾分布最广;其次是莱州湾、渤海湾。(4分)
(2)渤海是一个半封闭式的内海,海水较浅;辽河、海河、黄河等大量淡水的注入,降低渤海海水的盐度;冬季寒冷的西北风南下,并伴有降水,降低渤海海域水温。(4分)
(3)渔业打捞受阻;航道阻塞;船只及海上设施和海岸工程损坏;港口码头封冻;水产养殖受损;影响水运交通;阻碍水生生物活动,破坏生物多样性。(6分)
【解析】第(1)题,盛冰期渤海海冰的分布特点,可以从图中描述得出,主要分布在沿海水域;辽东湾分布最广;其次是菜州湾、渤海湾。第(2)题,渤海易结冰的原因,可以从海水较浅、淡水注入、风力大等方面回答。第(3)题,渤海长时间结冰的不利影响,可以从渔业打捞受阻、航道阻塞、船只及海上设施和海岸工程损坏、港口码头封冻、阻碍水生生物活动等方面回答。
27.(12分)
(1)周围高山冰雪融水量大,通过河流注入湖泊,湖泊水量大;有河流(孔雀河)流出,将盐分带出。(4分)
(2)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用水增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水量减少,出湖水量减少;全球变暖,蒸发旺盛,盐分在湖泊中积累。(4分)
(3)赞同。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4分)
不赞同。短期内不利于经济发展;当地生态环境恶劣,治理成本较高。(4分)
【解析】第(1)题,博斯腾湖成为内陆淡水湖的依据,可以从冰雪融水量大、湖泊水量大、有河流流出等方面回答。第(2)题,近年来博斯腾湖盐度升高的原因,可以从气候变暖、人类活动等方面回答。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赞同、不赞同均可,但要依据区域特征和材料中的信息,给自己的观点找到科学的证据。
28.(16分)
(1)北坡面积大于南坡。(2分)北坡为阴坡,南坡为阳坡,南坡接受太阳辐射量比北坡多;该流域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北坡为迎风坡,南坡为背风坡,北坡利于积雪的形成。(4分)
(2)4100-4200 m。(2分)向上由于山体面积缩小和降水逐渐减少,导致冰川面积减缩小;向下由于气温升高,不利于冰川的保存,导致冰川面积减缩小。(4分)
(3)各个海拔段冰川面积均处于退缩状态;2013年海拔3200-3300 m的冰川消失;海拔3800-4200 m的冰川面积减少最多。(4分)
【解析】第(1)题,首先比较奎屯河流域南北坡冰川面积的差异,差异的原因可以从热量和降水等方面思考。第(2)题,根据图示即可判断出海拔高度带范围,向上主要受山体面积逐渐减小有关,向下主要受气温影响。第(3)题,根据图示即可描述不同海拔段冰川面积变化。
29.(8分)
(1)自南向北逐渐增加,气候。(4分)
(2)陕西北部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4分)
【解析】第(1)题,陕西省日照百分率大致自南向北逐渐增加,主要是受南北气候的影响。第(2)题,陕西省北部位于黄土高原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光照强,有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