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卫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周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温州市卫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周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3-29 23:0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卫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历史周考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共计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史载,太公五月而报政。周公曰:“何速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伯禽三年而报政。周公曰:“何迟也?”曰:“变其俗,革其礼,丧三年而后除之。”伯禽“变其俗,革其礼”的封地是( )
A.鲁 B.燕 C.齐 D.宋
2.中国古代某朝代,将全国划分为十道,推行不定期的监察吏治制度;后又分天下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并逐渐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出现这一情形的朝代应该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
3.有学者认为中国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是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并指出划分农业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工具和技术特征。据此判断,原始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分水岭应该是在( )
A.夏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4.下图是《国家宝藏》节目展出的一件唐朝珍品——青釉褐彩诗文执壶,因其开创了陶瓷业的新技艺而书写出海上丝路的一段传奇。它出产于唐代( )
A.铜官窑 B.越窑 C邢窑 D定窑
5.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家各派争相表达自己的主张。能否成为显学,取决于自家学说的博大精深以及对时势的准确把握。下列先秦诸子的言论中最能够准确把握时势的 是 (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
D.“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6.中国书法艺术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能体现“书已尽而意不止、笔虽停而势不穷”特点的字体是( )
A.隶书 B.楷书 C.草书 D.行书
7.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可作为其观点依据的有
①词的繁荣 ②程朱理学兴盛 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④毕升发明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
8.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 )
A.“清王朝自救运动” B.“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实业救国的浪潮” D.“民族工业的春天”
9.有学者指出,与“皇帝倒了”相并而提的是“辫子割了”。在此之前,社会对没有辫子的人,“最好的是呆看,但大抵是冷笑、恶骂”。在此之后,剪辫非但正当还成为种新风尚,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被讥笑为“豚尾”。这反映了( )
A.社会政治变革影响了习俗变革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近代社会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D.国民从众心态日渐盛行
10.19世纪末,有人指出:“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并建议说:“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最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据此可知,他主张(  )
A.君主立宪 B.暴力革命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
11.费正清说:“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艘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标志着(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民大革命运动的胜利 D.中国共产党的成熟
12.下面漫画《步步高升》中,各阶层人民代表通过人民政协的大门,沿着一级级阶梯“步步高升”,走向顶端即将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漫画中的“人民政协”( )
A.具有人民民主性质 B.完善了政治协商制度
C.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D.不再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13.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美国捏造谎言,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对远东地区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大力制造他国对中国的恐惧和怀疑。实际上在这次会议上中国( )
A.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 D. 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14.时间和空间是历史构成的基本要素,绘制时间轴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方法。下列时间轴上①和②的位置分别代表的是(  )?
国有企业改革开始 上海的对外开放?
B.海南成为经济特区 中共十三大召开
C.深圳成为经济特区 浦东的开发开放
D.包产到户全面推行 中共十四大召开
15.如何认识并概括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中共历史上有类似表述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四大
16.下图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某部法律公布时的情景,该法律应属于(  )?
①习惯法 ②成文法 ③公民法 ④万民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7. 美学家蒋勋在评价西方某一文化运动时写道:“仿佛经过漫长的中世纪,沉睡的人文精神重新觉醒了,好像经过漫长、寒冷、幽暗的冬天,春天再度来临。”这场运动是( )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18.“其留下的最深刻的遗产是:制度变迁可以用非革命的手段完成,从此后,历史上不再出现重大的暴力冲突,和平渐进的改革成为其历史发展的特色。”材料中的“其”指
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
C.工业革命 D.18世纪初责任内阁
19.《英国产业革命史论》中提到:所谓工业革命,其中包括六个相互关联的大变化和发展,即机器制造业的发展、铸铁业的革命、纺织机械的运用、化学工业的创制、煤炭工业的发达和交通手段的进步。下列人物的成就不属于上述范围的是( )
A.哈格里夫斯 B史蒂芬孙 C.瓦特 D.贝尔
20.“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这一规定(  )
A.解决中央与地方的争端????????????????????????B.消除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C.体现北方与南方的妥协????????????????????????D.实现了“人人生而平等”
21.到19世纪50年代末,推动美国机器制造业迅速发展的有利因素有( )
①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 ②惠特尼制造滑膛枪
③福特制造第一辆汽车 ④爱迪生建立纽约第一座中心发电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近年来,大年初一看电影已经成了百姓重要的休闲活动。2019年春节档最受观众欢迎的当属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广大网友称它是中国硬科幻的里程碑。影片中流浪的地球差一点就被木星引力捕获而亡,与之相关的理论是(  )?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
23.“‘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材料描述的是( )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24.在国际会议上某位国家领导人如此发言:“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尽管如此,我们有力量走上并坚持这条道路,宣传并实行今天全世界都知道和承认的和平共处的纲领。”这条道路( )
A. 有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B. 让日本摆脱了雅尔塔体系的束缚
C. 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有力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
25.亚太经合组织近期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在2016年减少了3.9%。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 )
A.奉行安全先行、互利合作
B.适应亚太地区发展要求,促进经济合作
C.需要加快市场开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
D.实现政治一体化以推动经济一体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6. (10分) 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导“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耀”。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台湾问题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不容任何外来干涉。中国的统一只会给亚太地区和世界繁荣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只会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骨肉分离天落泪”、“烽火遍岛不臣倭”、“直挂云帆复台湾”分别叙述了哪些历史事件?(4分)
(2)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解决“台湾问题”,1979年以来,祖国大陆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重大举措?(6分)
27.纵观人类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是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从张骞通西域至郑和下西洋,沿着丝绸之路,一些域外的物产,如葡萄、核桃等植物,以及胡琴等乐器传入中原地区,印度的佛教思想等也传入中国。但就整体而言,中国在这一阶段始终是以先进文明输出国的姿态存在的。这一过程基本上是和平的。
——据王开玺《古代丝绸之路的辐射力》等
材料二 大约在1500—180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其中包括生物意义上的文流。跟随着欧洲探险者漂洋过海,美洲的玉米、花生、烟草等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大量非洲的奴隶被运往美洲。
1990年后,推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力量促进了全球化。新的通信媒体已经将世界联系在一起,并推动全球文化的融合。在全球化中,经济的迅发展导致了环境的恶化、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这些全球问题需要全球共同解决。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丝绸之路”对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影响。(4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世界广泛联系的表现,(4分)并分别概括材料二中的两个历史时期世界广泛联系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C
B
A
C
C
D
B
A
A
B
A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B
B
B
A
D
C
A
B
D
D
C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1)事件:《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抗战胜利后台湾光复。(4分)
(2)举措: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台湾方针;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一国两制”方针;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深,实现“三通”。(6分)
27.【答案】(1)新物种的传入,丰富物质生活;外来艺术丰富精神生活;佛教传入,影响中国文化。(4分)
(2)表现:物种的交流;人口流动;技术和文化传播;世界经济形成体系。(2分)
原因:1500—1800年间: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2分)
1900年后:两极格局瓦解;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的推动;新交通和通讯方式。(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