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向何处去·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简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概况,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
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十月革命胜利进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分析,使学生认识: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佳片回顾”等栏目,指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搜集历史资料,进行历史背景分析,培养学生搜集并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和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举办故事会,讲述列宁的故事,学习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条件;十月革命胜利的世界历史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难点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教学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资料。
2.指导学生借助“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和“佳片回顾”等形式处理资料并展示、交流。
3.教师整理相关内容制作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1.用多媒体,通过录像、图片制造情境,让学生感受。
2.通过“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和“佳片回顾”等形式,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教学过程
一、“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
师:听说我们同学们中有许多军事迷,你们听说过“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吗?
生:(展示自制课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著名的有革命纪念意义的巡洋舰,该舰造于1900年,舰长124米,宽16.8米。“阿芙乐尔”意为“黎明”或“曙光”。在罗马神话里,“阿芙乐尔”是司晨女神,她唤醒人们,送来曙光。
师:介绍得很详细,大家知道这艘罗马神话里为人类呼唤“黎明”和“曙光”的军舰,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吗?
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师: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一起聆听“阿芙乐尔号”的诉说!
(播放有关十月革命经过的纪录片片断,内容涉及十月革命的时间、领导人、经过等概况)
师:大家试着把纪录片中的内容编成绘声绘色的小故事,然后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生:(自由准备。查阅课本和参考资料,组织小组交流)
师:(选择1~2位同学讲述)
生1: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临时政府封闭了《工人之路》报和《士兵报》,并企图占领布尔什维克党中央所在地——斯莫尔尼宫。形势万分危急。当天晚上,列宁在《给中央委员会的信》中这样写道:“情况已经万分紧急。非常清楚,现在拖延起义真的就等于死亡。……无论如何不能让克伦斯基及其同党把持政权到25日,一定要今晚解决问题。”列宁在当天深夜越过敌人封锁线,秘密地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
生2: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全体官兵按照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将舰开到尼古拉耶夫桥。上午10时,列宁以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名义起草《告俄国公民书》,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向全国广播。尔后,晚上9时45分,“阿芙乐尔号”按照信号,向冬宫发射了第一炮,揭开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序幕。“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师:(出示课件:“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大家讲得非常生动,好像把同学们带回了那段振奋人心的历史时刻,让我们再次向这艘英雄的军舰致敬,向为俄国革命做出贡献的先辈们致敬!
师:十月革命最重大的成果是什么?
生:建立了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
师:任何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崭新的苏维埃俄国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经历了严峻的考验。
二、“退一步,进两步”
师: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十月革命后提出的新课题。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在认识上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师:大家知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吗?
生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叫“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它是苏维埃政府在战争条件下,为了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战胜敌人而采取的一系列非常性政策。
生2:后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新经济政策出台了。
师:你们的意思是不是新经济政策要优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呢?
生:应该是吧!
师:既然这样,如果苏俄刚刚建立就实行新经济政策,那不是更好吗?
生:(教师指导,学生讨论)
生1:我了解的情况是:长期对内对外战争,使俄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正像列宁描绘的那样:“俄国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摆脱战争的,就是其形象正如同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一样,在七年之中把他打得遍体鳞伤。”物资短缺的现实,是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原因。
生2:是迫于战争和经济困难而实行的政策,在当时条件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保证了军民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对苏维埃政权起了巨大作用。
师:那么大家是如何看待列宁推出的新经济政策的呢?
生:(学生讨论)
生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只是在特殊条件下适合国情,长期实行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生2:所以列宁说:“我们现在用‘新经济政策’来改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师:但是,大家发现没有,新经济政策允许社会主义的苏俄有资本主义的一些经济形式,就连布尔什维克党内部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你认为他们说得对吗?
生1:我想,这大概就和我们国家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比较相像吧。
生2:只要适合当时的国情,符合人们的需要就可以肯定。
生3:学习了新经济政策这部分内容后,我对列宁这位革命导师有了更深的了解,因为他敢为天下先,有创新精神,能创造性地把革命理论和国家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佳片回顾
(播放电影《列宁在1918》片断)
师:大家讨论得非常好,看来大家经过学习对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有了更多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影片中的列宁吧,希望给大家一个更加感性的认识。
探究作业
1.了解列宁生平。
2.整理或编写关于列宁的小故事或小剧本。
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重点、难点突出,但知识点涉及的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难以引起学生共鸣。为激发学生兴趣,在授课之初没有按常规导入(常见的导入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原因),而是以“阿芙乐尔号”军舰导入,引起学生中军事爱好者的关注。学生往往会思考:这艘军舰什么样子?老师为什么要讲军舰的事?“阿芙乐尔号”和十月革命有什么关系?等等,以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得以突破。
关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理解,是本课难点所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对两项政策进行比较,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虽然对两大政策的内涵理解的程度有待提高,但基本明确了两者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
学生头脑中往往感觉革命导师的威严,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出台的介绍,可以使学生领略到伟人的创新精神,不拘一格、实事求是的作风。课后探究作业,调查列宁的生平,编写小故事、小剧本则给了学生又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也为第5课《追忆列宁》做了准备,合理开发了教学资源。
苏联的崛起·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启动了工业化进程,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分析斯大林模式,思考其存在的利弊。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广泛地搜集资料,全面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通过阅读历史资料、数据图表,培养学生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经济、政治方面的特点,讨论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客观地评价斯大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苏联人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热情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人生信念。
通过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以及在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难点 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利与弊。
教学准备
1.指导学生查找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历史资料、文学作品、数据图表、方针纲领、海报照片以及先进优秀人物的事迹等。
2.在教师指导下编排话剧《钢铁是这样炼成的》(部分)。
3.教师将相关内容制作成课件。
教学方法
1.史料分析法,通过丰富翔实的史料给学生营造一个贴近历史的情景,使学生通过理解、分析得出答案。
2.运用表演剧的形式,使学生感受苏联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涨热情和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毅力与勇气。
3.展示、讨论、分析、举证、评价,穿插于其间。
教学过程
一、理想与成就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中建成的。沙皇俄国并没有现代的生产机器。当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垮台时,那里既没有多少工业品,也很少粮食。同时,也没有熟练工人;农民还过着中世纪的生活。
——《斯大林时代》
一九二○和一九二一两个饥荒的年头夺去了成百万的生命。一度曾是肥沃的伏尔加河流域的乡村,即使当时有学校,也没有一个农民的儿童能够上学。
——斯大林
我们不得不鞭策我们的国家,因为它落后了一百年,并因为落后而面临灭亡的危险。……否则我们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中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
——斯大林
师:通过这些文字,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生1:苏联经济发展的底子薄,可以说跟新中国建国初期一样,都是一穷二白的形势。
生2:苏联要想经济腾飞必须要花费很大的气力才能取得成功。
生3:斯大林这个人的性格很坚强,而且他还具有高度的警惕性。
师:同学们思考得很深刻。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就是在非常艰难的历史条件下,领导苏联人民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他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经济建设路线,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使苏联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工业强国。大家对苏联经济的崛起与腾飞有哪些了解呢?
生1: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经济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有9 000多个新企业投入生产,并建成了机械制造、化学、汽车、航空、冶金、石油、电力等工业部门。
生2:(出示1913—1940年五国工业增长比较表)通过这个表格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苏联经济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远远高于欧洲其他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
生3: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强国。
生4:我在课外查找了一些资料:苏联从1928年到1955年,共实施了五个“五年计划”,使苏联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成为了一个发达国家。
生5:我给大家着重介绍一下第一个五年计划所取得的成绩:第聂伯河水电站、斯大林冶金厂、西伯利亚铁路、石油开采居世界第二位、钢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三位、煤的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生6: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第聂伯河水电站。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水电方面以建设第聂伯河水电站为标志。它是欧洲最大的水电站,当时全国都投入了第聂伯河水电站的建设,这项工程是苏联人民最熟知和最热爱的工程,也是苏联人民的骄傲和光荣。
师:同学们找的资料是非常丰富和翔实的,足见大家在课下下了很大的功夫。通过资料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苏联经济的腾飞。那么这一时期的苏联除了在工业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还在哪些方面获得了成功?
生1:苏联这一时期的农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发展集体农庄。
生2:农庄的经济发展的很快,不仅使用了机器,而且产量成倍增长,粮食、棉花、亚麻、甜菜的数量增长最大。
生3:这个时期苏联还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如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文学家高尔基,还有俄罗斯航空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等。
师:同学们说得真全面!理想与现实从来不能等同,可是苏联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却把理想与现实演绎得淋漓尽致,它不仅做到了,而且是那么成功,如同一个神话。是什么使苏联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呢?请大家看几个小品。
小品1:斯达汉诺夫以冲天的热情工作6小时,采煤102吨,超过定额13倍。
小品2:甜菜种植员玛丽以每英亩21吨的产量创出了新的记录。
小品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说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说:‘我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生:苏联人民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来建设自己的祖国,他们不怕苦、不怕累,顽强的精神意志、高速的工作效率以及领导者英明的领导思路促使了理想与现实的完美结合。
师:同学们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学习苏联人民的这种精神,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取得成功,获得成绩。
二、斯大林模式
师: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在这种模式下,苏联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但这一模式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请大家阅读教材,看看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1:政治方面。党政不分,国家的所有决策权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民主法制匮乏,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
生2:经济建设方面。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师:同学们是怎样理解斯大林模式的?
生1:虽然我们刚才列举了苏联这一时期所取得的许多成绩,但是我认为这种模式的弊端是很大的。
生2:我认为国家的政治体制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体制一定会妨碍经济长期的发展。苏联的经济就是太注重工业,不关注农业和轻工业,到现在还受影响。
师:看待事物要一分为二,斯大林模式的“利”在于:使苏联跻身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弊”在于:从长远来看,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同学们又是怎样看待斯大林这个人物的?
生1:他是个很有才能的领导者,没有他的英明领导,苏联的经济不会发展得那么飞速。
生2:他的意志坚强,多大的困难都难不倒他。
生3:为了追赶世界工业化强国,大力发展工业,但却使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缓慢下来。
生4:……
师:同学们都依据自己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谈出了自己的想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对历史基本史实的了解和掌握,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历史史实,我们才能理清历史的脉络,更好地理解历史问题。苏联的斯大林模式对我们中国探索社会主义路线有哪些借鉴之处呢?
生:政治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经济发展的全面综合化等。(学生各抒己见)
师(小结):苏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创立了斯大林模式的经济政治体制,在这种模式下,苏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工业化成就,但是也存在着经济政治方面的严重问题。……
教学设计说明
1.在教学设计中围绕本节课的内容,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搜集资料,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2.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特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的精彩舞台,体验学习的快乐。学生通过辩论、讨论、表演等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理性思维能力。
3.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优势与乐趣。学生以课堂作为交流的平台,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其他成员共享,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理解,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阐释和表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凡尔赛和约》的基本内容,知道由于对德国的严厉制裁,促使德国最终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了解《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认识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问题讨论法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对凡尔赛体系的分析、概括,加强学生对基本史实内在联系的理解,并指导学生将基本史实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掘隐性联系的前因后果,从而深化基础知识,并使知识结构化。
指导学生设计《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简表,学习采用多种方式陈述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凡尔赛和约》是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宰割战败国的掠夺性条约。
通过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居主导、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
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隐含矛盾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包含了各种矛盾冲突的源泉,是极不稳固的;这些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和新的战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认识到由于对德国的严厉制裁,促使德国最终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原因。
难点 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教材分析
本课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在强权主义下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第二部分介绍了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强盗般的公约——《九国公约》,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及其实质。
学情分析
本节课所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分析、理解能力,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理解能力有限,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板书设计
一、《凡尔赛和约》 二、《九国公约》
1.巴黎和会 1.华盛顿会议
2.《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2.《九国公约》的内容
3.凡尔赛体系 3.华盛顿体系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启发教学法、讲演法。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
1.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法目标设计讨论题。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疑难问题。
2.查找资料,了解与本课有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其结果如何?对世界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后)师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之间的掠夺战争,结果德奥成为战败国,英法成为欧洲强国,美日经济实力得到增长,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帝国主义战胜国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暂时调整了它们在西方和亚太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由此导入新课。
一、《凡尔赛和约》
1.巴黎和会。
让学生看书了解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操纵会议的国家等基本史实。
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出“巴黎和会的四巨头”,并请学生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介绍四巨头(劳合·乔治、奥兰多、克里孟梭和威尔逊)。
请五位学生分别代表美国(威尔逊)、英国(劳合·乔治)、法国(克里孟梭)、意大利(奥兰多)、日本,重现巴黎和约上争吵的局面,展现各国参加会议的目的,并请其他学生从中分析巴黎和会的实质: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表扬式的点评。然后指出:巴黎和会的中心问题是对德和约问题。经过长期激烈的争吵,1919年6月《凡尔赛和约》签订。
2.《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掌握《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教师对《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述。
第一,领土问题。和约重新划定德国疆界,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萨尔煤矿区由国际联盟代管15年,期满后由当地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千米以内为不设防的非军事区;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得和它合并;承认波兰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归还波兰,德国保留东普鲁士,但泽为国际联盟管理下的“自由市”;西里西亚部分领土划归捷克斯洛伐克。总之,德国丧失了约1/8的领土。
第二,关于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根据国联规定的“委任统治”制度,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英、法、日、比等国加以瓜分,其中,非洲和中东的部分地区归英法等国所有;太平洋上的岛屿大多被日本占有。和会无视中国的主权和战胜国的地位,把德国原在中国山东攫取的一切特权让给日本。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和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引发了中国“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第三,关于军事问题。德国要接受严格的限制,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只能保留一些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准拥有空军。
第四,关于赔款问题。由于战胜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激烈矛盾,所以和约只在原则上要求德国承担战争责任并对战胜国支付大量赔款,但赔偿总额及各战胜国应得的赔款数额的比例,由赔款委员会在1922年5月1日以前予以确定。在此之前,德国应偿付200亿金马克。
教师讲述完后,引导学生讨论:(1)《凡尔赛和约》为什么在德国人的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2)《凡尔赛和约》怎样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进行了严厉惩治,遭到德国代表的强烈反对,但在英法等国的强权和武力威胁下,德国被迫签字。和约在德国人的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两幅地图,并闪烁新独立的国家,让学生从这两幅图中比较出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四大帝国被摧毁以后,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独立的国家。
战胜国除了与德国签订《凡尔赛和约》外,还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和约,它们与《凡尔赛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国际新秩序的“凡尔赛体系”。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未获实利,随即将目光转向了东方,加快了同日本争夺远东和太平洋的步伐,在美国的发起下,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并签订了《九国公约》等一系列的条约。
二、《九国公约》
1.教师用多媒体显示出以下问题:
(1)美国为什么要召开华盛顿会议?
(2)华盛顿会议上起操纵作用的国家有哪些?
(3)在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要求?结果怎么样?对此,你有何看法?
(4)华盛顿会议上,谁获利最多?谁受的限制最厉害?谁受的伤害最重?
(5)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哪些条约?(学生根据自己找出查的资料)
(6)《九国公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其实质是什么?
(7)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蕴藏着哪些矛盾?为什么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个蕴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体系?
2.学生带着以上的问题去看书、分析,并在同学间进行交流、讨论。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抢答,看谁答的最多、最准确。学生抢答完毕之后,教师进行概述:
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关系,而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美日两国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为了限制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势力的膨胀,在美国的发起之下,于1921—1922年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会议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美、英、日三国,其中美国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其他国家的意见很少引起重视,中国则被列强看成是交易的对象。中国问题是华盛顿会议的中心议题。由于中国代表的坚决斗争以及中国人民反帝的压力,中日之间就山东问题签订了条约: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凡尔赛和约》中有关中国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这时得到了纠正。
华盛顿会议还签订了与中国有关的《九国公约》。公约在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但实际上中国关于取消治外法权、撤销外国军警、恢复关税自主权、取消势力范围等要求,一概未列入公约。公约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实际上“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肯定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会上签订的诸条约调整了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一体系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西方、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客观上维护了欧洲形势的相对稳定,但它并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资本主义列强剥削和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因此,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该体系不但没有消除列强间的矛盾,反而因分赃不均,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复杂,从而注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必然崩溃的命运。该体系不但不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反而加深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这个体系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所以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蕴藏着新的世界大战的体系。
课堂小结
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列出《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影响简表。
作业——思考题
1.你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何评价?
2.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有关中国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你有何看法?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得到什么启示?
创新点
该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特别是巴黎和会上各大国代表的讲演,重现了当时争吵场面,同时也暴露了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真实目的。在讲《九国公约》这部分的内容时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学生从中掌握了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对课后作业的安排,既是对本课教学的延伸,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大危机”与“新政”·教学设计一
课程标准
知道德莱塞的《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
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全国工业复兴法》为例,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下列基础知识: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富兰克林·罗斯福、《全国工业复兴法》、“新政”。
通过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以及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对罗斯福其人及实施新政的措施、作用影响的分析,逐渐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阅读课文内容。同时,利用学校图书馆和校园网络收集有关“大危机”的史实,增加感性认识。
课堂上,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白宫群英之总统顾问的简报”教学情境,扮演“总统顾问”,帮助“希尔·舍伍德”完成给总统的简报。通过“抛锚式”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和思想启示。
通过上述环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并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去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懂得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经济危机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经济矛盾的尖锐化。
懂得罗斯福新政是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的,是利用国家权力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和调整,以摆脱经济危机,这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但是它不触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因此不能从根本上消灭危机。
让学生体验罗斯福面对危机和困难,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决心,大刀阔斧地实施“新政”,并取得成效的伟人风范。
重点和难点分析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是本课的基础和重点。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趋向繁荣,但市场的表面繁荣掩盖了贫富的差距和供求的矛盾,狂热的股票投机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经济危机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而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各种社会矛盾的总爆发,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并对学生正确认识当今社会经济现象具有启示作用。
罗斯福新政是本课的难点。它的各项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也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但“新政”没有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它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进行调整,并不能从根本上消灭经济危机。由于“新政”的效果较明显,容易使学生产生“新政”可以克服经济危机的印象,因此,授课时必须要让学生对此形成较为正确的认识。
教学方法分析
课标要求学生能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影响,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已有论述,但让学生主动地了解并形成深刻的印象,单凭一般的讲述法效果不理想,趣味性也较差。因此,本课采用抛锚式教学法,设置一个特定的、逼真的问题情境,即所谓的“锚”,师生围绕这一“锚”来开展学习活动。抛锚式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估。
课前准备
学生方面
(1)预习课文;(2)全班同学分成5个历史课堂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布置教室,以便于开展活动;(3)准备书写用的纸张和文具。
教师方面
(1)制作“白宫群英之总统顾问的简报”故事情节视频动画,供课堂展示用;(2)印制“1929—1932年的美国大萧条”参考资料,供学生参考;(3)制作经济危机归纳表和罗斯福新政主要措施归纳表投影片;(4)制作“新政”作用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
“白宫群英之总统顾问的简报”:
作为罗斯福总统的高级顾问,希尔·舍伍德这几天真是既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以一边倒的优势,赢得了今年的大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32任总统。忧的是,从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至今没有结束的迹象,而且可能会变得更加糟糕。罗斯福总统没少花心思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不,就职伊始,总统就召集了各路专家和学者组成智囊团,决心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来挽救美国。希尔·舍伍德曾经帮助总统起草了竞选演说稿,深得赏识,目前的职务是总统政策事务总顾问,手下都是一大帮精英人物。不过,总顾问也不是那么好当的,现在他最棘手的事情就是尽快向总统提交一份简报,简报不仅要将美国这几年所经历的灾难和受到的损失做一个概括,还要对未来的施政方法提出建议,供总统决策。这份简报,也许将左右美国的命运。想到这里,希尔·舍伍德不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加快脚步,径直走进了白宫的会议室。
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他们都是精干的专家,许多资料堆放在桌上,从专家们的黑眼圈可以看出,大家已经是连续工作很长时间了。不过,辛苦没有白费,希尔·舍伍德看到已经有一份大萧条的概况摆在他面前了。接着,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本书,朝着大家晃了晃,然后清了清嗓子,说道:“先生们,这本书的书名叫作《美国的悲剧》,作者是德莱塞,几年前刚出版的时候就闹得沸沸扬扬。很不幸,书中预言的罪恶在今天变成了现实,外面的马路上,悲剧正在上演。”他停了一下,继续说道:“情况已经再清楚不过了,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完成这份给总统的简报。总统不喜欢拖泥带水,我们必须用简练明确的语言告诉总统到底发生了什么,为此,我要求在简报中提及以下内容:
1.大萧条为什么会发生,原因何在?
2.大萧条有哪些特征?
3.大萧条造成了什么后果,我们的经济现在处于什么水平?
4.大萧条带来了哪些影响,对劳动者、对企业主、对外交可能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5.我们应该建议总统采取哪些措施?
6.用什么办法来保证这些措施能顺利地实施?
7.预计我们的措施将会带来哪些结果?
各位先生,世人看着我们,为了托起美国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开始努力吧!”
希尔·舍伍德能带领他的顾问们顺利完成这份重要的简报吗?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假设同学们就是白宫顾问团的成员,请你们来帮助希尔·舍伍德完成这份给总统的简报。
二、确定小组任务
1.将全体学生分成5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成希尔·舍伍德的总统顾问会议,各小组推选一名成员为组长。
2.每个小组从下列专题中抽签领取一个任务:(1)“大危机”爆发的原因;(2)“大危机”的特点;(3)“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的后果和影响;(4)建议总统采取的挽救经济的措施;(5)这些措施应该产生的效果。
3.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应当多从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中提炼归纳问题和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可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提供的参考资料如下:
1929—1932年的美国大萧条(节选,总统智囊团收集整理):
股票价格的大幅“跳水”引起美国经济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谷物等交易的价格一路下滑,铁路运量大幅度减少,钢材价格大跌,棉花价格大跌……
到1929年11月中旬,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下降40%以上,证券持有人的损失高达260亿美元,成千上万的普通美国人辛劳一生的血汗钱化为乌有。
在“大萧条”中,企业破产109 371家,私营公司纯利润从1929年的84亿美元降为1932年的34亿美元。1931年美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下降了53.8%。重工业生产的缩减尤为严重,作为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标志的钢铁、汽车和建筑业的衰退更是明显。另外,英国、法国、德国等工业国家的生产下降了1/3以上,国际贸易减少2/3,而且目前没有复苏的迹象。
由于工农业持续萎缩,到1933年3月,美国的完全失业工人达到1 700万,半失业者不计其数。农民的现金收入从每年162美元下降到48美元,约有101.93万农民破产,沦为佃农和雇农;许多中产阶级也纷纷破产。更为严重的是,罢工和农民暴动层出不穷,尽管他们想要的只是面包而已。
危机期间,一方面生产过剩,消费紧缩,导致商品积压;另一方面,普通美国人却缺衣少食,生活日益贫困。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
由于人们普遍对未来缺乏信心,导致社会道德进一步沦丧,盗窃、斗殴、凶杀案层出不穷。德莱塞1925年写的《美国的悲剧》似乎现在变成了现实。前总统胡佛曾经要求喜剧演员通过给人们以欢笑减轻大家的心理压力,但结果却是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大批取笑他的笑话。纽约大街上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真正的原因在哪里呢?在于从柯立芝总统到胡佛总统任内的所谓“新世纪”的繁荣并没有确实的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有了各种大规模生产的技术,工人每小时的劳动生产率已经提高了40%以上。既然有了这样大量的商品生产,消费者的购买力显然也需要相应提高,这就是说,要增加工资。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工人的收入并没有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相应增加。就是在“黄金时代”的1929年,布鲁金斯研究所的经济学家也已计算过,一个家庭如果想取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每年要有2 000元的收入才行,但当年60%以上美国家庭的进款是达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句话,购买力跟不上商品的产量。那时有各种的“愚蠢”想法,其中之一是以为产量突增不是什么问题,说什么“只要有个好推销员,什么都能卖得出去”。实际上是,有钱的人搞股票投机(有些并非有钱的人也做投机买卖),而掮客则提倡一种可说是群众性的投机,怂恿那些手头并不宽裕的顾客乱买东西,靠延期过长的赊账的办法来做买卖。……
如何解除危机,这是摆在面前的最紧要的事情,否则,美国将步拉美国家的后尘,陷入动荡与不安之中,现在是采取强有力措施的时候了。
三、教师释难解惑
四、完成研究成果
可撰写专题简报、演讲、写小论文、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学生的研究成果以撰写专题简报为主,举例如下。
案例一:“大危机”为什么会发生?
美国的生产与消费脱节,工厂生产产品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是否卖得出去,工人和农民的收入太低,没有能力购买商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生产资料在资本家的掌握之中,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完全由资本家说了算,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他们盲目地扩大生产,造成生产的“过剩”,而产品又卖不出去,危机就出现了。
案例二:“大危机”有什么特点?
我们经过研究发现,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有明显的特点:(1)由金融业开始,扩展到几乎所有的行业;(2)危机造成的损失特别巨大,后果特别严重,经济大幅度下滑;(3)大批企业和农场破产,大量工人失业;(4)持续的时间很长,波及范围很广,很多国家都卷入其中。
案例三:“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的后果和影响。
“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的后果最明显的就是引发社会危机。由于大批工人失业、农民破产,人民普遍对未来失去信心,犯罪层出不穷。人们把对现实的不满全部归于政府,开始有人反对政府,社会开始动荡,资本家感到政权受到威胁。
案例四:建议总统采取什么措施挽救经济。
我们通过研究,决定给总统下面的建议:(1)发行更多的钱,由政府购买积压的商品和卖不出去的农产品,发给失业的工人;(2)关闭小的银行,保证大银行的信誉,鼓励人们到银行存款;(3)政府修筑更多的公路、铁路、电站、水坝等,为失业工人创造就业机会;(4)降低税收,推行失业保险,维护社会正常秩序;(5)政府买入大量股票,制止股票下跌;(6)制定《危机管理法》,对不服从国家管理,破坏社会稳定的人给与重罚。制定《全国工业复兴法》,保证各项政策的实施;(7)在全社会倡导诚信,凡是讲信用的,给予表扬,并以蓝鹰作为标记,不守信用的要受处罚。
五、学习效果评估
1.学生自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演讲展示学习成果,同时介绍探究学习的过程、曾遇到过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如:在碰到专业问题时,向老师和有关专家咨询;对一些大家有分歧的观点,采用表决方式做最后的选择等。
2.学生他评:每一小组演讲结束后,其他组的同学可以向演讲者代表提出质疑,由演讲者代表回答,如:在案例四中,有学生会问:你说要保证大银行的信用,让人们去存款,怎么保证?演讲者代表可回答:政府出面保障银行信用。所有的小组演讲之后,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佳简报。
六、课后教学反思(教师他评)
1.抛锚式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创设一个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的情境,也就是设计一个宏观情境下的“锚”。在本课中,学生扮演希尔·舍伍德的顾问一起解决撰写简报这个问题,是很有趣的一个挑战。学生在这一虚拟的真实情境中,不仅可以主动地探寻知识,更能在合作学习中体会乐趣,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前必须精心地设计“锚”和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以保证学习目标的集中和教学过程的管理。
2.抛描式教学并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援助和搭建“脚手架”。因此,教师的镶嵌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当有一定的预见性,在备课之时,适当地预见学生将会面临的困难并做好必要的准备。本课中,学生的困难很可能集中在经济学的概念理解上,尤其是应对危机的方式上,教师就应当提供引导帮助,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即角色扮演的形式来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各项措施。
3.我们并不要求学生的研究成果百分之百的正确,或是与历史相吻合。学生在交付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出现偏差是可以理解的。教师应当及时地对学生的偏差进行指正和评价。如案例四中,学生提出的解决危机的措施里有政府购买积压商品发放给工人的一条,这实际上是学生对经济危机中资本家大规模销毁商品而听任人民忍饥挨饿这一现象的不解,教师应当及时地指出:资本家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追逐金钱,他们不是慈善家,大规模地销毁商品就是为了保证利润,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
七、思维拓展练习
据新华社报道:我国政府2004年5月9日和10日先后出台4项旨在抑制通货膨胀的新措施。据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这些措施包括:对银行账目进行更全面的审查,以期减少不良贷款;对将农田转变为工业或居民用地施加更严格的限制;重新审批钢铁、水泥、房地产等过热行业已经获得批准的项目。为了给过热的经济降温,中国国务院最近发布通知,要在全国范围内对包括商用办公楼、高尔夫球场、购物中心等投资项目进行大检查,并冻结钢铁、铝、水泥新建项目的审批,以遏制“有害”和“重复”的建设和投资。最近国内有关部门也联合发文,把禁止或限制投资的项目扩大到机械、石化、轻工、纺织、医药、印刷等行业。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请同学们阅读上述材料后,运用本课学到的知识,谈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邪恶的轴心·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
了解毕加索等美术家的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够说出德、意、日法西斯上台的原因。
能够归纳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从中认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以及西方大国对法西斯暴行的态度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通过赏析毕加索创作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了解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给西班牙人民带来的灾难,并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欣赏美术作品。
能够了解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结盟的背景和情况。
熟练掌握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和运用史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收集有关历史资料,观看历史影片,了解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
小组分工合作,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了解法西斯专政对世界和平的影响,认识绥靖政策的危害性。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制作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并且师生、生生之间相互质疑,学会交流与分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学习,了解法西斯暴行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高尚情操。
通过学习埃塞俄比亚人民反抗意大利入侵的史实和毕加索创作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认识各民族、各阶层面对侵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的坚强抵抗,是法西斯必然走向灭亡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帮助学生归纳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从中认识法西斯的残暴本质,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
难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及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教材分析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它对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德、意、日法西斯势力利用经济危机建立起法西斯专政,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本课围绕德、意、日法西斯在世界范围内制造暴行这一核心内容,突出了法西斯暴行带给人类的灾难和破坏,分析了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及其侵略扩张的影响,引导学生对关系人类命运前途的和平与战争问题有更深切的关怀。
本课有四个子目:“希特勒的法西斯恐怖”“非洲之角的战火”“愤怒的《格尔尼卡》”“‘死亡工厂’”,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法西斯的暴行,属于并列的关系。这一编排对帮助学生完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通过国会纵火案和反犹暴行等事例,揭露德、意、日的法西斯暴行”和“了解毕加索等美术家的艺术成就”,难度并不大,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落实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上。
学情分析
1.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思维上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喜欢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2.经过两年多的课程改革实验,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已十分熟悉,参与意识较强,每个同学对本课要完成的任务及分工也很明确。
3.战争特别是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些话题一直到今天都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他们对本课有积极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教学方式
学习小组自行处理教材和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与探究。教师帮助引导学生利用搜集整理的资料分析讨论,通过学生的分工合作与积极配合,以及多种形式的展示,落实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根据课文子目的安排,引导学生编排四个学习小组,确定探究主题。
2.查阅资料,为学生提供相关的书目、音像资料及网络。
3.制作多媒体课件。
4.广泛搜集关于法西斯暴行及音乐美术方面的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开放式教学的需要。
学生准备
1.认真阅读课文,根据小组活动内容及要求查找资料,编写发言材料,确定小组展示形式。
2.小组内部进行分工,确定小组中心发言人。
3.记录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以便在课堂上提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两则新闻:
1.人民网南京8月14日电:记者顾兆农报道,8月14日上午,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了建馆以来的1 000万名观众——南京第一中学高一一班的学生张妍。为此,江苏省和南京市有关方面今天在该馆举行了特别的入馆仪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于1985年,十年来,该馆累计接待中外观众1 000万人次。特别是今年3月1日免费向社会开放以后,5个多月已接待观众65万人次,是去年同期参观量的6倍,令人欣慰的是,其中约七成观众是青少年。
2.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据外交部网站报道,外交部发言人孔泉8月27日就日本教科书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我们对日本东京都教育委员会决定使用右翼历史教科书表示强烈的不满和愤慨。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在2001年出笼之际即遭到中国等亚洲邻国的坚决反对,也遭到日本大多数民众的唾弃。日本历史教科书问题的实质是日方能否真正正确认识和对待过去那段侵略历史。我们要求日方切实履行迄今在历史问题上做出的表态和承诺,以正确的历史观教育下一代。”
学生阅读新闻后,教师提出:你对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段难忘的抗战历史了解多少?法西斯的暴行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哪些无法弥补的创伤?我们的学习小组在课前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了有关材料,今天就让我们以“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为主题,对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和破坏的法西斯暴行做深刻的批判,对这段人类历史上极端黑暗的一页做一次深刻的反思。
学习新课
一、希特勒的法西斯恐怖
第一学习小组发言人上台介绍:
1.希特勒和纳粹党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的背景。
2.纳粹党制造“国会纵火案”的情况。
3.纳粹党迫害犹太人的“水晶之夜”。
学生上台模拟季米特洛夫在莱比锡法庭上驳斥纳粹党阴谋的演讲片段。
教师引导学生谈对季米特洛夫演讲的认识,并就此问题请教第一小组的成员,如第一小组的成员无法解答,其他小组或教师可以帮助回答或进行讨论。通过此环节,帮助学生分析“国会纵火案”的目的和实质——是纳粹党为镇压德国共产党和其他进步力量而蓄意制造的事件,而季米特洛夫的大义凛然,为整个世界树立了同法西斯英勇斗争的榜样。
教师播放影片《辛德勒名单》或《美丽人生》的片段(也可以由学生自己选择题材来播放),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遭迫害的图片,增强学生对纳粹暴行的感性认识。
请学生谈观看这些影片或图片的感受,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引导,完成情感目标。
二、非洲之角的战火
第二小组的发言人上台介绍:
1.墨索里尼法西斯专政建立的背景。
2.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侵略及埃塞俄比亚人民的反抗斗争。
3.西方国家对意大利侵略行为所持的态度及造成的后果。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利用《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形势图》(或用多媒体设备将此图展示出来),引导学生寻找隐藏在地图中的有效信息,从中分析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原因:除了意大利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外,还由于意大利在欧洲扩张的可能性不大和埃塞俄比亚战略地位的重要。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材料阅读中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我们决不会不注意到这样的事实,就是如果在牺牲一个被侵略的国家的情况下向一个已被谴责为侵略者的国家致送报酬,那么其他爱好和平的弱国或小国的安全也将发生疑问。
——海尔·塞拉西材料二: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包括石油在内,我就不得不在一个星期内撤出阿比西尼亚。这将对我是个无可估量的灾难。
——墨索里尼
请第二小组的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这两则材料的含义:这两则材料反映了西方国家实行的是什么政策?这种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
如果这一小组的同学解题出现困难,要注意引导全班同学参与讨论。
教师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解答材料题的技巧:
1.读懂材料,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领会材料中所反映的内容本质。
2.详细审题,弄清题目有几个问题要解答。
3.选用正确的知识、观点和方法,结合平时所学到的知识、观点和方法正确解答设问。
4.对照问答回答,紧扣题意,简明扼要。
通过讨论帮助学生认识西方国家推行绥靖政策的后果: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被出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给世界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三、愤怒的《格尔尼卡》
第三小组的发言人上台介绍:
1.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的情况。
2.纳粹对格尔尼卡的惨无人道的轰炸。
3.欣赏毕加索创作的大型壁画《格尔尼卡》。
学生介绍壁画《格尔尼卡》时,应通过多媒体展示画面。教师结合学生的介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历史的角度去欣赏这幅作品,注意挖掘隐藏在美术作品背后的历史信息,让学生自由发表他们对这幅画的看法,体会作品反映的历史内涵,进一步认识法西斯野蛮残暴的本质。
学生了解了毕加索的艺术成就之后,教师提示学生思考:“美术、音乐作品往往体现一定的时代精神,是历史真实的再现。你所知道的美术、音乐作品中,有哪些是反映这段历史的?”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八年级所学过的知识,通过多媒体展示、回顾他们所了解的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徐悲鸿的《奔马》等,请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这些音乐、美术作品体现的历史内涵,然后由小组代表做总结性发言。
教师提问:“这些音乐、美术作品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起到什么作用?”
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学生形成以下共识:
1.这些作品或控诉了法西斯的血腥暴行并鼓舞了广大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2.艺术家们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正义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去,正是由于各民族、各阶层面对侵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了坚强的抵抗,我们才最终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四、“死亡工厂”
第四小组的发言人上台介绍:
1.日本法西斯上台的原因。
2.南京大屠杀的情况。
3.731部队的暴行。
学生讲述时播放影片《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片段,加深对日本法西斯暴行的认识。
这两个内容学生在八年级时已初步了解,在学生介绍完后,教师可以着重引导学生思考目前日本右翼分子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以及日军遗留在中国的化学武器对今天的中国人民造成了哪些伤害。为此,教师可以做如下处理:
1.利用学生介绍南京大屠杀时使用的照片,八年级上册教科书中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罗伯特·威尔逊日记》片段,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日本法西斯暴行的血腥性质,认识日本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是铁一般的事实,是不容篡改的。
2.展示收集到的目前由于日军遗留在中国的化学武器对我国各地普通居民造成伤害的新闻报道,进一步证实日本731部队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对长期以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一直否认的侵略史进行批驳。
总结
一、知识归纳
1.请学生根据各小组介绍的情况,归纳德、意、日法西斯的主要暴行。
2.讨论:
(1)德、意、日法西斯政权的建立有什么共同点?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师生交流看法,共同归纳:
(1)德、意、日法西斯都是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建立政权的,他们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他们企图通过法西斯专政来解决危机。
(2)德、意、日法西斯在世界各地的侵略扩张中,夺得了战略物资、侵占了战略要地,从而为其进一步侵略扩张增强了实力,提供了条件;西方国家姑息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不仅损害了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削弱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同时也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损害了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利益。德、意、日法西斯相互勾结,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战争的阴云日益逼近各国人民。
3.查疑补缺。
各小组就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提问,师生共同解答。
二、说你说我
1.各小组谈本小组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2.评价其他小组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
3.完成本节课的小组评价表格:
小组协商填写后交给科代表存入小组档案中。
课后活动
教师再次出示课前展示的两则新闻,请学生根据这两则新闻反映的问题,结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课后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材料,以“正视历史,以史为鉴”为主题,提笔给你的同龄人——日本中学生写一封信,告诉他们你所知道的德、意、日法西斯的罪行,以及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热爱和平的心愿。课后将所写的书信张贴在学校网站上,与同龄人交流。
疯狂的战车·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以慕尼黑会议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实质和恶劣影响。
简述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和逐步扩大的主要事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爆发和扩大的过程,掌握慕尼黑会议和“绥靖政策”、德国突袭波兰和苏联、日本突袭珍珠港等基本知识。
通过识读《德国进攻波兰示意图》《“巴巴罗萨”计划要图》《日本空袭珍珠港示意图》,提高读图、识图能力;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原因的分析,增强知识的迁移能力、归纳和说理分析的能力;通过对教材有关材料的学习和分析,增强处理材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历史图片,直观形象地感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学习从史书、网络、影视等各种途径收集史料的方法,收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小故事。
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讨论,注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分析,认识绥靖政策的危害。
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永恒的主题有认同感。
通过对英国、苏联等国反法西斯战争有关历史知识的学习,认识不屈不挠、英勇战斗的精神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武器。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依据《慕尼黑协定》内容,分析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危害,并掌握德国突袭波兰和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史实及大战从全面爆发到逐步扩大的基本线索。难点之一是对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危害的理解,难点之二是如何综合分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节节失利的原因。
设计构思
1.新的历史课程观念启示我们:历史是一门可解释的学科,它以史实依据来架构知识,它也是能引起人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科。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学生的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形成教学过程的双向交流,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比较、归纳等历史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2.从教材内容来分析,绥靖政策是本课结构的一条主线。“慕尼黑阴谋”“白色方案”“进攻苏联”“偷袭珍珠港”这些事件发生的本身不是孤立的,既是绥靖政策的具体的连续性表现,也是其消极影响产生的必然结果。为此,我尝试从整体出发、从系统要素的相互关系中探求本质和规律,用“绥靖政策”这一知识链条把教学板块重新组合并艺术性地串起来。“慕尼黑阴谋”以启发式谈话法实施,“白色方案”“进攻苏联”“偷袭珍珠港”采用发现教学模式,进而激发学生对历史概念、原理的探究欲望。
3.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有句名言:“可以为教师定下一则金科玉律,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都放在感官内。”情境教学法以教材为基础,借助实物、图片音乐、语言情境等一步步展现,具有真切的历史感。故精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片段,进行剖析,通过图片感染、音乐刺激,寓教于乐,寓理其中,从而引起学生情感上强烈的共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凭借谈话法,初步了解绥靖政策的含义和实质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课本插图,中间挥手者就是英国首相张伯伦,你们能看出什么道道来?
生(七嘴八舌):张伯伦得意洋洋,一副救世主的样子。
师:有小说家曾这样描绘“当飞机停稳,舱门打开,瘦长细高的张伯伦高举着文件,挥手步下舷梯。顿时,机场上欢声雷动。张伯伦原本有些佝偻的腰背此刻挺得笔直,他面对在场的千万群众,忘情地高呼:‘到手了,我把它搞到手了。我们这一代的和平已经得到保证!’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走上前去,拥抱了首相:‘阁下,这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先生打来的电报,你能猜出他写些什么吗?’哈利法克斯激动地说:‘好人!’机场上原本狂热的欢呼变成了有节奏的呐喊:‘好人、好人、大好人!’(教室里一片笑声)连英国国王也在白金汉皇宫给他举行酒会。当日出版的《泰晤士报》评论说:‘这一刻,整个英国都在向他祝贺并感谢他!’”
师:我刚才朗读的时候,有同学在窃窃私语,还发出会心的笑声。谁来说一说,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张伯伦高举着文件”表达的是一种极度的兴奋。
师:英国人在机场称呼张伯伦为“好人”,“全国都在向他祝贺并感谢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老百姓不愿意打仗。
生:在一战中英国伤亡了上百万人,它给人们带来的这种精神创伤至今难以愈合。
师(赞许):某某同学还用小说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非常好!下面的这段影视资料会让我们得到更多的启示。
(适时播放多媒体,德国军队庞大整齐的阵容,伴随着舒伯特进行曲阔步前进……)
生:英法等国资产阶级政府看来更害怕战争,一战时期德国军队旺盛强大的战斗力使他们记忆犹新。
师(再造悬念):德国军队不弱,难道西方国家的实力很差么?正如《德国现代史(1918—1945)》中提及“德军当时只能部署55个师,而且其中5个作战师和7个后备师必须放在西线,因而只有43个师可以部署在捷克斯洛伐克等地。而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有45个师达百万人的武装力量……加上当时法国有100个师的兵力。捷、法加在一起,兵力超过德国人一倍以上。在兵力对比上,德国实际上处于劣势。”因此,德军参谋本部得出结论说:“纵使小小的捷克斯洛伐克单独作战,也能抵抗三个月;假如它得到外援,则德军实在无力两线作战。”
生(疑惑):西方国家仍占据上风,怎么会?……
师:张伯伦为自己签订《慕尼黑协定》百般强辩:“不管怎样看待这件事情,一场欧战无可置疑地被阻止了。想想看吧,前些日子,我们的人民在干什么?在挖战壕,在修防空掩体,在准备战争……为了海峡对面几千英里之外的一块土地纠纷,值得我们整个改变国家和民族的生活方式吗?让国家和人民经受战火弥漫的苦难,更何况还要付出无数年轻人的鲜血……”
生1(议论纷纷):简直是狡辩,推卸责任。
生2:这才是他们的心里话。
师(趁热打铁):老百姓自然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可当侵略者的战刀即将举起的时候,我们仍然能无动于衷吗?
生:不能。
师(话锋一转):难道英国国内就没有人持不同看法吗?不,不是的,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在议会辩论中就清醒地指出:“一纸空文能消灭战争么?这恐怕只是首相阁下的一厢情愿。回过头来看看吧,希特勒上台后的几年间,没有一天不在战争的轨道上加速运行。不错,现在的确还没有爆发战争,可是我们的政策,却把一只饿得发慌的野猫喂养成了老虎,它要吃人只是早晚的事情,这难道还值得庆幸吗?”但是,这样的呼声毕竟太微弱了,议会以多数票表决的方式批准通过了张伯伦的政策。
师:那么,英法为什么不支持自己的盟国捷克斯洛伐克,反而纵容德国侵略呢?
生:它们为避免战争爆发对自身利益的损害,又希望能把法西斯这股祸水引向苏联,所以不惜出卖他国利益。
师:捷克斯洛伐克被叛卖,实际上是英法为了一己之私“阴谋”策划的结果。它是绥靖政策的集中体现,标志着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生(质疑):老师,为什么说《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顶峰?
师(提问):法西斯在欧洲肆无忌惮之前,有没有侵略别的地区?
生: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意大利进攻埃塞俄比亚。
师:对。受到外敌入侵的国家要求英法控制的国联说些公道话,他们根本不予理睬,而是对法西斯做了妥协。当时,被英法牺牲的大多是被压迫民族,是小国。但是捷克斯洛伐克是英法的盟国,英法为了自身利益,不惜为虎作伥,直接参与肢解盟国,手段极其卑劣。因此,《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的顶峰。
生(顿悟):难怪了。
师:此后,凡是这种为了自私目的出卖他国的行为,都被称为“慕尼黑阴谋”。围绕“苏台德问题”前前后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充分反映了当时世界上欧美国家的什么心态?
生:英法等西方大国心惊胆战,捷克斯洛伐克悲愤无奈,法西斯德国喜不自禁,苏联深深忧虑。
师:总而言之,主宰世界的大国事不关己,各怀鬼胎,冷眼旁观。同学们是否能尝试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刻画他们的形象?
签约众生相(课本短剧)
旁白:捷克斯洛伐克的两位代表从会议之初到最后结束,像热锅上的蚂蚁踱来踱去,已经在大厅隔壁的一间客房里苦熬了两天了,就像被出卖的奴隶和牛马,卖出的价格高低是无须同被卖的对象商量一样。英国人毫无表情地把文件交到他们手里,根本不理会捷克斯洛伐克人的心思。
捷克斯洛伐克外长(泪流满面,痛苦地):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德国希特勒(手舞足蹈,歇斯底里):哈哈,哈哈哈哈!我就知道他们会这样做的,他们肯定会向我们屈服。如果他们想反击的话,早在我们进军莱茵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了,那时他们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我们撵走。现在,嘿嘿,他们更不可能了。
苏联斯大林(手拿烟斗,沉思):法西斯德国的讹诈又成功了,这帮帝国主义分子,想给希特勒甜头,让他们来进攻我们苏维埃国家。我们的外交策略必须要应对新形势。
师:同学们刚才的表演非常生动形象。英法的一片“真诚付出”得到的又是什么回报呢?(停顿)以损害他国利益来讨好希特勒,并没有如张伯伦想像的那样给英国带来什么好处,反而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战火越烧越烈。法国告急,英国同样面临灾难,德国不可遏止的侵略野心彻底砸碎了张伯伦的绥靖梦。1939年9月,英国被迫对德宣战,张伯伦哀叹地说:“我曾为之奋斗过的一切,我曾希望过的一切,在我公务生活中我曾奉行一切,都毁灭了。”他最终只得“引咎辞职”。
板块二 通过发现教学,进一步认识绥靖政策的表现及其危害性
师:同学们事先已经熟悉了课文,准备了不少相关资料,就请大家把自己准备的一些资料展示出来,根据例证进行假设,并围绕假设的依据展开讨论。
第一环节 展示多方例证,创设问题情境,目的是引起问题意识和培养观察能力
恶魔的谎言(主题一)
1938年9月,希特勒曾说:“我对捷克斯洛伐克其他的州没有进一步的兴趣,这个可以保证:我们不需要捷克。”
1939年5月,希特勒也说过:“德国和波兰达成了互不侵犯协议,我们应该遵守这个协议,必须无条件地遵守。”
1939年11月,当《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三个月后,希特勒在一次军事会议上竟厚颜无耻地说:“我们与俄国之间是签有条约,但它只能在有价值时才予以遵守。”他还说:“在我们占领了整个欧洲之后,俄国就成了我们最大的敌人。这是一个充满了布尔什维克的国家,与这样一个国家,与布尔什维克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是日尔曼民族的耻辱,我们必须把他们从地球上彻底清除掉。”
1941年12月,一名美国记者忧心忡忡地问:“请问阁下,日美谈判已陷入僵局,您对自己此行打破僵局是否抱有信心和希望?”“如果不抱希望,我何必不远万里来谈判呢?”日本特使来栖三郎振振有词地回答:“我们应该对日美会谈的前景不失信心。”
战略战术与实力对比(主题二)
德国用于进攻的有70个师,包括5 000辆坦克、6 000架飞机,而波兰只有步骑兵为主的30个师、600辆杂牌坦克和不足1 000架飞机。波兰元帅西米格威的战役思想是:用重兵守住第一道边界,顶住德军的首轮进攻。英法盟军在西线开辟新的战场。当德军腹背受敌时,波军再从正面进攻。
盟国谍报人员分析:在飞机、坦克和步兵协同下,德国机械化部队的排山倒海之势让整个世界惊呆了。他们以装甲部队在前开路;紧随的摩托化部队两翼展开,像两堵墙壁一样护卫着大军;中间通道是源源不断的物资补给线。法国戴高乐少量装甲部队的对敌进攻,只像用一根针去刺一条大的响尾蛇。
据《苏联外交政策史(1917—1985)》一书披露,当时苏联政府和斯大林虽然十分清楚地知道,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对战争爆发的日期推测却犯了错误,斯大林“错误地认为希特勒不会在近期贸然破坏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朱可夫元帅在回忆录中写道:“未经斯大林的许可,依据隐蔽计划的规定,我们是绝对禁止部队向边界前沿做任何调动的。”
德国的策略是以精锐装甲部队进行钳形攻势,合围苏军,将猎物吃掉。苏联充分利用国土辽阔的特点,组成多道防线;前一道防线被突破,剩余部队集结到下一道防线。德国的每一次前进都消耗部分有生力量,苏军防线俨然是一堵坚硬的墙,尤其是城市巷战把德军从惯用的运动堡垒中拉出来,德军失去了集团化闪电战优势。
德国方面的历史学家总是喜欢把自己军队的失败归咎于俄罗斯的冬天,这种态度无疑是不现实的,列宁格勒900天围困战的事实驳斥了这一点,德国军队在三个夏季里同样没有攻入列宁格勒。英国的军事理论家、历史学家利·哈特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写道,德军入侵苏联时,“俄军极端顽强的抵抗阻碍了德军的进展。德军往往出奇制胜,可是不能打败敌人。被围俄军有时被迫投降,不过往往经过长期的抵抗才投降”。原纳粹德国上将蒂佩尔斯基希也承认:“敌人的顽强是令人信服的……这是具有钢铁意志的敌人……有一点很清楚:这里根本谈不上通过迅速突击‘摧毁纸造楼台’的问题。这个战局不能像以往战局一样有计划地进行。”
催人泪下的瞬间(主题三)
身穿鲜艳军服的波兰波莫尔卡骑兵旅挥动着长矛马刀,正以雷霆万钧之势逼近德国的坦克部队。忽然,数百辆坦克的火炮霎时喷吐出照亮天宇的光芒,马在凄厉地哀号,人在绝望地悲呼。不消片刻,曾在一战中威名远震的皇家骑兵灰飞烟灭。过后,希特勒视察战场,试图将一名波兰士兵手中的马刀取下来,但没有如愿,刀柄被死者仅仅地握着,手上的皮肉虽然都已经烂掉了,可他的手骨却如同焊接在刀柄上一样难以剥离。
一位名叫克罗柯夫的战士有句名言:“苏联虽大,但已没有地方可退,后面就是斯大林,就是莫斯科。”女英雄卓娅牺牲前对着德军官兵大声喊道:“你们现在绞死我,可我不是一个人,我们是两万万人,你们不能把我们全绞死,有人会替我报仇。士兵们!趁着还不晚,赶快投降吧。胜利迟早是我们的!”
在日机轰炸之时,不少官兵和市民迅速从最初的震惊中清醒过来,他们或抵抗或救援,表现出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飞行员艾伦上尉听到爆炸后,立即挂断远在美国本土的妻子的电话,冲向机场,爬上一架飞机,发动引擎,试图升空与敌机决一雌雄……空袭过后,夏威夷的民间防卫队立即行动,他们顾不上自家的损失、亲人的安危,协助驻军灭火和进行沿岸巡逻。檀香山医院内,排满了献血的群众,其中有华侨,有白人,有黑人。他们争先恐后,纷纷卷起袖子,献上自己的鲜血,以救助受伤的官兵。
与幸运之神擦身而过(主题四)
1940年5月30日,苏联情报人员佐尔格向莫斯科发出如下电报:“再次重复:170个师组成的德国9个集团军将于6月22日不宣而战,向边境发动进攻。”搜集了英国官方对希特勒可能对苏发动进攻的各种情报后,苏联驻英大使梅斯基于1941年6月21日即希特勒发动进攻前一天在给莫斯科的电报中说:“我依旧相信德国进攻苏联是极不可能的。”
华盛顿时间12月6日晚(东京时间为7日上午)9时30分左右,军官休尔兹上尉走进书房,呈给罗斯福总统一份刚截获的重要情报。“这就是说要爆发战争了。”罗斯福说着,便把情报递给密友哈里·霍普金斯看。霍普金斯建议总统先发制人,但被拒绝了。“不,我们不能这样做。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有很好的历史。”罗斯福不容置疑地说。
闲着没事,标图员埃利奥特随手打开了雷达,突然发现屏幕上闪现出一堆堆光点。“莫非机器出了故障?”二等兵洛克哈德慌忙检查,确认机器没有毛病,便急忙与埃利奥特一起标出了这些光点的方位:北三度偏东,距离该岛220千米。“一个庞大的机群正向我们飞来。”他们向谢夫堡陆军总部做了紧急报告。“别担心这件事。”值班的泰勒中尉不以为然地告诉这两个大惊小怪的士兵,他知道,计划中有一批从美国西海岸转场来的B—17轰炸机群将飞经此地。“雷达屏上的信号脉冲不是它们,还能是谁?”
战争的深远影响(主题五)
就在苏德战争爆发的当晚,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演讲:“在过去25年中,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地坚决反对共产主义。我并不想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今天这一切,在我们眼前所展现的情景之下,都已黯然失色。我们将要对俄国和俄国人民进行我们能够给予的一切援助,我们还将向全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朋友和盟国呼吁,请他们采取同一方针,并且和我们一样,忠诚不渝,坚持到底!”
1941年11月17日,山本五十六向即将出征的将士们进行勉励话别:“这次作战的成败将决定我国今后整个战争的命运。各位将士务必做好充分的打硬仗的思想准备,切勿掉以轻心。”
珍珠港遭袭击的第二天中午,罗斯福总统在国会发表慷慨激昂的讲话:“必须记住这个奇耻大辱的日子!我们不仅要捍卫到最后一刻,还要确保这类背叛绝不会再次使我们蒙受危险。”当天下午4时40分,美国在对日宣战书上签了字。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提到,“有了美国在我们这一边,这对我来说,是最高兴的事情。……我知道美国已经完全和拼命到底地投入了这场战争。因此,我们终于赢得了胜利!”
第二环节 逐一分析讨论,提出多种假设。要求学生将零散的例证加以改组,概述假设的理由,培养分析能力
假设A:与希特勒等恶魔谈判、签约,无异于与死亡亲吻。
假设B:德国进攻波兰、苏联,是以庞大的优势兵力,采取大迂回、大包抄的战术,运用机械化装甲部队的快速推进,合围当面之敌人。
假设C:法西斯都是不宣而战,突然袭击。
假设D:波兰准备不充分,姑且不说这1 000多千米的国境线如何防守,单就把命运的赌注押在英法盟军的西线进攻上,这本身就已经铸成了亡国的悲剧。
假设E:《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苏联避免马上被卷入战火之中,争取了准备反侵略战争的时间。这是在当时与英法结盟无望的情况下,利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来保全自己的成功外交。但也使苏联领导人优柔寡断,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而德国解除了两面作战的危险和顾虑,客观上加速了希特勒发动欧洲战争的步伐。
假设F: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辽阔的国土,使得“以空间换时间”成为可能,最终挫败德国法西斯,这是希特勒所始料不及的。
假设G:波兰骑兵固然英勇,却是“匹夫之勇”,新的军事理论和新战术的应用,让堂·吉诃德式的进攻完成了悲壮的谢幕。
假设H:珍珠港遭袭击的时候,不同种族、民族的人们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很大的团结性和民族性。
假设I:罗斯福总统等美国领导人不相信日本敢贸然进攻强大的美国。
假设J:士兵的责任心不强让美国人在珍珠港付出了血的代价。
假设K:日本偷袭珍珠港是孤注一掷,赌国家的前途命运。从战术上看是成功的,从战略上看失败则是必然的。
假设L:苏德战争的爆发,特别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被侵略的国家组成反法西斯同盟,它们必将赢得最后的胜利。
第三环节 适当引导综合,形成科学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片面到全面,体现综合能力
假设E和假设K是“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假设A、假设D和假设I则充分反映了“绥靖政策”的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结合课本的相关插图,假设B和假设C概述了法西斯“闪电战”的特点,即用优势的战略力量,实施战略突袭和快速进攻,谋求战略速决的一种作战样式。其基本原则是:秘密完成战争准备和战略展开;不宣而战,保障达成战略行动的突然性;以战略轰炸和空中突击配合陆战、海战,实施快速进攻;把主要战略力量用于首次战略突击,谋求初战决胜;集中优势力量于主要战略方向,以双钳突击,围歼敌重兵集团;以外交活动、“友好”往来,隐蔽其战略企图。闪击战旨在于迅速摧毁对方的抵抗能力和意志,求取战争速胜。
假设F、假设G和假设H生动再现了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各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学生深入讨论、挖掘归纳出“苏德战争初期苏军节节失利的原因”:第一,军事思想观念陈旧。苏军在研究战略问题时,忽视了对战略防御尤其是在强敌突击下的战略退却、反合围和遭遇战的研究,而是脱离客观实际地偏重于奉行后发制人的反攻战略。第二,军事装备落后。由于对战争爆发时间判断的失误,很多武器未能抢在战争爆发前准备就绪,尤其是对飞机、坦克和火箭炮等新式武器的大批量生产抓得较晚,致使主力部队武器装备较为落后且缺额较大。且尚未建立起独立畅通的国防通讯网,不能有效地传达作战指令。第三,对敌进攻时间和主攻方向判断错误。尽管苏联政府多次从不同途径得到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但由于受到德国“侵英”烟幕的迷惑,害怕英美等国挑起苏德冲突,主观固执地认为“在德国打败英国之前不会入侵苏联”,导致军民放松了警惕。第四,军事指挥员素质较差。肃反运动的严重扩大化致使苏军中高级指挥员几乎丧失殆尽,一批未经军事院校培养且缺乏实战经验的低级军官被迅速地提拔到中高级岗位上,他们很难胜任与其职务相称的工作,严重地削弱了苏军的战斗力。第五,对外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树敌过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政府为防止战火东延,殃及自身,对外竭力推行“安全自保”方针,在西部边境地区采取一系列武力扩张行为,肆意扩大其疆界,严重伤害了其邻国的民族感情,对苏军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局面。概言之,正是由于苏联政府及军事思想观念的落后、战前准备的缺乏以及对内对外执行了一系列错误方针政策,才导致苏军在战争初期出现了首战失利的被动局面。
假设K和假设L是交战国展望战争爆发后的前景。
综合上述假设,不难形成对“绥靖政策”的历史概念的认识:“绥靖政策”作为一种政策来讲,是力求无原则地满足侵略成性的扩张主义者无餍欲望,企图通过屈膝投降,息事宁人,苟安于一时;实质是某些大国牺牲一些国家利益来换取他国的欢心,这种妥协退让蕴含着极大危害性,并不能带来世界真正的和平。现在“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绥靖政策”也可表现为对某种势力的怂恿包庇。
学生还给课文各子目的内容另编了小标题:《挥手之间》《马蹄声碎》《英雄赞歌》《悲情巨人》。
第四环节 巧妙指导迁移,促进能力活化。将已获得的概念运用于新的情境,可采用侧向迁移(在相似情境中的迁移)或纵向迁移(在不同情境中的迁移)
(唇枪舌剑)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材料,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代表辩论的方式,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绥靖政策”阴魂不散的缘由。
……
正义的胜利·教学设计一
课程标准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史实,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
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和雅尔塔会议的召开,认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必然性和历史作用。
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重要战役,如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等。正确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攻擂和表演历史剧等方式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历史作用。
通过“老兵”讲故事、观看录像等方式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和胜利的战役。
小组讨论、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分析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有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
通过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影响和历史启迪,树立正确认识战争和热爱和平的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难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在单元的学习内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本课主要讲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结束及影响,因此是本单元的重点课。为了让学生明确了解各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处理教材时要注意抓住两条线索:其一是反法西斯国家的不断联合;其二是反法西斯联盟在各个战场的情况。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使世界人民最终赢得了这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也深刻影响了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未来的发展。
本课有三个子目:“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大战的转折”“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第一子目介绍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第二子目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第三子目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几次重大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及影响,三个子目是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经过两年多的课改实践学习,已经具备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和交流协作的意识,能够理性地分析、解决问题。另外,学生对战争这个敏感的话题非常感兴趣,他们曾在电视上亲眼目睹了美伊战争,对本课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学生准备
1.学生按兴趣结成小组并收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有关资料。
2.预习课文,在教师指导下编演短剧《雅尔塔会议》、讲述诺曼底登陆故事等。
教师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2.给学生提供查阅资料的途径,推荐相关网站及书籍、影视作品。
3.与学生共同制订评分标准,选好各小组记分员。
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阅读、编演短剧、记者采访、讲故事等方式进行探究式学习。
板书设计
第8课 正义的胜利
教学过程
课前,学生按兴趣分为三大组:博士组、故事组、表演组。各组指定记分员,确定记分。
规则:凡是积极动脑思考、勇于回答问题、没有原则上的错误,回答一次加1分;如果小组全员参与,整体加5分。
(设计意图:按兴趣选择主题内容,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记分规则体现了面向全体的原则)
第一环节 课前测评
师:1.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________
2.打破了希特勒吹嘘的德军“天下无敌”神话的战役是________
3.“白色方案”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虎、虎、虎”指的是________
生:(抢答)
(设计意图:开课便创设竞争氛围,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
师: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并达到最大规模。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猖狂进攻,反法西斯国家是如何对抗的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是如何发展的?又是如何结束的呢?本节课,我们接着来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环节 教学过程(分四个步骤)
一、我来设计
师: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本课重要的历史事件以表格的方式进行归纳。
生:阅读教材,小组互相讨论,合作完成。
体现重要的知识点:
1.《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1942年1月1日(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2.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至1943年2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3.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4.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苏、美、英。
5.柏林战役:1945年4—5月。
6.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
7.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8月15日。
师:展示各个小组的设计。
生:学生互相评价,互相补充。
(设计意图:通过绘制表格,自己动手,展示成果,提高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的能力)
二、各显其能
师:如果你是反法西斯国家中的一员,你认为怎么做才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呢?
生:全世界的人民应该联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师:英雄所见略同。下面,我们来了解正义力量的携手联盟。有请我们的博士小组,有什么问题,尽管请教博士组的小“博士们”。
其他小组:提出问题,向博士小组发问。
博士组:根据收集的资料及教材内容回答、解决问题,组员相互补充,合作完成。
师:预设习题,查漏补缺。
1.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各国为什么会走向联合?
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过程如何?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有什么意义?
(设计意图:冠以“博士”头衔,增强学生的自信;学生发问能提高问题意识,学生解答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播放《斯大林格勒战役》录像片段,提出问题:从这段录像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
生:观看录像并回答。
师:引导质疑,设置疑问:
1.交战的双方是哪两个国家?
2.斯大林格勒的地理位置为什么重要?
3.为什么说这场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重要转折点?
生:小组讨论,派代表交流。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录像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从感性上体会战争的残酷性;学生深刻体会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要性)
师:大屏幕出示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的图片,指出这两次战役是太平洋战场、非洲战场的转折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大战场的作战情况,体会协同作战的重要性)
师:了解了三个战场的战事以后,我们接下来看一看战争的形势是如何发展的?有请故事小组的同学。
故事组:
生1(记者):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曾经参加过诺曼底战役的几位“老兵”,让我们用掌声欢迎他们!下面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位是Mr Jack,这位是Mr Jone,这位是Mr Tom。有请三位给我们讲一讲诺曼底登陆的故事。
生:热烈鼓掌。
生2:介绍发动这次战役的目的。
生3:介绍这次战役的准备工作。
生4:介绍这次战役的经过及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记者采访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