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力》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B.弹力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有弹性的物体,对其施加任意大的力后均能恢复原状
2.关于重力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有些物体有重心,有些没有重心 D.漂浮在空中的气球不受重力作用
3.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鸡蛋碰撞碗的边缘,碗没有破,鸡蛋却破了,这说明鸡蛋对碗的作用力要大于碗对鸡蛋的作用力
B.在用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小铁钉也在吸引磁铁
C.人提水桶时,当人提水桶的力大于水桶对人的力时,水桶就被提起来了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盲道铺有略微凸起的砖,是防止摩擦力过小带来危害
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5.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的情况是( )
A.只受踢力 B.只受重力
C.受踢力和重力 D.不受力的作用
6.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N处,没有调节就测一物体的重力,且读数为2.5N,则物体重力的准确值应为( )
A.2.1N B.2.5N C.2.7N D.2.9N
8.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甲物体时,指针指在A处,挂乙物体时,指针指在B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比乙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
B.乙物体比甲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
C.两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一样大
D.无法确定甲、乙两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9.如图所示,一根羽毛放置在长木片上,并保持静上状态。下列对羽毛受到重力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B.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C.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a点
D.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b点
10.如图所示,学校的欢迎靠牌有时会被大风吹倒,下列提出的一些防范措施,合理的是( )
A.将欢迎靠牌的支架做得高一些
B.将欢迎靠牌的横竖支架之间的夹角做成直角
C.选用密度小的材料,将欢迎靠牌做得轻一些
D.在欢迎靠牌的支架A点附近,加压一个重物
二、填空题
11.树上的苹果落向地面是由于 作用的结果,其施力物体是 。
12.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 。
13.下暴雨前,婷婷用一个底面积为700cm2的圆柱形空桶放在露天的院子里收集雨水。雨停后,测得桶内雨水的质量为3.5kg,这些雨水受到的重力为 N,这场暴雨的降水量约为 mm.(ρ水=1.0×103kg/m3)
14.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前移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仅改变推力F作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却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15.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图象,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 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 弹簧。
16.请你读出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此时弹簧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 能。如果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测力计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测力的大小。
17.如图所示,一个烧杯里装有一定量的水,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和斜面上,观察水面情况,可以表明重力的方向是 。
三、作图题
18.悬挂的小球摆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请画出这时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
19.物理小组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弹簧下悬挂50g的物体,物体静止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 N。
(2)探究过程中,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下图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图线。
悬挂物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弹簧伸长量/cm 0 1 2 3 4 5
(3)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 N。
(4)由图线得出,弹簧的伸长量和其受到的拉力成 。
五、计算题
20.瓶子的质量为300g,瓶内装有500cm3的某种液体,瓶子和液体的总重力为7N,求:
①瓶内液体的质量;
②液体的密度。(g=10N/kg)
《第8章 力》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是测量质量的工具
B.弹力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有弹性的物体,对其施加任意大的力后均能恢复原状
【分析】(1)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平时所说的推、拉、提、压、支持等力,都属于弹力。
(3)弹簧测力计都有一定的量程;
(4)物体都有一定的弹性限度。
【解答】解:A、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故A错误;
B、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故B错误;
C、为了不损坏测力计,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允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故C正确;
D、在弹性限度内,物体会恢复原状,但超过了限度,物体就无法恢复到原状了,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弹力概念及产生的认识,弹力是由于物体间相互挤压或拉伸而产生的力,原因是发生了弹性形变。
2.关于重力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C.有些物体有重心,有些没有重心
D.漂浮在空中的气球不受重力作用
【分析】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重心不在物体中心,甚至不在物体上。
【解答】解:A、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错误;
B、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它的方向竖直向下,故B正确;
C、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所有物体都有重心,故C错误;
D、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所以漂浮在空中的气球也受到重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力、重心的概念和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3.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鸡蛋碰撞碗的边缘,碗没有破,鸡蛋却破了,这说明鸡蛋对碗的作用力要大于碗对鸡蛋的作用力
B.在用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小铁钉也在吸引磁铁
C.人提水桶时,当人提水桶的力大于水桶对人的力时,水桶就被提起来了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分析】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据此逐一分析各个实例,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解:A、鸡蛋与碗相碰,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鸡蛋受到的力和碗受到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而且是同时产生的,鸡蛋容易破是因为鸡蛋壳的承受能力比较弱,故A错;
B、在用磁铁吸引小铁钉时,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铁钉也在吸引磁铁,故B正确;
C、人提水桶时,当人提水桶的力大于水桶对人的力时,合力向上,改变了水桶的运动状态,水桶就被提起来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概念和力作用的相互性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4.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盲道铺有略微凸起的砖,是防止摩擦力过小带来危害
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分析】(1)物体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就是滑动摩擦力;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解答】解:
A、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在黑板上滑动,所以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故A正确;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力的,故B错误;
C、盲道铺有略微凸起的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与摩擦力无关,故C错误;
D、鞋底上刻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滑动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是一道综合题;生活处处有物理,我们要认真观察、思考我们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5.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的情况是( )
A.只受踢力 B.只受重力
C.受踢力和重力 D.不受力的作用
【分析】由于地球周围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能够确定其一定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解答】解:在空中飞行的足球,不计阻力,只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即重力)。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受力分析掌握情况,牢记地球附近的任何物体都受重力作用是解答本类题型的关键。在此题中,很容易认为答案C是正确的,认为脚对足球有一个向前的踢力。与此类似的如下题:脚对足球施加了200N的力,将足球踢出去50米,求脚对足球做的功是多少?答案应该是无法计算,不要错用200N乘以50米,来计算脚对足球做的功。
6.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分析】运动状态的改变表现为速度的改变,结合题意分析即可。
【解答】解:①面团形状发生改变;
②球被弹回,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③球变瘪,是形状发生改变;
④灰尘被吹的漫天飞舞,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型要求能分清力的作用效果是形变还是运动状态改变。
7.小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N处,没有调节就测一物体的重力,且读数为2.5N,则物体重力的准确值应为( )
A.2.1N B.2.5N C.2.7N D.2.9N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所受拉力成正比。
没有调零就去测力,相当于从0.4N处开始测起,实际测量的力应等于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示数减去测力前的示数。
【解答】解: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4N处,没有调零去测力,就相当于从0.4N处开始测起,弹簧测力计最后的示数为2.5N,所测力的大小就等于2.5N﹣0.4N=2.1N。
故选:A。
【点评】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等测量仪器使用之前都要观察指针是否在0刻度线处,必要时要调零。
8.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挂甲物体时,指针指在A处,挂乙物体时,指针指在B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体比乙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
B.乙物体比甲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
C.两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一样大
D.无法确定甲、乙两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分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解答】解:由图知:乙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时,弹簧的伸长量更大,说明乙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于甲物体。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原理的应用。在物理实验中经常使用弹簧测力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9.如图所示,一根羽毛放置在长木片上,并保持静上状态。下列对羽毛受到重力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B.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C.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a点
D.重心位置在羽毛上的b点
【分析】①重力是任何地球表面的物体都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吸引的力;
②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无关;
③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解答】解:A、重力都是受地球的吸引而获得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正确;
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故B正确;
CD、支持力的作用点在a点,羽毛保持静止状态,说明受力平衡,所以重心在a点,故C正确,D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重力的施力物体,重力的方向和重心的确定,其中确定重心的位置是难点。
10.如图所示,学校的欢迎靠牌有时会被大风吹倒,下列提出的一些防范措施,合理的是( )
A.将欢迎靠牌的支架做得高一些
B.将欢迎靠牌的横竖支架之间的夹角做成直角
C.选用密度小的材料,将欢迎靠牌做得轻一些
D.在欢迎靠牌的支架A点附近,加压一个重物
【分析】解决此题需要知道物体的重心越低,物体越稳定。
【解答】解:因为物体的重心越低,它越稳定,故可以在欢迎靠牌的支架A点附近,加压一个重物,从而可以降低重心,不易刮倒。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关于重心在生活中的应用,属于物理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是中考的热点。
二、填空题
11.树上的苹果落向地面是由于 重力 作用的结果,其施力物体是 地球 。
【分析】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解答】解:熟透了的苹果会自动从树上竖直下落,是因为苹果受到了重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故答案为:重力;地球。
【点评】此题考查重力概念及重力的施力物体,结合题目的描述,可判断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施力物体是地球。
12.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 运动状态 。
【分析】(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解答】解:游泳时小涛向后划水以获得向前的力,是由于手给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水会给手一个向前的力;即手和水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到达终点时,因受到池壁作用力而停止运动,这表明作用力改变了他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相互的;运动状态。
【点评】深入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以及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下暴雨前,婷婷用一个底面积为700cm2的圆柱形空桶放在露天的院子里收集雨水。雨停后,测得桶内雨水的质量为3.5kg,这些雨水受到的重力为 34.3 N,这场暴雨的降水量约为 50 mm.(ρ水=1.0×103kg/m3)
【分析】利用G=mg可求雨水受到的重力;
利用密度公式可求雨水的体积,然后计算降水量即可。
【解答】解:雨水受到的重力;
G=mg=3.5kg×9.8N/kg=34.3N;
由得,雨水的体积:
V===3.5×10﹣3m3,
降水量为:h===0.05m=50mm。
故答案为:34.3;50。
【点评】此题考查重力的计算和密度公式的应用,难度不大,解答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14.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长方体木块,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向前移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仅改变推力F作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木块却向前倾倒,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作用点 有关。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解答】解:用一水平推力推长方体木块的下部(如图甲),长方体木块会向前移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推力推长方体木块的上部(如图乙),长方体木块会倾倒,与甲图比较可以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作用点。
【点评】深入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5.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取了甲、乙两种规格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图象,图中OA段和OB段是弹性形变,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 乙 弹簧;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 甲 弹簧。
【分析】本题是考查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在施加相同拉力的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簧测力计越灵敏,弹簧伸长量越小,一般量程会越大,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制作弹簧测力计的材料。
【解答】解:
在弹性限度内,甲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4N,而乙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8N;显然,若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乙。
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拉力作用下,弹簧甲的伸长量大,弹簧甲较灵敏,可以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故答案为:乙;甲。
【点评】本题要根据图中图象数据分析得出答案,学生要提高分析图象的能力,并真正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16.请你读出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3.2N ,此时弹簧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 弹性势 能。如果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测力计 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测力的大小。
【分析】(1)弹簧测力计读数:首先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的读数,然后读数。
(2)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3)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拉力。
【解答】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一大格表示1N,每一小格表示0.2N,则测力计的是数为3.2N;
(2)弹簧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3)如果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测力计虽然不能测量重力,但可以测量拉力的大小。
故答案为:3.2N;弹性势;可以。
【点评】此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使用,以及弹性势能,要注意测力计不仅可以测量重力,还能测量不同方向的拉力。
17.如图所示,一个烧杯里装有一定量的水,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和斜面上,观察水面情况,可以表明重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下的 。
【分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竖直向下是指和物体所在处水平面垂直向下的方向。
【解答】解:不管烧杯里的水怎样放置,水面总保持水平,这表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故答案为:竖直向下的。
【点评】理解重力方向的特点,多与生活向联系有关重力方向的题目,记住重力的方向。
三、作图题
18.悬挂的小球摆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请画出这时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分析】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然后过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和拉力的方向。
【解答】解: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如图所示:
【点评】牢记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会用示意图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四、实验题
19.物理小组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弹簧下悬挂50g的物体,物体静止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 0.5 N。
(2)探究过程中,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下图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其受到的拉力的关系图线。
悬挂物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弹簧伸长量/cm 0 1 2 3 4 5
(3)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 1.75 N。
(4)由图线得出,弹簧的伸长量和其受到的拉力成 正比 。
【分析】(1)根据G=mg可求得弹簧受到的拉力;
(2)横坐标表示钩码对弹簧的拉力,纵坐标表示弹簧的长度,用数学上的描点法可以画出弹簧长度L随拉力F变化的关系图象;
(3)该实验探究的是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之间的关系,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拉力每增加0.5N,弹簧伸长1cm,然后可求得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
(4)在一定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解答】解:(1)弹簧受到的拉力G=mg=0.05kg×10N/kg=0.5N。
(2)根据实验数据,利用描点法,绘制出图象如下:
(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拉力每增加0.5N,弹簧伸长1cm,所以当弹簧的伸长量为3.5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是1.75N;
(4)从图象可以看出:在一定限度内,各点的位置在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上。因此由此实验可得: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故答案为:(1)0.5;(2)见上图;(3)1.75;(4)正比。
【点评】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问题时,一定要特别区分“弹簧的长度”与“弹簧的伸长”的不同,同时,得出的结论应该具有普遍性。
五、计算题
20.瓶子的质量为300g,瓶内装有500cm3的某种液体,瓶子和液体的总重力为7N,求:
①瓶内液体的质量;
②液体的密度。(g=10N/kg)
【分析】根据m=求出瓶子和液体的总质量,总质量减去瓶子的质量即为液体的质量;
根据即可求出液体的密度。
【解答】已知:m瓶=300g,V=500cm3,G=7N,
求:m液,ρ
解:(1)m总=,
瓶内液体的质量m液=m总﹣m瓶=700g﹣300g=400g。
(2)液体的密度。
答:瓶内液体的质量为400g,液体的密度为0.8g/cm3。
【点评】会灵活应用重力的计算公式,会计算物体的密度。